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一)读杨文记 -- 2313234454dfsd

共:💬85 🌺138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三)能力非天授

      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军事能力

      时人最感兴趣是将毛主席蒋介石二人的军事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军事能力的确贯穿于二人成功与失败的始终。恰恰是军事能力的差异、高低,昭示着人生的成功,决计不是靠着裙带关系,决计不是靠着各种投机钻营,决计不是天生异秉,决计不是天命所系……人生的成功,毫无任何捷径可走。一步一个脚印的百炼成钢,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千千万万的志士鲜血凝聚起来、沉重的令人窒息的历史经验,造就了时代的风云人物。

      毛主席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勿庸质疑,蒋介石在军事方面的弱智也已成事实。我们在确定这些结论的时候,可曾细想过他们二人军事能力的巨大差异,除了各自天赋以外,还有什么更为重要的原因最终规定了各自的人生轨迹。

      蒋介石的仕途,在刺杀陶成章之后尝到了暗杀给他带来的无比荣耀与利益。终蒋介石一生,重视并利用特务机构进行暗杀活动成了蒋介石政治生活中一个鲜明的特点。蒋介石可以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刺杀汪精卫,却不知充分利用这些潜伏人员收集更为重要的关于汪精卫及日本的战略情报。蒋介石消灭异己的方法也很简单:消灭肉体。之后,蒋介石开始直接追随孙中山先生。在蒋介石的履历中,任职营长、团长的经历非常短暂,长期直接担任师、军高级参谋。蒋介石只受过比较低级的军事教育,在之后的军事履历中,却主要担任了战役级别的军职。之后,蒋介石迎来政治、军事生涯的全面、快速上升期,长期居于统帅决策层,更是没有军队基层的实际指挥、带兵经验。

      杨教授统计蒋介石“50岁之前讲得最多的就要算是对士兵和军官的讲演了”, “蒋介石讲演当中经常会提到的内容,大都是如何整饬军容军纪。反映到军事指挥上,他经常关注的也是一些明显应该是由那些团长营长去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现象与蒋介石的军事履历对比之后,是否有几份反讥呢?蒋介石受的军事教育最高不过士官教育,却没有做过几天称职的连长、团长。但蒋介石的讲话却总是围绕着团长、连长应该关心的问题展开。众所周知,在军队的编制构成中,连长、团长是基层中最为重要的军职,甚至有衡量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看连长之说。连长是最小的战术单位,团是最小的战役单位,团长是连接战术与战役的中枢职位,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有人讲蒋介石喜欢越级指挥到团,但林彪同样喜欢越级指挥,如何到了蒋介石成了一种致命的错误?原因即在于蒋介石没有实际的基层军事指挥经验,对于团以下战术单位如何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战术效果,蒋介石没有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经验。因此,就会出现林彪越级指挥是正确的、适宜的,蒋介石越级指挥就是瞎指挥。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蒋介石只关注细节,性格拘谨,宏观思维能力欠缺,虽然这些问题的确存在。

      反观毛主席一生,虽然没有学过一天的军事,军事能力却是不世出,可以这样说,自古之用兵,用“无出其右”来评价毛主席在军事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毫不为过,难道毛主席的军事才能源自天授?

      毛主席的第一次统兵是秋收起义,结局是溃败。虽然这支队伍有大量丰富军事经验的军官,但在运筹、组织、指挥方面,毛主席间有反对意见,最终的决策权还在毛主席。麾下几万人,发起的战争规模肯定是战役级别。最后的结局是一路溃逃,最后与毛主席一起上井冈山的约为800人左右,即一营之规模。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极端严酷的环境,在实行去留两便的政策之后,最终与毛主席上井冈山的人数绝对不过一营之数,并且毛主席并不实际主管作战任务。从秋收起义失利后实施的一系列举措看,这些举措偏重政治方面,而非军事方面,这也符合毛主席缺乏军事经历的历史事实。在长沙的指点江山为毛主席积累了深厚的政治知识,毛主席有着绝对的学识与素养。在宏观性方向的把握上,毛主席开始发挥着自己积累多年的知识优势。这也充分说明了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充分的积累与沉淀形成的。

      井冈山上的军事斗争对象通常只是地方势力。毛主席首先遇到袁文才等军事干部,为毛主席普及了营团级军事指挥知识。之后,朱毛会师,队伍一下扩大到团、旅规模。朱德在滇军的职务即是旅长级别,朱德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朱毛会师之后,队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产生军事人才的短缺,即在于朱德有效地弥补了毛主席在旅团级别上军事经验的欠缺。“朱毛”不分家,朱在前毛在后,与朱德当时在军事方面的不可或缺息息相关。在井冈山草创时期,朱德作为拥有师级丰富经验的军事干部,对于尚处于绝对劣势的红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央根据地在全盛时期,麾下兵力10余万人,相当于一个战略方面军。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毛主席在战略方面的天赋开始得以发挥。经过了井冈山早期的基层军事斗争,毛主席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军事经验,这对毛主席在战略、宏观方面的能力形成,起着充实经验、夯实基础的作用。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在中后期,精力主要集中于师、军级的军事指挥。看当时毛主席所写的文章,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在积累一定的基层军事经验之后,指挥师、军级作战时得心应手。比如,毛主席详细规定了在怎样的兵力对比下可以打歼灭战,在什么战场环境下,可以实施围歼战斗,打胜仗的具体标准为多少。如果没有一定的基层军事指挥经验,是写不出这么详细可操作性的文章。看毛主席早期的文章,即使一个不懂军事的人,也可以略为知道应该如何打仗。

