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共:💬2898 🌺24009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头看,还是牛,建议

        将 正反馈 改为 链式反应。核反应的基本就是这个链式反应。

        哈,中国革命是不是核裂变?

        • 家园 我是这样想的

          虽然我在帖子里面说得简单,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中国革命就胜利了,但是其中充满了曲折,原因在于许多变量掺杂其中。

          这些变量中,最大的要数当日的TG对于毛主席政策的接纳和推行程度了,实际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陈毅等人在井冈山时代初期对于毛主席路线的反对、八月失败以及其带来的井冈山的丢失等等都是其具体的表现。

          所以,对比链式反应一启动就不受阻遏地发展、以越来越强的气势直到反应终点的特点来说,中国革命似乎更像是在向着正反馈的方向摸索和靠拢的过程。

          当然,当正反馈形成后,尤其是在1929年——1933年的中央苏区、解放战争期间,局势的发展就像老兄说的一样,呈“链式反应”状发展了。这时候,一切试图阻挠的力量都是徒劳的了。

          只是,我看毛选,连主席自己都没有想到局势发展这么快,解放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主席说每年消灭蒋介石一百个旅,亦即100万人,那么估计五年就可以扫灭蒋介石的500万人马,革命就胜利了——实际上,主席最后灭掉的是蒋介石的807万人马,可是时间却只用了三年!

          很明显,主席没有估计到蒋介石抓壮丁补充军队的疯狂程度、也没有考虑到局势发展到最后,蒋介石的势力呈现雪崩状态——这分明就是主席思维方面的问题,哈哈!

          若是我们不厚道的话,在这里,也可以对主席的“线性思维”模式加以腹诽了,呵呵。

          • 家园 如果抓细节的话,很有意思

            去过古田会议纪念馆参观,有意思的是毛确立中央苏区领导地位的时候斗争,陈毅和朱德一开始就是和毛不对付的,陈毅曾经被集体推举替代毛,只不过是陈毅上去一次次打仗失败,一次次开会总结还是不顶用,只能换老毛上,老毛上去就胜利。老毛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拉帮结派的,林彪就是那时候拉过来的,毛给林彪的亲笔信在纪念馆仔细读了一下,(没有几个在那看),老毛搞政治真是循循善诱啊。

            这个毛被集体抛弃然后形势逼迫重新崛起的过程在第四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重新演了一遍。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中国革命的临界状态之前。解放战争就是突破临界点,链式反应导致核爆炸了。

            • 家园 我也是这么想的

              尤其是这句: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中国革命的临界状态之前。解放战争就是突破临界点,链式反应导致核爆炸了。

              又,主席夸奖老兄说得好,有证据的: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 家园 瓜子的心血

                呕心沥血了吧,这种涉及面这么广,跨度又这么大的文章,没有经年积累恐怕写不出来。不过,仅是单单敲这么多字,也够人受的。可是,看起来却让人欲罢不能,应该出书了!

                • 家园 多谢老兄鼓励,呵呵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 家园 瓜子写的真好

        最早认识到正反馈的强大力量,是在陈经的官办经济一文里,但是你这篇文章似乎更加直白和充分。而且我潜意识地认识到(没人告诉过我),正反馈在数学里的描述大概就是加速度,所以可以用理性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瓜子早点出书吧,这样不仅你会有动力进一步完善你的理论和文字,而且也会有少许的收入,更不枉你辛苦写了这么多文字。有了点小名气,没准还能找到新的合作者和其它潜在的机会。

        • 家园 出书当然是好事,但是麻烦事也不少

          出版社要按照赚钱的原则,对内容提出各种修改要求,这点就让人烦死。

          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手握通行许可大权的当局了。谁知道这帮大爷们看哪里不顺眼,白眼珠儿一翻,就给拦下了。

          很多事情看上去容易,做起来真是枝蔓纷出,不胜其烦。

      • 家园 前些天庙会,在旧书摊4块钱淘了本毛选第五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