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春江花月夜》 -- 海月

共:💬64 🌺1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春江花月夜》

    动静互生 愁尽天人:《春江花月夜》(民乐)

    舒缓的琵琶轮指开始,一声比一声急促,一声比一声高昂,于是二胡、笛子、筝、大鼓、洞箫都逐渐加入,以至汇成浩荡的广阔的大海!黄昏时,夕阳西下,鸟雀归巢。几朵闲云随风静移。几滴泉水从山间叮咚奔出,在繁花和绿草间逐渐汇成溪流,一而二、二生四、四分八,……,以至连江达海,海阔天平!或许这时的鸟已眠、人已梦,月色如银、空山澄江,一派静谧!不知是静谧静止了流水,还是流水流动了静谧,我们只觉得舒缓的二胡、笛子的悠扬中和谐地让琵琶的轮指轻划,既不失幽雅又增加了灵动,间或加入了几声木鱼的轻敲和钟磬的微鸣,更使春、江、花、月、夜融为一体,动静互生!在所有可以表现动与静的乐器在欢快和谐的高潮中,我们感到最大的静,也感到最大的动,我们的神思越飞越远,直至苍穹……,一个“生”字写出动与静!

    一阵悠扬动人心脾的洞箫声仿佛从天而降,让人感到“愁”然而生!这时的琵琶已不再平和,或高亢、或低沉,二胡也转入了低音,洞箫声此起彼伏,木鱼的敲击更是让人声声心碎!那离家的游子、那孤寂的思妇、那潦倒的商贾、那落魄的文人、那失意的官僚……,谁没有一腔愁怨、谁没有一汪泪水、谁没有一身伤痕、谁没有千千情结?……,月儿隐现、月白花香、水声汩汩、夜色迷离!我们或许在春夜的天地里洗涤沾染了静谧哀愁,或许春夜的天与地让无限的生机伤感了思绪:天不老、地不废、人又如何?……于是,又是琵琶、二胡、筝、鼓、箫齐鸣,高亢雄浑,犹如含着泪水高吟地屈原、犹如霸王卸甲黯别虞姬、犹如缠绵不舍的明皇贵妃,……,一个“愁”字写出天与地!

    绵长的二胡声在远方的山间、远方的海面江水处传来,同样绵长的洞箫声适时加入,流完泪水的人将要进入梦乡。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夜已深,罢了也罢!……动静互生,愁“尽”天人!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通宝推:李老汉,mopfish,悠然见南山,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7)《十面埋伏》

      一阵阵长轮,连续不断,时轻时缓,犹如提琴紧张的旋律;一阵阵长衮,紧张细密,犹如钢琴快速跃动的音符;那时而一两声、时而连续不断的划、拂、扫更如金属撞击,越发的悲壮!这里已很少有简单的弹挑,有的只是除了紧张还是紧张,即使在那很轻的轮指中,也有压抑不住的紧张。

      那里或许有秋风阵阵、或许有寒雨萧萧;可更多的是严肃的面庞、紧握的戈戟;一两声长嘶的战马、千万声深沉的口令;有跳动摇曳的灯火、有天边翻腾的乌云;

      你杀过人吗蜀中的儿郎?你负过伤吗燕赵的子弟?你为何把嘴抿得那么紧齐鲁的汉子?你又为何眼含泪水关中的男人?

      那是你们在哼吗?是你们在唱吗?是你们在呼喊吗?是你们在嚎叫吗?可是你们发出的却是楚歌!为何?

      秦时明月没变,江河之水长流,现在这垓下的乱石却有着猩红的颜色。

      来一场电闪雷鸣。来一场狂风暴雨。

      洗涤后的清明。

      只留下这首千年的美丽!血染的风采!

      轮指、长衮、划、拂、扫……

      弹奏的是历史,诉说的豪迈!

