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抗联跳伞记 -- 黄河故人

共:💬26 🌺2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抗联跳伞记

    看了看国共双方的伞兵的相关记录,想起了抗联的跳伞,说起来共军这边抗联的第一次成建制跳伞比国军可早,是1941年,因为天气原因没有跳几次;之后1942年再次进行了训练。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抗联的这两次跳伞都有女兵成建制跳伞,这个应该是中国第一。而且抗联女兵的跳伞,一个逃兵都没有,全部成功跳伞,从《蒲公英》的记载来看,比国军强。

    当然抗联的跳伞和国共双方伞兵的跳伞不一样。抗联,苏联人是把他们作为特种部队来用的,跳伞只是他们的训练之一而已。别以为这是夸张,苏军自己侦察兵装备的是苏式电台,重量大,电池消耗量也大,信号还不好;抗联起初装备的也是苏式电台,但是抗联小分队向苏军军官反应过这方面的缺点后,很快就给他们配发了轻便、省电、抗干扰能力强的美式电台。

    后来有一部抗联小分队的电台在80年代被发现,发现之初以为是美国特务或者国民党特务留下的,电台上有USA字样。后经周保中夫人王一知(当时的无线电连连长),确认这部电台来自于抗联的朴英山小分队,朴英山牺牲后电台没有落到日军手里,直到多年后被发现。

    抗联的跳伞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叫做老幼病残孕俱全。

    老:一位姓宋的战士,年龄53岁,不仅是初次跳伞的伞兵里面最为年长,在全世界的侦察兵里面估计也要排名第一了。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中国人平均年龄,打破这个纪录难度比较大了,要知道人家不是跳下来就完了,是带着全套装备跳下来,还要去和鬼子们打仗的。

    幼:最小的是周保中的警卫员刘义权,当时只有13岁,估计和最年长者的孙子差不多大。考虑到现在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个记录应该不会再被打破了。

    病:是出身清华的抗联将军冯仲云。冯仲云1941年就想参与第一次跳伞,被苏联医生给淘汰下来了,第二年他才跳伞成功。当时的冯仲云,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心绞痛时常发生。

    残:这个太多了吧,百分之一的幸存率,活下来的几乎个个带伤。就举周保中当例子吧,子弹卡在胫骨和腓骨之间又被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挖出来,还是给他的腿留下了一些影响的。另外周保中其实也有严重的心脏病,只是当时还没发现而已,建国后很快就离职了,这也是55年授衔受到影响的原因。

    孕:这个是李兆麟的夫人金伯文。当时她怀有三个月的身孕,但是她向医生隐瞒了这个情况,并参与了跳伞。直接后果是内伤、大出血,险些死掉。还好孩子大人都保下来了,李兆麟没跳伞么?至少这几次没有。抗联就两个主官,都给扔天上出点事怎么办?

    抗联的跳伞,女兵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无人退缩。当时的跳伞塔,据回忆大约50多米高,一圈有30厘米高的栏杆,爬到塔顶,就听见塔吱吱作响,好像随时都会垮掉;风很大,刮大风的时候人都要站不住。跳伞的时候也亲眼看到过战友伞没有打开,直接掉到地面上。就这样,女兵无一退缩,苏军总教官甚是赞许。

    抗联里面男的不敢说,但女的是个个和鬼子有血仇。最高到两位主官的夫人:周保中的夫人王一知,她的前夫胥杰为了掩护机要牺牲在讨伐队的子弹下;李兆麟的夫人金伯文,她的第一个孩子在密营里冻饿而死,在世上只活了半天。

    第一次跳伞的十二名女战士名单不可考,第二次跳伞的名单如下:

    政治指导员王一知(周保中夫人),排长金昌玉(朝鲜族),班长王玉环(崔庸建夫人)、李素贞,队员李明顺(朝鲜族)、金玉顺 (朝鲜族)、金伯文(朝鲜族,李兆麟夫人)、庄凤(刘铁石夫人)、柳明玉(朝鲜族)、郑万金(朝鲜族)、邢德范、赵素贞、胡秀珍、金玉坤(隋德胜夫人)、徐云卿、李桂香、金顺姬(朝鲜族)、张景淑 (朝鲜族)、朴景玉(朝鲜族)、李英淑(朝鲜族)。”

    通宝推:苍野,奥森,阿珞,加东,路人癸,渡泸,好知明言,daharry,老拙,山龙,好了,巅峰背影,kmy1810,燕庐敕,iwgl,回旋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借这个帖子,请教下你对抗联

      陈雷、李敏的评价,写成党八股也行,偶看的懂。

      对冯仲云呢?

      对其“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的看法。

      对再版此书时,竟然删除所有关于“李兆麟”的文章的见地。难道仅仅是为了“露营之歌”的署名吗?

