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哥本哈根与气候变化 -- 晨枫

共:💬350 🌺178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哥本哈根与气候变化

    世界各国政要在哥本哈根开了两个星期的会,很热闹,肯定把这个本来宁静的小县城闹了个底朝天。哥本哈根会议本来是讨论世界的自然气候,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世界的政治气候。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是20世纪中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规定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局面。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没有像波茨坦会议那样明目张胆地瓜分世界,哥本哈根会议本来是要为世界的未来划定道路的。顺便说一句,哥本哈根英文里念做哥本海根,其实两个念法都不对,丹麦人称之为“亏本豪恩”(是德文里u上面加两点的那个音,中文音译还真不好办),这是今年夏天去那里旅游的时候学的。

    长久以来,气候变化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大多集中在学术界和环境保护人士中间,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没有太直接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对峙的国际政治局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瓦解了,苏联崩溃,东欧国家离心,全面导向西方。失去了苏联压力后,美欧的利益走向也出现了分裂,造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事实分裂,以伊拉克战争为分歧的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老欧洲对于自己已经失去对世界事务的主导权这一点默认了,但由于苏联这个共同威胁的存在,老欧洲还能借手美国而实现欧洲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但现在,这也不再可能了。

    在苏联变天、美国变脸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一个异数,非但没有被苏东波淹没,也没有被西方的人权攻势压倒,反而水落石出,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本来G7自以为可以决定世界的事情,最多拉上俄罗斯这个荣誉成员,但中国的异军突起占据了美国的注意力,不仅俄罗斯沦为二流国家,整个欧洲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政治是实力的游戏,老欧洲深谙此道。老欧洲曾试图通过欧洲合作重建辉煌,但内耗激化,前路漫漫。老欧洲只有一面通过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减慢经济衰退的速度,另一方面用损人利己的国际公约制约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兴起。时代不同了,明火执仗的事情一是没有力气做了,二是也太不上台面了,于是从绿色政治入手。

    环保是人类的共同需要,发展也是人类的共同需要。长期以来,激进的环保主张多见于“何不食肉糜”人士中间,对于普罗大众,过更好的日子更加重要。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毁坏是确实的,人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影响。欧美的事情不说,中国已经深受其害,北京的沙尘暴、黄河断流、长江水灾,这些都是眼前的例子,但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气候暖化更加可怕,可能是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被海水淹没。

    科学家对气候暖化有很多数据,但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存在很大的分歧,最大的分歧不在于数据本身是否精确,而在于这些气候暖化的趋势到底是人为影响,还是自然循环的结果。但当科学和政治参合在一起,科学就变了味了。哥本哈根到底有多少是在认真研究制止气候暖化,有多少是政治因素,只有见仁见智了。

    哥本哈根政治交锋的核心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问题。假定世界各国对碳排总量达成共识,那按照现在的增长率,世界很快就要大难临头,限制碳排的增长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西方的观点是中国为首(包括印度、巴西等)的发展中国家是碳排剧增的主要因素,所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制止碳排增长,西方将帮助实现减排。中国(还有印度、巴西等)的观点是既然碳排总量有一个上限,那各国的碳排份额就应该在公平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而不应该简单地维持现状。说到底,这是一个典型的末班车问题,立场的差别来自于在车上还是在车下。

    但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那么简单,西方集团里分两拨,东方集团里也分两拨,这四国大战才构成了哥本哈根的精彩。

    美国(还有加拿大)是西方集团里的“坏孩子”,碳排的大户,对减排很是不起劲。美国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碳排基础上的,加上现在还在经济危机的黑洞里挣扎,没有干劲经济转型。但在中国宣布主动减排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奥巴马也被迫高调参加,并在最后的临门一脚中主动筹划。如果美国在欧洲如此重视的世界大事中无所作为,美国在欧洲的政治信用就要丧失殆尽。

