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29) -- 江南水

共:💬209 🌺10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36)

      与虎谋皮

      趁火打劫的去找赵国的麻烦,结果遭到了一个现世报,打那以后,燕国人的日子就一直不怎么好过。

      在秦国人面前,赵国人有点儿没出息,但是折腾起燕国人来,他们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公元前243年,在李牧的指挥下,赵国人拿走了燕国的武遂、方城。

      一看赵国人这么不依不饶,燕王喜也不干了,找来了剧辛。

      这个剧辛,是不是当年那个跟着乐毅差点儿搞定齐国的剧辛,不好说。如果还是那个剧辛,这会儿年纪应该不小了,毕竟已经过去四十年了。

      当年剧辛在赵国的时候,跟庞暖的关系不错,算是铁哥儿们。

      水分差不多,氧气也足够的话,铁是能生锈的。铁哥儿们一翻脸,刀子是直往心窝子上扎的,例如后来的张耳、陈余。

      不知道是跟赵国的高层不对付,还是跟庞暖不对付,剧辛跑到了燕国。还留在赵国的庞暖,接替了跑路的廉颇,成为了赵军的领头人。

      燕王喜跟剧辛商量,怎么能够给赵国人一个教训。

      剧辛也很自信,庞暖那小子,好对付。

      嗯?真的好对付吗,那你去把他搞定。

      事实证明,剧辛有点儿自信得过头。在剧辛的率领下,庞暖笑纳了燕军送上的两万人的大礼,剧辛本人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俘虏,死在了赵国。

      打又打不过,躲又躲不开,燕国人感觉很受伤,也很无奈。就在这个时候,西方的秦国递过来一根橄榄枝。

      当年取代范雎的蔡泽,来到了燕国,劝燕王喜跟秦国结成统一战线,两家联手夹击赵国。在很久很久以前,燕文公就巴结秦国,以缓解赵国的压力,如今的燕国就更没有再好的办法啦。

      当年的燕国就跟秦国不平等,攀了一门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如今的燕国就更不要指望平等互利啦。这次统一战线,双方付出的筹码,差得简直就是没边儿。燕国派太子丹去秦国做人质一样的质子,秦国则派张唐去燕国主持燕国的政府事务。

      这会儿是燕国要抱秦国的粗腿,平等不平等的,就这么着了。

      但是,有人却不愿意做这笔买卖,这个人就是张唐。

      当年围困邯郸的时候,张唐没少了给赵国人添堵,并且还作为主力,拿下过赵国的宁新中。

      赵国的高层也发话了,抓住张唐的,封地百里。

      张唐找到相国吕不韦,打了退堂鼓:从秦国去燕国,必须经过赵国,我不能去。

      两点间线段最短,从秦国去燕国的最短路程,的确是得借道赵国,但是干吗非得走最短的路线啊,借道韩国和魏国,绕一下远儿,也一样能去燕国啊。

      有理由相信,张唐并不愿意做一个筹码,线路问题只是他的一个借口。

      看到张唐这么不上道,吕不韦很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动粗,非得逼着张唐去燕国。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看到吕不韦这么不高兴,就问,谁招你了。

      吕不韦把一肚子的不快,吐向了这个孩子,说好跟燕国结成统一战线,这会儿燕国的太子丹,已经来到秦国了,张唐却不愿意去燕国。

      这个孩子倒是一点儿都不客气,我去让他前往燕国。

      吕不韦一听,火就上来了:一边儿去!我亲自去请,他都不去,你能干什么?

      这个孩子还来劲了:当年项橐七岁的时候,就曾经做过孔子的老师,我都十二岁了,为啥不让我去试一下呢?

      这个孩子就是甘茂的孙子,少年天才甘罗。

      甘罗找到张唐后,问了一个问题,你觉着自己的功劳,跟武安君相比,怎么样?

      张唐相当有自知之明,没法比。

      甘罗又问,在秦国,应侯和文信侯这两位谁更说了算?

