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

共:💬478 🌺154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的“技术圈”

技术在社会公众的眼里,往往很神秘。但是在中国特定的人群中,技术也可以成为轻松的聊天话题。

举个例子,在葡萄的许多文章中,谈到技术,经常就可以发现这种神秘感。例如主席居住的象计算机阵列的房子。再比如中科大的量子传输实验,记者写成了远距离传送物品那样神奇。这可能说明葡萄的背景是偏文科的,没有亲自进行技术开发实践的经历。而大量记者的学习工作经历也是文科的。

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这并非是指一些标志性的技术成果,虽然也有一些振奋人心的成果,如通信产业、高铁产业,但仍然不足以令世界信服。我的观察是,以中国大陆为核心,讲汉语的人群形成了世界上最有活力的一个“技术圈”,其规模也可能是世界最大的。

如果不在“技术圈”里,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在工作学习中有了较深入的技术实践,就会觉得很平常,“技术圈”是真实存在的。几个哥们吆喝着就组了个饭局,如果“技术圈”的多,多半就会兴高彩烈地聊起五花八门的各种技术。

老板、高管、客户经理、销售人员一般有两类。大多数都不是“技术圈”的,就会进行“商业谈话”,什么事都用钱说话。也讲关系,但关系说到底还是钱。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就是扯到钱上。比如老板碰到客户提出要求,会想这得花我的员工多少个“man-day”来解决?于是提出一个报价。碰到问题,老板会想,怎么分派任务让人把事情完成?在中国,或者在世界上,这是“显学”,为公众所熟知。铺天盖地的MBA教程、商战书籍、管理学、成功学、关系学、厚黑学,基本都是在这个层面绕来绕去。有时感觉很不好,总觉得象是忽悠,不靠谱。有些商业谈判,在技术人员看来,就是几下的事,却扯来扯去谈个没完,搞笑得很。有那功夫,事情早解决了。

我有时大胆的想,经济危机和这些不靠谱的人关系很大。经济危机说到底是一些错误的经济决策堆出来的。因为没谱,就经常根据情绪胡乱估计。悲观乐观,经济周期跟着情绪上上下下。

但也碰到过一些“技术型”的老板、高管、客户经理,感觉就很好。这些人,是“技术圈”的,知道技术怎么回事。谈问题,先从技术角度研究。技术上如何解决,有了方案,就谈细节,把原理搞清楚,有疑问就一直问。这里没有忽悠的余地,否则根本谈不下去。聊得高兴了,吃喝起来很有劲,很真实。“商业谈话”也吃喝,但感觉很不一样。

什么叫技术?用英语来说,就是know-how,要解决问题时,知道怎么做。但是“技术圈”对know-how的要求比较高,光知道怎么做不行,还要知道为什么。比如一个销售人员,拿了产品说明文档,对客户说,这么这么做,就能安装上产品成功使用了。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就不知道了,这就不在“技术圈”里了。也有一些“技术人员”,学历不低,貌似在干着技术活。比如人分派一个活下来,就按“技术流程”干,先干这个,再干那个,最后就OK了。但是,这仍然不能算是“技术圈”,因为没有掌握原理,搞不了研发,只能算操作员。相反,有一些学历不算好但见多识广的老板,讲起产品系统原理来相当的靠谱,东拼西凑就能折腾出挺象回事的产品,这就可以算是“技术圈”的高手。

我认为“技术圈”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从“原理”出发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理工科的容易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但也不一定,需要不少技术实践经历。爱迪生学历似乎不高,但他是正宗的技术思维。一些理工科学历不低的,如果只是考试厉害,也不能算。

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在接触工业生产之前,都不太明白“科学技术”是啥。比如中学生想当科学家,偶象是爱因斯坦、陈景润,成年了还有不少折腾相对论、哥德巴赫的。这研究的不是真实的世界,不是技术。有些“科学理论”搞得非常深了,数学里一堆怪东西,物理里的学问深得基本没人学得懂了,这也不是技术。