      (听何树风先生《十面埋伏》)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6)《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韩愈与柳宗元是唐代文学的两座大山。他们的文章不论是政论、书序还是记述,都汪洋恣肆、文采风流,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柳宗元在永州10年,实为其著述的巅峰期,写下了著名的《封建论》以及《永州八记》等脍炙人口的美文。这篇作品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文章开始即表明流放的心情,“恒惴栗”。极度郁闷中,偷闲去永州周边的山林放松。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只求放松形骸、忘我而醉,醉梦中求无忧。因此并没有注意到西山的异态。文中用“回环”的修辞手法写游乐之欢,只为麻醉“恒惴栗”,只为放松心情。然而这个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心里的一角仍然存着“恒惴栗”。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 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嵝为类。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终于登上西山。心情豁然开朗,“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大有登西山而小天下的意味。先登高望远,更是觉得高者岈然若垤、下者洼然若穴;千里之远也好象只有尺寸之短,天下一切皆在眼界之中矣!次观自身,已不再与“培嵝为类”了!再仰面望天,“悠悠乎”无涯、“洋洋乎”无穷,实极为畅快,仿佛与“造物者”同游!此处已与儒家“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脉相承了。于是,醉了、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已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了。只有此时,才真正忘记了“恒惴栗”!

      作者寄情于西山,“不与培嵝为类”,不正是作者的情高志远吗?不正是儒者的追求吗?作者行文极端优美,文辞朗朗;情之所至,意之所指,莫不发于微,寓于笔端;含蓄凝炼,意味无穷,实为千载流传之美文也!

      (柳宗元为河东柳氏门阀之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兼修儒释道法,政治不得意。为著名琴家,度曲《欸乃》。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5)《江岸望山图》

      倪瓒:逃跑的兔子

      倪瓒的画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画:只求意达,不求形似。而且倪瓒的画更是萧索淡泊,似不食人间烟火。他说作画只抒“胸中逸气”,这个“逸”字,就是一只逃跑的兔子,何其形象也!

      他的画用笔简约,多用极细的线条轻轻地勾画树木、房屋、和云水,用墨淡且枯,物更是瘦而劲,尽显冷峭,拒人千里之外。视图很平,一览无余。“一河两岸”:近坡平且缓,几支枯木弯曲变形,房屋茅舍小且偏;中间一条河,空阔无物,尽显幽、远、寂、淡、逸,意味极深;远处画中有小丘隆起,萧索寂寥,他是用折带皴画山石的代表人物。这样的画面不仅是诗意了,更是有禅意、佛意了。

      他的画简约易仿,但气质意味绝难描摹!性格决定气质,气质决定品味,品味决定格调,格调就决定了意境。

      中国画的笔墨纸砚和中国文人诗意格调一结合,便极尽丰富多彩之能事。倪瓒的“逸”气,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影响非常深远!

      代表作:《江岸望山图》、《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等。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4)《周公辅成王》

      殿前西阁画室。太阳已经把皇宫的地砖晒得热乎乎的,知了也开始鸣叫了。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站在《周公辅成王》图前,已站了很久。那一米七的健美身材这时有点摇晃发抖,英俊的脸上汗水顺着长髯一滴一滴地滑落。大汉王朝的第一辅政强人这时的冷汗顺着脊梁如小河般的流着,小腿颤抖着……。

      突然,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

      作为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很小就给汉武帝留下了沉稳的印象。霍去病死后,霍光在武帝手下工作了二十年,从未出过哪怕一丁点的差错。武帝非常满意,将幼子刘弗陵托付给霍光、上官桀、金日燀、桑弘羊等人。金日燀早死,桑弘羊负责搞盐铁专营,霍光与上官桀是亲家,本来应该配合很好,可是权利使正常人都会变得疯狂。由于霍光实在太厉害,于是上官桀与桑弘羊和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倒霉旦)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搞了一封诬告信趁霍光休息时交给了十四岁的刘弗陵,说霍光擅自调军队,勾结从匈奴回来的苏武,意欲谋反,请皇帝准许刘旦回来勤王,抓了霍光。

      霍光坐在地上。他得知消息后实在不敢上朝。他现在觉得好虚弱,好无能为力:皇帝小,他们就是看准了这点才这样做的。他们很强大,都是皇帝的至亲……

      强人霍光心里打鼓,脸上流汗,死死地盯着《周王辅成王》的图画,那是武帝叫人画的送给他的。小皇帝你会来看这幅图吗?先帝啊,你知道我现在很害怕吗?