    但老欧洲的工业基础早已萎缩,民用能耗由于生活成本高涨,实际上也没有北美那么高。老欧洲的人均汽车耗油量比北美要低很多,一是车小耗油少,二是出行也没有北美那么多,人们更多的是利用公交。另一方面,由于资源贫乏和绿色政治理念,老欧洲在绿色能源方面已经先行了一步,丹麦的风电、瑞典的生物柴油都是例子。不管维持现状,还是重新分大饼,老欧洲都处于不败之地,还将在绿色能源技术出口上占尽先机,所以老欧洲十分热心于在哥本哈根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

    在政治上,这将是老欧洲领导之下的全球性成就,不仅占领道德高地,还有利于把中国放到放大镜下,随时敲打,迟滞中国的发展,制约中国的影响,甚至通过迫使中国减速发展而影响中国的国内政治。人权、民主、自由的板子用起来越来越不顺手,需要找一个新板子。虽然这实在是像垂垂老者在向年轻人传道无欲则刚的道理,要是嗓门足够大,或许就能唬住中国,中国不是在世贸问题上退让了吗?这也将是平衡美国独大的一个砝码,有利于重建大西洋政治平衡。

    东方集团的两拨则有中国、印度、巴西等正在上升的新兴国家和很大一批贫困的中小国家组成,新兴国家要争取的是发展权,更多贫困国家要争取的是免费的援助。老欧洲试图用援助收买后者,压服前者,构成了哥本哈根的大戏的一部分。

    但是四两拨千斤是需要支点的,要是千斤不和四两玩,根本不在一个杠杆上,那也就没有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了。哥本哈根的现实正是这样,丹麦提出的协议草案根本没有成为世界共识的基础,被灰溜溜地抛弃。奥巴马在最后关头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私下达成协议,最后还是这样一个黑箱操作、违反所有民主规则的东西作为大会的最后文件,老欧洲根本被排除在外。老欧洲精心策划,准备良久,架好了戏台子,拉好了戏班子,备好了戏本子,定好了戏调子,结果大戏开唱,却来了个喧宾夺主,其沮丧是难以掩饰的

    哥本哈根也是一个观察世界各国的好机会,很是耐人寻味。

    曾经的超级大国之一俄罗斯在哥本哈根好像消失了一样,既没有拍胸脯代表这代表那,也没有谁找他们的麻烦。俄罗斯的碳排总量和人均其实并不低,但如今俄罗斯的实际经济和政治地位比第三世界没有高明多少,也就没人在那里浪费时间了。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在哥本哈根也是哑然无声。鸠山政府狮子大开口,要贡献减排基金,世界也就笑纳了,然后转过身去,继续他们的争论,好像日本也不存在一样。

    东欧“加入欧洲”之后,似乎回到了历史的正确一边,急于在所有事情上表明自己的政治正确,但在哥本哈根这一台真正的大戏里,惊讶地看到政治正确的实际份量,并预览了一下世界新秩序,相信一定是大开眼界。

    传统欧洲强国如英国、法国、德国在哥本哈根集体失声,或者说没人理会他们的声音。哥本哈根之后,欧洲对世界事务的政治影响的衰落将表面化,对此,欧洲是陷入孤立主义,还是随遇而安,这还有待观察。

    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西方二流国家本来经常扮演马前卒的角色,用自己中小的形象避免美国出面的以大欺小的形象,但在哥本哈根这样实质性交锋的场合,形象问题都丢到一边去了,马前卒连炮灰都没有当上,就被直接忽略了。

    说到加拿大,哈珀号称“最后一个反华的西方领袖”,在哥本哈根根本屁事没做,回来后竟然有脸皮宣称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协商是最后文本的基础。脸皮的事情不谈,哈珀不笨,在经济危机和碳排两件大事上,都是紧跟着美国走。这倒不见得是他亲美,而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使然。加拿大早已没有独立的经济,作为美国经济的附庸,加拿大只有与美国保持同步,做少了要挨板子,做多了要吐血而死。但这将最终成为他缺乏政绩或者领导能力的罪证:如果大事上只要紧跟美国就好,那还要你这个总理干什么?直接派个高中生从网上下载美国政策,敲上加拿大的图章就行了。

