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 jlanu

共:💬23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前两天在图书馆翻书无疑中看见了一套书(三册),书名见参考书目。随手翻了一下,觉得蛮有意思。现在把书上的一些内容和我自己的一些了解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篇短文准备大概分三个部分吧。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三)――诺贝尔经济学奖分类及趣闻。

    八卦部分现在大致想到的有最老和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黑的诺奖得主,朝闻道而夕死的得主,后悔了二十年的一句话,被拒的诺奖文章,被小瞧了的诺奖成果,嗯,大致目前就想到了这些。言归正传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1968年,在自己三百岁生日庆典上,瑞典中央银行宣布在经济学领域设立一项新的奖项以表彰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这就是俗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全名叫做――The Central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虽然这个奖项是由瑞典央行设立,但使用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评选标准和程序,所以具有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象征意义。

    设立这一奖项的最初想法来自于当时瑞典央行的行长Asbrink。有了这一想法后,Asbrink随即和瑞典的一些重量级经济学家,诺贝尔基金会,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了接触。毫无疑问,经济学家们纷纷支持这一想法,诺贝尔基金会对此也没有多少异议,阻力来自于负责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一些自然科学家们非常不情愿以诺贝尔的名义增加这一奖项,部分原因是人们怀疑经济学是否有足够完备的科学性来保障这一奖项具有和其他自然科学奖项(如物理学、化学)一样的在科学上的象征意义。在身为皇家科学院院士的经济学家们的极力游说下,尤其是Myrdal(1974年与Hayek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最后终于同意支持Asbrink的提议。1968年5月,瑞典央行、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就这一奖项的评选和颁奖规则达成了一致意见。1969年1月,瑞典政府正式将这一规则法律条文化。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诞生了。

    遵照诺贝尔的遗愿,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诺贝尔奖是授予那些在某一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研究者或发明家,即看重某人的某一项成果,而不是其整体的学术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大致遵循了这一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诺贝尔奖与其说是成就奖还不如说是成果奖。当然一般来说,大多数在某一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物其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学术成就自然也非同一般。成果奖还是成就奖?这个也就不好分辨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推荐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将某人的学术成就作为推荐的主要考量指标。不过2003年,日本工程师的得奖,1994年Nash的得奖多多少少表明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还是没有忘记诺贝尔生前的遗愿。

    参考书目:K. Puttaswamaiah: "Nobel economists -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1968-1994)" 1995 Indua Publishing Compan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

      诺贝尔的原意是设立一个成果奖,表彰某人的某项成果对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比如发明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技术、工具,发现了一种新的事物,或者对原有技术有重要的改进。但因得主中大师云集光耀照人,头上的光环晃得人眼花缭乱,常常使人误认为诺贝尔奖是一个终身成就奖,误以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就是大师。其实不然,聪明的匠人有时也能发明一种新的工具、技术或者对原有技术做出重要改进,极大的造福于人类。根据诺贝尔生前的遗愿,就此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不可能的。2002年日本工程师的得奖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例子。而大师者我以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者是在原有领域上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并极大的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常常被人视为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一面旗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些人离大师级别还差得很远。这些幸运的人常常出现在分享者的名单上,他们只是很幸运的在某个时刻和大师们合作了一把或者是在某个问题上和大师们有着同样的看法,这样当大师们以某个特定的成果获奖时,这些幸运儿们也就搭上了顺风车,平凡的外衣上因反射着大师的光芒,似乎也就金光闪闪了起来。月亮,就是月亮,不是太阳,一个不错的学者绝不会因为和大师分享了一个诺贝尔奖就此成为大师。背插诺字旗的不一定就是诺家将,也有可能只是诺家兵。举个例子,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Stiglitz, Spence 和Akerlof就是一将带两兵。在得奖之前Stiglitz就是公认的那一代人中最有成就的经济学家,而Spence 和Akerlof在得奖前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仅仅是两个普通的教授而已。尤以Spence最为夸张,72年拿到博士学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拿到终生教职,83年后就再也没有发表过什么像样的学术文章,到2001年有近十八年没有从事过什么像样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早已从学术的最前沿消失掉了,是比较典型的拿了铁饭碗后磨洋工的,也许跟他后来主要从事管理工作有关。相比Stiglitz的成就,将两人视为同一数量级的经济学家实在很难令人信服。当然,也不是所有分享诺贝尔奖的都有类似这样沾光的问题,就我比较熟悉的来讲,2003年的Engle和Granger,1972年的Hicks和Arrow各自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就难分上下。Engle和Granger是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多年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发表过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而Arrow则是在继承了Hicks的一般性均衡理论思想后运用更为现代化的数学工具将这一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之更加简洁,更加一般化,从而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由五个正式成员和一到两个协理成员(associate member)组成。评选过程和其它诺贝尔奖项也大致相同。每年的十月,评选委员会将来年诺贝尔奖的提名表分别寄给世界各地七十五所大学经济系的资深教授们,偶尔也会邀请相关科系的教授们提名,比如商科或者金融系的教授。这七十五所大学的名单每年会有所变化,所以理论上讲,中国的经济学教授也有提名诺贝尔奖的机会。除了这些选票以外,根据诺贝尔奖的选举规则,北欧各国的经济学教授和健在的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也享有提名权。提名只代表提名者个人的意见,而不代表其所在机构的意见和倾向。为了便于评选委员会有充分的时间考察和研究提名名单,所有提名都必须在来年的一月底之前完成。