      张唐亲身经历过这两位爷的领导,其中的轻重,他拿捏得也相当清楚,文信侯说了更算。

      着啊,甘罗接着做了一个对比,当年武安君跟应侯不对付,结果死在了杜邮,你现在跟文信侯过不去,我都不知道你会死在哪里。

      听了这话,张唐出了一身的汗,赶紧表态,我马上就去。

      秦国和燕国的统一战线,就这样顺利的结成了。

      不情不愿的张唐,在燕国过得怎么样,说不上来,反正是,质子专业户太子丹,在秦国过得相当憋屈。

      当年在邯郸做质子的时候,太子丹结识了当时极度郁闷的赵政,两个都不怎么招人待见的人,只好彼此给对方一点儿温暖。

      两个人是什么时候分别的,不好说,不过有一个时间点值得注意,公元前251年。这一年,燕王喜不地道,非得要跟赵国过不去,要是太子还在赵国,估计他的胆儿没那么肥。还是在这一年的秋天,赵政也离开了邯郸。

      邯郸一别,再见面的时候,赵政和太子丹两人的处境有了质的变化。

      所谓质的变化,跟太子丹没有半点儿关系,他在国内还是太子,在国外也还是质子,唯一的不同,不过是做质子的地点,由邯郸换到了咸阳。

      赵政就不一样啦,不仅更名换姓成了嬴政,还一个劲儿的换身份,王孙、王子,现如今又坐到了秦王的位子上,某种意义上,算是太子丹的主人。

      刚到咸阳的时候,太子丹的心中或许还有一点儿幻想,毕竟他跟小时候的嬴政是哥们儿,怎么着不得有点儿特殊待遇啊。

      可惜,秦王政让太子丹失望了,他在咸阳就是质子的待遇,跟以前在邯郸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一看到太子丹,秦王政肯定会回想起,当年那些不堪回首的事儿,在某种心理的作祟下,说不定秦王政还会降低太子丹的待遇呢。

      如果换作在其他的国家,无论享受到什么待遇,太子丹应该都不会有什么想法,毕竟你的祖国兼产业都有求于人,能够为国家争取到最大利益就行啦,还计较那么多干吗啊。

      但是,在秦国,太子丹有了想法。当年那个还不如自己的发小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高高在上决定自己命运的人,并且还人一阔脸就变,不认当年的交情。

      有了想法的太子丹心理很不平衡,不平衡归不平衡,他毕竟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字儿,忍。

      忍字心头一把刀,忍受心灵折磨的太子丹,终于有一天忍不下去了。始皇帝十五年(前232年),太子丹偷偷跑回了燕国。

      回国后,想起在秦国受到的非人道待遇,太子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打算报复秦王政。

      被秦国折腾得半残的赵国,都能够打得燕国满地找牙,以这样的国家实力去找秦王的茬儿,蒙上被子做梦去吧。

      摆在太子丹面前的,还是只有那一个字儿,忍。

      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秦国很high的折腾三晋。三晋,尤其是赵国,是燕国的防火墙,没有了这道防火墙,燕国分分钟都会歇菜。

      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了,太子丹找来了自己的老师鞠武,想跟他商量一下怎么对付秦国。

      鞠武老师看了一下天下的形势,很悲哀的预测道,只要秦国人想下手,天下就没个安稳的地儿。接着又劝太子,为啥因为秦王不待见你,你就要跟他过不去呢?

      现在摆在太子丹面前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整个燕国还能撑到什么时候,虽然他也知道,搞秦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他还是想让老师拿个主意: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鞠武老师感到很为难,让我再好好想一下。

      就在鞠武老师思考对策的空当,得罪了秦王政的秦将樊於期也逃到了燕国。

      樊於期是怎么招惹秦王政的,我没有找到确切的史料记载。不过,看样子是得罪得不轻,秦王政不仅诛灭了樊於期的三族,并且还拿出黄金千斤、食邑万家,来悬赏他的人头。就这价码,不是血海深仇,绝对不值。

      有好事者认为,是因为樊於期明了秦王政的身世,所以才遭受到这么残酷的待遇。

      这基本上就是扯淡。

      一个外姓人,都知道了秦王政的血统不纯正,秦国的那些王族成员会干看着?