    至于西方的环保力量,这一直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没有环保力量的推动,发达国家的环境恶化将极大地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更是无人置理。但事情极端化了,都要走向反面。要世界放弃发展而环保,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哥本哈根之后,人们是对控制碳排燃起急切,还是质疑,还有待观察。另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在哥本哈根的前夜,环保力量似乎对拿定中国胸有成竹,在媒体还在大炒中国碳排已经赶上美国的同时,环保激进分子已经急于转移火力,加拿大的油砂成为世界公敌,没想到这场大戏根本没有按照他们的设计来唱。Alberta的油砂确实是碳排大户,还有严重的污水问题,在未来几十年里是否会像60年代的核电一样成为绿色政治的牺牲品,这还很难预料,但这是题外话了。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中国。中国在哥本哈根坚持减排强度,把欧洲坚持的绝对排放量要求打得落花流水,把美国坚持的国际核查也坚决地顶了回去。从一开始,美国就对哥本哈根不起劲,一直在琢磨把中国当替罪羊,将协议破裂的罪责堆到中国头上,西方媒体起劲地把中国的减排强度要求描绘成玩弄辞藻,把中国拒绝国际核查的要求描绘成没有诚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减排强度是最符合人权和公正的,无限制的国际核查是没有法理依据的。

    假以时日,中国在反倾销、价格谈判也会有这样的表现的。说到底,这是一个实力问题。中国减排的关键在中国,欧洲说破 大天,中国一个No,欧洲就什么办法也没有,除了跳脚、咒骂。倾销、价格的事,到欧洲经济已经依赖中国的时候,他也就没有干劲折腾了。欧洲一直在用保护主 义拖延这一天的到来,但保护主义的结果不是欧洲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弱,最后还是要投降的,投降的时候只能败的更惨,除非欧洲不想出口,彻底自我孤立了。 保护主义是一个自我补贴的勾当,能有什么出路?

    哥本哈根原本的目的是达成有法律约束的协议,但美国要求中国必须接受国际核查,理由是法律约束不能没有独立核查。中国坚决反对。中国的理由是中国减排是自 愿、自筹资金的,国际没有权利检查。实际理由是国家安全。这个口子要是一开,那就国无宁日了。还记得伊拉克核检吗?现在名目换了一个,但检查的地方更多 了。吃喝拉撒睡,哪一头都牵涉到碳排放,这即使美英不出面,什么鼻屎小国都可以要求核查,那中国还有日子可过?

    中国的复兴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改革开放的目的不是争老大,而是改善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高速、切实地改善中国人的生活,当然在世界这个大游泳池里沉下来一块巨石,谁都感觉得到。97年亚太金融危机时,中国挺身而出,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才真正是中国水落石出的时候。多少年来,中国一直韬光养晦,今天依然不愿出头,而是埋头于自己的事情。但毕竟时代不同了,中国的利益日益与世界相关,在这样决定世界未来发展路途的大事上,中国挺身而出,保卫自己的利益,高调和整个西方对峙,最后赢得实质性的胜利,这是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其意义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

    中国有备而来,但不光是为了公关,或者讨价还价。中国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深切体会到环保的重要的。中国的环保、人工植树都是为中国自己的,为人类什么的只是免费的漂亮话,不说白不说。但要是任何国家或者集团试图以中国为代价来实现他们的主张,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不光不理他们,他们还将一事无成。G2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事到如今,还经常有人说,中国不经一战,将无法成为世界强国。什么是世界强国?那就是世界规则的制定者,而且是主要制定者。中国今天已经有点这个样子了。

    关键词(Tags): #指点江山元宝推荐:禅人,橡树村, 通宝推:桃子甜,米宝,小乌龙,李根,南加菜帮主,daharry,龙驹坝,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个传言

      环球时报2009年12月28日第16版文章:英媒用“气候门”抹黑中国。

      英媒突然发现,目前掌握的证据已让人有理由怀疑是“受中国政府支持的中国黑客”把气候门邮件捅出来的。

      环球时报一番驳斥后,叙述了一个传言:

