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我接触的国内知识工人的近期思想动态观察 -- wqnsihs

共:💬2350 🌺13088 🌵2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朝对明治维新视而不见?

                但是对日本明治维新这样成功的社会改造范例,却几乎视而不见当做不存在,

                在我这个位面的天朝,明治维新一直是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重点教学内容。这个重要不仅体现在这一课在课本里占的篇幅上,也体现在大小考试中始终喜欢考这个点,还都是材料解析、分析类的大题。

                我高中时就专门上过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比较的讨论课,还为这个写了好几页信纸的长文。

                大众传媒上,前几年热播的《大国崛起》有一集专门讲日本的,重点也是明治维新。

                至于学界,关于明治维新各方面以及与中国比较的话题,专著论文早写烂了,属于论文选题选这个就得被导师告知要慎重的那种。

                这要叫视而不见,我不知道怎么才叫重视。专门开门明治维新研讨课,从小学开到大学?

                再说明治维新也谈不上完全成功的社会改造。从明治维新到日本二战完蛋也就80多年。历史的发展是有延续性的,为什么后来跌的那么重,根子在明治维新那儿埋着呢。

                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的自然科学是对的,那么同一理性的结果也就是社会科学当然也就是对的。

                什么叫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要义之一就是尽量淡化价值标准,不谈对错。要不然施特劳斯之类的保守派大牛也不用嚷嚷回归政治哲学了。

              • 家园 你的想法,

                一个因为*****而*******的中国(你可以把想象中一切替换成****,我就不多费这个功夫了。。。。)

                说是永远可以说的,想是永远可以想的。。。。。。。如果套个人人认同,人人接受,人人维护的背景,那就什么制度都可以了。。。。。。像你这种永远只在考虑事成可如何的类型,说给同志听永远是好听的,说给外人听永远是荒唐的。。。。。。。。。。

                金陵春梦,只要不示人,本就没有其他的什么大问题。

              • 家园 这还真有意思

                理性思考的关键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连中国实际也不分析,一上来就说这个制度是对的,完全没问题,这是理性态度吗?

                根本就没有一种成熟理论说明为什么民主制度可以适合任何国家任何发展阶段。那么你的理性又是怎么能告诉你这个制度适合当下的我们?

                本着理性的态度,我们是不是该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制度是不是适合我们?

                那么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寻找证据?

                “你的敌对者在向你宣扬这个制度”这一事实是不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本着理性态度,你是不是应该考虑这个重要依据?

                为什么你坚持理性态度却又对这个重要依据置若罔闻?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

                自然科学从来就不是“对的”或是“不对的”。自然科学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获得和检验世界规律的途径。它可以产生很多正确结果,但并不能保证其结果一定正确。在持续的发展中,它可以发现不正确、不普适的问题,然后予以纠正。

                牛顿时代,大家都认为牛顿力学是普适的,正确的。但是我们今天知道事实不是这样。

                那你凭什么说民主体制是普适的、正确的?

                牛顿力学可以说在当年的应用与实践中是没有问题的。可民主体制在现在的应用与实践中问题多得不得了,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你怎么告诉我它是正确的、普适的?

                你这个真的是理性的态度?

          • 家园 所谓民主法制独裁专制也好。无非是社会组织形式

            不管什么文明,文明的基础都是空间和资源。社会发达人民幸福的前提都是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供人消耗。

            没什么美好邪恶。只有手段不同。只要能抢到资源,谁管他。

            在地球森林里面最实际的活的最久。

          • 家园 请继续,我觉得你还没有完全讲出你的心里话

            而且逻辑性还需要加强,也需要举点具体例子。对了,上篇帖子中我提的问题能否方便时候回答一下,我准备做做对年轻人思想动态的观察,你的思想很有代表性。

            • 家园 忙总为何不正面回应凡我的观点呢?