      大殿上,都在等霍光的到来。

      书信在小皇帝的手上已经仔细地看了几遍,他没有说话。

      上官桀桑弘羊他们得意洋洋。

      “大将军怎么还没有到?”皇帝问。

      “大将军在西阁看画。”

      霍光镇定地慢慢走了进来。

      皇帝说话了:“我知道这封信是诬告!我也在这宝座上混了这么久,不是白混的。燕王的信到这里至少要十天,前天的事他怎么知道这么快?大将军要谋反也不会做这么小儿科的事。这件事你们是诬告,以后谁再搞这样的事我就收拾谁!”

      谢天谢地!神仙保佑!我们的霍大将军终于过了这一关。这位强人从此明白了什么事情只有自己全控,才不会让这要命的一幕重演,才不会有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

      此后的霍光将上官桀、桑弘羊灭族,逼长公主、燕王刘旦自杀。以后写给皇帝的文件必须先给他过目,不同意就不能给皇帝。甚至给妃子宫女穿“穷裤”,只许皇帝亲近自己外孙女上官皇后一人。昭帝死后,立刘贺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又废了他。他让汉朝的又一个强人皇帝汉宣帝感到“如芒刺在背”。……

      强人也有害怕时。

      强人只能害怕一次。

      强人害怕一次就够了。

      强人再害怕时,那么他已经是死人了。

      (东汉,周公辅成王画像石,高76厘米,宽67厘米,画面以减地阳文为主,阴文线刻相辅。1978年山东嘉祥汉墓出土,现藏嘉祥县文物保管所。)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3)《苏轼·定风波》

      苏轼·《定风波》

      原文: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品赏:

      三月的风穿过密林,雨拍打在叶子上,声音有什么可怕的呢?人生中的疾风寒雨也是很平常的了。没有闲心去关心寻常的烦恼,不如放松身心自由自在缓步春天的原野。也不必羡慕裘轻马肥的富贵,一枝竹杖,一双芒鞋,不也是拥有了自然的风光?漫步人生,吟啸徐行,心情恬淡,蓑衣竹笠,这样的一生夫复何求?

      曾经醉过,在滚滚红尘的迷失自己。这原野的清风让人清醒,将那些纷繁世事卸去,微风轻拂,何尝不觉得那山头的绿树暖阳那么得亲切美好!不再留恋过去的冷落伤悲,归去来兮,我已觉得自己就如这原野里的一棵树、一叶草、一阵风、一抹斜阳;晴也好,雨也好,都是自然。

      这首词直白浅显,语调平淡,叙事含理,寓情于景。含蓄地对比议论。虽不激烈,但却印象深刻。“谁怕”----不惧风雨,我自徐行;“微冷”----清醒后的轻松;“归去”---点题,回归自我!

      本词情、理、议无形结合,有景,有事,有人,有过去,有未来,含蓄平淡,并有着禅味的哲理;说婉约却有着深远的人生哲理,说豪放却平淡舒缓。在词林中不可多见的一首好词!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2)《昆曲·牡丹亭》

      幽雅的诱惑:《昆曲·牡丹亭》

      如果你不喜欢那喧天的锣鼓声,如果你不喜欢打斗的杂乱,那么你就去看昆曲吧!只要你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那么你的感受将是古典而又幽雅,仿佛三伏天喝了一杯凉水,从外爽到内!

      那“一字之长,延至数息”的韵味,使你领略到从声音上升到音乐的美妙:开口轻圆,闭口纯细;一个字的发声都可以让人完整的听到“头、腹、尾”;一唱三叹,婉转缠绵,精致到比“水磨”的还要圆润。笛音飘飘渺渺、丝丝绕绕,“一板三眼”还嫌不够,加入赠板,真是把音乐的空间和变化放大了许多倍!极尽柔曼!

