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 忘情

共:💬58 🌺3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1917年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同时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段军队-----苏联红军。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支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历次战争中战功显赫,威名远扬,曾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武装力量。纵观苏军74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1918-1920)

    第二阶段:和平建设时期(1921-1928)

    第三阶段:技术改造时期(1929-1940)

    第四阶段: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5)

    第五阶段:战后恢复时期(1946-1953)

    第六阶段:军事变革时期(1954-1964)

    第七阶段:全面扩张时期(1965-1984)

    第八阶段:全面收缩时期(1985-1991)

    在每个发展阶段,由于建军思想不同,苏军建设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建军思想的演变是个渐进过程。各个时期的分界线只能是两种思想交替的大体标志。苏联各个时期的国内、国际环境,自身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国家面临的威胁和军队所受领的任务,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战略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无一不影响着苏军的建军思想。

    一、 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1918-1920)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帝国主义国家与俄国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企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复辟旧政权,爆发了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国内外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创立了无产阶级军队。

    当时,摆在苏维埃政权面前的主要任务是武装保卫革命成果,组织全国军民全力以赴击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捍卫政权和守住政权。为此,整个国家转入战时轨道,“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面对敌人的猖狂进攻,俄共决定建立自己常备的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工农红军,把建设革命军队的问题提到了首要的战略地位。

    1、红军和红海军的组建

    1918年初,苏维埃政权只有15万人左右的赤卫队以及由革命士兵和水兵组成的战斗队。他们人数太少,力量分散又缺乏军事训练,不能做到有效地保卫苏维埃政权。1918年1月28日和2月11日,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通过于关于组建工农红军和工农红海军的法令。1918年4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设立州、省、县、乡军事人民委员会和对居民进行普遍义务军事训练的法令后,积极 开始了有计划的组建红军的工作。

    当时俄共提出了一系列建军原则,主要包括:

    (1)明确军队的性质和使命。这支军队必须是为劳动人民利益而斗争的工具,其使命是保卫革命的成果,保卫人民的政权,保卫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保卫人民民主制度,打退一切敌人的进攻,击败一切企图不择手段消灭革命的人民公敌。

    (2)强调布尔什维克党对军队的领导作用。坚持“由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这支先进队伍领导着这支军队”,加强党的具体领导和组织工作,为红军的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布尔什维克党不止一次地进行党内动员,抽调党员加强红军。1918年10月,苏联红军中有党员3.5万名,而到了1920年8月红军拥有党员近30万名,几乎占当时党员总数的一半。党对红军的领导,还体现在红军中建立了完整的党政体系---政治委员、政治部(处)和党支部。双长制,政委有最后的决定权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深远地影响到军队建设。

    (3)制订新型军队的建军路线。规定新的工农武装必须是“由优秀分子组成的”,“是由有觉悟的农民和工人组成的”,“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络”。

    (4)要求军队必须要有铁的纪律,最严格的纪律。

    (5)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强调红军需要根除游击习气,向正规军转变,必须把以志愿兵为基础的工农武装发展到以义务兵制度为基础的大规模正规军。

    (6)迅速培养新型的军事干部队伍。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培养红色军官;同时要大量吸收旧军队的军事专家参加红军。1918年2月,首批开办了10个指挥员训练班,9月这种训练班增加到34个,12月增加到50个,到1919年1月则为63个,1919年3月增加到106个。1918年10月还开办了一批海军指挥员训练班。受训的主要是具有作战经验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前线红军战士。训练时间视专业和前线形势而定,为2至8个月。为弥补新培训的红色指挥员数量和质量的不足,苏军还大量吸收帝俄军队中的军事专家参加,仅1918年8月第一次征集时,就有17800名旧军士参加了红军。

    (7)在人民中普遍进行军训。将全国划分为41个团民兵区。大型工业中心则分为独立民兵区。这些民兵区设有学校,对劳动人民进行军事训练。为培训部队急需的机枪手、通信人员和侦察员还成立了特训队。在国内战争期间,约有500万工人和农民经过普及军事训练。

    刚开始组建红军时,采用的是志愿兵役制。但志愿兵役制不能保证补充兵员和训练。1918年5月29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按普遍义务兵役制建设红军的决议。这是苏军建设史上一个重大步骤。至1920年底,苏联红军迅速发展到550万人,编为20多个集团军,78个步兵师、22个骑兵师、35个独立步兵旅和5个独立骑兵旅。红军中工人占15%,农民占77%,其他社会阶层占8%,建设一支大规模新型正规军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2、千方百计保证部队武器装备的供应

    到1917年底,旧军队留下的武器弹药储备并不很多:计有各种火炮18000门,机枪35000挺,步枪500万支,炮弹3300万发,子弹21亿发。这些装备中很大一部分在1918年2月德军进攻时受到了损失,以及被白卫军和外国干涉军抢夺。到1918年夏,红军总共有1282门火炮,2086挺机枪。能承担军事订货的5402个企业中有3500个陷入敌占区。其余的工厂都同主要原料产区和燃料产区隔绝了,部分工厂处于疏散状态,国防企业的生产能力急剧下降。

    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为满足红军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提供战胜敌人的物质保障,苏联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满足部队需要。

    (1)千方百计扩大军品生产。人民委员会于1918年11月2日通过“关于改善红军军用装具供应的若干措施”的决定,将许多民用工厂,甚至手工企业转产军品。已疏散的工厂进行了紧张的恢复和开工工作。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口号下,从1918年下半年起就掀起了军工高潮。总计在3年国内战争期间共生产火炮3970门,炮弹近800万发、步枪250万支、机枪21000挺,子弹150亿发、手榴弹160万枚及其他武器。

    (2)对旧军队武器装备进行了严格登记、保管和清理。到1918年11月,已登记的武器有:火炮1249门,炮弹500多万发、步枪25.2万支、机枪3231挺、子弹3.1亿发。1918年底至1919年初,通过清查仓库又发现并登记的有步枪20万支和许多其他的军用物资。

    (3)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武器装备。到1919年3月,仅莫斯科军区、彼得格勒军区、雅罗斯拉夫尔军区、奥尔洛夫军区、乌拉尔军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西部军区就收缴步枪14.8万支、手枪8639支、机枪280挺、子弹近7000万发,手榴弹2080枚。

    (4)组织力量修复受损武器装备。3年国内战争期间,军工企业共修复步枪92万支、机枪5000挺,飞机1574架和发动机1740台。仅1919年,彼得格勒、布良斯克和基辅的兵工厂就修理火炮240门。

