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下完) -- 月色溶溶

共:💬106 🌺4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下完)

    【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上):链接出处

    【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中)链接出处

    【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下一):链接出处

    有人说我有“优越感”。什么叫“优越感”?觉得自己聪明、有本事,别人就是天生迟钝、颓废、怎么也不能发展、一辈子也追不上,这是上天注定的。所以自己就是比人有钱有地位,就是可以看不起人、俯视别人,这才叫优越感吧?

    那我写的,不正好是推翻这种“优越感”的么?我说的例子里,谁都是一样的。今天平平常常一个在巷口卖包子的人,明天也可能拥有自己的企业,成了“老板”,也可以变得和今天成功的人一样。

    这叫“优越感”吗?

    当然,创业是有风险的。世界上或许有百分百“保险”的“创业”,那一定不属于一般老百姓。对老百姓,没有风险的地方也就没有了机会。风险,只能相对去降低它,却永远无法完全避免。

    总结一下写这个贴子以来的各种“反对”意见,大致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只有你们浙江有这样的“创业环境”,这在全国是无法推广的。

    我的回答是:全国的经济环境当然是不一样的,可是我这个是说给个人听的,说的不是“环境”,而是“观念”。每个地方的环境是不一样,但即使是最差的地方,也总不是完全没机会的。只要有这个“观念”,“发现机会”也许就会容易些。而且环境不一样,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它也是一种待开发的机遇。无论如何,总比说一句“没有机会”就一直诉苦好吧?

    再说,你在外地不行,就不能来浙江,或者别的适合创业的地方吗?怕来浙江的人太多?世上的路千条万条,人家不会都正好跟你来抢这条路的。要是这样在想办法的人多了,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因为大家都在努力,路子更多。浙江不就是这样么?

    所以,要是真是觉得路少了,或者路不够宽了,换个地方找机会,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不要老是等着,看人家都“试验”过了,成功的多了,你觉得风险小了时候,也许就真的来不及了。

    至于浙江模式的寿命,是有一些人不看好,那就继续看下去会如何。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回不去的,回头路也是走不了的。而且,那不是你个人做事情应该考虑的,想这么多再去做事,叫“管得太宽”。

    2. 你们浙江人有钱啊,我们缺少创业的“资金”。

    什么叫创业?创业就一定要一开始就大店大厂吗?可以象河友bldc说的:买二手设备,还分期付款,链接出处,先来开一个小店试试。或者,我这儿再来说一个邻居的事情,你看看这叫不叫“创业”,需要多大的“资金”;门槛到底有多高:

    这是个MM,姓陈,今年年纪其实不大,才二十五六。可是她中专毕业后结婚早,早就绿叶成阴子满枝了。今年春节过后,她儿子刚满十个月的时候,她把儿子交给妈妈带,自己跑出去做生意了。

    做什么生意呢?卖“布角料”,很奇怪吧?什么叫“布角料”?这布角料,大多就是一些纺织、服装类企业的下角料,企业用不着了,卖出来会特别便宜,她们做这生意的就会去厂家收,或者不想直接去厂家收,一家家跑麻烦,那宁波下面一个县级市慈溪有个叫“胜山”的地方,有个专门的全国最大的“布角料”市场,你去那儿收就行了。

    布角料这种东西,特别便宜,厂家卖出来会是论斤卖,你要是去批发,也是论斤。那么你批发来又卖给谁呢?可以也是一些厂家,他们或许是做工艺品的,需要小块的更加便宜的布料,也可以是做童装的,也可以是一些零售,现在虽然大多数人买成衣了,可是还是有不少人或者喜欢或者只适合自己买了布料去找私人裁缝做衣服。

    布角料有大有小,小到只有巴掌大,大到几米也有。浙江杭州的女装,宁波的男装,绍兴的全国最大的以当地纺织业为依托的布料市场“轻纺城”,都是很有规模的。布角料这样的小东西也就有了大市场。

    现在,陈MM每星期三天收布料,两天在宁波市内一个市场设摊卖布料,另外两天,则去不远的镇海卖。她妈妈说,她生意还不错,虽然刚开始,但是一个星期也能赚一千多了,也就是说,一个月能有五千的收入,就是刚开始,老是要招呼客人,嗓子有点不适应,声音都哑了。自己乐意了也可以休息几天。

    那么她做这个生意,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呢?她是个胆小的人,她的起始资金是----五千,慢慢扩展到了差不多一万。这东西,流通起来速度很快。