      毛主席并不是一个简单地所谓“浪漫主义气质”导致的“不喜欢去管什么具体的细微末节,只喜欢海阔天空。”这纯属没有认真读毛主席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文章。毛主席关注细节的时候,同样非常关注。一个不关注细节的的统帅,能够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吗?只是毛主席有着完整的军事经历,加上他本身强大的学习能力与归纳分析能力,更兼他在长沙就学期间积累的丰富政治理论、学识素养,使得毛主席知道因时因地制宜,在战略与战术、宏观与细节方面,充分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

      同样,也不能简单把蒋介石军事能力的欠佳归于性格“内向拘谨”,“缺乏幻想和想象力,不够浪漫,谨小慎微和墨守成规。”归结于底,蒋介石因其军事履历的不完整使得蒋介石严重缺乏基层军事斗争经历,加之蒋介石教育经历本身就不完整,缺少系统性,缺乏理论深度,在直接面对战略、战役这样比较宏观的斗争局面时,蒋介石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本身就是蒋介石政治、军事经验缺乏所带来的局限。

      我们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常打败仗,除了敌我力量悬殊,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即在于这些军事干部本身的资历、能力还无法胜任战役、方面军级别的军事指挥。相比红军时期,抗战初期,八路军各级军事干部都是降一级使用。红军时期,刘伯承是几十万红军的参谋长,在八路军里只是一个师长,仅统帅一万余人,徐向前曾经统帅十几万大军,担任方面军总指挥,在八路军里只是一个副师长。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正是降一级使用,丰富了各级红军干部的军事履历,为以后实施大兵团作战奠定了坚实的战术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将领集中地大发异彩,正是百战之后的结晶。没有抗战时期的下沉磨练,很难想象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会有如此精彩。世界战争史上,在一些特别关键的局部战斗,经常会派出高一级的副职、参谋甚至军事主官亲自下放指挥战斗,靠前指挥的主官在把握战场细节、了解战场情况、组织战斗等方面判断更为准确,组织能力更为精细,对战术的运用更为娴熟。

      如果我们再来比较国民党将领的军事履历,同样会发现这一规律。国民党很多将领缺乏这种全面、完整的军事履历。或者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或者没有基层军事经验,直接任职高层。世界军事强国中,德国将领的战略能力普通比较优秀,这与他们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有关。德国的基层将领只有在参谋部任职之后,才能出任高级将领职务。战术大师隆美尔的短板正是战略能力、全局意识,隆美尔几乎是直接从希特勒的警卫营长提升为装甲师主官,这与隆美尔没有参谋部任职经历息息相关。

      同样,粟裕作为解放军中不世出的杰出将领,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战略思维、全局意识的强大也与长期脱离党中央独立作战有着紧密的关系。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一)读杨文记链接出处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二)指点江山链接出处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三)能力非天授链接出处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补)面对挫折链接出处

      关键词(Tags): #百炼成钢#毛主席#杨奎松#蒋介石#读史通宝推:天天向上A,老老狐狸,jboyin,朱红明,大黄,咪铛,厚积薄发,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观点新颖,有意思!

        降一级使用,丰富了各级红军干部的军事履历,为以后实施大兵团作战奠定了坚实的战术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将领集中地大发异彩,正是百战之后的结晶。没有抗战时期的下沉磨练,很难想象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会有如此精彩。

      • 家园 最关键的不是这些履历

        而是这些履历所能带来的

        首先 很点东西不见得非得亲身去干才能学会

        再一则 就算是亲身去干了也不见得就能学会了

        毛 蒋都曾经打过败仗 但是 能否吸取教训 永不再犯就是素质之所在了陈毅说过毛泽东最大的好处是不二过

        蒋介石呢 一辈子打得败仗何其之多 (大概只有崇祯同志可以差相比拟)但是 他曾经犯过的错误改正了那个 几乎一个没有

        所以周恩来见斯诺的时候就曾经评价说蒋的能力也就是个师长的水平

        李宗仁则认为蒋当一个团长也很难算是合格

        无他 大家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只不过有的人犯了错误付了学费以后塌下心来认真总结 认真学习 认真改正

