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 -- 妖猫drake

共:💬50 🌺6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图全挂了

      看不到图。

      • 家园 投花慰问一下,不过挺奇怪,老兄在国外还是用代理么?

        我用的都是tu6的图床,我这边显示没问题,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国外不行?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二)

      2. 在“心理战”的幌子下撒下死亡

      虽然飞艇攻击渐成隔靴搔痒,德国人还是选择对英国民众与日俱增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视而不见——凯撒的军官们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武器,配合他们自认为精妙的指挥,必定可以用空中的死亡之雨迫使英国人投降。到了1917年, Luftstreitkrafte/Luftstreitkrfte“第二帝国空勤队”的铁十字翼轰炸机已经在西线的辽阔战场上用成千上万协约国士兵的鲜血与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威力。

      此时的德国轰炸机也有了自己的独有编制,德国人称之为Kampfgeschwader der Oberste Heeres Leiting,简称为Kagohl。Kampfgeschwader在部队编制中还被缩写为KG,当时的轰炸机部队直属于Oberste Heeresleitung陆军统帅部,所以我们可以翻译为“陆军统帅部直属轰炸机大队”。一般Kagohl会下属一个大队部和六个小队(Kampfstaffel,简称为Kasta),每个小队一般装备六架战机。

      基于在决定性战场集中最多的轰炸机打击力量的目的,轰炸机大队全部由陆军统帅部直接指挥。所以与战斗机大队Jagdgeschwader相比,轰炸机大队需要更多的穿梭于各个战场之间充当救火队的角色。由于新式多发动机重型轰炸机体型庞大,其装备了凶悍的全方位防御火力,拥有较高的飞行高度和并不算缓慢的速度。

      这些性能优势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型多发重型轰炸机可以单枪匹马逾越地面高射炮防线,甩掉或者逼退敌方的截击机。因此与每每被狂风和敌袭打得七零八落的齐别林飞艇编队相比,轰炸机编队可以相对整齐的飞抵既定目标上空。

      空军高层为KG3或者叫“England Geschwader英国航空团”/“England Wing英国之翼”安排的英国本土目标首要是工业企业、军火仓库,其次是南部的公共设施。处于综合考虑,空军决定弃用齐别林飞艇那种趁着夜色偷偷摸摸投弹的战术、改用大胆的白昼轰炸模式。德国空军认为白昼大轰炸将极大的影响英国本土的军火工业的补给转运工作,同时铁十字在光天化日之下穿越海峡深入英伦三岛,将给英国朝野军民的士气造成决定性的打击。

      根据“齐别林灾难”时的经验,德国空军判断对伦敦——日不落帝国的心脏的打击将极大的降低前线英军的士气,因此认为其军事和政治意义远高于一般的英国本土目标。而铁十字翼轰炸机腾云驾雾飞跃英吉利海峡,从不可一世的在皇家海军头顶上飞过播撒死亡,这实在是德国空军高层梦寐以求的精彩画面。

      尤其是1917年的公海舰队早已雄风不再,曾经敢于泛舟英国海岸,炮击英国村镇的大舰巨炮如今只能龟缩在基尔港等由水雷和岸炮严密布防的巢穴看着海上飘扬的英国战旗中瑟瑟发抖。德国空军相信使用KG3轰炸英国本土将使空军这一新升兵种彻底压倒地上的老容克和海上的贵族老爷们。

      实际上,后世研究者认为德国空军批准以英国本土为目标的远程轰炸行动就是押宝在其可能给英国军民的士气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看似“唯精神”的观点出现在以“唯武器论”和克劳塞维茨式破坏军队组织度理论信徒的第二帝国陆军身上确实是件有趣的事。

      相对于信奉约米尼理论的英法部队,德国人更喜欢破坏和扰乱敌军组织部和指挥体系而非其士气和战斗意志。德国空军作出这种背离德国传统战争传统的疯狂计划的背景是“心理战/舆论战”在一战中的悄然兴起,在新的残酷国家总体战中,国民的士气和战斗意志与其国家工业基础一样都是重要的战争资源,甚至是更为稀缺的战争资源。

      德国统帅部很早发现“心理战”的巨大效果,也是最早全力投入这条看不见的战线的国家。对协约国意大利伊普雷前线士兵发动的报纸攻击,以及对俄国各类革命者尤其是列宁同志的支持是德国统帅部“心理战/舆论战”最为出名的战例。

      尤其是德国总参谋部对列宁的支持,使得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有足够的力量去瓦解俄国军队,广泛的发动革命和暴动,直接导致了协约国重要成员沙皇俄国退出战争,不过这项成功的“心理战”在1918年也孕育了第二帝国自己的内部掘墓人——基尔港水兵起义。结果取得东线最终胜利的德国自己也被汹涌而来的红色怒涛拍个粉碎,步了沙俄的后尘。