              “西方的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和他们关于自然的知识截然分开。后者就是普适的,前者就是腐朽糜烂的。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乃是一体,都是人类心智在不同领域的自然产物,是几百年来人们追求自由追求智慧追求幸福的结果,是现代社会所必需。”

              我很认同这几句话。

              中国人必须承认自己的落后才能谈超越,而不是刚取得了一点成就就鼓吹制度优越论。也许这只是应对西方势力咄咄逼人的权宜之计,也许只是当权者巩固政权的小小伎俩。

              很奇怪为什么凡我的回复都被屏蔽了,没什么过火之处啊?

            • 家园 也为mang总提供80后案例一枚

              1、家庭出生:

              我本人是在内地读的大学,85年生,父母是从农村出来的,在城市做小本生意(就我的观察,父母这类人的群体,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吃苦耐劳、敢闯甘拼,有点悟性的都能在城市找到发展机会,我的亲戚有做汽配的、钢材加工、食品批发的,都能积累小额财富,但受文化水平的限制,都只能做到较低的层次)。

              2、信息渠道:

              高中以前,由于父母无法引导,主要信息来源一是学校的洗脑,二是电视,很难主动去选择信息渠道,更不会主动对信息做出筛选,且小时候阅读的兴趣没得到培养,视野很狭窄。

              高中刚好经历课改,学校设置了阅读课、调研课、兴趣课,但主要任务还是应试,也开始对所学持怀疑态度。大学期间虽然接触了网络,还是很封闭。

              直到毕业参加工作,逐渐养成了购买各类杂志、定期上各种网站、去图书馆的习惯,也会有选择性的看一些电视节目。感觉很多媒体忽悠的成分太多,很难看到真相、听到真话。

              3、关于一些基本观念的成型

              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小时候的洗脑工程接收了一套共产主义、道德至上的价值观,课本上的古文启迪了传统价值观,漫画对日本文化的宣传作用最大,电视剧、娱乐节目就是韩国风和台湾风,欧美文化主要是电影、网络和各类时尚杂志。

              接触社会深一些后,小时候那套逐渐瓦解,认为那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目前有了一些价值观的雏形,认同平衡(一个系统良性运转的必备条件,一旦不平衡就容易崩溃,也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开放(新陈代谢是发展的必备条件,要良性的吸收、淘汰,一种相对运动的状态),初步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准备好好学习一番,现在在看《颜氏家训》,但都未成型。例如我现在还不理解,“礼”为什么那么重要?

              4、关于大学

              由于初中、高中学习过于强调应试,而缺乏对自我意识、理想追求的引导,学生过得十分压抑,加上家长和老师常常会给学生灌输一种只要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的错觉,很多学生到了大学比较茫然,也不怎么读书,光学着弄虚作假(四六级有高科技作弊、毕业论文可以复制粘贴、毕业成绩可以自己乱填、各种文凭证书都能造假,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不少人4年的青春是白白浪费掉的,我觉得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关于城市化

              我父母是农村人,我小时候在市中心长大,在城郊读书,家住在典型的城中村,我周围的农民在拆迁后的主要生计是房租(城中村、安置小区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廉租房的作用),他们的基本生活模式是收租、打牌、省吃俭用,可以说也造成了相当大的资源浪费。但同时,我觉得我看到的农民,无论是我父母那样自己奋斗的还是靠租吃饭的,他们都勤俭节约、懂得如何趋利避害,争取自己的基本生存空间,比起他们,问题比较大的是那些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养成了虚荣懒惰的习性,却缺乏谋生本事和闯劲干劲的一小部分城市人。

              • 家园 谢谢,我先说说礼为什么重要。

                礼按今天的认识包括两个部分:组织结构(古代一般用等级表示)和制度(古代一般用信念教条表示)。

                我们都知道,治国与治理一个组织本质上相差不多(难度相差很大),所以我用我熟悉的企业管理来类比。

                治国的目标是国泰民安,民富国强。实际涉及4个领域。

                1、政治:目标是凝聚力,也即大家同心同德,把力量集中在一个方向。核心是吏治。整理吏治的核心是:

