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空军的烦恼 -- 晨枫

共:💬154 🌺4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题目很大,容我好好想想

        有一点是肯定的:40-50年代X飞机的第一个高潮,后面就是超音速和变后掠翼。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过去10年,X飞机又进入了一个高潮,这次兵分两路,一路是高超音速,像X-43、X-51;另一路就是无人机,像X-36、X-47。中国要赶上航空技术前沿,必须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

      • 家园 发展无人机事业

        先要划清陆空军之间发展无人机的类型,和各自任务。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是空军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又成为陆军的附庸,就是在未来战争中空军陆军之间联络不畅,各自为战。比如说,长行时战略侦查用无人机不干陆军的事,而陆军炮兵交射用无人机则不干空军的事。当然这两种无人机之间的区别不会成为混淆的关键。重要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型无人机。

        对于陆军来说,苏联前线航空兵绝对是理想中的空军。这种空军能够完成在战役纵深内的侦查,对地攻击,对空掩护等任务。以人类陆军的极致,80年代苏联陆军为例,按照前苏联前线航空兵规划的典型作战任务,米格-29需在战区前线机场携带6枚空空导弹、一个机腹副油箱起飞,执行保卫轰炸机、攻击机编队提供护航,作战半径仅230千米。

        可以说,就以陆军而言,这230KM是足够了,在这230KM中身为空中大炮的攻击机足够对进攻地幅中的坦克部队进行支援。再远的目标,类似ss-23这种地地导弹可以进行压制。我们会发现,除了空战任务现在不能有无人机代替外,侦查,对地支援任务都能用类似美国RQ-9一级的无人机来完成,这时由陆军统一指挥的无人机部队绝对会成为陆军指挥官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对于空军,相对来说非常便宜的无人机能够成为现在越来越贵的有人机部队的有力补充。长行时无人机仍旧太贵。这时,中型无人机作为综合了各种优点的机种,可以成为未来战场中新的全能飞机。无论是电子干扰,对地攻击,还是战术侦查,什么脏活累活都能承包给无人机。

        这时,陆军和空军势必在理想中都想要装备一种或几种战术性能类似的中型无人机。

        就像晨大说的

        伊拉克战场上的美军已经开始出现这个问题。隶属中央司令部的空军无人机有时急需增援,但就近的由陆军的师、旅直接控制的无人机调用不动,或者来不及打通官僚关节,造成战机丧失。另外,空军的统一指挥也容易协调不同高度、速度的各种飞行器的飞行安全。陆军的炮弹已经使空域管理复杂化,但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的炮弹毕竟留空时间短,只要空地联络畅通,在某一时刻避开有关空域不是太难做到的事。但只受战地指挥官控制而长时间留空并到处游荡的无人机就是另一回事了,像“空中武士”的留空时间就达到36小时,升限达8800米以上,在时间和空域上不容易通过统一调度而和空军的飞机错开,在飞行中及时发现、避让更不容易,使得在低空(甚至中高空)高速穿梭的战斗机飞行员想想都头痛。

        这时,空陆两军之间的沟通会变得极为复杂。对于美国来说,尚是难题,对于一体化作战仍旧处于探索期的中国来说,更是一个大问题。再加上中国陆军长期一家独大,如果拥有了大量无人机后,是否会对空军的资源进行挤占,影响在现代化战争越来越趋于快速化,微型化时更重要的一支独立空军的建设,仍旧是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中国陆空两军必将得到极大发展

        其次是如何正确规划无人记的未来,无人机虽然已初露峥嵘,可现在还只是在打下手。无人机要成为战争的一大主力,就得解决两个大问题1.如何开发空战用无人机,可以说,没有了乘员的无人机在空战上的有时是显而易见的。无人即无过载限制,其近距空战能力是恐怖的。美国空军在上世纪曾用HIMAT型无人试验机与F15active进行过空战试验,结果是HIMAT以大比分获 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IMA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 15 activ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加上没有乘员,体积缩小,在隐身能力上也有天然的优势。

        而对于无人战斗机这一现在仍然十分“逆天”的战机,是大干快上,还是观望,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2.如何对无人机进行指挥。以下一段文字,可以说是对于理想无人机的设想

        P700重型反舰导弹,24枚齐射,速度2.5M,射程500公里,一枚飞高空做“领弹”制导,引导其他导弹超低空飞行,“领弹”被击落,另一枚自动增补,消灭航母战斗群,简直是十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呀。低空2.5M飞500公里,这种发动机是天顶星技术。多枚导弹之间互相通信,协同攻击,

        这里只要把P700替换成MQ-9 就行了。

        反之,不能进行编队飞行或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指挥站之间有效通信,无人机有效作战只是一个梦,充其量只能在阿富汗剿剿匪。在未来战争中,大功率的干扰源是绝对充彻于战场中。这个时候,无人机侦查到得不一定能传输回指挥中心。攻击型无人机也不一定能有效作战。如果不将无人驾驶的无人机纳入作战体系,纸面性能再好的无人机也比模型好不了多少。中国在通信方面的实力不错,对于这点还是有信心的。当然,如果能有卫星通信,更好了。

        无人机搭配廉价精确攻击弹药,会使任何的防空系统成为失效。可能未来一枚防空导弹的价格都会高于一套无人机作战系统,对中国来说是一大机遇

        中国无人机发展有以下五大方向

        (1)小型化无人机。充分发挥无人机成本低的特点,研制并大量应用小型化无人机,满足部队连、排级近程战术侦察的需求,完成战场监视、目标侦察、毁伤评估等任务。

        (2)高空、高速无人机。高空、高速无人机需要新型的高空、长航动力装置,如液(气)冷式涡轮增压活塞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等。它能比普通的无人机更快、更安全地执行侦察任务。