    五千,资金够低了吧?有时侯我就想,为什么一些外地来打工的,不去做这个生意呢?没有技术,打工一个月赚五千,还是不太可能的啊。说到底,还不是没有深入这个行业,所以不知道有这个生意环节吗?而陈MM,她是本地的,亲戚里也有人做这个生意,所以她知道可以那样做。

    那么她是不是一辈子就卖布角料了呢?当然可以。那她想继续深入发展有可能吗?当然有,“胜山”布角料市场的周边,就已经有以“布角料”为原料的产业群。她将来要是有心有机会,想要切入,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我想说的,是心里要有理想,手里要有活干,低头干活,即使是很初级的活,只要你心里有理想,它也可是一级台阶,还可能是一级必须的坚实的台阶,去感受,去观察,去找自己的位置,去找切入的那个环节。

    这,可以是做一个车工,也可以是卖布角料。上,是为将来有所作为打基础,下,可以让家人生活丰足,内心安稳。这世界上,眼高手底的事情,还是不少的,特别是年轻人,更要戒之。

    (完)

    元宝推荐:铁手,爱莲, 通宝推:atene,护城河,老树,韩信点兵,柴门夜归,履虎尾,胡丹青,势如虹,五谷不分,小学一年级,大地窝铺,none空空,每日闲谈,渡泸,听枫,渔樵山人,njyd,我爱莫扎特,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补充:关于宁波

      我看好宁波这个城市,他的码头条件是全国最好的

      上海洋山港,本来是浙江的岛屿,上海不知道动用了什么关系,才把它强要来,自己建设成码头,但据说泊位水深、避风情况都不如宁波-北仑港。而且东海大桥没修铁路,不能实现联运。

      从历史积淀看,宁波比上海,150年前总是占上风的,明朝时日本枭雄丰臣秀吉侵略中华的计划中,在成功占领中国后,他将把北京作为天皇的采邑,自己亲自坐镇宁波侵略天竺。150年前上海开埠后宁波迅速衰落,因为黄浦江水深过甬江,海外大船就只去上海了,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想想那时,多少宁波人坐船跨越杭州湾到上海滩打拼?

      现在世界航运渐渐从河港向海港发展,而宁波沿海码头好过外高桥、洋山,所以天平将向宁波倾斜,我认为。

      说来也奇怪,上海这150年的繁华,土生的上海人还是没多少杰出人物,宁波相对衰落了,还是人才辈出。风水所系,不随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啊

    • 家园 武陵客的近况和想法

      很抱歉,自己断网3个月后发现西西河被墙了,现在翻墙出来,看见大家为这个主题讨论的热火,感谢大家!我来说说这几个月的情况:

      自己:看了很多关于机械方面的书,从《农民工转移就业-车工教材》、专科课程《机械原理》到本科教材《数控技术》,算是对这个行业有点认识了,自我理解,想走技术路线还得费大力气学习;不过这个行业虽然博大,但是可浅可深,有位河友说得好,没有人能把天下的生意做完。我的想法是从数控系统开始入门,最好能到施耐德、GE这样的专业机电企业工作下,但是这样的企业大了点,河友们有谁知道在上海有做数控系统的小型企业的吗?请帮忙推荐下,当然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就算了,因为你知道我的来意:)

      工作:收入上去了点,还是没有留下来长做的心。

      亲戚:他的工厂运行快1年了,机器设备扩张不少,生产蛮旺,只是应收账款问题严重,两口子相当忙。和月色MM说的不一样,他邀请我入伙了,想帮他拓展外贸方面的业务,我在考虑。

      真有冲动去宁波从普通技工做起,可惜看我亲戚的意思是不可能的了,他常对身边人吹嘘我是从上海来的,我去做普工,怕他拉不下脸。伏天结束后我会去宁波的,到时候请月色MM给我介绍个工作啊,工资从1千到1万都可以 *_*

      顺便说一句:在宁波的高速路上看到好多“本产品应用在世博宁波案例馆”的广告牌,这次去逛世博会时专门看了宁波案例馆,一个产品也没看到,都是原生态的民居,水稻、红木床、农具什么的,只是那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文字让人肃然起敬,这是一个有历史,更有未来的城市!

    •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我问一下,看了这个系列的,

      有谁真上过一线,干过车工,而且还是长时间干,不是装样子的那种?