在“技术圈”看来,技术就是萝卜白菜,最简单不过的东西,捅穿了一钱不值,没啥说不清搞不懂的。凡是搞不懂的,不是忽悠,就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理论”。这个心态很关键,是一个突破点。说实在的,以前中国的技术人员一直不敢这么想,虽然在搞技术,但觉得自己“落后”,自己搞的这点破东西,能算“技术”?发达国家的那才叫技术,仍然觉得技术很神秘。后来“技术圈”慢慢成形了,终于恍然大悟了,它娘的,原来全世界都这么回事,看上去多花哨的东西,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萝卜白菜样的东西堆出来的。想通的人多了,“技术圈”才有了这样的自信。叮叮咣咣一阵乱捅,不少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就现了原形,显出了萝卜白菜的本质。

一个数码相机,看上去花里胡哨,不懂的人会觉得“这东西真是高科技”。“技术圈”里的哥几个一阵瞎聊,不就是镜头、CCD、FPGA等等凑一下么?以前接触过这些东西的人少,还是觉得神秘。后来FPGA玩得顺溜的哥们也多了,镜头也能造得不错了。虽然CCD中国还是不能造,要从日本进口,但感觉稀松平常多了,搞开发的能玩出相当不错的花活了。中国公司虽然还要进口CCD,但造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就能把成本杀低一个数量级了。

中兴、华为的哥们就非常明白“技术”是怎么回事。把萝卜白菜搞通了,就可以把成本直接去掉一个0还能挣大钱,把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公司弄破产。现在搞“三网合一”,这是中国的一个大杀器。电视、电话、网络,都走一根光缆,旧的三种线全拆了回收。成本能降低好多,性能好很多。相关技术中国全部掌握了,沙子变光纤,交换机连好,标准定一下,和外国无关,成本低得很。中国全弄上,还能推到全世界,生意多得很。另一个例子是高铁,也是基本全吃通了,就快速推到全国,好东西全世界都要,生意多得很。

这个“技术圈”是怎么出来的?我觉得是“聊”出来的。60后、70后为主的几百万哥们(主要是男的),有那喜欢聊的,没事就吃吃喝喝瞎聊。开放了,信息流通方便,人员往来也方便。海归的回来中国,台湾公司的来,外企职员也来。国内的也往境外跑生意。四处流窜,到哪都一通瞎聊。同学、朋友、客户,搞技术的,没那么多花头,直接就侃上了。都是讲汉语,语言完全没障碍。人都有虚荣的一面,搞技术的就爱显摆点技术。人一听,来兴趣了,就刨根问底地追问。说的人也好为人师,把原理都说了。

技术这个东西,不怕你搞不出来,就怕你不知道去搞。如果不知道要搞啥,那确实不太好办。有时人随口一句,人就明白要去搞啥了。花时间扑上去,技术资料查查,花点钱,搭个平台试试,就可以弄明白不少东西。中国“技术圈”一通瞎聊,技术的扩散速度特别快。扩散开来,几个领域一交叉,还真就产生了不少技术需求。技术圈,折腾出钱了!又把搞商业的招来了。虽然是萝卜白菜式的技术,但真管用,提高效率填补空白立杆见影。真有技术的商业谈判,一般就会顺利得多。这是一个正反馈,圈里的人越混越有劲。隔个几年一看,自己都觉得比当初厉害多了,朋友也是,有了牛人的感觉。牛人凑一起,就能搞出厉害的东西。中国也就似乎干出了一些技术上说得过去的东西。

如果不是靠“技术圈”这种瞎聊,靠国家经费申请课题,那不容易有啥真正的技术成果。为什么?课题再多,数量也有限,给谁不给谁,是管经费的人分配的,这是计划经济。这种事,目的性太强,得搞一些看上去象那么回事的东西,搞太简单了不好意思。课题也不是为了做产品,是为了研究出某些象“科学”的知识。这就失去了“技术”的本意,偏向了“科学”。本来就是些萝卜白菜样的简单东西,不需要搞那种象“科学”的花头。

搞“科学”的人,互相聊起来,也有劲,但不象技术那样直接。“科学”可不是萝卜白菜,需要非常多的专业背景知识,不是几顿饭能解决的事。搞物理的聊的东西,不是那个专业的可能一句也听不懂。象科普一样听懂了,也没有啥用,这真是隔行如隔山。学历不高的要是机灵,可以在“技术圈”混得不错,也确实有农民工搞出了某些技术的传闻。但进“科学圈”就不太可能,基本全是“民科”。

