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沉重的起飞 -- 晨枫

共:💬171 🌺55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想高挂免战牌了:)

                      没有注意到我用到很多“可能”、“也许”的词眼吗?呵呵,自己先给自己找台阶下。

                      1、红外探测那段内容,强调的是苏联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不会是太晚,并没有俄罗斯红外隐身技术很高超的意思。

                      燃烧室的低红外特征设计,相信F135/F136同样具备。F35改用喷口锯齿,难道能简单的说是倒退吗?

                      2、我以T50和I44喷口的相似性说明,T50沿用的可能是苏联七、八十年代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

                      其实到现在,很多苏联时期的研究还是迷,并没有解开。比方说,等离子隐身可能是70年代设计用于3M25A洲际巡航导弹的成果,如今拿出来炒作不能排除障眼法的可能性。

                      从外界能得到的有限资料可以看到,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在矩形喷口等方面进行了预研。最后选择其他的技术道路,只能说苏俄工程师与美国工程师遇到了不同的障碍,不同的限制。

                      而且这样的选择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技术本身。我举美国购买R79旋转喷口的例子就是想说明苏联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至少材料、密封早就不是苏俄应用矩形喷口的障碍。

                      2、引入冷气流降低红外辐射完全是我的猜测。我的想法是F117的提琴喷口,B2的红外隐身喷口,YF23的一维固定喷口以及F35的喷口锯齿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典型红外隐身设计,其基本原理我理解是加快喷口气流与外围冷气流的混合。

                      至于T50或者I44如何实现冷气流的混合,设计细节不知道,但是外观来看还是有特别的地方。呵呵,这里我只能耍无赖了。

                      看看这个(不像是收敛喷口以增加推力的状态):

                      http://www.top81.cn/top81bbs/uploads/2010/02/27/1267273883_20585.jpg

                      再看看这个(这样的喷口不觉得奇怪吗?):

                      http://www.afwing.com/intro/mig/MIG/i42-4.jpg

                      什么结论,我不知道:)

                      • 家园 F-35的锯齿形喷口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说简单了,就是降低成本的结果,对于降低红外特征有一点点作用,但比矩形喷口效果低。YF-23的红外隐身是另外一个机理:固定的矩形喷口本身有加强混合的作用,但喷口下有一个大型挡板,遮挡喷口,使下方的敌人不能直接看到喷口,但对上方的敌人效果下降。

                        至于“可能”,“应该”,我们只能讨论看得见的东西,看不见的“可能”是死无对证的。俄罗斯当然有技术特长,关键是我们不是在泛泛而谈,而是在谈具体的技术,要是有特长的话,就应该指出来,不是吗?

                        T-50图里的喷口就是收敛状态,没有看出什么特别;I-44的喷口有点奇怪,说明什么问题呢?

                        • 家园 呵呵,晨大开始挖坑了。。。

                          开玩笑啦,隐身技术很多问题值得一谈:)

                          限于所学到的东西,在具体原理、技术细节方面,我确实没有能力作进一步分析。所以就当我的一些看法是策论和扯淡好了:)

                          1、关于F35的锯齿喷口设计,大家通常的看法这是F35降低成本的设计。俺的看法不完全是这样(抱歉这里我又要耍无赖了,不过这要怪罪美国了,很多隐身技术的细节,要么是虚虚实实,要么是秘而不宣)。

                          红外隐身技术中喷口设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外界肉眼看的到得环节,单单看喷口形式来评价红外隐身是不靠谱的。

                          有资料显示,F118燃烧室采取了低红外特征设计,具体如何,请咨询美国空军和通用电气:)同样F119/F135/F136也有相当的设计。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F35的锯齿形喷口比F22的矩形喷口效果低,不等于F35的红外隐身性能低于F22,不能得出为了降低成本的结论。

                          扯句题外话,F35采用圆型喷管和锯齿形喷口的原因,我猜测有几点:

                          a)避免推力损失。尽管F135/F136推力非常强大,但是F35需要执行的多种作战任务使它不能为所有任务都专门优化,推力是绝对不能浪费的;

                          b)克服死重。由于需要兼容垂直起降机型,F35对于死重问题相当敏感。内部弹仓的死重无法避免,但是喷口则是能省就省;

                          c)F35并不追求超巡能力,截击任务可以由F22代为执行,矩形喷口跨音速时产生的减阻效果毫无意义;

                          d)有朋友推测是为了实现与垂直起降型号的通用性,R79那样的垂直起降喷口截面就是圆形。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节省机型研发成本。

                          2、关于红外隐身技术,这里摘抄一些评论,仅供参考:

                          http://www.plaaf.net/html/39/n-139.html

                          “在研究喷管的匹配时,也要考虑雷达隐身,由于尾喷管的高温是红外辐射源,还影响到红外隐身。F117和B-2的发动机都是不加力的,所以它们的二维尾喷管的面积也是不可调的,可调喷管会使雷达隐身困难得多。例如在机身与喷管界面上有各种不连续性,在喷管打开或关闭时,轴对称喷管的鱼鳞片会出现搭接或有间隙存在,成为雷达波反射源。

                          为解决这些问题,F-22采用了矩形的而不是轴对称的喷管,喷管出口唇为V形,喷管的活动部件与后机身界面采用锯齿形和雷达掩蔽装置等措施,起到了良好的隐身作用。

                          JSF设计也采用了类似的措施,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JSF X-35已取消了尾喷管上的雷达掩蔽装置。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喷管是一个压力容器,轴对称喷管的强度重量比高,且易于冷却,而矩形喷管则在重量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喷管的可调是通过移动侧板之间的上下斜板来实现的,增加了泄漏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推力系数。因此,从发动机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寻求既有好的隐身性又能保留轴对称喷管结构的方案。因此新飞机与排气系统进一步从隐身角度的匹配仍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这里的关键是改进喷管设计,在这方面近年的进展是广泛采用收扩式喷管,在喷管出口与喉道面积的调节上采用的仍是单参数调节方式,今后将采用一种全面的"双参数喷管"设计,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其不加力推力可提高2%~4%。