      每年评选委员会大致会收到150-200份有效的提名表,包含了大约75-125名候选人,而那些各种组织自发性的提名则不会被评选委员会考虑。时不时大家会在媒体上看到什么诺贝尔奖提名委员会之类的东东,如果不是行骗的话,就是无聊的炒作。其实有效的提名名单也只不过是为评选委员会提供一份参考而已,评选委员会也并不一定非要从中选出获奖者。不过这份名单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兼听则明嘛。

      被提名票数较多的候选人并不就意味着会是当年的热门候选人,评选委员会更看重的是提名人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提名理由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比如Stiglitz或 Lucas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的提名在评选委员会心目中的分量肯定会高于其他一般教授们的提名,以一当十,想来不会太夸张。

      收到投票后,评选委员会就开始选出热门候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大概每个候选人会请两个以上的专家对其成果进行研究评估。尽管每年的大热门屈指可数,只有那么几个,评估委员会还是大概会考察20-30 名候选人。没选上的候选人的研究报告会被存档保存,以备将来所需。有点类似于公司人事管理中的人才储备,这次没有招你,先把个人简历留下,下次有空位置的时候再考虑。研究报告出来以后,评选委员会围绕这些研究报告进行一系列的讨论,讨论过程高度保密,也许紧张激烈争执不下,也许很快就取得一致意见,谁知道呢。不管是少数服从多数,还是一致通过,评选委员会最终会有一个关于获奖人名单的决定,这份决定以报告的形式送交皇家科学院社会学部,当然报告不可能是简单的几个字:“我会决定授予某某诺贝尔奖,钦此。” 就了事的。从过程和内容来看很有点学位论文的味道。报告含三个部分:1、关于获奖人资料翔实的调查采证。2、关于获奖人成果贡献细致的分析研究。3、着重强调选择该获奖人的原因以及评选标准和诺贝尔评奖规则的一致性。报告送交到社会学部后,理论上社会学部有权将该报告退回评选委员会,要求重选或改写,不过至今这种尴尬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社会学部接受报告后会在十月中旬,大概就是九,十,十一日中的某一天,组织一次公开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全体院士出席的答辩会,就评选委员会的报告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再由全体院士投票,根据简单多数的原则决定该报告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则瑞典皇家科学院会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上讲报告也有通不过的可能,不过由于评奖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这种不幸的可能很有幸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参考书目:K. Puttaswamaiah: "Nobel economists -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1968-1994)" 1995 Indua Publishing Company

      http://nobelprize.org/economics/

      • 家园 [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三)――诺贝尔经济学奖分类及趣闻

        原以为这一小节比较容易写,提起笔,码起字,才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儿。给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进行分类这项工作需要有很广泛的知识面,需要对经济学史及经济学思想发展有很深的认识。目前我还处在有心无力的阶段,所以这里介绍的分类是基于Puttaswamaiah的工作。Puttaswamaiah在进行分类的时候征求了很多经济学资深教授们的意见,包括一些当时仍然健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大致上说,他的这个分类是比较合适的。Puttaswamaiah将这些成果分为五大类:1、对经济学整体框架的理论贡献。2、对经济学某一方面或某行业的理论贡献。3、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分析工具。4、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或解释了某些现象。5、非正式的创新的思想。就我的理解和了解而言,大多数的得奖成果集中于第二类和第三类。Puttaswamaiah的评述范围为1969-1994年的经济学奖得主,评述多从理论的角度着眼,其中的大多数例子不太适用于这篇小文章。所以试着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举一些例子,由于能力和见闻有限,不能对每一类的成果作详细地介绍,就我所知道的大致说一下吧。