      如果你喜欢飘飘欲仙的慢舞,那昆曲绝对是第一!我曾把昆曲的光碟不停的暂停,那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不是水墨画胜似水墨画!那袅袅婷婷的旦、轻轻摇摇的生、飘飘的水袖,那里的舞蹈既写意有抒情,和着唱白,很是迷人!

      《牡丹亭》写了三生的情,缠绵悱恻。55出戏听说要演上10天!白先勇先生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也长达8小时,也难怪现代人无法喜欢了。

      不过,如果你真正的爱上昆曲,那么你欣赏任何的中国戏剧都非常容易了。京剧也是在昆曲里增加了打斗,腔调也以皮黄鼓板节奏了,不再是文雅的曲牌了。也许就是太“雅”了,所以才在“花雅之争”中败北。不过,作为真正的“百戏之祖”,很多著名的演员也是“昆乱不挡”的。

      昆曲节奏太慢了,所以有时只能挑几出来看。比如《牡丹亭·惊梦》《玉簪记·琴挑》《思凡》《长生殿·惊变》《宝剑记·夜奔》等,欣赏它们的文学上的雅致、唱腔上的婉转、音乐上的缠绵、舞蹈上的优柔、情绪上的抚慰、意境上的神韵,天上人间啊!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1)《彩云追月》

      空寂的足音:《彩云追月》

      著名音乐家任光30年代创作的民族音乐《彩云追月》,以其优美诗意的旋律,富于表现力的节拍让人过耳不忘。听着音乐人们都不禁会展开想象:明月皎皎,月映淡云,微风徐徐,杨柳依依,水荡微漪;或有一处高楼,或有一不寐人,空灵寂静,足已是一幅淡墨的中国画了。

      从起始到尾声,那恰似佛教木鱼节拍的鼓磬声一直不绝,仿佛寂静的夜里那晚归的脚步声,不疾不徐,走进了我们有所等待的心里:那或是情人的脚步;那或是孩子的脚步;那或是成功的脚步;那或是幸福的脚步……谁的心里没有渴望呢?谁的心里没有朝思暮想的牵挂呢?

      在那令人或心碎、或流泪、或沉思、或期待的脚步声中,我们又在胡琴不疾不徐的或叹息、或诉说、或流连、或私语的悠然柔和的旋律中,心或放松、或揪紧、或飘然、或神往;间或又是胡琴与琵琶的一问一答了:那是衷情诉说吗?那是久别重逢吗?那是情人别离吗?那是相逢一笑吗?……

      一声声、一阵阵……我们或在幽静的夜里、或在安静独处的房间里、或在绿意盎然的树荫下、或在一汪深水的池塘边来静静地感受着空寂的脚步声、来聆听着柔美的低语对话、来沉醉着彩云追月的诗意,不也把自己也融化进这空寂的幽深里吗?这空寂的脚步不也是我们自己人生追逐的脚步吗?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0)《恨赋》

      江淹, 是南北朝时重要的文学家,少贫寒,梁朝时高管厚禄但文采不彰,后有“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二成语与之有关。赋这一文体,发展到南北朝时,已逐渐以抒情和表现自我的小赋为主,浓情而意幽,词妍句工,虽不得汉赋的骨,但也启唐诗的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开门见山,令人心惊!知人生一死,但仍“伏恨而死”;知命而不达观,情绪郁结,不吐不快!一个“恨”字,文眼既出,出已让人心神俱为之惊!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一恨:帝王雄图未酬而没,魂断而壮志丧。曾改天换地,今不过黄土一堆。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二恨:亡国之君,昨日之欢今日之囚,旦夕巨变,悲怨难抑。荣华富贵不过梦一场。

      一恨、二恨:同为君王,即使身居高位,然仍有壮志未酬,亡国失土之恨!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三恨:名臣含冤,忠心未得报国。虽一腔热血,赤胆忠心,但报国无门,且身披骂名,如何不让人恨?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日白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四恨:去国离乡,再无相见之日。羌管戎笛,雄关漫道,乡关何处是?

