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发起这个讨论是来源于一次偶然的交谈。在一次偶然的场合里,我认识了一位本校博士后的母亲,这个妈妈已经退休若干年,但身材依然苗条矫健,反应也是灵敏迅速,虽然人到中老年,但是除了淡淡的皱纹透露了她的年龄,她的容貌看起来还是二三十岁时朝气蓬勃的样子。特别在和“洋鬼子”打乒乓球的时候,那专注的神态和动作让人联想起或者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上的乒乓球手。

    我就在乒乓球桌旁边,认识了这位刚刚挥汗如雨摆手下场休息的女士,攀谈之下,发现她不仅健谈,而且和本鸭一样感兴趣于政治和民生话题,于是话逢投机,一谈之下就是几个钟头。而她谈的很多看法,包括上山下乡时的心态和对时代变迁的看法,对我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故把谈话内容摘录于下:

    阿姨(以后简称A):对,我是高一就自愿报名上山下乡去了内蒙古,一待待了十年,真正的老三届。

    飞天鸭(以后简称F):这么说,阿姨您当年是主动上山下乡的?你们当年是什么样的心情?

    A:当时的人,可不像是现在,那时候的人很少想着自己的利益,不会去挑好挑差。我们当时一帮同学,都分在了一个农场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商量,我当时是宣传部长。

    F:在农场里干活不是会很累吗?天天要早出晚归?

    A:当时每天是很忙,但是大家一天到晚都很高兴,精神状态很好,因为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务要做,到了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聊天、学习、唱歌。

    F:真的是这样吗?可我的印象是很多知青都认为上山下乡耗费了他们的青春。

    A:我们当时确实真的没有这样想,现在的人,遇事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可是那个时代的人不是这样想的。那时候啊,人们的心里想的是怎样建设国家,怎样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劳动人民做贡献。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精神上是愉快饱满的。

    F:您说的怎么和我一起听说的不一样呢,阿姨您说说看,您觉得你们在农场里做的事情,是当地人真正需要的吗?

    A:是的,我们做了很多当地农民之前由于知识和眼界所限做不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大城市里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到一个偏远的农场去,给当地人的震动也是很大的。

    F: 你们自己呢,有没有觉得耽误了学习的时间?

    A: 我们后来有推荐上大学的,有参加高考的,大部分人像我一样重新回城工作,通过上山下乡的那一段时间我们第一次了解了中国的真实面貌,也增加了很多实际工作的经验。你想,一个农场上上下下都是我们知青在安排,我们在学习的是社会这本书。

    F:您看过《高考1977》那部电影吗?那部电影里面的年轻人的心情和你所说的是截然不同。

    A:只能说,那些想法可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但是我和我的同学当时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当时我所在的社会里,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现在是很不一样的。

    F:您觉得现在的中国社会和您年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吗?

    A: 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年轻人当时都崇拜毛主席,都想着的是怎么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和国家,那时候,根本不会计较什么个人得失,现在都是一切向钱看,社会上非常浮躁。

    A: 你问了我这么多,我问你一个问题吧。

    F: 好。

    A:你对共产党怎么看?

    F: 我现在的认识是,共产党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思想上的改变,你可以说这是一个信仰,不过这个信仰后来消失了。

    A: 对,你这一代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容易的。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所想的,和我们当年可是大大不同了。

    后来就谈到了党组织建设的问题。这里要交代一下背景,我和这位阿姨是在一个美国教会的国际部的活动室见面的,为什么要来美国教会呢,无他,留学生刚来美国,如果不是热门的女生的话,从接送,到找住的地方,到买家具买菜,都少不了要找教会,而且,周日过来的话,还提供早午餐加甜点饮料冰激凌,几家夫妇一家一周给几十人准备食物已经坚持了二三十年,于是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学者来这里蹭饭并顺便在一起用中文侃大山,眼看着教会里小孩听话懂礼貌老人彼此都是几十年挚交,连残疾人都有人推着轮椅,有人服侍饮食,穷人富人见了面都是笑眯眯的,我们这些混顿饭就走的中国人也不禁感慨到,这真的就是和谐社会啊。于是我和阿姨又谈了起来。

    A:我就琢磨着,咱们国内不也常常说基层建设基层建设,共产党的组织要是像这样弄一下,发动群众,不也挺好的吗。

    F: 你是说把党组织建在社区,像教会活动一样,让周围的人定期聚聚,再找老师来讲孔子庄子马列主义三个代表?