    • 家园 整个系列全部看完了

      很有收获,谢谢楼主!江浙之人果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内地的虚心学习,特别你们的一些观念。

    • 家园 月色MM写的好,不过最终还是性格决定命运,人要改变自己很
    • 家园 【讨论】年轻人可能还是会偏好稳定工作

      有经验的车工工资很高,这个在10年前就开始说了——但到目前为止,毕业生还是希望去国企去外企,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了国考,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可考硕士博士的也没见少...

      一个原因在于,熟练车工的的工资能突然涨上去,恰恰说明它不稳定。公务员这类的职业之所以受欢迎,不在于工资能够暴涨,而在于工资只升不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产业稳定程度:一旦产业升级,技工就要换代;中国出口受挫,工厂/工坊就要关门;但是各级政府大范围缩编的从来没有实现过,白领大范围失业也少见,人们自然会喜欢稳定的工作。

      另外月色溶溶所举的例子不少都是成家有孩子的,现在的新毕业生还没有拖家带口的压力,于是不会那么乐意吃苦吧。

    • 家园 对可以言说者言说

      对不可以言说者沉默。

    • 家园 关键就是这个“起”字。

      不是做一辈子的车工,机会是做出来的。

      我的一个表哥(杭州郊区)初中毕业开始跟人做学徒,做染料的,一开始工资很低,但他能够把染料配方研究很有心得,人家把一块布拿过来,他就能配出一摸一样的颜色(染料的颜色 和 染到布上之后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但一直没有多少机会,中间女朋友也被人抢走了。后来2000年左右开始,去跟一个做布料外贸的老板,那个时候外贸急剧增加,对染料的要求也高了,需要比较精准的颜色,订单很多,但颜色各异,需要快速配方。他慢慢做到公司的二把手,老板给他配了Passat的车,他也很快在杭州买了房子,在家里也造了四层的大房子(现在杭州农村的标准)。

    • 家园 总结一下月色的文章

      看月色的文章让我很长见识,也了解了很多与我的生活圈子大不相同的事情。我的感想是创业的人有如下的几种:

      1.身边有比较好的创业氛围,月色的家庭以及交往朋友的圈子很多都是自己创业的,所以本身就比较容易认同创业这件事,同时也能给创业的熟人一些指导和建议,使其少走弯路。很多人的亲戚或交往的朋友都是按部就班上班的,很可能就不一定会想到创业或是想到了也不得其门而入。

      2.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只是一个比喻。就像月色所说,如果本来就在卖大饼,或是农民工出身,创业失败也不会有什么更大的损失,不行从头再来。但是如果你本来在一个中央企业或机关单位工作,要放弃目前相对安定的职业去创业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总而言之,由于创业的人相对占少数,所以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一定的隔膜,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真正去投入其中可能又会有另一番感受。

      • 家园 中央企业或机关单位工作懒得创业是可以理解的啊。

        创业可大可小,可以是农民工,也可以是干部下海。

    • 家园 我认为问题集中在个人努力在成功中的比重问题

      我认为努力去做,是前提、是基础。但是外地人也要慎重,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要输得起才行,没有人一次创业就成功的。本地人失败后,亲戚朋友拉一把可能就东山再起了(这个拉一把可能是资助,也可能是经验、建议,给指条明路。),外地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其实本地人也有很多创业失败,过得很惨的。还要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如果是年轻人嘛,大可放开手脚去干,因为成功可能在不远的拐弯处。长征时本想和二六军团会合,却去了四川,后来想去苏联,却找到了刘志丹。

    • 家园 相信你的态度是真诚的

      很多人拍砖,其实不是你的话没道理,而是因为你的经历不足。你讲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别人的经验,实践出真知,没有自己第一手的感受,认识上总是差了一层。如果你只是对这些见闻做事实性的描述倒也无妨,只是你又夹杂了很多说教,在你自己经历有限的情况下,用他人的成功来进行说教,这就象一个自己没做过苦修的和尚劝导别人潜心向佛,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你说得倒轻松"。

      我相信如果这些文章是你父亲写的,拍砖的人就会少很多。即使有,你父亲因为有多年实践经验为依托,可以直面各种质疑而从事实细节上作出有力的反驳。而你的反驳除了转述更多他人的经历,就只有脱离实际的大道理,显得比较苍白无力。

      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很好,但是只有在经历磨难后仍能保持的乐观才会给人以鼓舞。但你似乎并没有这样的经历。悲观者有悲观的原因,很多都是现实而痛苦的经历导致悲观,那么在你经历过同等程度痛苦之前,特别是如果你的生活一帆风顺条件优越的情况下,教导悲观者要乐观,那更可能引起反感而不是激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