    (5)充分利用战利品。解放阿尔汉格尔斯克时,苏联红军缴获各型飞机214架,发动机近300台。在恩泽尔港战役中,苏联红海军缴获辅助巡洋舰10艘,水上飞机运输舰1艘,鱼雷艇浮动基地1个,快艇4艘,电台20余部,火炮50余门,炮弹2万发。由于缴获了大量白卫军的战利品,1920年同1918年相比,苏军装备的飞机数量增加50%,装甲列车的数量增加5倍,其他技术兵器战利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3、采取灵活、机动、积极进攻的战略战术

    任何战争的胜利和战争中采用的战略战术都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在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国内、国际形势下,初创时期的苏联红军不畏强敌,在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灵活运用军事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适用于自身条件的战略战术。其主要特点有:

    (1)正确确定主要战略方向。当时在整个战线同时作战的条件下,红军必须集中主要力量于决定性的战略方向,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1918年春夏,红军将主要作战方向选定在东线,集中主要力量对付协约国帝国主义军队和高尔察克白卫军;1919年夏秋,红军又将主力集中于南线,全力消灭邓尼金的白卫军部队。

    (2)采取以战略进攻为主的作战行动。红军的进攻战役在规模和速度上大大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次战役。在全线缺少对敌兵力兵器上总优势的情况下,在最重要方向上建立强大突击集团,坚决进攻,反复突击,逐次进行数个战役。

    (3)实施运动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战不同,当时红军的作战行动具有明显的运动战性质,在多数情况下是从顽强防御或退却后开始转入反攻和反突击。

    (4)以骑兵为主要突击力量。在当时的条件下,骑兵是机动作战的主力。苏联红军组建了两个用炮兵、装甲兵和航空兵加强的骑兵集团军,以及若干骑兵军,主要用于在选定的地段建立有利态势,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迅速转移兵力,对敌军全纵深实施猛烈突击,实施深远的分割突击,迅速扩张战果。在粉碎邓尼金、弗兰格尔、波兰干涉军的斗争中,正是骑兵集团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红海军以建设区舰队为主,在战斗使用上主要用于支援陆军的侧翼和协助陆军完成战斗任务。

    (6)广泛开展游击战。在敌后,尤其是在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和乌克兰等地,红色游击队与红军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2)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3)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4)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5)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6)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7)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8)

    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松阿察,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8)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2)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3)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4)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5)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6)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7)

      八、冷战后期(1985-1991年)

      苏联几十年来一直走的是高速发展军事重工的道路,错过了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进入80年代后,苏联不顾国民经济失衡而片面发展军备的恶果开始体现。1986年,苏联的军事重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除了军火重工产品与能源外没有任何可以出口的东西,90%以上的就业人口都在从事重工生产与能源开发,国家极端缺乏外汇与硬通货。此时,苏联社会经济出现严重停滞现象,在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差距逐渐拉大。加上武装入侵阿富汗和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并怂恿其与中国对抗,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越来越不堪重负。

      为此,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提出“新政治思维”,制订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总方针,在对内对外政策和军事战略上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1、 改变对核战争的看法

      戈尔巴乔夫认为:“核战争将是具有全球的规模,不仅给交战双方,而且还给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后果。在全球性的核冲突中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但世界文明将不可避免地被摧毁”。人类生存的利益高于一切,防止核战争是迫切重要的任务。“把热核战争看作是政治的合理的和近乎合法的继续便是犯罪”。

      2、 提出“纯防御性”的军事战略方针

      “新思维”要求苏联军事学说应具有“纯防御性”,实行“非攻势防御”,“将军事力量限制在合理够用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奉行防御性军事战略,把防止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首要任务;强调不首先采取军事行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把防御作为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主张把军事行动限制在本国领土上;在不放松核战争准备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持久的常规战争的准备,尤其是对使用高精度武器的常规战争的准备;重新肯定了60年代曾被否定的一些传统的战略原则和概念,如集中兵力兵器、积小胜为大胜、战略机动等。

      3、 制订“合理够用”的军事建设基本原则

      这时苏联开始彻底调整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强调“国防实力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军队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需要,把军事力量削减到足够进行防御的水平;提出通过提高质量来增强国防建设效率的方针,不再片面追求人员和武器的数量,而要通过改革,调整国防和军队领导体制,精减指挥机构、裁减军队员额,加强部队管理,改进训练,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4、 削减军备

      这一时期,苏联主张降低战略均势水平,停止军备竞赛,改变了过去一贯坚持的“对等”原则,更加灵活务实,甚至不惜在某些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如在中导谈判中接受了“双零点”方案,苏联所要销毁的中程和短程导弹要比美国多3倍以上;在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裁减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方面,苏联都做出了较大的让步。

      5、全球战略收缩

      苏联在对外战略上进行了全面调整,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迎合美国和西方大国的做法,缓和了苏美之间的紧张关系,降低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峙水平。同西欧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放弃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将驻军欧的苏军逐渐撤回本土。与中国重新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大幅削减远东军事力量,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主张降低战略均势水平,停止军备竞赛,

      然而,由于苏联体制自身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问题,加上长期以军工为主,占用了过多的资源,长期坚持与西方世界对抗使得苏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上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199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镰刀斧头旗的黯然落下,曾经战功赫赫,令西方世界闻之色变的苏联军队也随即瓦解。追忆这支军队曾经的足迹,回顾其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曾经的功勋和荣耀都化为历史的记忆,令后人无限感慨。

      参考资料

      《战争初期》

      《军事军事思想史》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伟大卫国战争年代的苏联》

      《苏联闪击战》

      《军事技术进步与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

      《回忆与思考》

      《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苏军内幕》

      《毕生的事业》

      《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

      《国土防空军》

      《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

      《国家的海上威力》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7)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2)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3)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4)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5)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6)

      第七阶段:全面扩张时期(1965-1984)

      60年代中期尤其是进入7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苏联的实力不断上升,美国的力量相对衰落,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这时,苏联开始奉行以扩张势力范围为目的的全球进攻战略。

      1980年,苏联国民经总产值上升到一万亿卢布,为1965年的2.4倍。其中工业产值6270亿卢布,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约20%。产钢14,000万吨。科学技术与军工生产也有较大发展。

      美国在“大规模报复”战略破产后,于1961年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主张既准备打核战争,又准备打常规战争;即准备打大战,又准备打局部战争。1969年后,鉴于和苏联之间呈现的核僵局无法打破,对“灵活反应”战略进行修补,最后提出“现实威慑”战略,更加侧重于打常规战争,尤其是有限战争。