      三恨、四恨:俱为臣民为国慷慨而赴难,或离愁、或别恨,回国遥遥无期,恨无回乡路!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右顾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五恨:空有满腔才华、治国之策而报国无门,志大难酬,老死山林,郁郁而终。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六恨:身清名洁,不容于世。只能以浊酒度日,素琴明志。只得随秋风秋雨一同归去。

      五恨、六恨:名士高人,或志远才高而不被用;或清风亮节而为世不容,郁闷而死;或被诛于市,含恨离世!

      以上六恨以典型人物喻普遍类型,两两对比,触目惊心,读之同悲同恨,事皆知而情亦同!排比一气呵成,情景交融,夹叙夹议,感同身受!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烟沉。” 这时又用普遍类型继续说着各种恨:孤臣孽子、迁客戍人……说不尽的悲、流不尽的泪、叹不完的愁、道不尽的恨……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这些悲凉、血泪、愁思,心恨绵绵无绝,只得埋黄尘,断烟火……只得罢了!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 莫不饮恨而吞声。” 此恨绵绵无绝期,秋风吹消青草,青草逢春又生,人生荣华富贵身高名重又怎样?到头来化为灰烬。所以从古以来泱泱生民,都是怀着各种“恨”默默地过完一生!

      读此赋,一气呵成,气韵流动,毫无阻滞!写景则景含情,叙事则事寓意。情景互生,境界全出。收尾水到渠成,掩卷回味而意犹未尽!不愧“生花妙笔”!

      李白特别爱此赋,曾写过《拟恨赋》。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乐器的性格

      听惯了民族乐器演奏的民族音乐,有时听到用西方乐器来演奏这些乐曲时,总觉得不太习惯。我想,这可能与中国乐器所独特的“性格”有关吧?

      西方乐器讲究旋律、音色、音域等,而中国乐器更注重的是它的神和韵。也就是乐器所特有的性格。

      比如说琴。琴千百年来已被文人士大夫作为修身养性的一部分:我们听琴声,它总是从容不迫,平和但不平易近人、高傲而不高亢、冷峻而不冷漠、寂寞而不孤独,像极了中国士大夫所追求的那种中庸和谐、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高洁雅致的格调,它融入了中国文人的性格。琴宁折而不弯曲、弦宁断而不柔媚、声傲然而不就俗,它就是乐器中的“士”。

      而箫从来就是冷漠的,任何乐曲只要有箫音的存在,即便有欢乐也会减少几分。它从来就是孤独的,就是与其它乐器合奏,它也是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从不与其它乐器混成一片。

      二胡就是一种伤感悲苦的乐器了。它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声低沉婉转,犹如流连在高墙下悠长的小巷里的风声,有一种压抑的性格。我们听就是很欢快的二胡曲如《良宵》,也能感到有丝丝的愁闷,很高昂的二胡曲《听松》也能听出悲壮。二胡就是劳苦的百姓。

      琵琶犹如西方的钢琴,是什么乐曲都可以弹奏的,没有明显的性格。在一首乐曲中,它可以将琴、筝、箫、笛、二胡等很好的融合起来。

      筝比琴亮丽妩媚,如果琴是上流社会的男人,那么筝就是上流社会的女人了。

      笙也是一种伤感的乐器,就如同一首感伤的诗。

      这里要讲讲笛子。笛声或高亢悠扬,或低沉婉转,旋律感很强,是一种天生的领导者、指挥者。如果一首民乐合奏,没有笛声的存在,那么就会给人一种乱的感觉,而笛声穿透性强,即使声音逝去,也给人留下丝丝绕绕的感觉。在昆曲中,就是以笛为主,将昆腔的雅致典雅、一字数息的韵味表现的丝丝入扣、淋漓尽致!