      80时年代,中央对抗联历史整理时,有几位竟然对当年的抗联主要领导破口大骂,最后搞的对抗联的整理难以为继,仅是个人恩怨吗。别往“路线”上靠,这个就没意思了。

      当事人基本作古了,谈谈看法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 家园 不好说吧

        这一段删了。

        好像我这么说很不对

        • 家园 我已经看到了,明白了

          老兄在国内,也许就在黑省,呵呵。

          不难为你了,其实连邓公往自己头上戴的高帽,都被人给嘲笑下来了,何况他人呢,早晚的事情。

          用当时法官的一句话做个总结:毛主席诗词好不好?世人都抄一段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当成自己的,行不行?

          也许,过个千把百年,考古挖出一瞧:原来《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是偶---远竹的大作!

          • 家园 一首诗,一首歌,能被大家记住的也就是其中几句

            也许可以称为诗胆。

            比如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出自于天放,有几个知道于天放的?

            • 家园 说的也是

              于天放写的就比叶军长差的多了,虽然都是在狱中所作。但要是跟同样狱中的感叹,还是精卫写的最有意境。

              慷慨歌燕市,

              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真是好诗歌,可惜跟错了人。

              • 家园 不是啊,于天放

                是在露营的时候写出来的,可不是在监狱里写出来的。

                露营之歌有四段,分别是春夏秋冬。最有名的是冬,冬最有名的是这两句,这两句,要是没有官司,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

                • 家园 偶还以为你是指

                  他在监狱里写的那首呢。

                  其实露营这首吗,偶的观点是集体创作,在那个环境下,很可能是一人一句,但是李的贡献可能最大,就算李的的贡献不大,仅从传播角度上来讲也抹不掉。偶更倾向:主作--李兆麟,及抗联各位。

                  • 家园 就是苦中作乐的时候

                    集体创作,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写出来的。

                    按写书来打个比方,李大概是在主编这个位子上。所以你说的比较准确。

          • 家园 后人一定会说

            后人一定会说

            远竹的书法——了得啊!

    • 家园 向抗联英雄致敬
    • 家园 不是60年代吧

      后来有一部抗联小分队的电台在60年代被发现,发现之初以为是美国特务或者国民党特务留下的,电台上有USA字样。后经周保中夫人王一知(当时的无线电连连长),确认这部电台来自于抗联的朴英山小分队,朴英山牺牲后电台没有落到日军手里,直到多年后被发现。

      ================================================

      该部电台是1985年8月29日发现的,而不是60年代。黑龙江党史办,专门写过一篇该部电台发现的经过文章,发表在“世纪桥”上。

      • 家园 朴英山死得太窝囊

        1985年8月29日上午,黑龙江省东宁县绥 阳林业局工人梁永等4 人在寒葱河林场采松茸时,在山上石硷子缝内捡到一部电台。此事引起当地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部电台是何时留下的? 又是何人使用的?后经公 安及文化单位的多方调查,确认这部电台是抗联教导旅朴英山小部队使用。

        1944年.朴英山在东宁县马场村一带活动时,找到了在牡丹江地区活动时结识的李义弼,朴英山在向李义弼讲述了抗日的形势后.让他找一名有志抗日的青年。李义弼回去后.把情况向伪马场村警察所所长印敬天做了报告,印敬天等人密谋了一个以为朴英山“送行”的名义,诱捕朴英山的计划。参与这次行动的共有六个人:朴有德、金勇久、俞照阔、印敬天(这天化名金昌根)、尹德、尹昌浩(尹德的儿子)。这 6个人中,印敬天是总指挥,一切都看他的眼色行事。这伙人跟朴英山他们宴饮的时候,一再要求朴英山表演枪法,假惺惺地说是让他们开开跟。朴英山被他们缠得无可奈何,只好应允。……印敬天接过朴英1944年.朴英山在东宁县马场村一带活动时,朴英山找到了在牡丹江地区活动时结识的李义弼,朴英山在向李义弼讲述了抗日的形势后.让他找一名有志抗日的青年。李义弼回去后.把情况向伪马场村警察所所长印敬天做了报告,印敬天等人密谋了一个为朴英山“送行”的名义,诱捕朴英山的计划。参与这次行动的共有六个人:朴有德、金勇久、俞照阔、印敬天(这天化名金昌根)尹德、尹昌浩(尹德的儿子)。这天李义弼没有来.……这 6个人中,印敬天是总指挥,一切都看他的眼色行事。……这伙人跟朴英山他们宴饮的时候,一再要求朴英山表演枪法,假惺惺地说是让他们开开跟。朴英山被他们缠得无可奈何,只好应允。……印敬天接过朴英山的枪,左瞅瞅,右看看,装作不会摆弄的样子。朴英山告诉他怎样掰机头,怎样瞄准,怎样勾板机。印敬天先是装模作样地按照朴英山所说的练习了一番,而后猛然一转身,照准两位警卫员叭叭连开了几枪。两个警卫员应声倒下去了。这时候金勇久他们几个家伙忽拉一下子向朴英山扑了过来,他们像一群经过训练的猎狗似的,拽胳膊抢腿地把朴英山按倒在地上捆绑上了。第二天.从县城宁安来一辆汽车把朴英山拉走了……那天参与逮捕朴英山活动的那些人也都跟去了。有关当局对这些人设宴招待外,按“功劳”大小分别给予了奖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