        1、对经济学整体框架的理论贡献。能够有这一类成果的,得主一定是非大师莫属。94年前能够进入这一类的计有Samuelson(1970), Arrow&Hicks(1972),Debreu(1983).94年后的例子,我认为只有Lucas(1995)的获奖成果有这一资格。

        接下来说说这几个人的具体贡献,Samuelson 的贡献在于有效地将一些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中,使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产生了质的飞跃,是经济学迈向自然科学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Puttaswamaiah在书中说在二十世纪除了凯恩斯以外,还没有一位经济学家的影响力能够与Samuelson相比。

        Hicks的贡献在于将一个市场的均衡分析,扩展到多个市场的均衡分析,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实他还有一个更有名,也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那就是IS-LM模型,只怕学经济的没有一个是不知道这个模型的。这个模型在凯恩斯那本通论出版后一年发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凯恩斯流派的第一个初具雏形的经济模型。当时很少有人能读懂那本晦涩难懂的通论,人们常常说也许凯恩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凯恩斯在论战中也常常嘲笑指责对手根本就没看懂自己的文章。而IS-LM模型则比较清晰地解释了通论中几个核心观点中的两个――流动性偏好和收入决定储蓄与投资水平。这对于理解、接受和传播凯恩斯经济主张起了不小的作用。比较有意思的是Hicks并不是一名凯恩斯主义者,他的身上烙着两枚印章,一枚刻着凯恩斯的名字,另一枚则刻着哈耶克的名字。他的IS-LM模型展示了凯恩斯经济主张的一面,但是在关于经济波动周期的研究中,他则深受哈耶克的影响,认为只有供给才是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后人把这一学派就叫着Neo-Keynesians,大意是新古典和凯恩斯学派的综合体。

        Arrow和Debreu的贡献则是使一般均衡理论更加严谨规范简洁,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不确定性这一概念。Arrow还保持着一项纪录――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得奖那年只有51岁。而最年长的纪录保持者是1996年的经济学奖得主Vickrey,得奖那年82岁。Vickrey在获奖结果宣布后第三天,1996年10月11日,就去世了,很有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

        Lucas的贡献――理性假说,可以说是继凯恩斯之后宏观经济学领域内的另一次革命,使大家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和更全面地了解。我认为正是在Lucas理性假说的率领下,新古典主义重新取得了主流经济学派的地位,在学术界开始长达十多年的统治。Lucas在70年代的时候曾经宣布凯恩斯学说已经走到了尽头,其间一连串的表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政府干预不能对经济市场运行起到正面作用的研究结果纷纷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在理性假说这一前提下,政府刺激需求并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似乎已成定论。面对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当时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有点无所适从和不知如何应付。新一代的经济学家们则又纷纷投入了新古典主义学派的怀抱。可以说Lucas的理性假说给了当时的凯恩斯学派重重的一击,但同时也催生了新凯恩斯学派的出现。经济学也就在这一次次的争论中不断向前迈进。(1)

        2、对经济学某一方面或某行业的理论贡献。这一类的成果就非常多了。就选几个我所知道的有趣闻的写一写吧。第一个讲讲1977年得主Ohlin,他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学领域内的Hecksher-Ohlin模型上。该模型预言劳动力富余的国家会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资本富裕的国家则相反,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个预言大致说来不错,但是不能很好的解释现实中的大多数国际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这一现象,比如世界贸易的大部分份额由美日贸易,美欧贸易和欧日贸易占据,而不是像H-O模型所预言的那样发生在资本富裕的发达国家和劳动力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之间。为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从很多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教育水平、科技研究应用能力、地理位置、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及语言体系文化历史渊源等等方面。大多数研究表明这些方面对国家间的贸易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Hecksher虽然和Ohlin可以算是同一个时期的经济学家,但Hecksher-Ohlin模型并不是他们二人合作的结果,而是Samuelson将他们二人的成果综合在一起构成了Hecksher-Ohlin模型,所以人们常常也称之为Hecksher-Ohlin-Samuelson框架。Ohlin于1923年向当时由凯恩斯任编委的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刊《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投寄了一份关于国际贸易中要素禀赋理论方面的论文,文中的观点大致就是Hecksher-Ohlin模型的一个雏形。然而凯恩斯当时却断然拒绝发表该篇论文,并在退稿时误将签署审稿意见的便条一起退还给了Ohlin,便条上签署了凯恩斯本人的意见:“文章毫无意义,理应退回――J.M.K(约翰.梅拉德.凯恩斯)”。Ohlin后来说,“当我接到退稿时,我想便条也许是被误入手稿里的。我仍保留着那张便条,并视之为一份宝贵的纪念物。凯恩斯所退回的那篇论文以后从未被发表过。”

