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

共:💬478 🌺154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滴

        中国现在在第一层次,需求也在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就是可以做

        第二层次就是做得好

      • 家园 对中国现阶段,把第一个层次干好是实际的选择

        这一层,我们还差不少要补的。必须干好,也有条件干好。

        如果第一层干好了,由于我们成本占优,应用前景好,回报也大。这就是我们光“捅窗户纸”,在不少行业就干得风生水起的原因。不怕被人说没技术含量,管用就行。

        第二层,要搞出“非平凡”的东西,上技术含量。从中国的原创水平来看,还不太行。但这不说明和别人差距越来越大。

        别人主要还是拿第一层的东西来卡我们。一个破东西,我们搞出来之前,别人就敢出个天价。等别人要靠“非平凡”的东西来和我们拼了,就是个死。因为“非平凡”的东西并不多,发达国家也盼着多搞些出来,但多半是花了大钱搞不出来。

    • 家园 看起来政委不是搞技术的

      技术的积累是靠着海量的数据,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的。没有这个,技术上不会有实质进步的。而这个数据积累的过程,很枯燥,也很累人,在目前的国内,待遇和前途也不怎么样。

      能一两句说清楚一种事物的人一定是精通的人;但认为一两句真的能说明一种事物的人,则一定还没有入门。

      • 家园 政委的乐观现在很缺乏

        凡事都没绝对的, 技术进步有靠捅窗户纸的,也有靠积累的。国内积累差,底子薄, 两种类型的差别大家分不清楚。 往往把很多本来是捅窗户纸的事情当成了要积累的事情。一看有这么多要积累的, 这怎么搞法,很容易就产生了畏难情续, 陷入了自我贬低的怪圈。摸不着事情该怎么做的门, 就乱找原因, 有怨体制的, 有怨人的, 还有的干脆说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 这不都胡扯么。 可看国内网上这么多贬低中国技术水平的文章, 就可知现状如何。

        政委这样给大家鼓劲的文章, 太少太少了。 做事要靠个精气神, 咱得先把气提起来。 明白大部分事是没啥了不起的。士气高涨了,做事才事半功倍不是?

        • 家园 精气神提不提不是关键

          技术进步就是烧钱,指望捅窗户纸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踏踏实实的基础.

          这种思想实际上要不得,技术不能靠投机取巧,还是老老实实的靠积累.

          以大飞机为例,波音有过多少个设计方案,空客前前后后有过多少概念机,美国一年有过多少气动方案进过风洞,不老老实实研究这些怎么作大飞机.

          以航天为例,长征系列一共发射过120多次,美国delta火箭发射过300多次,俄罗斯联盟-u火箭700多次,而这仅仅是两国多种运载火箭中的一种或一个系列而已

        • 家园 积累差就补积累

          世间没有捷径可以走,落后赶超先进,就是付出加倍努力,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只想捅窗户纸,永远会落在别人后面。

          0分到80分不难,80分到100分最难,只想投机取巧考到80分,你会发现这种体制定型后,基本很难再有新的进步了。航天吃亏早,改的早;航空吃亏晚,所以现在还是这样子。

          • 家园 投机取巧和基础分

            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年以前,在高考前夕,高中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大家千万不要为了最后几道题放弃了前面80%的基础分啊。据说考卷前80%是平均水平应该达到的,而后面20%的分数是为拉开差距而设置的。

            一向认为国人是聪明的,勤奋的,无论这份聪明和勤奋使用在哪里。每次看到那么多工程师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加班加到没有加班费);经常无论何时何地一个电话就被叫到工作场所工作的时候;经常自嘲连民工都不如的时候,或许能拿到100分或许需要一定天分,但是也是建立在80%的基础分已经到手的基础上的。

      • 家园 海量数据挖掘

        我就是搞海量数据挖掘的,这个方向目前最大的利益点在于如何处理那些新鲜的,实时产生的海量数据。随着技术的高速升级换代,很多积累的陈年数据的再利用价值急剧下降,你挖掘它做什么那。

        • 家园 这是个体系问题

          数据不因时间而过时。只是由于有的系统实时产生的数据量巨大,陈旧的数据已经完成了使命,才不需要的。

          各个行业对数据的有效期有不同的定义。我们要得到一次“实时”的、“新鲜”的实验数据,需要几级协调才能完成,把原来都扔了不要,那么又还能剩下什么?

          技术更新换代,但体系还是原来的体系,原来的形成的结论一样要继承 —— 一旦发现了问题,是要查找原因的,那么最原始数据就是最有利的分析手段。

      • 家园 把技术搞出来靠收集分析数据,但先得知道要搞啥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用工具,用方法。这是一方面,堆人堆钱堆时间,多半能搞出些东西。但你知道要去搞啥?如果搞的东西没前途,或者根本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再加上“枯燥、累人”,“待遇不怎么样”,整个就悲剧了。大量的人在进行无意义的劳动,意识不到“技术圈”的存在。

        如果在“技术圈”里交流多,也许就知道,去搞什么是有价值的,应该如何去搞。这样,即使过程中有“枯燥、累人”的时候,也是有回报的。

        好的技术,肯定不止有“枯燥累人”这一面,也有它精巧有趣的一面。“技术圈”的高手,也许就是因此,对技术越来越有兴趣。而对技术失去兴趣的人,也许就是因为只觉得“枯燥累人”。

      • 家园 政委说的是本来就是技术圈里的人,

        有相通的背景,有时只需要一两句话作为启发.

        而不是认为"一两句真的能说明一种事物的人".

        看贴子,要看基本的话语背景.否则,总会有什么没说到的地方.真要什么都说到,那叫啰唆.

        • 家园 如果背景相通,那一两句就更说不明白了

          你若问我专业相关的,我能够一两句话跟你说清楚;但若我同事问我专业相关的,我一两句话一定说不清楚 —— 任何事情,在你深入之后,会发现有无数的条件约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家园 相通不是相同.
            • 家园 你跟中学生做的解释

              跟大学生就未必同样的解释。打个比方,“即时速度”这个概念,你可以跟中学生说,这只是一点的瞬时速度,他们大概不会提出疑问,因为他们没有微积分的概念;但若跟大学生说,恐怕就应该解释成是极短路程的平均速度。再往深了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