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房地产感想:市场与权力博弈导致的波浪起伏 -- wqnsihs

共:💬1622 🌺4002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不清楚

                          俺不清楚,不过看的一些资料,美国公立学校似乎也是和类似户籍绑定的;

                          比如本州的人员上学学费可以免费,外来人口缴费就比较高。

                          类似择校费美国似乎也是存在的,他们的私立学校收费就很高。

                          教育不均衡各国都如此。

                          回到我国情况来说,学校和住房本来不应该有什么关系,但是教育不均衡,因此现阶段就近入学就产生了学区房这种东西。

                          这点大概任何政府都不容易解决。

                          而户籍来说,如果不考虑子女入学,除了一线城市,普通城市大学生入籍并不为难。因此养老、医保这类问题算是跟着户籍走的,算是可以解决。

                          但是农民工目前似乎这方面还很难解决。

                          • 家园 说实在的(我不是说风凉话),现在北京上海真的是适合人类居

                            住的地方吗?我刚去中关村时,有的路都还没有柏油,宁静安详,现在是什么?嘈杂的大菜市场,恐怖。生活质量我想是多指标评价的,北京上海收入会多一点,但是付出的代价,例如时间,健康,精力,甚至心理耗竭都会多很多,是否符合成本效益最小化原则,值得怀疑。每次在外面呆一段时间,再回到北京,我会觉得怎么大家都这么浮躁,这么焦虑,心态这么不平衡。

                            • 家园 北京的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

                              空气干燥。导致秋冬静电厉害,皮肤干燥毛孔变大。

                              上海气候比北京好些。

                              至于社会环境,帝都和魔都生活节奏太快生存压力太大。看看描写职场、商场的故事不都多在上面两地么(譬如最新的什么杜LL升职记)。人性之恶在此得到发挥……

                            • 家园 中国有13~14亿人口,宜居土地又不多。生存竞争是

                              生存竞争是极其激烈的。

                              应该说是全球国家里个体生存压力最大的。

                              想要欧美那样从容的生活,是个奢望啊。

                              几个核心城市虽然环境差一些,但是想谋生还是不得不来啊。

                              否则你让人家大学毕业生回乡继续种地去? 那更艰苦啊。

                              我觉得,我们这几代中国人,都注定要承担过大的压力,付出加倍的艰辛的。不可能轻轻松松过活的。

                              • 家园 我想目前烦恼主要是欲望带来的,绝大多数人稍微降低一点欲望

                                生活质量立即会好很多。例如我认识一个每天上班时间达到3个小时的员工,我问他,为何不找离家近点的单位。

                                答:工资少。

                                少多少。

                                答:每月少2000多。

                                这样每天3小时上班的代价是每次100元来弥补,每小时在路上相当于33元弥补代价。

                                如果不要这每小时33元,生活质量是否会提高很多?

                                • 家园 前一份薪水对跳槽后新公司hr评估还是很有指导意义

                                  尤其是对普通人;

                                  而对于帝都魔都这种人力资源过剩的城市,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所以薪水的梯次上升是很重要的

                                  可以类比的是三线城市职工的定级调资,差额累积下来也不少。

                                  • 家园 实际我的体会起步薪水不重要,关键看表现,表现优异

                                    一月升一级也是可以的。我认识一个人,到现在已经很著名的家电厂打工,从主管,到厂长,到集团运营总监,不过半年时间,工资从750(当时是90年代初),到6000多不过半年。所以关键看自己的积累和真本事。

                                • 家园 这个不好这么简单决策。工资差2000的工作,风险系数

                                  风险系数是不同的。

                                  1。如果是体制内,同城同工种,差2000,那是垄断大国企与普通国企业的差别了。

                                  2。如果不是体制内,同城同工种,差2000,那可能是行业佼佼者与平庸者的差别了。在中国近20年残酷的市场竞争下,这两类公司的命运差别很大的。举个例子,以前在深圳,有300家公司做电信交换,经过15年竞争,可能只剩下2家了。当初那些给不出高工资的,事实证明都淘汰了。也就是说,低2000的那个工作,前途是很不稳定的,很可能就不存在了。人家选择高2000的工作,上班多1,2个小时,还是明智的选择。是理性的。

                                  我觉得许多现象,不能简单地拿个每小时33元这样的初级分析来解释,轻易认定人家的选择不够“优化”,既然这个现象大量存在,一定有其更深入的原因的,我们分析的时候,要观察更多的相关要素,全面判断其综合的多目标决策系统。

                                  我还是要强调一下,

                                  至少在中国当代,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家园 这个分析得好,要花.

                                    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的话要改成这样就好了:

                                    至少在全球当代,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定要记住竞争是全球性的.中国人在进步,美国人也在进步.甚至这里大家不齿的印度人也在进步.

                                  • 家园 这个情况真还不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

                                    早上6:30起床,晚上8:00钟到家的人很多(在北京只要住亦庄或通县,在中关村或石景山上班的基本都是这个情况),上班时间每天除掉吃饭清洁,与家人交流的有效时间也就1个多小时。短期无所谓,3年,5年的长期先不说家人的反应,自己心理会积累多少压力,精神承受多少负担。所以很多人焦虑,未老先衰是正常的,这种代价应该付吗?为什么要付?

                                    • 家园 您说的情形,其实是一个社会正处于经济积累期时

                                      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生活节奏快但生活质量低、压力大、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也比较肤浅,认为高收入就是高生活质量的人不在少数,而精神交流、心理健康之类的东西,对于正奔波在追求温饱或欲望的人来说,似乎很奢侈。比如您所讲的那个花3个小时上班的人,听起来是很笨的选择,但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确少不了那笔多出来的每小时33元的收入,这样的选择对他而言就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 家园 所以需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不能以己度人。但是这对人类

                                        来讲是奢望,人是不可能完全摆脱狭隘和无知的。来西西河聊天,我就发现我在很多方面很无知,近乎白痴状态。现在也知道有的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也是合理的。

                                    • 家园 嗯,中国人是很能吃苦的。我有朋友中关村上班,住在霍营更远

                                      住在比霍营更远的地方,要从城铁霍营站出来,再打20元的黑车(霍营这地方已经很偏远了,通常无正规出租车了)才能到家。

                                      他就在办公室有个沙发,平时就在办公室睡觉了,不回家了。周末才回。

                                      他妻子就不上班在家,全职带孩子了,他一胎俩娃,龙凤胎,运气好啊。看起来还是幸福美满的。

                                      我倒是看他没什么焦虑和压力,看起来还不老。只是胖了许多,从一个瘦子变成了胖子!

                                      • 家园 住霍营的飘过

                                        话说如果在中关村上班,住霍营,时间上还是不错的。

                                        城铁五道口或者知春路到霍营20多分钟,后面哪怕打20块的黑车,基本也能控制在40分钟之内的时间了,这个恐怕比大多数帝都CBD或者金融街上班的人要幸福了。

                                        btw:霍营正规出租那也是相当的多,晚上末班城铁出来,找到正规出租也不是啥问题.那哥们打黑车,估计是有别的原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