        接下来说1981年的得主Tobin。Tobin由于在“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8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耶鲁大学于获奖宣布当天仓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许多前来的记者急于想对资产组合理论知道个究竟。由于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清楚。因此,Tobin尽力运用了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资产组合理论。然而,当Tobin解释完之后,记者们仍然追问他说:“噢!拜托,请你用通俗的说法来解释嘛。”最后,Tobin只好解释说,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为了减少投资风险:“知道吧,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结果,全球报纸的新闻标题都是:“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 Tobin的另一个重要的成果是Tobin’s q,常常运用在个人企业投资决定中,q值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大致是企业的market value(市场价值)/replacement cost(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一个简单的应用说明就是当一家企业的q值大于1时,就意味着对该企业新增1元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大于1,有利可图值得投资;反之,则意味着对该企业新增1元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小于1,亏本买卖不做也罢。

        3、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分析工具。这一类的成果大多集中在计量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领域。1997年得主Scholes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与1995年去世的金融经济学家Black合作的《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著名论文提出了期权定价的“The Black――Scholes Formula”.

        虽然这个方程看起来非常复杂,但是背后的idea非常简单,期权的价格等于预期的股票价格(公式中的第一项)减去预期的成本(公式中的第二项)。提起,这篇文章的发表过程还有一段曲折而有趣的故事。Black和Scholes最初就曾将阐述该模型的论文试投到最终发表了该论文的《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可是当时的编委根本未给评审们审读就退回了该稿件,其理由是金融内容太多、经济学内容太少!然后,他们又将该文试投《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这一回他们的的退稿信里甚至连退稿原因都没有。时间到了1973年Scholes去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一次研讨会上,他们的这篇文章得到了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Miller(1990年经济学奖得主)的欣赏,在Miller的大力支持下这篇论文再次试投到《政治经济学杂志》,并于1973年得以最终发表。由于这些延误,以至于《金融学杂志》(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的有关他们公式的实证测验文章反倒赶在了《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这一公式之前(2)。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了2003年经济学奖得主Engle和Granger身上,Granger得奖的原因是提出了Cointegration这一概念以及怎样判定时间序列数据的Cointegration特性及其分析处理方法,这是一种的纯粹的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技术方法,很难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解释。这里就略过不讲。这个成果由Engle和Granger共同发表在1987年的《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上。其实这篇文章原本应该早在两年前就发表的,即1985年。Engle和Granger在85年的时候向《计量经济学》投稿被拒,未获发表。但是就是这样一篇未获发表的工作论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竟有高达三百多次的引用率,完全说明了这一篇论文的重要性和开创性,于是《计量经济学》杂志重新考虑,并于87年正式刊出了这一研究成果。(3)

        4、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或解释某些现象。因为实证研究要么是对新理论的应用,要么是对新分析研究方法的应用,所以我觉得Puttaswamaiah的这一分类,似乎可以归在第二类或第三类里面,就不在多述。