      在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苏联军事实力不断加强,军队装备不断更。这为苏联军事思想的演变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苏联从美国“遏制”战略和“大规模报复战略”相继破产后以及它同美国在国际舞台角逐的成功与失败里,也吸取了经验教训。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军界便有人开始反对把火箭核武器绝对化,把火箭核大战当作唯一战争样式的理论。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后不久,苏联军政领导人正式宣布:“我们对火箭核武器给予特别注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常规军备仍然起着巨大作用。我军正在不断地继续用最新的坦克、飞机、大炮和其他武器装备起来”。稍后,苏联国防部长指出:“把火箭核武器与完善的传统的常规武器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培养各级部队善于在使用和不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进行战斗行动的技能,现在正受到很大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苏联逐渐确立了“战争的样式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的思想。到70年代末,苏联军事思想甚至发展为更加偏重于常规战争和局部战争。在军队建设方面,虽仍以战略火箭核力量为“苏联武装力量战斗威力的基础”,但抛弃了单纯依靠战略火箭军的思想,而主张“不偏重某个军种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协调地、平衡地发展所有的军种和兵种”,把“建立全面发展的武装力量,保持各军兵种协调的、按比例的发展”定为“苏军建设的总路线”。

      概括说来,这一时期苏联军队建设的特点是:

      1、重点建设战略火箭核力量,提高其质量

      苏军认为,战略火箭核力量在核战争中,将担任战略袭击的主力,完成主要战略任务;而在常规战争中,则充当“战略威慑力量”。因此战略火箭核力量的建设,仍受到特殊重视,尤其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与1964年相比,洲际导弹由200枚增加到1398枚,中程导弹保持在750枚左右,潜射导弹由120枚增加到1015枚,数量上远远超过美国。

      70年代中期以后,战略袭击力量的发展重点转为提高质量。这首先表现在不断更新导弹,以第三代取代了第二代,目前又在装备第四代。导弹性能有明显提高。射程加到到16,000公里(SS18Ⅲ型,比美国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多1000公里,命中精度提高到350米至260米(SS18Ⅳ型),已接近美国水平;投掷重量增加到7300公斤(SS18Ⅳ型),为美国大力神Ⅱ型的2倍,民兵Ⅲ型的6倍。第四代导弹均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威力明显增加,而且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分别实现了地下化和机动化,从而提高了生存力。

      其次是更新装备。远程航空兵装备了新式战略轰炸机图22,作战半径2500至4200公里,空中加油后可达9000公里。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展出数种型号,DⅢ级装SS-N-16导弹,射程7800公里以上,带有3个分导式弹头。1980年下水的台风级,性能更为先进,战术技术性能大体上与美国“三叉戟”潜艇相似。

      2、大力加强各常规军兵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把火箭核战争作为唯一战争样式的战略方针,认为“未来战争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继续热衷于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速决战,认为“现代条件下发动战争的主要方式是突然袭击”,“突然袭击可造成决定性的优势,可在极短时间内决定战争的胜败”。同时也强调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苏军在兵力部署、编制装备、武器发展、军事训练等方面不断加强应付各种战争的实战准备。

      进入这一时期以来,各常规军兵种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加强。各军种均增加了战役战术火箭核武器数量,增加或换装了新的武器装备。陆军装备了新式火炮,增加了火炮数量,具备了发射常规火力和核火力的双重能力。60年代后期,摩步师火炮和迫击炮一次齐射的弹药重量(不计核火力)达到了53吨。陆军计有火炮48,700门以上,构成世界上最强大的炮兵。先后换装了T64、T72、T80,坦克数量已增加到50,000辆以上。陆军还增编了装甲输送车,新装备了步兵战斗车。因此陆军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又有了明显提高。

      截止1979年,苏军总兵力达365.8万人,拥有1398枚洲际弹道导弹,1028枚潜射弹道导弹,156架远程轰炸机,50000辆坦克,55000辆装甲战斗车辆,40700门火炮,大型水面舰艇248架,作战飞机8479架。

      在数量增长,质量改进的同时,苏联还改进编制,使陆军战斗部队和支援部队现代化。根据美军在越南的经验,苏联也对陆航部队空前重视起来,越来越多地采用直升机作为运输和作战工具,但苏联遂行战术空降不用专业部队,而用摩步营。而空降师作为战备值班部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并且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空降部队机械化,战斗力大为提高。空军和防空军全面换装,进入导弹化时代。

      3、海军有了较大发展,成为一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能与美国海军相抗衡力量。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在危机进程中,面对美国压倒性的海上优势,苏联海军几乎束手无策!戈尔什科夫提出只有转变现有的海军发展战略,建设一支“平衡海军”,才真正有可能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用戈尔什科夫自己的话讲就是:“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任何国家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强国!”。古巴导弹危机后的第二年,红海军获得的预算占苏联国防预算总比例便由最初的不足10%激增到20%。

      戈尔什科夫是公认的“苏联远洋海军之父”。在他的卓越领导下,红海军在短短20年内便从一支被视为陆军辅助力量的“黄水海军”,发展成为一支可以在世界各大洋上与美国海军正面抗衡的全球性海上力量。在戈尔什科夫的领导下,到70年代中期,红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大型水面舰艇60艘、攻击核潜艇7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72艘和强大的远程航空兵的全球性海上力量。依靠其遍布全球的20余个海外基地,红海军在太平洋、在大西洋、在印度洋、在地中海向美国的海上霸权发起了全面的挑战!

      70年代,戈尔什科夫的著作《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国家的海上威力》发表。在这些军事著作中,戈尔什科夫详尽阐述了他的海洋观和海军建设思路。苏联海军自1918年成军以来,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军事思想体系。他提出的“海军战略使用”、“积极进攻”,“平衡海军”等军事思想至今仍是俄罗斯海军军事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对外扩张

      苏联军政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正处于力量和实力极盛的时期,是开展历史性进攻的大好时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角落不在苏联考虑之列”,“即使在地理上遥远,只要涉及到苏联的安全和广泛利益,苏联就不能消极等待”。

      为了实现其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苏联继续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优先加强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在东欧集中部署了60万人的精锐重兵集团,基本上成战略展开态势,同北约军事集团保持重兵对峙。同时,加紧控制东欧各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强化华约集团。

