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2) -- 唵啊吽

共:💬27 🌺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2)

    唵啊吽:【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1)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上一章讲到“名”就认识事务界定事务概念抽象的过程,界定概念的方法就是一事务相对其它事务界定出来的。有是相对无来说的,易是相对难而言的。美相对于丑,善相对于恶。这是阴阳辨证法。

    如此解释,就是价值中立地纯学术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但是,前后两句显然有一种生活态度的价值倾向在里边。如果我们把第一句改为“天下皆知恶之为恶,斯美矣;皆知不善之为不善,斯善已”,则也可以与“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相洽,但无法表达出原句的价值倾向。老子原文,有一种对“善”和“美”不屑一顾的消极出世的态度,这态度与此段结尾“无为”的政治态度相照应。与价值判断不同是是物理表述,如把“短长相形”改写为“长短相形”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用了中国两个传统哲学理念,一是阴阳辨证,二是物极必反。“美”是好的,但一“皆”就物极必反了。“善”是“善”的,一“皆”就物极必反为“不善”了。道家这些哲学思想来源于儒教经典《易经》。《易经·乾卦》“上九:乾龙有悔”就是阐述物极必反的一例。道家在春秋战国时代多是隐士,老子也是骑青牛遁世而去,道家和儒家就哲学学术思想一脉相承,但就人生态度来说是一个出世一个入世。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老子生活的是什么年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去国家图书馆问古代的“礼”。礼本来是祭祀大事的程序,但是,周朝权力在春秋时代已经是名存实亡,“礼”这种老古董诸侯已经不太尊重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孔老二到一个没落的朝都里与朝廷图书馆馆长探讨“礼”这种“国家大事”,这是很经典的时代镜头。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内忧外患大变动时代,是战争频繁且经济发展的时代,是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春秋战国使得周朝二百来个国家最后被兼并为统一的秦朝。周初的国,就是一个小城邦。是农耕文化的社会结构。城邦本来就是军民工商一体的政治生产生活单元,有点类似与人民公社。城邦要保护耕地,抗击游牧族侵扰。这些城邦小之谓“国”,大之谓“邦”。所谓中原面对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描画的是中原与四周抗衡的图像,而实际上是华夷杂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犬牙交错,而农耕文化不断扩张,乃至最后秦统一将农耕文化连成一片地理区域,到汉朝戎狄蛮夷才明显界定中原与外域的区别。当时许多国都有城,是农耕文化扩展,军事占领处女地新建的城。这个过程有点向今天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文化的城镇化扩张而农耕文化区域不断消失的过程。农耕与游牧文化冲突融合可上溯到炎黄。阪泉之战游牧族黄帝打败农耕族炎帝后,合炎黄两族为华夏族。春秋战国的兼并过程是农耕文化的扩张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与戎狄夷游牧文化不同的是,南蛮楚文化也是农耕文化,是与中原文化竞争的文化。老子出生地苦县本来是陈国的,楚国问鼎中原,灭了陈国,苦县才成为楚国地域。最先发明郡县制的也是楚国。秦国是后发优势,吸纳了各国的先进文化,包括楚国的郡县制。楚国是“死于安乐”,而秦国是“生与忧患”,因为中原受游牧侵扰比南方更频繁,制度变化速度快。今天美国制度是优越的,但中国制度变化速度更快。

    春秋战国兼并过程,是贵族封建制没落而的过程。春秋时代周朝大权旁落给霸权,战国时代霸权又旁落给士大夫。那些权力暴发户往往不知礼,而知礼的贵族反倒大权旁落流落到民间成为无权无势的平民,于是原来贵族封建时代被贵族垄断的学术散布到了民间,兴起了相对超脱于权力和利益的民间自由学术。孔子到周朝问礼老子就是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感叹祖上高贵的身份,而自己抱负无一能拓展,这就是贵族没落的写照。当权的不讲“礼”,讲“礼”的不当权,所以才有了孔子的“克己复礼”。楚国是帝喾的后裔,被中原挤为南蛮,是政治格局大变动的结果,这种社会大变动导致无数贵族后裔流落民间。老子出世的超脱与孔子的入世执着和屈原入世而不得的牢骚恰成对照。