      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处在欧洲踏入“总体战”地狱的最后一步,被基本遵守了多年的旧式战争道德最终被惨烈的全民伤害和无差别攻击所淘汰。在这次“Great War”中,德国人几乎是所有违反战争道德的丑恶行动的始作俑者——毒气战、无限制潜艇战以及对和平军民的空中袭击。但德国最高统帅部和德皇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地狱恶魔,他们也会因亲手打开地狱之门而恐惧和焦虑。

      据说德皇为在停止齐别林飞艇袭击后再次发动对伦敦的空中攻击而坐立不安,即便他不喜欢甚至有些憎恨住在伦敦的那几位远房皇亲,但是“A king does not kill a king”也算是最基本的贵族法则之一。

      德国陆军统帅部也此时也是惴惴不安,他们并不是害怕违反道德,而是发动齐别林飞艇空袭后,德军高层诧异的发现英国人反而被炸的同仇敌忾上下一心,这一回,看着年轻的空军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容克们担心英国人再次在攻击面前同心同德。

      面对陆军和高层的一片反对,恩斯特.冯.霍普纳(Ernst Wilhelm von Hoeppner)摆出一副“舌战群儒”的架势,他多次公开的指出,伦敦根本不是什么和平城市,相反,伦敦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合法的军事目标。

      首先英国人自己在伦敦大规模设防,由高射炮、探照灯和拦阻气球组成的死亡花环环绕在伦敦城周围,更不用说点缀在这些杀人的“荆棘”之间的英国截击机群了。霍普纳叫嚣,从齐别林飞艇袭击开始,伦敦就不再是一座不设防的和平城市了(这位脸皮厚的可以,诡辩水平也堪称高手)。

      其次,英国人将大量的军事工业设施,比如军工厂和军火库留在伦敦,霍普纳认为英国人此举就是用和平居民作为战争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盾”。他叫嚣在总体战时代,德国人完全可以“合理合法”的轰炸伦敦,只需将目标定在如铁路枢纽等对战争意义重大的军民用设施上就好了。

      在这种战时“人道主义”辩论中,任何为和平居民的理性考虑,为降低平民伤亡而付出的善意努力,最终会被战场上传来的伤亡数字所打败。德国高层从来都是一群麻木不仁的凶手,用封锁和无限制潜艇战,德国已经杀死了成百上千的英伦和平居民。

      这一次,1917年的春风注定无法唤醒德皇和他将军们心底的那一点人性良知。为了能够取得“决定性转折”,德国统帅部收回了他们的反对意见,最终批准了对英伦三岛的轰炸行动。至此,一群群的德国飞鹰注定要盘旋在伦敦上空,它们翼下的铁十字将再次向伦敦平民投下死亡的阴影。

      德国空军是CAS close air support任务的始作俑者之一,图为容克制造的第一种专业对地攻击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希佩尔率领的公海舰队战巡编队多次炮击英国海岸城镇,被英国人骂为“baby kille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年新闻照片记录下遭到德国海军炮击的城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事实证明,炮击除了增加英国人的战斗热情和对德国的刻骨仇恨外,毫无用处,倒是公海舰队反遭气急败坏的英国舰队摁在多格尔沙洲一通暴打。图为当年的宣传画和矗立至今的纪念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事实证明,英国民众杀不怕,炸不服,吓不倒,越来越多身负国仇家恨的英国青年踏上战场,要德军偿还血债。一战时威廉和他的将军们不懂这个道理,二战的小胡子和戈胖子还是看不明白这个道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国统帅部也许是一战中最懂得操纵“心理战”的——他们的战果从伊普雷前线的意大利降兵到席卷欧洲的革命风潮,连德国自己都被东来的红色怒涛冲的粉身碎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听德皇和他的幕僚们谈人道主义和战争道德,有点看猫吃斋念佛的意思,毒气战、无限制潜艇战,甚至在巴黎大炮炸毁教堂之后给炮手受训,这一切让人怀疑德国高层还剩下几分人性。图为东线德军释放毒气和倒霉的“卢西塔尼亚”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恩斯特.冯.霍普纳(Ernst Wilhelm von Hoeppner)与德国其他高级将领相比,他不屑于伪装,宁愿露出赤裸裸的残忍,公开的践踏道德和人类社会的战争底线。图为和红男爵握手的霍普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霍普纳相信“土耳其十字”不会重蹈“齐别林飞艇空袭”的后尘,因为此时的轰炸机个头更大,非得更高更稳更快,自卫火力也更强

      图为汉德列.佩吉轰炸机和哥达式轰炸机的自卫机枪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三)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四)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五)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六)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七)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伦敦上空的第一群鹰(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