      苏联为了实现在世界范围的战略目标,同美抗衡,进一步加强对华约组织的领导,协调缔约国的军事和外交政策。1969年3月以来,在苏联的提议下,华约组织新成立了国防部长委员会、联合部队军事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外长委员会等机构。苏联还通过华约组织各机构各种会议,大力推行“军事一体化”方针,统一各成员国的军事建设计划,统一军事理论、战略思想和军事政策。华约组织先后组建了两支武装部队。一支是联合武装部队,由各成员国拨出一部分军队联合组成,其中波兰2个师,匈亚利4个师,捷克斯洛伐克8个师,民主德国6个师,保加利亚3个师,苏联若干个师;另一支是“一体化”部队,是在70年代苏联推行军事“一体化”后,在联合武装部队之外,由苏军与波、匈、捷、保、民主德国的一部分军队组成的,直接由华约武装部队司令部指挥。这支部队已由海军发展到空军,包括苏、保黑海联合舰队,苏、波、东德波罗的海联合舰队,苏、波、捷、匈、保、民主德国“一体化”空军和波、捷、匈、东德“一体化”空军。这两支武装实际上掌握在苏联手中。华约武装力量,经常不断在缔约国境内举行“战斗情谊”、“盾牌”、“联盟”、“十月风暴”等名目繁多的军事演习。1981年3月,华约部队就曾在波兰领土上举行过代号为“联盟——81”的演习。在波兰国内局势动荡的年代,苏军在波境内和周围,单独或同波军一起举行多次规模不等的军事演习。

      1978年华约和北约的军事力量对比

      华约 北约

      总人口(万人) 36,935 56,726

      武装部队总人数(万人) 473 482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11,885 37,779

      军费(亿美元) 1395 1841

      陆军兵力(万人) 263.8 263.6

      海军兵力(万人) 49.2 87.3

      主要作战舰艇(艘) 661 706

      空军兵力(万人) 122.7 110.4

      作战飞机(架) 11476 10336

      在控制传统势力范围的同时,苏联积极向第三世界国家渗透,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主要向非洲、中东、波斯湾、南亚、东南亚和中亚,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扩张,在这些地区攫取了20多个军事基地,对埃塞俄比亚、南也门、叙利亚、利比亚等国进行军事渗透,利用古巴在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打代理人战争,支持印度入侵并肢解巴基斯坦,唆使越南侵略柬埔寨,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其目的是抢占战略要地,控制海上通道,扼住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一时期,苏联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扩充军备,提出全面发展核力量和常规力量,主张“把发展火箭核武器与完善常规武器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平衡地发展所有军种和兵种,力图在技术上和质量上赶超美国,谋求全面军事优势了,以增强同美国争霸的实力地位。

      这一时期的前期,苏军的战略核袭击力量以追求数量上压倒美国为主,后期又以提高质量为努力方向,力求夺取全面优势,并已取得重要效果。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8)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6)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2)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3)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4)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5)

      第六阶段:军事变革时期(1954-1964)

      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实力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60年,国民经济总产值上升到3040亿卢布,产钢量6530万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苏联国防科研和军事工业不断取得新成就。50年代中期开始制造第一代弹道导弹。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同时,部队开始装备SS4、SS5、SS6等中程弹道导弹。1957年8月,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成功,1959年开始装备部队。继氢弹爆炸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热核武器试验。制成了千吨级、万吨级和10万吨级以上的核弹。1963年制成导弹核潜艇。

      美国核垄断被打破后,“遏制”战略也宣告破产,于是在火箭核武器迅速发展及握有优势的基础上,改而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的核讹诈政策和苏联自身火箭核武器的迅速发,对苏联军政领导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苏联军事思想的变化。

      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逐步改变苏联军事政策和军事战略。1954年,苏军正式装备核武器;1957年,研制成功洲际弹道导弹;1959年,建立战略火箭军,制定了火箭核战争战略。改变对未来战争的看法,把火箭核武器视为“绝对武器”,认为它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强调打火箭核大战。提出:“未来战争必然是核大战。任何局战争即使由常规战争开始,也会变成毁灭性的火箭核战争”;“新的世界大战将是两个世界社会体系之间的战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卷入这场真正的世界范围的联盟之间的战争”。这种反映赫鲁晓夫火箭核大战理论的建军思想是在50年代后期形成,60年代初期达到顶点。但是,1954年1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在苏军全体官兵中开展学习原子武器和在使用原子武器条件下作战方法的决定,苏联军事理论和建军思想从此逐渐变化。

      1、 优先发展战略火箭核力量

      军队建设上开始向战略核力量倾斜。强调:核武器决定军队发展的方向,要优先发展核武器和战略核力量。“进行核战争的基础首先是战略火箭军,但也要依靠各军种的共同努力”。“核武器将首先决定军队发展和建设的方向”,是“国防威力的基础”;陆军的作用限于利用火箭核突击的效果,消灭残存敌人,占领敌国土;“空军和海军已经失去了它过去的作用。这类武器不是要削减,而是要被代替”。从而否定了以陆军为主,协调发展各军兵种的方针,代之以优先发展火箭核力量。战略火箭军成立后,便被列为五大军种之首,然后依次是陆军、国土防空军、空军和海军。

      随着火箭核武器的发展,1959年底,苏军以第一时期建立的火箭部队为基础,正式成立了战略火箭军,并把它当作军队建设的重点。1960年,它的装备中有洲际导弹几十枚,中程导弹约200枚。到1964年,已增加到洲际导弹200枚,中程导弹约700-750枚。

      1958年,苏联开始改装和建造常规动力的弹道导弹潜艇,至1963年,已约有60艘。1963年底,建成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并开始装备部队。

      除战略火箭和弹道导弹潜艇外,远程航空兵也装备了带核弹头的空地导弹,形成三位一体的战略核突击力量。

      2、 各军种普遍装备火箭核武器,提高核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为提高打火箭核战争的能力,陆军集团军、方面军装备了战役战术火箭,师装备了战术火箭;国土防空军装备了防空导弹;空军装备了巡航导弹;海军一部分火炮舰艇改装为导弹舰艇,新建造了一批导弹舰艇,海岸炮兵装备了岸对舰火箭和防空火箭。火箭核武器已成为各军种“作战的基本手段”。

      为了提高核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各军种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例如,军因为坦克有较好的原子防护力,可迅速利用核突击的效果,而增加了装备中坦克数量和坦克兵的比重。至1962年,摩步师的坦克已增至238辆,比卫国战争末期坦克军的坦克还多15%。1962年,苏联陆军有坦克师20个,占陆军师总数的12%。至1964年,坦克师增加到50个,占陆军师总数的比例提高到35.7%。各军种均增加了侦毒、洗消设备,提高了防原子能力。

      3、 常规兵力的作用遭到贬低,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优先发展火箭核力量的方针指导下,各常规兵力的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例如,撤消了陆军总司令部,陆军各兵种划归总参直接领导;削减了240万常规兵员;关闭了一些军事院校和机场等等。

