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哉轩辕--绳结,拼音文字,汉语和文明 -- 泉畔人家

共:💬149 🌺1099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Youtube上看来的,不知放哪儿合适,就扔这儿了

        DNA history 1-the migration of old Asian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NF0oCt5NT8

        DNA history 2 - the expansion of new Asian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7N34eO4jc8

        一个问题不是很明白: 即便现在的人类从东非出发到达世界各地的假说是成立的,那么,迁移的一路上所产生的不同的种群,又是怎样产生出差异的?

        如果世界各地本来没有土著,迁移人群应当是种群内通婚,应该相对纯血才对,怎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差异?

        如果世界各地本来就已经有了很多土著,混血后产生差异倒说得通,但是,那些土著又是哪里来的呢? 还是东非? 难道在不同的环境下,经过千百年,连基因都跟东非的兄弟姐妹们产生了很大差距?

        如果世界各地本来就散布着各种不同的人种而不是单一起源? 似乎更好解释一些。

        至于非洲的那位“老祖母”,应该也说得通。 想想我们网上推10代,应该有2的10次方位祖先,对应的时间大概200-300年吧。 如果往上推1万年,最多可以有2的500次方位祖先会在我们的基因里留下印记。怎么联系,也能带点“老祖母”的基因印记吧。

        纯外行,拍砖轻点。

      • 家园 对了,不是纹身,是穴位

        现在不宣传这个了。他身上标的都是一些穴位,好像是治疗胃病一类的穴位,位置都很准,都是按中医穴位标示的。刚开始有欧洲学者认为据此可以认为欧洲比中国早2千年有针灸疗法,后来就没人吱声了。估计是基因一测发现直接就是亚洲人,或者说就是苗,彝一类民族的人,这下麻烦了,就什么都不说了。

      • 家园 不止山海经

        记得看过个说法,舜还是禹是从衡山一位隐士手上得到了失传的山海图。如果这个传说有原型,那么山海图应该制作于尧舜禹之前,就是大洪水之前。

        而关于上古世界,中国典籍里有些东西不是一般的精确,归类于巧合明显不合适。

        《管子》第77篇 《地数》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封禅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管子/第78篇揆度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

        注意《管子》里的几个关键数据 “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海洋占比71%左右,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 我们假设管子里的2里等于1公里,14000*13000 大约是1.8 万亿平方公里。这仅仅能归类于巧合? 尤其7:3的比例关系,《管子》成书再晚,也不可能晚于秦汉,也不可能是今人伪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类似内容也出现在《论衡》中

        鄒衍之書,言天下有九州,禹貢之上錢、黃、王、崇文作「土」,誤。所謂九州也。盼遂案:此二句疑衍。下文「禹貢九州,所謂一州也。若禹貢以上者,九焉」。此「禹貢之上」,即「禹貢以上」之訛。「所謂九州也」,即「所謂一州也」之訛。禹貢九州,所謂一州也。若禹貢以上者,九焉。淮南地形篇:「天地之間,九州八柱。(

        「柱」誤「極」,依王念孫校。)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正西弇州,正中冀州,西北台州,正北泲州,東北薄州,正東陽州。」亦以神州在東南,蓋本鄒衍。此謂大九州也。禹貢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在東南隅,名曰赤縣神州。文選吳都賦劉注,引禹所受地記書曰:「崑崙東南,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即禹受地記,亦見三禮義宗。)與衍說同。難歲篇載衍說,亦謂中國方五千里。復更有八州,每一州者四海環之,名曰裨海。有裨海環之。史記孟子傳索隱曰:「裨海,小海也。」按:河圖括地象曰:「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崑崙山,其山中應於天,居最中,八十一域布繞之,中國東南隅,居其一分。」亦謂中國為八十一分之一。與衍說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此天地之際。漢藝文志陰陽家:「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封禪書言其著終始五德之運。今並不傳。其瀛海神州之說,只見於史遷、桓寬、仲任稱引,不知出其何著。然據史記孟子傳言其作終始大聖之篇,先序今以上至黃帝,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因而推之及海外,以為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又鹽鐵論論鄒篇云:「鄒子推終始之運,謂中國,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則知其大九州說,出自鄒子終始。仲任時,當尚及見之。此言詭異,聞者驚駭,然亦不能實然否,相隨觀讀諷述以談。盼遂案:「然否」二字,說郛引作「幸」,屬下讀。故虛實之事,並傳世間,真偽不別也。世人惑焉,是以難論。難,問難。

        从这些典籍看,在儒家学说统治主流之前,"史遷、桓寬、仲任稱引,不知出其何著"这些不知出自何处的说法,实际上相当的精确。

        “亦謂中國方五千里。復更有八州,每一州者四海環之,名曰裨海。有裨海環之”

        “鄒子推終始之運,謂中國,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地球表面积1.5亿,现在中国接近1千万,如果按战国时期按3百万左右算,这个八十一分之一误差还真不大。

        这些人能胡编出地球地理分布来?不大可能,显然他们应该是看过山海图的。再对照史记里 黄帝本纪的记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那么颛顼时期,使用八卦(我个人认为八卦和卦象最初都是天文观测工具,是通过日月和五大行星,北斗等来定位的GPS)一类的原始天文观测工具,进行过全球性原始测绘也未必就完全不可能。只是后来洪水之后,测绘技术失传,八卦也被一群神棍们搞成算命工具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先花再问,既然尧舜之前就进行过全球测绘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既然尧舜之前就进行过全球测绘,而且都已经有了山海图了。

          那么先贤们应该能测出来地球是圆形的吧?