        5、非正式性的创新思想。这一分类,我想是Puttaswamaiah专门为哈耶克量身定做的,除了他实在想不出来还有谁该分在这一类。哈耶克在经济学上的论述比较有影响的大多出现在和凯恩斯的论战中,但是缺乏有体系的有开创性的理论,在凯恩斯去世后,很快就被人遗忘他还是一个经济学家,更多是被人看作了一个哲学家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有力的旁证就是他最有影响力的论述《通向奴役之路》在哲学界思想界的中影响远大于在经济学界中的影响。哈耶克曾经在美国巡回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句话使我深深地后悔了近二十年。当凯恩斯去世后,我得意地告诉我的妻子,‘凯恩斯死了,现在我就是活着的经济学家中最有名的了。’可是十天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凯恩斯成为了一位伟人,而我经济学家的身份则渐渐被人遗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我看成了一个圈外人。”。《通向奴役之路》在1944年发表之后,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比较有意思的是,哈耶克和凯恩斯这一对住在英格兰的冤家他们各自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却都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得到了光大发扬并随之影响了整个世界。凯恩斯依靠的是罗斯福,二战,使得自己的经济主张得以实现并取得极大的成功。哈耶克这一次则是依靠《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上刊登的《通向奴役之路》精简版,使得自己的思想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哈耶克后来说:“我从读者文摘那里没有拿到一个便士的版税,但是我并不感到遗憾,读者文摘干得太漂亮了!”(4)

        经风雨兄提醒,介绍一个有意思的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校长、克灵顿时期的前财政部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Summers.。Summers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四个方面公共经济学(Public ecnomics)里面的税收政策研究,金融经济学(Finance economics)里面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研究,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里面关于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研究。Summers家在经济学界也算是名门望族了,叔叔是Samuelson(70年得奖),舅舅是Arrow(72年得奖)。如果在中国,这两位大师似乎也能算是亲戚。Summers本人也比较厉害16岁上MIT,更夸张的是82年27岁时从哈佛拿到博士学位后,当年就被MIT聘为副教授,转年,83年28岁时就被聘为哈佛的正教授,这在哈佛也算是一个记录。Summers得过93年的John Bates Clark Medal,根据历史纪录,John Bates Clark Medal得主中有40%的人得到过诺贝尔奖,所以他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也蛮大的,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后记: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写完一个关于较为严肃的话题的随笔。越写到后来,越觉得难于驾驽这一题目,很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没有这些支持,也许我至今都还没有走完这第一步。

        注:

        (1)关于Lucas理论的影响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和印象来写的,所以也许不太准确,不过应该大致不差。

        (2)Scholes的故事是听一个学金融的同学讲的。

        (3)Engle和Granger的故事是听Granger的一个学生讲的。

        (4)哈耶克在美国的版权代理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将《通向奴役之路》的版权免费送给了《读者文摘》。

        参考书目:

        K. Puttaswamaiah: "Nobel economists -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1968-1994)" 1995 Indua Publishing Company

        David Romer: “Advanced Macroeconomics”1996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Bernhard Felderer and Stefan Homburg: “Macroeconomics and New macroeconomics”1987 Springer

        http://nobelprize.org/economics/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回来给兄弟问个好。我等着油油拿诺悲儿奖。
      • 家园 You are too harsh on Akerlof and Spence.

        You are too harsh on Akerlof and Spence. I agree their achievements are not as great as Stiglitz, but the theory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signalling" have profound influneces on our thinking of the working of the economy. In my opinion, they fully deserve the prize even though their achievement is limited to only one particular paper.

        • 家园 呵呵,Dracula兄说得有道理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他们两人还远没到大师的地步。照我的理解诺贝尔奖本来就是一项成果奖,就这一成果而言,他们三人的paper都非常漂亮和经典,各自阐述了asymmetric info在不同市场中(金融市场、二手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作用,他们完全有资格凭这一成果而得诺贝尔奖。但是他们两人和Stiglitz相比,在学术成就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原本没打算比较Spence和Stiglitz的,只是最近看了一篇关于Spence在中国的报道,有感而发。Spence可以说在trade这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学术造诣,可是由于顶着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好像说的话也就变得金光闪闪了。

          嗯,也许是我太过于苛求了,呵呵。

      • 家园 好像2003年没有日本学者获得诺贝尔奖的。

        是不是年份搞错了?

        • 家园 我猜油油指的是那个获得2002年化学奖的日本人

          Koichi Tanaka ,只是一个生化公司的普通工程师,本科毕业,连个研究生都不是,更不谈什么教授席位了。

          但是由于他第一个从实践中设计分离识别生物大分子的仪器(据说是他当时不知道学术界认为该方法不可行而无人尝试。)被授予诺贝尔奖。

          此人属于典型的埋头苦干派,据说拿奖后想的也还是继续干工程师,为之宁愿放弃提升。

          2003年没有日本人获奖,就油油的逻辑,此人是对诺贝尔奖重一时项目,轻终生成就的典型例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