        (3)隐形无人机。在飞行器的设计上采用隐形外形设计技术,在材料上采用隐形材料技术,并采用相位对消技术,减小被雷达、红外和噪音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以提高无人机战场生存能力。

        (4) 对地攻击无人机。对地攻击无人机可分为一次性攻击无人机和可重复使用攻击无人机。一次性攻击无人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携带攻击型战斗部,在侦察过程中发现敌方临时出现的重要目标时可进行实时攻击,无人机直接撞向目标,实现“查打结合”,充分发挥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减少因呼唤火力延误战机的可能性;可重复使用攻击无人机,指在飞机外挂战斗部,通常是主动或半主动寻的导弹,当飞机发现并锁定目标后,由地面人员发出攻击指令,导弹脱离发射架,飞向目标并将其摧毁。无人机返航后,可加挂导弹再次使用。

        (5)空战无人机。空战无人机的智能程度要求更高。美国虽然曾对空空格斗型无人机作了一些研制试验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空中机群格斗错综复杂,存在多机控制、操纵与指挥协调,以及无人机与地面火力的协同作战等问题。

        外链出处

        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历程

        还有什么问题吗??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我爱莫扎特,
        • 家园 多谢道兄高论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而对于无人战斗机这一现在仍然十分“逆天”的战机,是大干快上,还是观望,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我总觉得,机器代替人是硬道理,大干快上总是不错的。

          • 家园 这其实是个远虑与近忧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无人战斗机是逆天的东西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也知道中距离空空弹相对于只有近距离空空弹的飞机非常逆天。

            可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60年代在靶场上就十分逆天的中距离空空弹直到90年代才显示出它相对于近距弹的优势。

            同理,现在在理论上还十分遥远的无人战机能否在20年内取得突破非常成问题。以飞翼战机为例,二战时美国的XB35/49 德国的GO229已经试飞了,而真正技术成熟还是到90年代得到计算机控制帮助的B-2

            现在对于中国来说,还是集中精力完成丝带才是正道。

            我前面的那篇文章修改了一下,加入了一点无人战机的技术难题,可以看一看

            我以前在《舰载武器》上看到有篇文章观点上类似你的经济学读书笔记。你在那上面发表过吗??

            对了,你的经济学读书笔记不更新了??

            • 家园 多谢研讨。我从来没在传统刊物上投过稿呢

              难道有人抄袭我的?

              《经济学读书心得》写着写着发现关键在历史,所以转去读中西历史了。最近重读《顾准文集》,才发现我在十年前已经看到过顾准说要比较研究中西历史了,可是当时没注意,现在才重新发现了一次。正如王安石的诗:“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篇一读想风标。不妨举世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

              • 家园 只是观点有点类似

                都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价值。再加上都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做过引用,我就从那儿知道比价成本这一经典理论的。

                最近看到了这么一段文字

                王元化先生,他似乎和李慎之先生和顾准先生的经历类似,他“研究”黑格尔和康德,居然只能看中文翻译本,还在书中称自己对这一研究有所发展,也是一件不患不知、而患自己不知不知的事情。因为其一,如果不懂德文,那些概念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况且,再进一步说,是懂了德文,也很难说就能把握住这些哲学家究竟说的是什么。其二,你不懂德文,如何知道研究黑格尔和康德的现状如何,究竟有哪些人研究,研究了哪些问题,在哪些问题上有哪些争论。这些都不了解,如何谈有所发展。

                顾准有这种情况吗??我在学德语,知道如果不懂德语,更本无法进入德国哲学家的世界。

                我以前看顾准文集,发现他最擅长的经济方面一点都没有谈到,不知是为什么??在这点上,我倒是很佩服黄仁宇。

                顾准文集中说要比较研究中西历史的是那篇文章啊??,忘了

                你觉得历史书纯粹历史好呢,还是类似汤因比,吉本,斯宾格勒,这种带有哲学性的历史书好呢??

                • 家园 多谢正经的讨论

                  据我所知,顾准根本没有对康德发表任何评论。我估计他也不懂德语。我的印象是,顾准对于“不知为不知”这条原则把握得是很严格的。顾准倒是评论过黑格尔,我记得他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自于基督教,他很不喜欢。

                  《顾准文集》有谈到过经济啊?最后附的几篇1950年代的文章,就是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注意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是不是你看的是早年的版本,里边没有这几篇文章?但顾准给陈敏之的信里也有谈到经济的,例如著名的“中国的神武景气不久就会到来”,还有说最近美国某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到中国访问,回去后写文章登在《参考消息》上,顾准看了很生气,因为他夸我们,而实际的意思就是我们这样发展下去不足为惧。

                  顾准说他的十年治学计划以中西历史比较为基础,是陈敏之的回忆里边写的。也许其它地方也有,我印象中不止一处。

                  历史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原材料,所以我觉得原始资料是最重要的。所谓带有哲学性的历史书,也就是历史学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剪裁过的历史书。这种书对于读者速成跟别人侃大山的能力是极其有用的,但是对于读者真正原创性的研究是不利的,--不应该说“不利”,因为有主见的人不会因为看到别人的观点就忘了自己的观点;应该说是“不经济”的,因为有这时间你可以多看些原始材料。当然,考虑到“吾生也有涯”,合理的做法是,对自己要仔细研究的问题,从原始资料入手好好去啃;对只打算粗略地了解的问题,找个信得过的牛人的著作看看。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什么书算原始资料?对于至少到明朝的中国历史我是知道的,就是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系列(《续资治通鉴》、《明纪》、《明通鉴》)。也许把这些书读完了,你就知道该怎么读书了。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