        最后终于学会了

        有些人却油盐不进 光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客观理由

        这样的人还能学会啥 还能进步啥

      • 家园 del
      • 家园 小修

        按蒋年谱,1911年11月蒋介石被陈其美任命为沪军2师5团团长,1月刺杀陶成章后逃遁日本。

        1913年7月,曾策反北洋军93团一个营,并带这个营攻打江南制造局,失败后继续在上海搞秘密活动。

        1918年9月,任援闽粤军二支队司令,辖两千人,介乎团、旅之间。12月兵败,所部溃散。次年5月重建2支队,7月辞职。

        之后就是军、师级参谋长等高级职务了。

        蒋也有过营团经验,不过为时都很短暂,几次都是尚未和所部磨合就去职,所以基层军事指挥经验还是不足。

        另,中央根据地兵力顶峰也就8-10万人,赤卫队可不能算兵力~

    • 家园 【原创】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二)指点江山

      在毛主席与蒋介石的早年生活与教育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青少年时代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相比他们的共性而言,无疑是更为重要的。一个生活优裕,一个生活拮据;一个家庭完整,一个父亲早逝;一个家学渊源,一个不学无术;一个受过完整的教育,一个教育经历破碎;一个是三好学生式的人物,一个是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差生;一个名师相伴成长,一个无师自学;一个因理论宣传接受革命,一个因生活经历倾向革命……

      三、早年从政经历

      青少年的生活与教育不过为以后的趋同与趋异埋下了伏笔。在蒋介石登顶中国权力顶峰之前的,毛主席蒋介石的社会生活阅历对二人政治价值取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他们的人生走向成年时,开始接触、参与中国政治,两人的道路开始向同一个目标成长——救亡图存。

      毛主席到了大城市长沙,真正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开眼看世界;毛主席开始了解到当时中国的整体状况。在此之前,毛主席还是韶山冲一个纯朴的反抗父亲权威的乡下孩子。之后,戊戌变法、梁启超,以及湖南政治中心的长沙社会百态,开始一步一步浸染着这一张白纸。毛主席欣赏梁启超,甚至自号子任。毛主席领导驱张运动,反抗暴政。毛主席办《湘江评论》,以文会友,指点江山,畅议天下时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时期的毛主席,生活惬意,爱情美满,大有宏图之志得展之感。至于北京大学受冷遇使毛主席自尊受伤,以至于自卑,纯属倒果为因。自尊受伤不假,但以此怀恨知识分子,产生自卑性格,则必然、肯定是夸大之说。一次北京大学的冷遇就可以使志在天下、救民于倒悬的英雄自卑,那日后政治生涯中无数次残酷挫折,英雄还能自强不息吗?多年后与梁漱溟于延安相遇,毛主席拿陈年旧事耿耿于怀,后人对此事的猜度只有一种难听的考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毛主席拿这事儿说事儿,只有一个目的:以旧事儿开场,拉近与梁漱溟的距离,加强沟通效果。

      可以总括一句话,毛主席从小见惯了世界的善,相信正义的力量,对政治的认识比较正面。毛主席一生喜欢阳谋,所谓阳谋,就是意识形态或者说是对“道”的争夺。

      蒋介石自小耳濡目染,较早接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百态,之后东渡求学军事。虽然蒋介石所受军事教育程度不高,但对开拓蒋介石的世界视野、深入了解日本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蒋介石一生服膺日本军事,甚至在对日决策时,都将对日本的尊重发挥到了极致。说严重一点,蒋介石的东渡求学日本,因其近距离对日本的了解,日后对日决策时有着比较严重的恐日情绪,这也是大多数留学日本仁人志士的通病,非蒋介石独有,其代表人物如汪精卫、周作人之流。蒋介石上海十里洋场的生活,使蒋介石充分认识,甚至过高估计了活跃于社会底层的非主流的边缘阶层的力量,这股力量有个俗称:黑社会。同时,长期浪迹于大上海的底层,也为以后对政治的负面认识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政治上,注重权谋与权术的运用。

      蒋介石的敏感更多地来源于家庭的破碎。蒋介石过早失去父爱,蒋母未再嫁,这是非常标准的中国寡妇。在中国,无论是内陆,还是江浙,根深蒂固的对寡妇的歧视与欺辱,是蒋介石从小好强又敏感性格的根本来源。俗语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如果发挥一下猥琐的想象力,当年半夜敲蒋母大门的登徒子恐不在少数。这样的生活境况,对尚在幼年成长期的蒋介石来说,无疑会加深他对社会的负面看法。

      可以总括一句,蒋介石从小见惯了世间的恶,使得蒋介石对政治的非常负面。如“政治使人过狗一般的生活……道德何在?友谊何在?”“政治生活全系权谋,至于道义则不可复问矣。”(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

      将英雄看小,是如今的时代主题。我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历史人物,当我们将历史人物从神坛赶下来的时候,最终,我们并没有将他们从“神”还原为“人”,我们又将他们打入了小人列传的史册。其实,历史人物,是即有神的一面,也有人的一面。我们单纯的把他们当“神”看待固然不对,但单纯的将他们当成“人”看待同样是肤浅的,尤其是把历史人物当成小丑。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一)读杨文记链接出处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二)指点江山链接出处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三)能力非天授链接出处

      百炼成钢:看毛蒋成败知成功无捷径(补)面对挫折链接出处

      关键词(Tags): #毛主席#杨奎松#百炼成钢#蒋介石#读史通宝推:咪铛,aokrayd,p3p2p1,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