      一名参加了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中国专家2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峰会上有这样一个传言,在会议最后时刻,奥巴马一脸严肃地走进欧洲领导人聚集的会议室,将他与“基础四国”商量好的协议扔在桌上,只说了一句“这个我同意了”,便转身离开。随行的美国外交官赶忙对欧洲领导人解释说:我们的总统在另一个房间(指“基础四国”领导人会议室)已经低声下气了,在这边不能再低声下气了。

      我也更愿意相信这个传言

      • 家园 欧洲真没面子

        不过我觉得不太靠谱,网上有个obama和欧洲酋首们在一个小会议室谈笑甚欢的图片。

      • 家园 不管是不是真的,我小农听的很爽,哇咔咔
      • 家园 哈哈

        传言,一定是传言。

        世界首霸,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先生,怎么可能对别人低声下气呢?

        伟大的欧盟领导人,怎么可能地位比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四周领导人地位更低,不得不接受一个对别人低声下气人对自己的蔑视呢?

        传言,绝对是传言!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晨粉还是晨黑?这是个问题。

      十七页帖子看了七页,发现晨大为代表的乐观派和锦候为典型观点的悲观派都和我这个旁观派一样,没有弄清楚一个问题:不管发达国家如何抹黑,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是如何看中国的?

      只要他们认为中国这次和他们站在一起,代表了他们的呼声,中国就胜券在握。

      占据道德制高点,本来是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法宝,可是被某人用发展经济的名义弃如敝履。那么今天的的气候大会,倒是对这种唯生产力论的发展思路做了一个再客观不过的检验。

      中国是和发达国家同流合污,欺压发展中国家,还是认清他们的伪善面目,维护自己和大多数弱小国家的权益,这是个很考眼光的选择。其效应远非GDP可以衡量得了的。一句话:公道自在人心。

      同时还要对晨大善意劝导几句: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思路来判断中国,那中国就永远是邪恶的-----不管他用G2还是其他名词,目的无非就是把中国从一群可以依靠作为道德和实体经济后盾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南美拥有战略资源的国家中分化瓦解出来;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理科思维来看政治交锋,大国博弈,容易走入简单化,教条化的怪圈。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在某些军事论坛,许多军迷就爱比较飞机作战半径,雷达探测距离,第三代战机数量等,来作为军事力量,国家实力的依据。大国博弈,有这么简单吗?

      要这样的话,联合国常人俱乐部只要5个掌上型计算器就搞定了。

      同理, 中国真的G2了吗?感情上我和晨大站一条战线,理智上却得为锦候的观点投赞成票。

      • 家园 我觉得你和晨枫、锦侯都犯了一个前提的错误

        就是依旧把“发展中国家”当作一个整体。事实上,77国集团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已经分裂了,因为彼此的诉求差异大,这个分裂是很难弥合的,难以协调的。这是气候谈判十多年来最大的一个格局变化。

        当然发达国家阵营也分裂了。

        作为发展中世界的代表,77国集团实际上包括140多个国家,现在已分裂为三或四个小集团:

        中国、巴西、印度、南非是基础四国,代表发展中国家里经济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较快的大国。基础四国的主要诉求是依据京都议定书,不接受总量减排指标。

        图瓦卢等是小岛国集团,是一些声称自己快要被海平面淹没的小岛国。他们不仅要求其他国家接受总量减排指标,还要求将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鬼知道哪天太阳活跃一下,温度上升就会超出1.5摄氏度)。现在小岛国基本就是欧盟的传声筒和枪杆子。

        77国集团中剩下的,声音比较大的是最不发达国家,他们的主要诉求是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援助。

        还有就是一些打酱油的。

        中国在哥本哈根,谈不上出卖发展中国家。

        但是基础四国已经和小岛国集团走不到一起去了,这是很明白的事。

        另外,由于会议日程太紧张,基础四国最后谈草案的时候让奥黑挤了进来,形成的草案已经没有时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通气协调了,因此技术上有了差错,导致苏丹和委内瑞拉发出怨言。

        但这些问题是可以解释和补救的,也是今后一年的一个主要任务,争取最不发达国家和酱油发展中的支持,孤立小岛国,强化自己的主张。

        我在两个回帖里解释的比较多一些,请参考: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