“技术圈”就不一样了,没有特别的目的性,就是瞎聊,追求的就是简单。你弄复杂了,人还觉得你不实在。越是技术高手,就越能把事情弄得简单。简单的技术,可以凑出复杂的产品。虽然都简单,相关的技术种类却成千上万,到处都是know-how。所以,就要一定的人口基数,也要一定的时间发展,也要让人开搞开聊。到一定程度,在利益驱动之下,这成千上万个know-how就组合出各种炫目的产品。这象是市场经济,事先不知道会出来啥东西,但一定会出来很多很多东西。中国放开搞了十来年,人数越来越多,聊得越来越火,终于量变到质变,“技术圈”算是成功了。

中国的技术圈,30、40多岁的是主力。这在世界上是最年青的组合,还能干不少时间。后面的80后,还在不断加入技术圈,当然得有这个意识。人穷就觉得有动力,技术圈还能扩大。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圈,最火的时候是60-70年代,气氛比中国这10年还好。真的是成果倍出,真正的黄金时代。我不太信发达国家鼓吹的那些商业模式,如果没有这个黄金时代的技术圈作为基础,就啥也不是。还有宏观经济调控之类的,都是鬼扯。在技术圈的黄金时代,商业模式也好,经济理论也好,都会显得威力无穷。

现在美国日本的技术圈明显走下坡路了。谈商业的神气活现,谈技术的是快退休的老头。或者一对美国公司,两老美谈商业,一边两中国人用中国话聊技术。日本人搞的东西,也不太可靠了,年青人对技术没兴趣了。中国“技术圈”聊得热火朝天,美国日本不怎么聊了,中国的明显活力更好。但中国搞科学的还不行,搞科学的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大师,不能靠人海战术拼凑萝卜白菜。

本文是和河友老驴、米宝、康刚吃吃喝喝瞎聊的结果。

(完)

关键词(Tags): #技术圈(嘉英)#know-how(嘉英)通宝推:Leono1,straw,大Q,五度,唐家山,见证风的方向,加东,strain2,邓侃,fullerene,神仙驴,回旋镖,吃土的蚯蚓,reed,静思轩主人,米宝,游识猷,饽饽饽饽,何恤之,鹰蓝,将军牧护关,老拙,舞月轻云,白玉老虎,厚积薄发,xtqntd,坐言起行,飞扬的心,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抢个沙发

难得能抢到政委的沙发

家园 原来是技术论坛啊。。。。。。

本文是和河友老驴、米宝、康刚吃吃喝喝瞎聊的结果。

家园 要说IT应该是最不需要money,最能聊出技术成果的东西

可是IT方面国人做成的著名贡献好像和我们的IT技术人员数量很不成比例呀

家园 山寨IT,IT应用,也需要很多技术

这个不著名,但影响可不小。中国的IT应用还是挺旺的。IT不行的国家,很羡慕中国的IT成就。没有中国的这些IT技术人员,会如何?

我感觉“著名贡献”,还是得有大师,那不是聊得出来的。要么是有真厉害的大师,要么能捧出来。

或者行业得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从应用阶段升级。

家园 这几百万工程师

感觉也是中国成长为工业化国家的标志之一了

家园 说得很到位

技术很多时候就是那一层窗户纸的事

家园 很同意陈兄说的这个know-how概念的

很多大公司招人的时候都强调要知道know-how,简单说就是不仅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知道了为什么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工程技术这块知道了know-how,剩下的就真的是萝卜白菜了,然而知道know-how的过程却需要漫长的过程。

合格的工程师还有一点就是有成本核算的概念,知道某个技术在成本上是否可行,两者合一,和这样的人聊技术会很有效率的很有意思的,和看一片经典的review一样。

关键词(Tags): #know-how(kofai)#知道怎么做(kofai)#知道为什么(kofai)
家园 陈经兄这篇文章是经典的陈经风格。

细节上也许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论据也可能还不够全面,但是直观非常的好。

数学上有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说法。“求证”靠的是多年的专业训练,门槛比较高;“假设”其实也是有门槛的。就科学而言,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正确而又有意义的假设。但是就陈经兄说的“技术”这一行,尤其是偏向于组合现有资源,做出符合应用需要的产品这一点,我个人的体会和这篇文章的看法近似。

