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文乱谭 -- 淮夷

共:💬35 🌺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英文乱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nguished English》是我乘地铁时读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书的作者Richard是美国的语言学家,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家中学当了25年的英文教师。

    这本书读来很轻松,可算一部美国版的《咬文嚼字》。序言里作者直言:“I’ve written Anguished English to make you laugh.”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此书让我在地铁车厢里忍不住笑出声来,旁边乘客纷纷侧目。

    本书的主题是英文中的bloopers。Blooper的意思指电影中意外拍错的镜头,所谓的“花絮”。在书里作者用这个词指代英文的拼写或语法不当、单词乱用、以及逻辑混乱等各种各样的错误。

    在25年的教学中,作者遇到了很多雷人的英文,也就是他所说的“bloopers”。这些错误的来源可谓千奇百怪:学生的英文作业,家长写的假条,法庭记录,报纸标题或者高速路牌广告。总之,它们的荒谬达到令人高山仰止的程度。

    比如学生家长经常分不清execute(处决)和excuse(原谅),给孩子的病假条写道:“犬子偶恙,缺课一天,please execute him.”

    更有趣的bloopers其实不是上面的用词错误,而是一句话里混乱的逻辑。比如作者逛街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古董店,招牌上写着“We buy junk and sell antique”。又如,在教堂里有一则张贴广告:Don’t let worry kill you off – let the church help。

    赝品商店和杀人教堂也还罢了,比起法庭上的审讯实录,前者顶多是隔靴搔痒。法院的问答要遵从固定的询问流程,碰到那种一根筋的罪犯,法官恨不得要撞墙。

    比如书里写到法官询问一个犯人:

    Q: All your responses must be oral, OK?

    A: Oral.

    Q: How old are you?

    A: Oral.

    而法官下面的照本宣科则是要让犯人去撞墙了:

    Q: I understand you are Tom’s mother.

    A: Yes.

    Q: How long have you known him?

    《Anguished English》一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叫做离奇版的世界简史。这部简史,系由美国中学生的历史作业汇集而成,读者亦可由此窥见美国学生颠覆一切的解构精神。

    比如简史的一个片段讲述林肯,书中这样写道:

    Abraham Lincoln became America’s greatest precedent. Lincoln’s mother died in infancy. When Lincoln was president, he wore only a tall silk hat. He said, “In onion there is strength.”

    若按字面直译是颇为费解的:林肯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先例。林肯的母亲死于婴儿期。当林肯做总统之时,他只戴一顶高的丝帽。他说,“洋葱就是力量。”

    作者汇集此书之时,并未标出错误何在,这大约是他做语文老师的习惯,把错误留给读者自行解决。好在,这些句子的错误颇为扎眼,不难一一找到:

    1)林肯是先例?(总统president拼成了precedent)。

    2)他的母亲死于婴儿期?(正确的表达是Lincoln’s mother died in his infancy. 因为少了一个代词his, 林肯的出生遂成谜题)。

    3)只戴一顶高的丝帽(平白多了一个副词only,于是林肯变成裸体爱好者)。

    4)洋葱就是力量(本该是In union there is 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一词之差,你能想象林肯嚼着洋葱发表演讲的样子吗?)

    此书还提到一个很好的话题,叫做“Lost in Translation”。作者周游列国,在酒店和餐馆里面遇到很多奇怪的英文,常令他不知所云。作者说,这种情形以日本为甚。这让我想起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东京)里面,美国老演员鲍勃在东京拍广告,日本导演对他讲了5分钟的拍摄要领,用日文讲的,鲍勃如坠雾中。日方女翻译的英文也不太灵,她只翻译一句话:导演让你看镜头,慢慢转动头部。鲍勃晕了:Is that all?

    可惜作者未能来华一游,体验一下Chinglish的翻译。中国人想象之奇,更在日本之上。

    中餐馆里的菜单,红烧狮子头或蚂蚁上树的英译,令人望而生畏,自不必说。我有一次路经山东德州,在高速路边卫生间,见到一个洗手后的烘干机。中文写成“干手器“已属不雅,英文译名“does the hand”更加匪夷所思且兼少儿不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手机照的,不太清楚)

    至于翻译衍生出的种种怪词,亦有其时代的烙印。五四时代的文人经常把音译词汇直接拿来用,这种生硬的怪词在当年也曾风靡一时,从鲁迅胡适到郁达夫朱自清,概莫能免。

    譬如我最近在《中国启蒙运动》一书中,偶然读到成仿吾的一段文字。成仿吾是革命小将,1928年,他写了一篇文章批评鲁迅。文中写道:“我们如果还能挑起革命印贴利更追亚的责任,我们就还记得再把自己否定一遍,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龌龊的农工大众。”

    文中有两个玄奥的词:印贴利更追亚,奥伏赫变。成仿吾同志写给农工大众的这篇革命檄文,恐怕农工大众挠破头也是看不懂的。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aten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英语早就不是英国人美国人的英语了

      有印度的英语、新加坡的英语、澳大利亚的英语

      所以中国的英语不仅不应该奇怪,还要有一种心理准备:

      随着中国的崛起,Chinglish将逐步侵蚀到主流英语之中

    • 家园 小楼读书时的中学课本上就有些

      西门汀

      还有

      费厄泼赖是迅哥儿普及的

      梵阿玲

      (这个出处还记得 朱自清《荷塘月色》“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西门汀出处就不记得了。

    • 家园 和另一个Lost In Translation的例子

      链接出处

    • 家园 讲个自己的糗事

      去年参加学术会议,

      文章里面大量提到印度文化的圣池,sacred water

      发言前一晚检查文章和发言稿,发现所有的sacred写成了scared

      当场炸毛了~~

      幸好多检查了一遍,不然就糗大发了……

    • 家园 和一个

      俺在陶然亭公园东门的那条街上,看到一个洗车的地儿,上书“洗车房”三个大字,下面写着“Washes the garage”,和这个“Does the hand”异曲同工。

      那条街好象是叫“太平街”,读起来很像“太平间”

      • 家园 俺家旁边的家乐幅

        和大多数商店一样,每个标牌下都弄段英语。儿童音像区那里,估计本来要写成audio and video的,但地方不够写不下,就给简写成Children AV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