                          在红外隐身方面,用掩蔽的方法来降低红外辐射的效果是有限的,目前的趋势是采用改进喷气流混合方式以尽快降低高温喷气流的温度,这一点与民用发动机降低噪声有些类似,不同的是一个是降低喷气流温度,另一个是降低喷气速度。将民机上的办法用到军机上,要求改进喷管的可调节性以及对调节片的充分冷却。波音的JSF X-32方案的尾喷管就采用了低温长尾喷管方案。

                          无论是高性能还是低可探测性喷管的许多难点都与可调面积喷管控制有关,因此,近年进行了用射流技术控制喷管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是针对矢量喷管,也有针对喉道面积控制的。初步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有前途的。”

                          3、红外隐身的意义

                          个人认为,红外隐身很重要,但目前其在整体隐身性能里的地位并不高。红外波段易为大气吸收,这决定了红外探测/跟踪作用距离较为有限,且依赖于气象条件。

                          a)对于地面红外探测

                          低空/超低空突防可以有效限制地面红外探测设备的工作距离,B2那样依仗隐身能力的突破战术在未来的空战环境里并不可取。

                          b)对于空中红外探测

                          目前红外/激光技术还无法做到对中远距离空中目标的测距,红外探测/跟踪只是作为反隐身辅助手段,主要对抗的是近距空中目标。而且,喷口的红外隐身效果对于迎面威胁并没有多少意义。

                          c)对于红外制导导弹威胁

                          对于当前的导弹技术,喷口红外隐身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了。中波焦平面红外热成像导引头的普及,提高了全向攻击能力。可预见将来对抗红外制导导弹,可靠的方法还是“导弹逼近传感器+机动摆脱+激光干扰/致盲+反导弹导弹”。

                          • 家园 关于锯齿形喷口

                            锯齿形喷口有两重作用:

                            1、雷达隐身,和维护舱盖的锯齿形边缘一样的意思,作用有限,但不能不做

                            2、红外隐身,由于喷流的压力高,锯齿形形成菊花瓣截面的喷流,比圆形截面的喷流来说增加了一点混合面积,但还是不如矩形截面。简单的几何问题,矩形的周长还是最长的。

                            F-35采用锯齿形圆喷管而不是矩形喷管,很大的原因恐怕是F-35不需要推力转向。如果不用推力转向,也对超巡没有要求,矩形的可变截面喷管的重量、成本代价就太高了。至于F-22和F-35的红外隐身的相对性能,F118是B-2用的,是从F110发展而来的,和F-22或者F-35的发动机是两回事,根本就是两个公司的,F110/118是GE的,F119和F135/136是P&W的,F119和F135/136共用核心发动机,所以两者的低红外燃烧室技术应该是一样的。因此,F-22和F-35的红外隐身性能的差别就取决于喷口了。顺便说一句,锯齿形喷口也有推力损失的。

                            矩形喷口和推力转向喷口都是“装上”核心发动机的,F119和F135/136本来就是共用的核心发动机,垂直起落不是采用锯齿形喷口的理由。

                            波音X-32采用长尾喷管不是为了低红外,而是其“四立柱”垂直起落原理的要求,用于垂直起落的喷口需要在中机身附近,尾喷管在尾后,只能用一个diverter在中喷管和尾喷管之间切换。具体请见晨枫:【原创】像鸟儿一样腾飞(二十九)

                            民航客机那样的hush kit是用强制混合降低喷气速度达到降噪,代价是阻力和推力损失。不是说T-50和F-35不能忍受推力损失吗?

                            关于米格I-44的喷口,看到F-16 MATV的,有点相似,如果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说,还是推力转向,和红外隐身或者强化混合没有什么关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16 MATV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格I-44

                    • 家园 矩形喷口技术难道很高吗?
        • 家园 所以老毛的说法不靠谱

          老毛说是0.1,阿3说是0.5,都不可信

    • 家园 其实我的花两天前就准备好了,现在才献上
    • 家园 一只走了形怪鸟

      好看的飞机才是好飞机。

      这鸡好象未发育成熟。

    • 家园 小花赠送

      小花赠送

    • 家园 钱是最大的问题。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自从T50一出来,就盼望晨大的帖子了。
    • 家园 关于我们自己4代机的一个赌局

      常逛国内军坛的网友应该熟悉“灰知更”这个名字,他讲的611的四代机的具体消息是最多的。

      今天借着俄国4代机的东风,我们在群里谈中国的四代机,几个群友和他有不同的意见,包括一些西工大的网友和cd的版主,说着说着大家针对我们自己四代机首飞时间开了个小赌局,旁观的各自站队,到时输了的开贴给对方所有网友道歉叫大哥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参加,这里是地址外链出处

    • 家园 关于这个“可动前缘的边条”的一点不同意见

      在目前传出的几张图上都看不出那个边条的前缘是可动的,虽然细节图显示这个边条前缘和机身之间是分开的,但看不出可动的接缝,而且这个边条很钝,向后延伸段的厚度很快就变大了,不像能转动或者滑动的样子,我担心这个传说很可能是类似“歼10b座舱下的冷却空气进气口”那种误判一样的说法

      进气道是否完全s化遮蔽风扇这个也存疑,我认为是完全遮蔽了的,当然这个争论的尘埃落定还要等合适角度的图出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