      但是这种方针在军队中遭到一定抵制,所以各种常规力量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在此时期内,陆军步兵装备了装甲输送车,增编了其他车辆,实现了全部摩托化;空军前线航空兵装备了新型歼击机,换装了米格19、米格21等新式歼击机,跨进了超音速时代;海军新建造了一批大型水面作战舰只和保障支援舰只,等等。

      从装备上说,60年代的摩托化步兵师同1939年的步兵师相比,坦克多15倍,自动武器多12倍,无线电通信工具多4倍,装甲输送多36倍,动力装备程度多9倍,超过了卫国战争时期机械化军的水平。摩托化步兵师所担负的战斗任务范围也相当于甚至超过五十年代的步兵军。

      改编后的摩托化步兵师在火力、突击、快速力和机动力方面都相当于甚至超过原步兵军。它不仅能在野战集团军的编成内完成战术任务,而且能直接在方面军编成内在战役方向上独立执行任务。它完全可以替代步兵军。因此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苏军撤消步兵军的编制,师直属集团军,既能消除军队指挥中的层次重叠现象,又便于兵力调动和人员、装备的集中使用。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是非固定编成的战役军团,平时归军区领导,战时编入方面军。它的战斗编成根据它在方面军战役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受领的战役任务而定。它直辖3个或3个以上的摩托化步兵师,1至2个坦克师和相当数量的炮兵。

      这一时期,苏军的建设基本上是以打火箭核战争为目标进行的,不仅战略火箭军以火箭核武器为主要装备,其他军种也都装备了大量火箭核武器。苏军把这种变化称为“军事上的革命”。随着装备的发展,军队的兵种成分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国土防空军建立起防空火箭兵,取代了高射炮兵。陆军步兵改编为摩托化步兵;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改编为坦克兵;炮兵改编为火箭兵和炮兵;新编入一个兵种---防空兵;原空降部队改编为空降兵,划入陆军序列;骑兵因不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而被撤消。空军前线航空兵以歼击轰炸航空兵代替了强击航空兵;原属空降部队的运输航空兵划回空军序列。海军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计划被否定,刚刚经历过二战摧残的苏联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困难的经济形势根本无力支持这如此庞大的造舰工程。同时,这些技术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战前标准的军舰也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红海军的发展路线定位确定为赫鲁晓夫所能接受的“导弹化小型舰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红海军于1957年开始裁军,其总兵力由60万人快速削减到了50万人,并将近400艘舰艇退出现役。海军的海岸炮兵改编为海岸火箭兵和炮兵;海军陆战队(苏自称海军步兵)因登陆舰艇不足而于战后撤消,1963年又恢复了建制。

      4、 奉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

      这一时期的苏军认为未来战争必然是火箭核战争。在军事战略上,他们摈弃“积极防御”的方针,鼓吹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进攻战略。他们认为强调战略进攻、先发制人。认为战略进攻是未来战争的基本战略行动样式,战略防御或防御战略决不会带来胜利。突然袭击是进行未来战争的最有效的方式和制胜的决定性因素。未来战争将速战速决,战争初期的火箭核突击即可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开始放弃以陆军为主的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

      5、 成立华约与北约对抗

      随着冷战愈演愈烈,为了对抗北约,苏联于1955年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将东欧各国的武装力量纳入苏联的战略体系中,全面控制了东欧各国事务,组成军事集团与北约全面对抗。

      苏联和东欧七国于1955年5月11日至14日又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正式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根据条约组成了与北约组织相对抗的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共十一款,其中明确规定要以“互相尊重它们的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处理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共同致力于“国际和平与安全”,要“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如果缔约国遭到它国或集团的武装进攻,其他缔约国要以一切他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给予援助。条约规定有效期为20年,但缔约国在条约期满前一年内不提出声明予以废止,条约将自动延期10年。华约组织是美苏对抗的产物,将一直存在到北约组织解散。

      政治协商委员会议是华约组织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协商与决定缔约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重要问题,由各成员国党的第一书记、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组成。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轮流在各缔约国首都举行(实际上,会议多在莫斯科举行)。 政治协商委员会议下设常设委员会和联合秘书处,都设在莫斯科。常设委员会负责对华约组织的外交政策提出建议,由各国外长或国防部长参加;联合秘书处是执行机构,由各国派代表组成。秘书处还下设有装备和后勤两个委员会。

      华约组织成立以来,和“经互会”一样,长期处在苏联控制之下,完全按照苏联同美国进行争夺的需要来协调活动。华约组织的主要机构均设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其主要领导职务都由苏军将领担任。苏联常以华约组织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向各成员国军事机关和部队派“代表”、“顾问”、“观察员”,甚至直接干涉别国内政。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7)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8)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忘情哥整的都是精品。

      现在我还对人民军的专辑念念不忘呢,先赞一下,收藏了慢慢看。

    • 家园 【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5)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2)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3)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4)

      第五阶段:战后恢复时期(1946-1953)

      二战结束后,苏联转入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军队也转入和平体制,进入巩固国防和加强军队建设的新时期。战后美国组织区域性军事联盟,在苏联周围建立军事基地,成立战略空军司令部,以核武器为后盾,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使苏联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空中威胁。

      由于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冷战不断加剧和朝鲜战争爆发,苏联继续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

      1、 转入和平体制,大量裁减军队

      到1945年5月,苏军共有11,365,000人。战争结束后整个复员工作分6次进行。第1、2次是1945年,第3次是在1946年5月至9月。此外在1946年复员了一批年龄较大的军人,其余年龄较大人员于1947年最后一次复员完毕。到1948年底,苏军共复员了850万人,苏军人数减少到2,874,000人。

      在复员过程中,苏军不仅裁减人员,而且将大量机器、坦克和马转交给国民经济部门。1946年秋,转交给工业和农业部门的约有15万辆汽车和100万匹马。包括人员、技术和其他物资在内的汽车兵、道路兵和卫生部门、机关都转交给国民经济各部委。海军将1500多艘运输船和捕鱼船转交给各级航运和渔业管理部门。

      2、 试制核武器,加强常规军事装备

      二战结束后,苏联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积极兴办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充实了国防建设的基础。工农业生产分别于1948年、1949年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1950年,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长73%。1946年,苏联拨出50亿卢布科研经费,建立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1946年—1950年,共建科研机构数百所。1947年,苏联宣布掌握了原子弹秘密;1949年,爆炸第一枚原子弹;1953年先于美国爆炸了氢弹。1947年,试射P1导弹;1949年,研制成功大功率液体火箭发动机;1950年,试射P2导弹。