    A: 是啊,我自从退休后,除了到处旅游,写文章也常常在想着这些问题。毛主席教育我们说一切要从实践出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然也应该在实践中探索,不过都不容易啊。

    F: 对,其实你看共产党的 来源和组织办法,不也整个来自西方吗,而早期建立党组织的列宁等人,想必也借鉴了教会的组织方式,像党费,入党宣誓,党组织生活等等。

    A: 现在基层都涣散了,大家做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F: 我妈妈单位的后勤不干活,谁也不敢说,谁说她就认为是针对她的,就给谁小鞋穿。

    A: 我后来也回农场去看过,已经没几个人在了,比以前还要破旧,地也管的不行,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

    F: 现在人和人之间关系反而疏远了,也没有精神气儿去关心别人了。

    A: 不是说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基层建设没有了算什么社会主义呢。

    F: 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仿效美国的基础组织,建设自己的党支部或者是居委会,从来没有哪一本书说过社会主义就要和计划经济挂钩的,只要我们把基础建设好了,再一级一级上去,就可以在自由经济体制中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我想这也是领导人在考虑的,不过中国这么大,做起来不容易啊。

    F:是的,你看美国也有它的很多问题,执行的是冰冷无情的资本主义,但是宗教在社会里起到了非常大的调节和润滑作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是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的。

    之后话题就转到了她儿子的学业和前途上,但和阿姨的这番谈话我始终没有忘记。故发到这里,希望能和大家讨论一下,毛时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Tags): #社会杂谈元宝推荐:范适安, 通宝推:lilly,彬格莱,Levelworm,葡萄,善居下,十亿星阵,本嘉明,hwd99,唵啊吽,大熊甲,

    本帖一共被 2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没有理想信念,人就是动物!!
    • 家园 人生观的东西估计谁也闹不清楚

      时代的变迁,有时候是历史造成的

    • 家园 成功的人经历都是财富

      先贤们也从来没有尴尬的过去

      所以圣人害怕遇到故里啊

    • 家园 【整理】史铁生关于知青的一些说法

      最近因为史铁生去世,河里有几篇纪念文章。说老实话,以前我还真不知道史铁生这个人,既然萨苏和陈郢客等几位大牛都交口称赞,想来必是很好,所以就去找来看看了。下面是一些关于知青的摘抄。

      我们能说点什么呢?上得了正史的想必都已上了正史。几十年前的喜怒哀乐和几百几千年前的喜怒哀乐一样,都根据当代人的喜怒哀乐成为想象罢了。我们可以讲一点儿单凭想象力所无法触及的野史。

      比如,要是正史上写“千百万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奔赴农村、边疆”,您信它一半足够了,记此正史的人必是带了情绪。我记得清楚,1968年末的一天,我们学校专门从外校请来一位工宣队长,为我们作动员报告,据说该人在“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上很有成就。他上得台来先是说:“谁要捣乱,我们拿他有办法。”台下便很安静了。然后他说:“现在就看我们对毛主席忠还是不忠了。”台下的呼吸声就差不多没有,随后有人带头喊亮了口号。他的最后一句话尤为简洁有力:“你报名去,我们不一定叫你去,不报名的呢,我们非叫你去不可。”因而造成一段历史疑案:有多少报了名的是真心想去的呢?

      —————相逢何必曾相识

      当然,发自心底想去插队的人是极少数。象我这么随潮流,而又怀了一堆空设的诗意去插队的就多些。更多数呢?其实都不想去,不得不去罢了;不得不去便情愿相信这事原是光荣壮烈的。其实能不去呢?还是不去。今天有不少人说,那时多少多少万知青“满怀豪情壮志”,如何如何告别故乡,奔赴什么什么地方。感情常常影响了记忆。冷静下来便想起本不是那么回事。

      ——————插队的故事

      我们那时的插队,和后来的插队还不一样,后来的插队都更像是去体验生活,而我们那时真是感到要在农村安排一生的日子了,起码开始的两年是这样的。

      刚去陕北插队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接受些什么再教育,离开那儿的时候我明白了,乡亲们就是以那些平凡的语言、劳动、身世,教会了我如何跟命运抗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关键词(Tags): #乡下纪事通宝推:temptemple,水随天去秋无际,
    • 家园 这老阿姨可一点不普通