      秦王政就是没啥事儿,下面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那个位子呢,要是冒出一个血统的丑闻来,这些王族成员还不得high到天上去,趁机把他拉下来。血统纯正的人,才能坐在那个位子上,这是当时的宪法,理儿也全在这些王族成员一边。

      也有人说,樊於期就是那个被李牧打败的桓齮。桓齮因为吃了败仗,所以享受到秦王政给他的如此残酷的待遇。

      这个说法也有问题。

      秦国对打了败仗的将领,那是相当的不客气,但还到不了灭三族的程度,只有打败后投降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这个待遇(参见范雎的未遂下场)。公元前247年,蒙骜让五国联军追到了函谷关,但是并没有耽误他以后继续统兵作战;后来李信败得更不像话,那也依旧为灭掉燕国和齐国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我看来,樊於期可能跟秦国发生的一桩谋反血案有牵扯。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政的兄弟长安君成蟜,率军又去找赵国的麻烦。不知道为什么,成蟜突然反戈,结果成蟜本人死在了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

      除了成蟜本人,此次出征的所有的秦军将士,也几乎全部被处死。屯留当地的老百姓,也跟着倒了霉,被迫搬家到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

      我怀疑,樊於期本人也可能参与了这次谋反,有可能还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除了谋反,樊於期不会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秦王政也不会开出那么高的价码要他的项上人头。

      不过,从屯留谋反到太子丹私自逃回燕国,其间已经过了七八年,这些年来,樊将军又躲在那里呢?

      不好臆测。

      樊於期逃到燕国后,见到了太子丹,两个同样被秦王政虐待的人,一见面就是心有戚戚焉,啥也别说了,先安排住处吧。

      鞠武老师听说了以后,赶紧前来劝谏:你偷偷跑回来,就够让秦王上火的了,现在怎么敢再收留樊将军呢?你这是“麻烦不找你,你找麻烦”啊。

      接着,鞠武老师给太子出了一个主意,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

      太子丹忽然很硬气了,就是死,也要收留樊将军。

      鞠老师很无奈,只好由着太子,毕竟人家是未来的领导(可惜到死也没有上位,只是一个太子)。

      接下来,鞠武老师把自己想了很长时间的主意,拿出来给了太子。没啥特别新鲜的,还是老把戏,六国合纵。不过,这一次,鞠武老师给这个老主意,增加了一点儿新元素,花钱雇匈奴人当雇佣兵。

      鞠老师的主意实在是高。

      高者,上不接天,下不着地,没有用也。

      即使齐国放弃永久中立的基本国策,东方六国再次合纵,结成反秦联盟,他们愿不愿意让匈奴人也来掺和一把呢?

      六国跟秦国的矛盾,在当时人看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让异族掺和进来,那就变味儿了。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死活不让以色列跟着掺和攻打伊拉克,就是这么考虑的。

      再假设六国都同意匈奴掺和进来,还有一个问题。

      十支筷子,绑到一块儿,的确是很难被折断。但是,人不是筷子,国家更不是筷子。

      东方六国加上异族的匈奴,捆到一块儿,要想跟秦国磕一下子,还得要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才能整合出战斗力。