      在研制常规武器装备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40年代末研制成功T54中型坦克。1946年,生产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米格9、雅克15;1947年开始生产四引擎活塞式轰炸机图4;50年代初,批量生产喷气式伊尔28和图16,以及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5、米格17等,并大量装备部队。1949年,开始批量生产米1、米4等直升机。苏联空军进入了喷气时代。

      海军方面主要是对战时建造的舰艇进行技术改造,开始试制核潜艇。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海军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大型水面舰艇发展计划。

      3、 建立军种

      卫国战争中,苏联武装力量统称“红军和红海军”,战后改称“苏联陆、海军”,没有独立军种的区分。战后,苏联为了改善军队的指挥领导,适应武装力量发展的需要,根据卫国战争的经验,于1946年正式建立了陆军、空军、海军三个独立军种。

      与此同时,鉴于美国掌握核垄断,“国土防空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问题”,苏联恢复了国土防空部队司令部的建制,任命了国土防空部队司令,受炮兵司令领导。1948年,正式成立了国土防空军,与其他军种并列,形成集中统一的国土防空指挥领导系统。

      此外,由于战后苏联制成了大载重量的运输机和直升机,1946年成立了独立的空降兵指挥部,辖空降兵、运输航空兵两主要兵种,任命了空降部队司令,直属国防人民委员(后改称国防部长)领导。

      武装力量的指挥领导体制有了改善,各军种都有了新的发展,作战能力均有提高。

      4、 重点建设陆军,提高其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

      由于战后苏联的军事理论认为,“无论使用何种技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没有大量的地面部队就不能进行现代战争”,所以在军队建设上主张“陆军仍然是苏联武装力量的基础”。又认为,“战争的目的只有依靠所有军种的联合力量在保持战略和战役协同动作之下才能达成”。因此主张武装力量的发展“要从完善一切军兵种,同时使它们保持所必需的比例出发”,主张“协调发展各军兵种”。

      陆军是整个武装力量建设的重点。它的发展方向是改革组织体制,提高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提高军团、兵团和部队独立完成战役战术任务的能力。

      1946年,步兵军进行了改编,其编成内的一个步兵师改为机械化师,军炮兵部队也进行了改编和换装。陆军由于装备了射程远,命中率高,摧毁威力大,机动性高的战役战术导弹以及战斗力强的各种类型和用途的火炮,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步兵装备了大量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实现了摩托化。1956年至1957年,又在步兵师和机械化师的基础上组建了摩托化步兵师。

      为此,步兵军编入了新的军属炮兵部队,步兵师编入了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步兵团增编一个自行火炮营。从而使步兵火力大为提高。1953年,步兵军一次齐射的弹药重量(不含坦克和自行火炮、高炮)高达37吨,比卫国战争末期(5吨)提高6倍。

      步兵师新编入大量汽车、牵引车和装甲输送车,按1948年编制,共有1488辆,比卫国战争末期(419辆)增加2倍,从而提高了步兵的机动力。

      苏军二战后,建立了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三种类型的师,苏军的架子师其实跟预备役师没有什么区别,各种装备大都是陈旧的替换下来的,平时储存在仓库中,战时靠动员预备役来完成满编,一般来说这种师只能在动员后8-12个周才能投入战斗。苏军的作战其实还是要靠大约不到总数一半的满员师和简编师,简编师在动员2-3周后就能遂行作战任务。

      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体制做了重大调整,原坦克集团军改编为机械化集团军,直辖两个坦克师、两个机械化师及其他集团军属部队,撤销了军的编制。坦克师与机械化师装备的坦克和火炮数量均超过原坦克军与机械化军。机械化集团军编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比战时的坦克集团军多430辆,因而具有更高的机动力与突击力,是发展战役胜利的重要手段。

      炮兵除新换装了新式火炮和火箭炮,增加了火炮、迫击炮和反坦克炮的数量外,还对一些原有的火炮进行了机械化改装,装备了新式牵引车辆,可以25至30公里的时速拖带重型火炮,比卫国战争时期的牵引速度提高3至4倍。

      陆军序列中还保留了骑兵,但因陆军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各兵种机动力、突击力大有提高,骑兵已相形见拙,所以数量急剧减少,到1955年彻底裁撤。

      5、 以陆军为主,全面提高各军种协同陆军作战的能力

      这一时期,苏联在作战理论上主要是总结和发展卫国战争的经验,强调陆战场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战场,必须以陆军为主、各军种协同作战。空军、防空军和空降军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可以独立遂行空中战役、防空战役、海上战役和空隆战役,能完成一定的战役和战略任务,但这些战役都是为了配合陆战场的行动,最终的胜利仍然要依靠各军种协同陆军来完成。陆战场上的战略行动主要包括战略性进攻战役和战略性防御战役,而主要以一系列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来达成战争目的。

      空军的建设以发展前线航空兵为主,海军以发展潜艇、航空兵和驱逐舰以下的轻型水面舰艇为主。卫国战争结束时,苏军仅有驱逐舰33艘、潜艇77艘。到1953年,已扩充到驱逐舰60艘、潜艇300艘。苏联历来重视发展大舰,所以在经济能力和技术条件允许范围内,也造了一些巡洋舰。其数量从卫国战争末期的6艘增至15艘。海军虽发展较快,但仍是一支以近海活动为主,配合陆军作战的力量。

      6、 开始组建火箭部队,为发展战略火箭核力量打下基础

      1946年,以一个迫击炮团为基础,苏军组建了第一支火箭部队,这是战略火箭部队的雏形。此时的苏联战略火箭尚处在研制阶段,并未大量进入部队装备。所以这支部队带有试验性质,目的是检验火箭性能,培训干部,研究火箭使用原则和方法,实施火箭部队的组织体制,为发展战略火箭核力量打下基础。

      7、维护既得利益,实施积极防御战略

      苏联在二战后获得了极大利益,占领和合并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德国的东普鲁士、波兰、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日本占领的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以及在东欧获得了支配地位。巩固既得利益,牢牢控制东欧,使欧洲和国际形势朝着对苏有利的方向发展,是苏联当时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当时,苏联继续在东欧驻军约60个师,帮助东欧各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和组建军队,以控制当地局势。

      二战结束后,根据卫国战争经验和战后美国对苏战略,苏联确定了“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的战略方针。根据卫国战争的经验教训,苏联一方面继续奉行防止战争和维护和平的政策;另一方面不断揭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争阴谋。为了防止敌人突袭,苏联强调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战备水平,加强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改进武器装备,增强国土防空和民防力量,扩大兵员储备和提高动员速度,加强对美英等国的战略侦察等。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加速发展核武器和运载工具,以打破美国的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6)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7)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8)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4)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1)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2)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3)