          舜拿到的应该是“山海球”才对呀

          • 家园 反过来想,天圆地方也是能讲通的

            恒星相对地球是可以看成品面的,所以可以以地球是圆,通过地球相对恒星图的运动做天文观测,现代天文学计算距离好像就是这个办法。但从逻辑上来讲,假如人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他们把恒星面变成圆的,计算效果应该是类似的。所以中国讲天圆地方,应该也不是无源而来。把天做成圆的,以地为坐标中心,天围绕地球运动就类似极坐标系,以恒星为坐标,以太阳为中心,地球运动应该就像平面直角坐标系,两者应该是能相互转换的。

            所以舜的山海图也不能算错。在古代以地球不动来搞坐标还现实点,不然首先就需要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观测坐标系太难建立了。

        • 家园 儒家的东西都是虚头巴脑脱离真实世界。

          纯粹为一小撮统治者,钝化人民的进取意志。

          遗患后世。

        • 家园 我用google地球量了一下欧亚非大陆块的尺寸

          《管子》第77篇 《地数》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我用google地球量了一下欧亚非大陆块的尺寸。从白令海峡到葡萄牙西海岸,大约是11700公里。从南非好望角到挪威北端,大约是11600公里,如果刨去中间地中海的宽度,大约是10900公里。

          周秦时代的一里相当于415.8米,这个相当可靠。因为有当时的铜尺实物出土,当时一里相当于1800尺,这个古籍记载相当统一。所以按照这个换算,管子说的大约相当于东西长11600公里,南北长10800公里。确实符合度很高。

          • 家园 所以问题就是管子的数据从那来的

            春秋时代的管子,是怎么知道这个数据的。信口胡说的?海7陆3和28000,26000精确度都太高了,简单的认为是管子瞎编的明显不合适。但这么精确的数字,包括精确到个位的出铜出铁之山,显然在上古时期有人进行过一次测绘。也许他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但通过日月星辰,通过仪器(九宫八卦)推测2点之间距离我认为还是可能的。

            所以尽管很多地方人到不了,比如青藏高原。但有船只航行到印度,在岸上进行测影和星象观测,就可以推出当地距离洛阳有几千里。而且这种测绘需要一些坐标原点,英国的史前巨石阵就是这种精确测量需要的坐标原点之一。安徽凌家滩,内蒙红山附近,这些6千年前的文化附近,也都分布有这种巨石阵。英国巨石阵和内蒙红山的巨石阵在同一天通过记录观测到的日影,月影,几大行星和北斗等的位置差异,理论上应该能计算出2地的直线距离和相对方向。古人还真未必就没有这个能力。

            • 家园 如果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大致可以测出地球的经纬长度的。

              不需要环游世界才能知道地球的大小的。

              当然上古是否有这样的智慧,就不知道了。

            • 家园 如果管子不是瞎蒙,那只能说明他祖上是从欧亚大陆另一端来的

              把欧亚大陆的地图全趟开虽然比较夸张,但几代人努力一下是可以做到的,也没准真有这种人。但绕欧亚大陆走一圈回来,就太离奇了,所以如果管子对欧亚大陆了如指掌,那说明他祖先肯定是西欧的探路农民

              • 家园 呵呵,那南北怎么测的那?

                那管子总不能是从南非过来的吧?

                英国是有巨石阵的,这种巨石阵安徽凌家滩,内蒙赤峰红山也有的。这些我估计是测绘的坐标原点,精确作图靠的就是这些坐标原点。

                我们为什么非认为当时的人就做不到那?几艘小帆船,照样可以沿着海岸环游世界的。有捕鱼找水技巧的古人可能比我们什么都依赖补给的现代人在不依赖机械的情况下行动的还快。而亚欧草原上,从内外蒙到黑海沿岸,蒙古骑兵当年一天行军接近100公里。而几千年前,率先掌握文明的部落,如果有了车,加上草原上有的是可以射猎的鹿之类的,一天1,2百公里还真不一定难(没补给压力)。而且没有能威胁他们的敌对势力,几百人就能在亚欧大陆大游行了,在春天道秋天的180天里,可以搞个上万公里的往返的。高一阶的文明征服低一阶的文明,有时几百人就足够。西班牙征服玛雅不几百人就搞定了。

      • 家园 链接里的例子不是2,000 years ago的吗?

        都汉代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