      这需要时间。

      显然,那个瞎了眼的时间老人,并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

      太子丹也认为,老师的这个点子太消耗时间,他实在是等不起。

      正途是没什么指望了,那就玩儿把邪的。穆斯林国家发生了化学反应,也拿美国没办法,但是用民航飞机撞大楼,也可以让他出身大汗。

      鞠老师毕竟是太子的老师,只会正招,不会玩儿邪的,还好他认识一个善用邪招的,鞠老师隆重向太子推荐了善用邪招的田光。

      听说燕国有这样的人才,太子丹相当高兴,希望老师能够给自己搭个桥,见识一下田先生。

      鞠老师没有二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燕王对太子丹跑路也没什么举动

        这时候他到不怕秦国找麻烦,等后来秦国打上门来,就把自己儿子的脑袋砍了求和了。

        • 家园 质子跑掉本身可大可小

          居然敢派人去刺杀秦王那是大事情

          燕王喜杀太子丹的时候,燕国的都城都已经被攻破了,穷途末路之下乱来一气,,杀自己儿子是听了赵代王嘉的主意(赵代王嘉也是被攻破了都城的苦命人儿)

      • 家园 匈奴人可能真的会成为变数

        因为从史记的时间表看来,匈奴当时还没有成为大草原的共主,而只是诸多部落中势力较大的一股。那么,考虑到赵武灵王当年攻灭诸胡之后似乎也很快完成了整合,似乎当时北地国家和游牧部落的身份标识相差并不如后世那么大。倘若这是真的,那么借匈奴兵也有可能不像后世李唐借回纥兵那样前门驱虎后门进狼,而只是一个中原诸国和草原势力的普通合作而已,就像马其顿王朝雇佣维京海盗一般。

        • 家园 赵武灵王时代,跟太子丹时代,还是不一样的

          赵武灵王从游牧民族那里捞了不少土地和人民,并完成整合,那是因为赵国是征服者,占据主动。

          在太子丹时代,联合匈奴,情况就不同了,匈奴人会跟中原诸侯有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当时中原诸侯,愿不愿意给匈奴人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呢?

          当时夷夏之大防,还是相当有市场的,赵武灵王不过是穿胡服,就困难重重,要是给匈奴人一个平等的地位,难度太大了。

          在中国的民族传统上,并不怎么看重人员血统,更多的是看重文化血统,有个说法,夷狄要是遵从中原的文化,那他就是文明人,中原人要是放弃中原文化,那他就是野蛮人(原文想不起来了)。孔夫子也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秦国和楚国虽然让中原诸侯看不上,但他们好歹是周天子分封的,也多少按照中原的规矩做事儿,属于可以挽救和团结的力量,中原诸侯跟他们算是兄弟阋墙。

          在文化血统上,匈奴人跟中原一点都不搭边,正经的外族。要是跟匈奴联合,中原诸侯有点理亏。

          当年第一次合纵攻秦的时候,在各国的史书上都只列了东方六国,但是在《秦本纪》里,秦国人就加上了“匈奴”。

          可见,东方六国也知道联合匈奴不光彩,秦国人记下匈奴,也是为了膈应东方各国,看,你们说自己多文明,咋跟异族合作呢。

          种种情况看来,当时联合匈奴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强。

          当然了,正如兄台在楼下说的,即使能完成操作,具体效果也不会太好。兄台跟大秦兄都说的很好了,我就不多说了。

        • 家园 匈奴人成不了什么事

          草原上的民族当时势力不强,赵军破匈奴是很著名的,连六国中菜鸟燕军都狠狠切过东胡,要对付战力更强的秦军基本上是毫无悬念。后来蒙恬北征也证明了这点,匈奴几乎连像样的会战都没有一次就退出了河套。

          • 家园 匈奴没这么面吧。

            赵国秦国在面向匈奴的方向都保持了很强大的军事力量,赵国的李牧秦国的蒙恬,手下的军事力量都是相当强的,赵国在面对秦国很危险的时候,还保留李牧这么一支强大的力量防备匈奴。两国还修建了不少长城,如果匈奴很面,没必要如此吧。

            而且后来连刘邦这样的枭雄刚推翻秦朝打败项羽统一中国的时候,也在白登吃了匈奴一个下马威,以后的文景对匈奴基本也都是守势,直到汉武帝,倾全国之力,打了几次大仗,才基本搞定匈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