      第四阶段: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5)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突袭苏联。战争初期,苏联陷入被动与失利,遭受到惨重损失。但是苏联军民在苏共领导下,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下,奋起抗战,克服了战争初期被动困难局面,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法西斯军队,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对苏战争。由于种种原因,战争初期苏军被打得措手不足,损失极为惨重。战争的第一周,德军即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苏军3个集团军被歼,33万人被俘。三周后,德军深入苏联领土近600公里,苏军损失了94个正规师,占前线兵力的70%。7月16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苏军又损失4个集团军,约40万人。当年10月,苏联西部重镇基辅、布良斯克、维亚兹马相继陷落,苏军损失共达230万人,相当于战争爆发时苏正规部队的60%,占前线总兵力的90%。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处于极度危难之中。

      到1945年,苏军已经变成一支拥兵1100余万,编制合理,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现代化合成军队。

      1、 加强对国防力量的组织领导

      战前,苏联没有研究战时战略领导体制问题,没有预先建立战时统揽国家一切权力的国防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因此战争爆发不能有效地处理战争初期的危急局面,不得不用很大精力去解决国家和军队战时领导体制及人事问题。卫国战争爆发的次日,苏联宣布成立以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为首“苏联武装力量总统帅部”。这样就造成了两个最高统帅的局面,一个是法律上的最高统帅铁木辛哥,一个是事实上的最高统帅斯大林,从而给军队指挥造成了困难,延误了定下决心和下达命令的时间,而这对于处置战争初期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极为不利。6月30日,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成立。7月10日,总统帅部改组为最高统帅部,由斯大林任最高统帅,朱可夫于当年8月任副最高统帅。7月19日,国防人民委员也由斯大林兼任。至此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独揽全国军政大权的领导体制。

      鉴于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为加强对军事的领导,恢复了“双长制”,将大批坚定的共产党员派驻到军队中,当时,苏共的430万党员中,就有110万走上前线。这对于巩固部队,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稳定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战争期间,苏共在苏军中吸收新党员2,376,000人,预备党员3,788,000人,到战争结束时,苏军中的党员已占全军人数的25%。

      1944年以后,鉴于苏军已经焕然一新,已经在卫国战争中牢牢掌握了主动权,为更好地发挥指挥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军中又开始实行单一首长制。

      2、 广泛进行人力动员

      战前苏联各地成立了4300个普及军训办公室,有几千个教研组和五万名教官从事后备兵员训练。训练中的优秀者则被选送到军区后备旅深造,每个内地军区均办有一个后备集训中心。从二十年代起,苏联对有技术专长的人,如拖拉机手、司机、摩托员、报务员、电工、机械师、医护人员等,实行专业登记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有关的军训,使其专业与军事工作更加接近。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后备训练机构立即归口,专门从事战时紧急培训。军事训练的对象扩大为16-50岁的所有男性公民,训练时间为110小时,包括队列训练、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的使用。大部分时间用在防化、构筑战壕、伪装、单兵和班战术训练。

      6月23日,各地首先对23岁到35岁的公民实行动员,仅7天之内就有530万人应征人伍,新组建了96个野战兵团。由于苏军在斯摩棱斯克、乌曼和第聂伯等战役中未能阻止敌人的攻势,前线部队损失巨大。八月,苏联进一步征集18岁和40至50岁的人入伍。战争的头几个月里,各城市有四百万工人自动参军,组成了60个师支援前线。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时,这座300万人的城市,竟动员了50万人直接参加保卫战。

      到1942年5月,苏联全国共动员1800万人,使苏军总兵力扩大到1000万人以上,输送到前线的作战部队有五550万之多。在战争期间,苏联全国战时军训系统在这期间共训练了9000万人,为前线提供了充足而有素的兵员。

      战争结束时苏军总兵力达1155.6万人,作战兵力为710.9万人。编有步兵、摩托化步兵、骑兵和空降兵488个师,11个独立旅,21个筑垒地域,35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29个独立坦克旅机械化旅,94个炮兵师和迫击炮师,149个独立炮兵旅和迫击炮旅。

      3、 工业全面转入战时体制

      战前,苏联工业和军事工业主要集中在乌克兰、莫斯科周围的中央区和列宁格勒周围的西北区。整个工业和军事工业的五分之四西部,东部地区军事工业仅占18.5%,航空、坦克、军械和弹药工业分别占全苏的6.6%、25.7%、18.3%和34%。

      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苏军节节失利,丧失大片领土,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苏共中央决定从战火中和受威胁的地区把重要工业企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拆迁到东部地区,主要是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和西西伯利亚等战略大后方。从1941年7月到12月共拆迁2593个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523个(军工企业有1360个)。随迁人口1200余万,相当于将一个完整的工业国搬迁到数千公里以外。此外,苏联还将绝大部分民用企业转产军品,以满足军队的需求。

      苏联军事工业特别重视战时武器生产的效率,特别强调工艺的简化和武器装备改进的延续性,很好地兼顾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各型火炮989,900门,其中76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不。还修复火炮164万门次。

      4、 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物质交流

      从1941年9月至1945年5月,同盟国向苏联先后派出三十七支护航船队和37艘单独航行船只,共计743艘运输船,其中29艘折返英国或冰岛,56艘被德军海空军击沉,最终有658艘到达苏联,将包括1.4万架飞机、7056辆坦克、5105辆自行火炮、409526辆汽车、1万辆吉普车、8218门高射炮、13.16万挺机枪等在内的约四百万吨物资运到苏联。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共向苏联提供了1523万吨物资,其中大宗项目有1900台蒸汽机车、447万吨粮食和267万吨石油产品,所提供物资的总价值达110亿美元(四十年代币值)。

      从苏联返回英国的东行船队共有三十支,计618艘,被击沉29艘。部分返回英国的船只则载有运往美国的白金等稀有金属战略物资。

      整个北极航线海上运输中,同盟国共损失运输船85艘,占总航行船只的6.2%,排水量约四十余万吨。

      美、英、加等国向苏联提供的物资极大提高了苏军的机动能力和战斗力,尤其是粮食和汽车,粮食几乎相当于苏军战时消耗粮食的11%,汽车则占苏军装备汽车总数的三分之二。尽管美英提供的飞机仅占苏联战时飞机生产总数10.8万架的12.96%,提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仅占苏联战时生产总数9.5万辆的12.63%,但在苏联军事工业最困难的1941年和1942年,每月400架飞机和500辆坦克的援助对于苏联而言,绝对是雪中送炭,而且这些援助作为同盟国团结一致的象征,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和民心。