        德国统帅部很早发现“心理战”的巨大效果,也是最早全力投入这条看不见的战线的国家。对协约国意大利伊普雷前线士兵发动的报纸攻击,以及对俄国各类革命者尤其是列宁同志的支持是德国统帅部“心理战/舆论战”最为出名的战例。

        尤其是德国总参谋部对列宁的支持,使得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有足够的力量去瓦解俄国军队,广泛的发动革命和暴动,直接导致了协约国重要成员沙皇俄国退出战争,不过这项成功的“心理战”在1918年也孕育了第二帝国自己的内部掘墓人——基尔港水兵起义。结果取得东线最终胜利的德国自己也被汹涌而来的红色怒涛拍个粉碎,步了沙俄的后尘。

        虽然说差不多。,情况是德军总参谋部的确是帮了列宁,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列宁是什么人。

        当时德军总参谋部为了逼迫俄国退出战争。已经达到了病急乱投医的程度,四处搜罗一切可以一夜之间打倒沙俄的办法。这时候有个人,叫Parvus,此人以前是个左翼分子,列宁的信徒。后来当了个军火贩子,因此跟德军总参谋部很熟。听说了之后跑去跟总参谋部说我认识个能一夜之间搞倒沙俄的人。只要给我份证件让我通过就行。于是乎德军参谋总部就给了这么一份通行证(反正不花钱)。列宁回去的旅费都是Parvus给的。所谓什么德军参谋总部亲自安排火车送到俄罗斯那都是小说家言,波兰地区的交通早就给破坏殆尽了,没有火车,再说德军参谋总部怎么安排渗透战线?

        而且就以当时俄国形势来看,支持布尔什维克还不如支持社会革命党呢。更何况当时和列宁同车30多人里面,还有十几号社会革命党分子和孟什维克的头头。难道这算是德国支持孟什维克的证据不成?

      • 家园 是笔误吗?

        前文说1916年底霍普纳策划了“土耳其十字”行动,并组成了一支新的轰炸机编队,其正式名称为“Kagohl 3/KG3(High Command Battle Wing 3)”。这里又出现了

        空军高层为KG1或者叫“England Geschwader英国航空团”/“England Wing英国之翼”安排的英国本土目标首要是工业企业、军火仓库,其次是南部的公共设施。

        另外,怎么没有KG2啊

        • 家园 小猫比较马虎,多谢老兄啊,花谢

          KG2和KG1基本都是执行前线近距支援任务的,装备的哥达式III型等战术轰炸机,以装备过一批汉诺威CL-3和容克斯CL-1

      • 家园 很奇怪,德国人为什么不用飞机去轰炸舰队?

        反正英吉利海峡飞过去也是飞,在北海上找到舰队炸也是炸?是不是因为那时候投弹技术没发展到定位呢?

        • 家园 主要还是缺乏有效的反舰装备

          印象中第一次航空鱼雷攻击是协约国对土耳其油船的打击,记得是意大利人,这个还要查一下。用的是“白头”鱼雷。德国人在1917、1918年还没有航空鱼雷的试验,自然不能用鱼雷打击英国舰队。

          航空炸弹反舰就要考虑炸弹威力的问题,哥达式最大载弹量才1000kg,一般也就是挂几颗200kg、100kg级的炸弹,即便击中英国战舰,也难以伤筋动骨,但是要准确炸中,以当时的观瞄设备水平,必须低空水平轰炸,危险性太高。

          美英等国对航弹反舰一直是不太信任的,美国的米切尔使用汉德利.佩吉成功的击沉了战列舰靶舰,其使用的战后才出现的重型航弹,应该是2000磅级的,这样的炸弹哥达带着勉强,也就是汉德利.佩吉这样的大家伙才行。

      • 家园 二战日本没造齐柏林却造小一号的远方表亲

        利用高空存在的大气环流层,从上风的日本放飞系有炸弹的气球,在估算出需要飞行的时间后,通过计时器释放氢气,气球上的炸弹就会落在下风处的美国本土。

        1944年9月25日,日本大本营下令组建施放气球的特种联队,由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直接指挥。主力联队部署在大津、勿来附近;其他联队部署在一宫、岩沼、茂原、古间木等太平洋沿岸地区。10月25日,梅津美治郎向气球炸弹联队下达了攻击命令。攻击时间从1944年11月1日到1945年3月。投下的爆炸物是炸弹与燃烧弹,其中有15公斤重的炸弹7500个、5公斤的燃烧弹3万个、12公斤的燃烧弹7500个。施放带炸弹的气球总数达1万多个。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3月,1万多个气球将4.5万个炸弹和燃烧弹飘送到美国,引起森林大火,造成人员伤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