我有朋友是所谓常青藤名校的MBA,那些被国内脑残记者吹得神乎其神的东西就那么回事。国内说的神乎其神的金融衍生品,很多其实也就是萝卜白菜。不过国内就是不学无术的文科生掌握话语权,木有办法。

不过中国的一个隐忧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被这几年的泡泡给搞得浮躁了。有些人的基本功极其不扎实。这又牵涉到社会大环境,套句老话,“体制问题”。

通宝推荐政委文。

关键词(Tags): #组合现有资源(kofai)#做出符合应用需要的产品(kofai)
家园 这也是让美国人感到紧张害怕的因素

在美国媒体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中国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学士,是美国的多少倍,布拉布拉布拉。

常看到一些比较悲观的河友,总拿中美科技差距说事。我对此可以理解,但却不以为然。这种要比就跟最好的比,其目标是好的,但如果比的结果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那就不好了。要知道,中国真正开始工业化才几年啊,人家可是发展几百年了。中国整个社会依然还不能说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只能说是“正在进入”。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就要求中国各行各业都能像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那样运转,出同样的工业成果和人才,是极其不现实的。

常听人说,中国现在很多东西能设计出来,就是造不出来。能设计出来说明我们know how,造不出来是因为整个工业基础不够雄厚,需要的只是时间去积累。这里没有多少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工业基础的积累,需要的不是大师,而是几百万在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

中国的问题不在缺少大师,问题在于太多的人想当大师,缺少在第一线踏踏实实工作的精神。急着升官、急着脱离技术岗位,使得很多本可以在技术领域取得更多成绩的人过早地脱离技术,造成很大的人才浪费。袁隆平如果也是早早去当官做“博导”,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通宝推:某人a,
家园 我一向认为中国最需要的不是所谓"大师"

而且几百万上千万踏踏实实的工程师和几千万上亿踏踏实实的技术工人

感觉国家领导可能被忽悠了,哎

家园 同感。”大师“是水到渠成的产物,不是激素助长的产物。
家园 这个话题涉及到中国社会里一些从微观到宏观的改变,

有深入探讨的空间。

技术派在中国人群中比例的增多是个趋势,近十年的高等教育普尤其是在大学教育里重理轻文的局面都是这个趋势的温床。想想从扩招以来到现在中国每年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而其中学理工的要占很大一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年轻人群,即便这其中有因为教育体制僵化导致的思维僵化、也有很多不爱学习的和对技术不感兴趣的,但只要有那么一部分人(具体比例我说不准,但感觉不会小)是正儿八经地接受了理工思维的影响,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各种科学技术的原理,这已经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还加上一部分没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工作中接受了一部分技术培养的青年打工人群和生意人,如果两部分人能加强知识交流和信息传递,将会是个不错的局面,能解决很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独特的人际交流氛围也能为这个趋势提供舞台,比如陈经先生和河友们一阵吃喝就能交流出一些火花,琢磨出不少原理。首先是中国人多,又喜欢凑堆侃事,这点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就比老外强,但从前人的交流大多数还是围绕其他方面,诸如家长里短人际关系,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属于无效信息。现在这个氛围似乎在以技术人群为主的年轻人里有了改变,从开发人类思维和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讲,这是个新鲜可喜的转变。

中国人有爱学习和实践的天性,头脑大多数也不笨,如果让这个国家一大批受过现代技术教育的年轻人把热情和精力都用来琢磨技术、交流技术,这会是个很“可怕”的局面。让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发达国家借以封锁中国的所谓技术瓶颈将很快成为历史。

家园 如果话语权不被文科生把持就更好了~~

比如西西河,超大这样很多理工男的论坛~~

可惜传统媒体还是文科生把持,文科思维

好不容易有个工科的,许知远,结果还是个JY,哎

家园 你真是讲到了点子上!

没宝推你了。

对在“管理-技术-管理-技术。。。。”的怪圈里泡过的一个老人家来说,

你真是讲到了点子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