    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一下老子这章文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皆,金文上边是两个人,下边是一张嘴。会意两个人一同说。本意为“一同”,“相同”,引申为“俱”,“全都”。

    道家源于隐士。道家哲学是隐士生活态度的哲理。隐士的出世态度,就是对世俗执着利害的态度的否定。世人尚美,而该句说,如果人人都美,就不美了。世人尚善,而该句说,如果人人都善,就不善了。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儒家经典《易经》来理会。易经精髓之一,是阴阳互易而构成宇宙运动,如果天下都善了,社会就没有运动,没有进步了。虽然这句话的表达带有对“善”和“美”玩世不恭的态度,但其对阴阳易动的儒家哲学的张显则更具有震撼的戏剧性效果。

    实际上,我们知道,一旦一个社会统一了一个善和美的标准,那个社会就会进入束缚思想的黑暗社会,如欧洲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社会,是人类历史这样的最黑暗社会之一。如今我们主张民主社会,反对任何对道德标准垄断解释权的社会机构。中世纪黑暗,就是教会垄断了思想道德的解释权。个人追求尽善尽美是好的,但社会追求统一的善和美观念就邪恶了。要求统一的“善”和“美”就抹杀了思想自由。“天下皆”是社会统一的说法。“皆知”即全体达到统一思想。善和美是价值观,具备统一的价值观和要求统一的价值观都导致邪恶。文革中容不得资本主义的苗,导致许多因言论思想被迫害的悲剧,当今国际社会容不得 “不民主”国家导致战争悲剧。今天国际上的战争,虽然实质上是资源占有和控制的国际政治的手段,但是,战争手段得以实施,就在于强调了普世价值的“天下皆善美”,因为这种普世价值是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战争的舆论。有了不同的普世价值,就有了文明冲突,就有了战争,就有了“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两千多年前的论断今天依然有效。

    为什么我反对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而支持中国的民族主义呢?用老子这句话来说,“普世价值”要求天下统一价值观,这就恶了。而且中国深受此恶之害。而中国民族主义不是“天下”的统一价值,是局部的统一,是抵抗霸权邪恶促进国际政治进步的力量。美国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美国人至上价值。中国关注民生温饱时,他们说中国是以经济发展为理由拒绝人民的政治权力,是违反人权,说自由社会的原则不应该是经济地位平等而应该是选票平等和机会平等,结果,如今美国医改搞实际的经济地位平等,搞的就是当年他们要求中国放弃的东西,他们说这是人权。同样的社会政策,在中国实行就是没有“人权”,在美国实行就是“人权”。当美国社会动乱是他们允许美国警察暴力而要求造反者非暴力运动,而对西藏新疆的暴乱他们指责中国警察暴力而给暴乱分子以诺贝尔和平奖。他们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美国利益至上价值,是美国极端民族主义。美国人把他们的民族主义强加到全球就邪恶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是抵抗美国民族主义的必然产物。美国的“民主”“人权”“普世价值”都是按照美国国家利益来界定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喜欢中国释道儒的行不言之教,不喜欢西方一神教那种到处推销他们的教义、积极把其它信仰族群洗脑为他们的信徒的行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处有为之事、行有言之教,所以有了历史上了无尽头的宗教战争。而中国三大教都随缘,有缘的入教,对无缘的一样给予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宗教冲突,但都不是历史主流现象。中国农村常常可以看到三教合一的寺庙。西方教徒满街派圣经、拉人入教的行为,局部来看很慈善,但这些行为正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社会基础。如今在国际上以“民主”“人权”影响它国政治的许多NGO大多数都有西方教会背景,他们继承了一神教布道扩展教会的传统,把这些传统用来推行他们的“普世价值“,他们往往以“民主”“人权”为借口倡导经济制裁,筑起“人权“非关税壁垒、扭曲国际贸易市场、制造它国社会动乱、制造失败国家。当今国际动乱正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注解。当中国在国际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时,他们指责中国不负国际责任。而他们指责的潜台词实际上是说“为什么中国不按照我们的利益行事”。他们口口声声说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实际上他们要的不是信仰自由,他们要的是扩展教会的传道自由,要的是文化侵略自由,由于一神教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执着的布道追求,造成了今天世界动荡的社会基础。展望今天非洲、中东、南亚、中亚等动荡战争,无不带有一神教与一神教和一神教与其它信仰冲突的阴影。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秦统一天下不是用了老子“用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今世界也是强权政治世界。老子的理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隐士世界。如今世界人口爆炸,土地山林都有所有权了,想做隐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崇尚的就是春风吹绿草般自由自在的自然生活,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简朴情怀。“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万物”不为情恼,不为利烦的自在景象,也是隐士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现代市场经济离老子的理想世界是越来越远了,但是,老子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依然可以是我们构建未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回归自然,简朴无华的生活态度,或许就是我们低碳经济应有的生活态度,或许就是替代美国主导的高消费经济模式、解决世界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剂良方。