      现代点来说,EQ超强的人。这样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是乐观而坚强。

      问题在于,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拥有这种素质的人的比率都是低的,都是金字塔的上层。

    • 家园 关注与思考知青人,本身就有意义。人民两极,难求一致。

      花之,却未成功,待机再花之。

    • 家园 续讨论:三十年来的公共建设:公立医院的状态

      这几个月家人都在忙姥姥治疗的事,也就必须和医院打交道。

      其实对我们当地的医院,飞天鸭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上中学后主要去当地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单说门诊楼,还是相当神气的——估计是照北京哪个大医院修的,而病人数量又远远没有北京多。

      但这次老人生病后,家人才对目前医院的状况有了一些了解。

      首先,门诊部也许很豪华,但住院部就不成了。

      而在老人作放疗的肿瘤医院,按照我母亲的话讲,那个条件是难以想象的差,各种脏乱,而且非常不方便,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外地过来治病的,即使条件一般,也不得不在医院旁边的宾馆里包房间住下,病房里平时倒是空空荡荡。

      我问母亲,医院的状况和二十年前我小时候比如何,她说,还不如那时候。

      也是,记得我小时候住院,那个病房还是干净整洁的,医生扎针虽然痛苦,但也是和蔼可亲的,房间里只有两个孩子和各自的父母亲。关键是,那时的医院似乎还是秩序井然,没有现在这种乱糟糟的感觉。

      后来,家人一致决定每天开车过来治疗而不住院。但是这是在姥姥四个孩子加两个退休的媳妇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大工程,而同时生病的姥爷,就不能有这样的待遇了。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外资医院有望进入中国大陆,也许,这是一个转机的开端吧

    • 家园 从雷锋价值观到走狗价值观的过度

      把另一个地方的回帖转到这面来一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087099

      这些年和长辈们有所交流,又看了飞天鸭MM的文章,感觉长辈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对当今世风日下的描述。当年他们的淳朴,和现在社会的庸俗。当年他们想着奉献,现在长辈们纷纷告诉我奉献是傻X,要“现实”,要察言观色,要注意拍领导马屁……

      在刚建国的时候共和国无力付给为它工作的人足够的报酬,因此像雷锋、像老黄牛一样无私奉献成了宣传的价值观。那时的长辈们都年轻,也没见过当时的社会黑暗,自然都相信这一点。

      但实际工作压根不是这样。脱胎于封建社会的共和国采用的仍然是人治的手段,领导的手里拥有有上进心的青年们所需要的一切,密切联系领导是升官的不二法门,正如《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里说的那样。于是,率先意识到这一点的人纷纷得到提拔,他们用自己的成功嘲笑相信雷锋价值观的loser们。而后者也痛悔自己当初的幼稚,而把当年的信仰当成美好的记忆,把他们同辈的成功经验当成如今的现实。于是走狗价值观最终取代雷锋价值观成为了一代人的共识。

    • 家园 我们乡下把一些上海知青称做:

      “上海阿唔卵”,就是混混、流氓、二流子之类的意思,但无恶意,被称呼者听到一般也不会介意。

    • 家园 说起知青下乡,恐怕南京大叔最有发言权了。

      好像他写过一系列到插队的地方旧地重游的帖子。

      我小的时候,因为父亲是村里的教师,所以我们家是几个知青的小据点。那时候我实在太小了,能记住的事很少。有两件事印象很深,一次是下雨,我母亲在堂屋里摊煎饼,我父亲和几个知青叔叔就着葱和咸菜片喝白酒。那时候穷的板凳都不够做,有的就坐在摊煎饼用的柴火堆上,一个个相当的意气风发。再就是他们回城的时候,把剩余的物资都作价处理了,很便宜,村里人都挤在他们的宿舍抢购。有一个大辫子的知青阿姨给我们家端了一盆子辣菜疙瘩咸菜,连搪瓷盆子也送给了我们。

      后来跟父亲到外地教学,父亲上课的时候我就在学校里乱逛。快到中午的时候,逛到一间宿舍门口,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妻非要留我吃午饭,吃的是大米饭和炸河虾,这是我第一次吃大米,也是第一次吃炸河虾。后来父亲挨家挨户找到了我,告诉我他们就是那位大辫子知青阿姨的父母。

      感觉你遇到的这位阿姨,有点稍微美化了那时的生活。大时代大背景下,知青的生活也是充满了喜怒哀乐,并没有非常的特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