                (1)、知人善任,不拘一格;

                (2)、循名核实,赏罚分明。

                这两点的实现都需要礼。首先是必须确定组织结构,也即大家在组织中的职责,否则是无法分工,也无法稽核他是否越权、渎职;也无法考核他是否称职,成绩如何。所以礼是吏治的基础。

                其次是必须确定做事情的流程,就是怎么做,以及那些事情不能做,这就是制度(法律也是一种制度),一般说来礼包含的含义很广,我认为:工作标准,操作规范,控制制度和运作流程都属于礼。所以如果没有礼,国家是无法运转的。

                2、外交:目标是获得安全环境,获得瓜分世界市场份额和资源的平等地位。外交政策的核心是:

                (1)、合作:合纵连横

                (2)、威慑:远交近攻

                (3)、诱惑:利益共享

                (4)、妥协:平衡制约

                3、经济:核心目标是均衡平稳发展。发展的定义是在充分就业;财政收支平衡;良性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基础上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规模增长。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各种矛盾目标之间的平衡调整,包括:

                (1)、量入为出,开源节流

                (2)、平衡目标,体恤民力

                (3)、藏富于民,不争民利

                4、安全:目标是保证毁灭一切挑衅者(由于涉及许多敏感问题,不做更多解释)

                以上外交,经济,安全领域的工作仍然需要制度来规范,指挥,控制和协同。没有礼,就会一团乱麻,各自为政,互相争抢资源,失去平衡。导致或者军国主义,或者重商主义,或者扩张主义等等问题。

                所以礼的概念是老祖宗过早成熟的体现。我认为我们今天(包括西方人在内),认识水平并未有本质突破,这是我们可以深深自豪的。

                通宝推:GWA,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谢谢mang总,补充一点未确定的价值观的内容

                  1、礼法与自由:每一棵树都有它特有的姿态,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有个性才有创造力。可是礼法又是要求规范,要求整齐划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组织对个体的要求,就个体本身而言,为什么非要成为方和圆呢?它会自发的追求礼法吗?如何在礼与己之间寻求平衡,一个组织又是怎样既规范个体的行为又不扼杀个体的创造力?

                  2、理想与现实:进入社会一段时间,理想渐渐明晰的同时,也开始一步一步的向现实妥协,有时认为一定要抓紧时间去追求理想,有时又对自己说,没有时间了,赶紧妥协吧,没有那么多本钱去追求,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时候很羡慕前辈,甚至是前辈的前辈,总觉得他们那时候能更单纯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像我们这一带这样顾虑那么多~(《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蜗居》在我的同龄朋友中都很火,我个人觉得它们都反映了我周围朋友的特点,但又都不能代表我们)

                  3、关于时代、国家和个人:我个人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是投入到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但这也只是偶尔感情激烈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未必会有那么强烈的时代参与感,未必会有那样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会做着简单的工作,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 家园 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宗法社会基础上的,我们传统上没有

                    个人概念,而是团体概念(家族、血亲、氏族、乡亲、朋友、同学等等)都是扩大的宗法团体,是以团体利益为最大利益,很忽视个人在团体中的需求和价值。也就是说,用现代的观点看中国传统个人是没有自由的,一切以团体利益为最大利益,个人必须牺牲个性选择(例如现在经常讴歌的所谓某英雄舍小家顾大家之类)这种价值观与西方强调个体,人人在上帝面前生而平等有根本不同。原因我想西西河有高手分析。我只想说这种客观现实使我们文化漠视个人价值和个人选择。但是我们的价值观是否一定不好,我觉得是信仰问题,信奉西方价值观的就要打到孔家店,信奉儒学的,就要全面复兴新儒学。都有道理。信仰本身是无法说好坏对错的东西。但是中国目前仍然有很强的传统力量,价值观并未完全西化。想在中国生存,可能还得适应这种价值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