    唵啊吽:【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3)

    关键词(Tags): #老子#道德经#侃侃而谈道德经通宝推:Wjwu,wage,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论老子庄子落魄如何,

      那个时代,能读书写字的人应该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分子。

      道德经似乎与论语不同,还没听说过道德经是演讲稿。它的读者至少主要是统治者。可能当时的各ZXB都在搞和谐教育,虽然各怀心思都在陈兵。这可能是这段话不能调换的原因。

      觉得老子的无为不是我们所谓的无为。

      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之所以是美的,这说明有了恶了。都知道了善之所以是善,这说明有了不善了。本来,有和无相对立产生,难和易相对立形成,长和短相对立表达形状,高和下相对立表达位置,音和声相对立协调语音,前和后相对立表达秩序,所以,圣人进行不自我表现的事理,默默地进行教化,面对万物的活动却不制造什么开始,生长了却不拥有,做了事情却不有所倚恃,事功完成却不自居。只有不自居,所以才不会失去。

    • 家园 从韩非与老子的关系可知

      秦国的成功与老子不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 家园 我的理解

      善恶,美丑,有无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对等体。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因此只有包含了所有矛盾双方才是完整的。道作为自然的总和,是终极的存在。也就是说只有道的存在,而没有非道的存在,道是一个终极的单态。所以有为与无为作为一个矛盾体,也如善恶等其他任何矛盾体一样,在道中合二为一。因此,"无为之事"是不作为的作为,从人的角度来看是矛盾,但在道中为一体。道中所有一切都是自然的发生或湮灭,从人的角度无法理解其意志或目的。

      另外圣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凡事行为都能符合道的人,甚至可以说就是道的拟人化说法。所以普通人是不能用圣人的做法来照本宣科,否则不会有好下场。但是如果某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他人超强,那么他就更加接近圣人的局面,那么圣人的行事原则也就对其有更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圣人的做法对统治者来说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所以简单的说老子的哲学消极厌世我认为是偏颇的。

    • 家园 把《易经》称为儒家经典,不是太赞同。
    • 家园 也提供一种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我以为老子在这里讲的是美与恶,善于不善是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即你所说的阴阳辨证的哲学思想。直接翻译就是:

      当美这个概念(观念)为天下所知时,天下已经变恶了。而善这个概念(观念)为天下所知时,天下已经变得不善了。

      这是因为,在美和善这样的概念产生之前,人类社会处于自然无为的初始状态,因此也就没有与之对立的恶和不善。但渐渐地,由于生产活动的加剧(进步),人类社会开始脱离自然无为的状态,而一些不好的东西也随之发生了。开始,这一进程并不被天下所有的人所意识,而某些意识到了的人就发明了美和善这样的词语来与那些不好的东西(即恶和不善)加以区别,并以此教育人们,以阻止它们的扩展漫延。当然,那些宣传美与善的人里面也可能有某些别有企图的人。但是,这个过程却不断发展,不好的东西种类越来越多,扩展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美与恶,善与不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直到天下皆知。老子的那两句话,正是对这一过程的总结。

      而如果把它解释成物极必反这样的哲学思想,从语法上来说,就要改成你说的“如果人人都美,就不美了;。。。如果人人都善,就不善了”才行。但这样做就不是在翻译原文了。从价值观上看,天下皆知美的概念/观念有什么不好呢?不好的是有恶和不善这样的客观存在,而不应该是美和善这样的主观意识。就算改成人人都美,人人都善这样的陈述,那也很好呀,为什么就不美不善了呢,说不美不善的逻辑和价值基础在哪里呢?当然我们知道,在人类发展的某些阶段,这是做不到的。但如果真做到了,美和善也确实就没有了,因为它们对立面已不复存在。比如说,现在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某种程度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形态,但如果到了某一天,全世界都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形态,那不是很好么?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社会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罢了。