      5、 军队组织编制的完善

      卫国战争初期,因为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苏军被迫在1941年7月进行了改编,缩小编制,减少装备。以步兵师为例,新编制比战前编制人员减少25%,火炮减少52%,汽车减少64%。全师一次齐射重量由1388公斤减少为348公斤,减少75%。全师轻武器每分钟发射子弹由原来的297,460发减为140,470发。机械化军于7、8月间全部撤消。原来由机械化军担任的作为快速集群向战役纵深发展胜利的任务,被迫改由骑兵承担。本来骑兵已是淘汰中的兵种,这时却不得已大加扩充。战前苏联红军骑兵师本已由1938年的32个减为13个,到1941年底竟增加为82个。因此,陆军的构成发生了倒退性变化。1939年步兵、骑兵和装甲兵占陆军的比重分别为56%、11%和7%,到1941年6月,装甲兵比重大幅度上升为21%,步兵、骑兵明显下降,分别为40%和2%。到1941年12月,装甲兵锐减为4.4%,步兵和骑兵又回升为68.4%和4.8%。

      卫国战争初期的步兵军编有两至三个步兵师,两个军属炮兵团,一个独立高炮营,一个工兵营,一个通信营以及其它部队,总共有五万人,306门火炮,450门迫击炮,162门反坦克炮和48门高炮。步兵军通常在野战集团军的编成内执行战术任务时直接加入方面军的编成内,在容量不大的战役方向上独立执行任务。步兵军一般没有自己的后勤保障,其编成内部队的供应均直接由集团军或方面军负责保障。

      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损失大,武器装备损失严重,有经验的指挥员奇缺,指挥器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撤消了步兵军编制,集团军基本上由火炮数量不足,坦克数量也很少的步兵师和步兵旅组成。

      卫国战争第二阶段,战场形势越来越稳定。通过战争锻炼,指挥员获得了战斗经验,军工生产不断扩大,由防御转入反攻,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这时,集团军得到的加强兵器越来越多,战斗编成也越来越繁杂。在进攻战役中,直接隶属集团军司令员指挥的师和旅达十至14个,有时甚至多达20多个,远远超出了军队指挥的可控范围。这样,集团军司令员难以直接指挥这么多的部队和兵团。为了适应扩军的需要,改善部队的指挥,于1942年底至1943年,在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内又恢复了步兵军的编制。1943年1月,步兵军的数量为34个,至同年12月,增至150个。1944年,步兵军编有3个步兵师、1个炮兵团,还有其他兵种和专业兵部队、分队,装备有300至500挺重机枪,450至500门迫击炮,300至400门火炮。

      随着坦克生产数量的增加,1942年开始组建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943年开始组建坦克集团军。海军方面则根据实际情况偏重于建造猎潜艇、战斗快艇和其他等级的小型军舰。

      到战争结束,苏军先后组建了70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1个近卫集团军,5个突击集团军,6个近卫坦克集团军,13个空军集团军,4个防空方面军,6个防空集团军。战争结束时,苏军作战部队拥有115,100门各类火炮,15,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近16,000架作战飞机。

      卫国战争期胜利结束后,陆军占武装力量的比重在81.7%之间,空军占8%,国土防空军占5%,海军占5.3%。装甲坦克兵在陆军中的相对比重由1941年12月的4.4%增加到1945年的11.5%;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则由1941年6月的12.6%增加到1945年的20.7%。步兵的比重由1941年底的68.4%下降到1945年初的62.2%;骑兵也由1941年的4.8%下降到战争结束时的3%。

      6、加强干部培训力度,大力提拔有能力的青年军官

      战争初期,苏军各级军官损失严重,急速扩大的部队十分缺乏合格的军官。为此,苏军通过扩大军事院校网,缩短学制,重新修订速成训练教学大纲,广泛开办短期训练班等办法,1941年下半年为部队输送了192,000名军官,1942年则培训出564,000名军官。

      1943年,部队急缺军官的现象明显缓解。根据战场实际需要,苏军延长了军事院校训练年限,调整训练大纲,及时总结卫国战争中的新鲜经验,使军官培训质量大为提高。当年共培训了36万名各级军官,并动员了25万名伤愈军官及时归队。

      到1944年年初,苏联建立起为各军兵种和各级指挥部门培训军官的完整体系。开设了17所军事学院、2所军事专科大学、8个地方大学军事系、184所军事学校和200多个各种培训班。当年培训了317,000名军官。

      战争是检验军官能力的试金石,经过实战检验,苏联将一大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老将退居二线,大力破格提拔表现突出的青年军官。战争期间晋升的10名元帅都是四十多岁、实战经验丰富,战功卓著的的将领。开战时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少将因为表现突出,仅用一年零八个月就晋升为苏联元帅。战争结束时,全军最年轻的军长索科洛夫少将年仅24岁。

      7、军事学术取得长足进步,解决了一系列战略、战术问题

      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实行反法西斯的联盟战略,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成功地解决了战略指挥、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进攻和战略协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战争爆发后,为了反抗侵略的共同目标,苏联与中美英法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战略同盟,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战略合作的先例,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必胜的基础。同时苏联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敦促并积极配合美英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形成对德军的东西夹击之战略态势,加速了德国的彻底失败。取得对德作战胜利后,苏军迅速转向亚洲,实施了远东战役,协助中国军民和美英盟军彻底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战争第一阶段,苏军在被动的情况下不断吸取教训,逐步解决了战略防御问题,主要战法是:在预有准备的地区组织顽强的抵抗,以疲惫和消耗敌人;实施坚决的反突击,以挫败敌人的进攻企图;实施局部的进攻战役,以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采取大纵深、多地带的防御部署,在重要方向上以强大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实施反准备,适时投入预备队或第二梯队,以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在斯摩棱斯克、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等地实施的几次战略性防御战役充分反映了战略防御的新方法。

      在战争第二阶段,苏军夺取并牢牢控制了战略主动权,开始组织与实施一系列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基本上解决了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的兵力兵器、建立强大的突击集团、突破敌人的战略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进攻、合围并消灭敌人的重兵集团,以达成战略突然性等问题。当时最大的战略成功是:在整个苏德战场上连续不断地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创造并成功地运用了方面军群战役这一新的战略行动样式。

      在战争过程中,苏军总结和制定了组织与实施战略反攻的方式方法、以方面军群进攻战役的形式实施战略反攻。战略反攻的时机通常应选在敌战略进攻力量已基本消耗殆尽但尚未转入战略防御之时。战略预备队的建立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的成败,因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对此十分重视,并根据战场环境和兵力兵器数量适时建立和投入战略预备队,对保证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5)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6)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7)

      忘情:【原创】各个历史时期苏军建设的特点及其演变(8)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