      谈到中国乐器的性格,就不能不说一个故事:一次,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来中国,头天指挥了很多西方乐曲,也包括中国的《二泉映月》,那是用西方的管弦乐演绎的。第二天,他有听到了一位二胡演奏家演绎的《二泉映月》,听得泪流满面,激动的说,如果昨天之前就听到这样的曲子,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指挥的。这首曲子应该跪着听,说着就跪了下去。

      我们也很难想象钢琴可以演绎出《平沙落雁》那种“隐而不休”的意味,也很难想象钢琴可以演绎出《酒狂》那种抖颤的郁闷感……

      所以,民族乐曲的那种神韵只有具有民族性格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可以传神!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琵琶为什么就没有性格呢

        筝既然是上流社会的女人,那琵琶可不可以就是下层社会、寻常巷陌里的民间女子呢?辽东少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流落杜秋娘,琵琶忆上皇,还有让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琵琶歌女,抱着琵琶千里卖唱的赵五娘……感觉这些情节里的琵琶,都有一种风尘味啊

        • 家园 【原创】有一种琵琶来源是“拨浪鼓”

          有一种琵琶来源是“拨浪鼓”

          琵琶,原来叫批把,推手曰批,引手曰把。最早出现在秦朝,。在修长城时,有人把“鼗”,就是俗称的“拨浪鼓”,去掉坠子,扯上弦,变成了弹拨乐器,音清脆悦耳,时称“弦鼗”,又称秦琵琶、秦汉子。他的音箱为鼓形、直颈。在晋时,竹林七贤的阮咸非常擅长此乐器,所以又称“阮咸”,简称阮。

          在4世纪时,从波斯经西域又传来一种曲颈、梨形音箱的弹拨乐器,这与现在的琵琶相差不大,在唐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当时的“燕乐”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乐器。阮和琵琶在宋代才正式确定下来。

          琵琶的表现力在中国乐器中数第一,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曲子,琵琶都可以弹出来且音色优美。它可以和任何乐器一起合奏,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直到今天,这种古老的乐器甚至可以参加西方的交响乐演出,且配合的天衣无缝、独具风格。

          琵琶对世界音乐的贡献还有一项,就是“琶音”,所谓“琶音”就是琵琶的“轮指”弹出的音。人们说学好轮指就学会了一半琵琶。轮指的变化非常多,轻重缓急、变化万端。现在,琶音已成为世界音乐表现形式之一。

          由此可见,不论是琵琶的出身还是它的应用广泛,以及它的音乐表现力上,都不愧中国最普通使用的乐器之一。它也最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阿炳最擅长的是琵琶,其次才是二胡,它们都是阿炳谋生的工具。如果说它的性格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以至于平凡普通的没有了性格。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9)《秦观·鹊桥仙》

      秦观:《鹊桥仙》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品赏:

      这是秦观词中的绝作!也是情词中的精品!千百年来,陶醉了无数情男恨女。

      词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为寄托。一开始就以“弄巧”、“传恨”的字眼点出了情绪,使人感到压抑低落,“迢迢”更让人感到有丝丝绝望。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马上转笔至“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欢乐的心情顷刻间跃然纸上!活泼灵动,情高意深,让人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为他们的重逢高兴。

      可是,“情似水”,再“柔”也会流去;“期如梦”,再“佳”也会逝去,一个“忍”字点出“归路”的无奈!呼应了“弄巧”云的错;传达了星的“恨”,让人叹息、让人担心。可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千古名句,让人豁然开朗,思绪万千!

      词的上下片都是在无限的悲恨中孕育了无限的欢乐,宣泄得如行云流水那样自由、云卷云舒而又波澜层出!作者文心起伏、哀乐交迸,使读者荡气回肠、不能自己、掩卷而长思!实是一首绝作!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 家园 秦观这一出手

        后世立马多了好几句可以让谈恋爱的人挂在口上的爱情经典名句,是很厉害。

        • 家园 秦观是“爱情走私”者

          这是钱钟书老先生说的。这首词看了确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所感动,但是词作者秦少游却是为爱情浪子,风流韵事多了去。幸亏苏小妹只是传说,如果真是他老婆,肯定是吐血年年。

          曹雪芹看来也是认为他擅长“走私爱情”,所以在秦可卿的房间里挂了秦太虚的诗,结果引的宝玉做了春梦。

          呵呵,不过,就文章而言,确是不可多得的绝世精品。那叙事、抒情、议论简直都是神来之笔,字字珠玑。其文字功力那是与《爱莲说》有一拼,都是字字有神采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