      后文“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老子进一步用相互对立的概念来阐释事物间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不是怪那些宣传美和善的人把美和善搞得天下皆知就导致了天下的恶和不善,是说圣人不会去做那些宣传之事,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引导社会回到自然无为的状态,即后人所说的身教重与言教之意。

      这些个人的理解,希望仅仅被看作是真诚的一家之言。

      关键词(Tags): #道德经#老子
    • 家园 老子不喜欢整齐划一的所谓“美”“德政”“普世价值”

      老子认为,多样性是自然的最佳状态,是“道”的要求。所以讨厌有所谓的智者圣人为全人类订立“万事不易之基”,推广自以为“善”的普世价值,强行以一套标准来“平天下”。所以他不喜欢统一,而是追求“小国寡民”。以进化论的角度而言,小国寡民当然是最佳的状态,在这样的体系里,每个国家都可以自由发展、平等竞争。中华帝国如果不是过早的大一统,以不至于到了后期失去发展的动力而衰败。现在我国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国际新秩序就秉承了老子的科学思想,与推广普世价值不遗余力的西方世界形成对比。

      唵兄说道西方要求的各种自由如宗教自由等等,老子也敏锐的认识到,充分的自由是强者的自由,只会毁灭弱者的生存。所以要保持小国寡民的最佳状态,必要的隔离是必须的,所谓“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

      回到原文,美丑善恶与长短高下一样,不过是人自己作的一种划分而已,其实本身都是自然的一部份,不必非要除之而后快。

      而又智慧的人们是否就都浑浑噩噩,不要做事了呢?不是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就是说智者大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事,但“不言”“不辞”就很好了,不要主动去推广。“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比方说你发明了自行车,老子说你就自己造一辆,每天骑着,既不要发表文章,也不要申请专利,也不接受采访,如果有人要来学,你就知无不言,包教包会。这样就算是得了“无为”的真谛了。

      • 家园 很喜欢你的解释

        华夏文明走下坡路是宋以后。宋的礼教和理学追求原教旨可能是原因之一。同年代西方中世纪的教权更加极端,只是物极必反,结果宗教改革触发文艺复兴,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基督教工业文明。

        毛泽东在文革时说不破不立,小破小立,大破大立。看回第一章感想,这个文化“大”革命如果酝酿了现时的中国文化复兴的话,其人道主义灾难成本要比西方中世纪的物极必反低得多。

    • 家园 能不能这么解释

      所有对美的追求,对善的追求,都是有尺度的,这个尺度就是人类本身的局限性,如果无视这个局限性一味蛮干,比如你作为个体喜欢苗条mm,无可厚非,如果你不小心成了楚王,令天下mm全部努力瘦腰,造成无数mm饿死成为一点不美的尸体,那就不是追求美而是罪恶了。比如个体要追求道德节操没错,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为标准,让全社会陷入道德疯狂,达到泯灭人性的地步,那也就是造孽了,类比中世纪疯狂也是一样。

      • 家园 不仅是尺度的问题,更是范围的问题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权力的范围。传统上,每个个体可以掌握的只有自身而已。但人类社会让“圣人”“智者”“王者”掌握了无数大众的思想与行为,老子很不喜欢这样,认为这是违反“道”的。每个人对美,对善都有自己的追求,官府的“善”与绿林的“善”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好能彼此尊重,长期共存。不要一刀切,不要大一统,不要放诸四海而皆准,不要全人类共同尊重的普世价值。

      • 家园 对。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反对原教旨极端

        社会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在对旧的“善、美”价值定义范围和内涵的更新。

      • 家园 对。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反对原教旨极端

        社会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在对旧的“善、美”价值定义范围和内涵的更新。

    • 家园 现实是残酷的,也是有希望在的。秦统一天下最后是为王前驱了

      最后暴秦还不是被黄老之道以及儒学所取代了:)虽然后来儒学僵化与政治化以后也很不堪,不过至少“行不言之教”保证了中国没太多殖民原罪。许多人羡慕帝国主义过好日子,嘿嘿,报应的时候没有到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