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转帖】瞎侃反通货膨胀:1、引子 -- wqnsihs

共:💬735 🌺4447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要慢慢来,用其他国际资本对付他们

          先给大家一个明确的有信用的接口,比如:

          1.每年年初出台一套标准的旱涝保收的优惠到岸价格。

          2.收购不限量。

          3.美元支付。

          关键是持之以恒,就当是官办的走私好了,风险小,利润稳定,一定会有国际资往里跳的。反正我们现在不靠这个,收多收少无所谓,价格又是自己定的,他们很难只针对中国涨价,要涨大家一起涨。今后粮食多了,更不怕。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义务把全球的粮食价格提升一点以调动全世界农民伯伯的积极性。

        • 家园 这话我喜欢

          可是就是这世界上满大街都是犹太人

    • 家园 【整理】粮食总产“七连增”的说法只怕不实

      粮食总产“七连增”的说法只怕不实

      作者:支农

      有关方面关于粮食总产“七连增”的说法,只怕有水分。原因如下:  

      一、主粮方面,小麦、水稻、玉米等育种技术已经有十几年未有大的突破,这些年依靠科学育种提高粮食产量的因素几乎不存在,至少是较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因素不存在。大豆产量减少几乎是定了的。花生单产量与十五年前基本持平。这些情况均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代及地区,未考虑自然灾害因素。  

      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实际上在减少。如果留意一下,大家会发现蔬菜、瓜果类作物的种类及数量方面都较以前丰富,这除了种植技术提高的因素之外,种植面积扩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蔬菜、瓜果类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三、肥料使用上,农家肥料减少,化肥使用的数量大大增加。土地地力呈逐年下降趋势。二氨、钾肥、磷肥的使用,使地力下降的趋势得到延缓,但未能阻止这一趋势。使用除草剂、大型农业机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负担,使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进城务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没有增加粮食单产量。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增加,虽然没有使土地抛荒,但劳动力的不足,确实使农民工外流严重的区域的粮食产量有小幅下降。  

      四、房地产的畸形发展,使大批良田、山脚地变成了建筑用地,耕地总面积一定在减少。所谓置换,并未得到认真执行。即使有的地方确实腾出一些原来的建筑用地补偿被占用的农田,但这些土地要变成良田至少需要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  

      五、近年来,地震、水灾、旱灾、雪灾等自然灾害一直不断,尤其是去年底今年初的涉及大部分产粮区的大旱灾,对粮食产量不造成负面影响是不可能的。受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影响,黄灌区一到干旱季节,能够用黄河水灌溉的地区已经非常有限,而这里正是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产区。  

      六、政府方面,很少有地方政府主动引导、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多数提倡农民转种蔬菜、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招商引资引来的企业,在粮食主产区在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综合以上因素,粮食“七连增”是不可能。其中一年比上年有所增长是有可能的。以本人老家为例,鲁西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但小麦单产自1990年代至今根本没有大的增长,相信其他地区亦然。最好的年份,小麦单产可以达到1000斤,正常为900斤左右。由于受今年春节前后旱灾影响,今年亩产多数没超过800斤。以此而论,所谓“七连增”极有可能像工资大涨、物价基本没涨一样,是统计出来的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  

      虽然如此,我国粮食也没有出现明显紧缺,这可能源于二方面因素,一是粮食进口力度加大了;二是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中,肉类及瓜果、蔬菜类都占了不小的比例。但是粮食产量是关系国家基本稳定的事情,有关方面不应为了好看而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否则一旦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粮食紧缺问题,必然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  

      关键字: 粮食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2/201585.html

      别的不知道,耕地不断减少(良田被征用,山地退耕却不还林)、农村劳动力大批进城、蔬菜种植面积增加都是难以掩盖的事实,中西部是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地,这些年单产能不断提高补这个缺口?还连续7年。不知道国库里到底还有多少粮食?春节前压住,之后会怎样?

      • 家园 补充一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

        美国农业部综合了中国统计局和农业部的数据,并在网上可以下载。目前国家级数据从1949到2008年

        http://www.ers.usda.gov/Data/China/Download.aspx

        从总播种面积看,2006年最高,之后有所下降.同时宏观经济数据进口一直在增加,2008年比2007年高了40%

      • 家园 其实这种靠猜想,靠不完全经验,甚至预设立场的文章

        非常没意思

        质疑统计局、农业部的数据,这个到没什么稀奇的,而且,一质疑这个中国最大的统计数据来源,就让所有不同意见者难以辩驳了,因为除了统计局和国家部委,就很难找到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了,用一句“统计局是编的数”,那别人根本就没了数据,就没法反驳了。

        不过乌有这个文章的这些理由确实有点问题。

        第一条说靠良种提高单产的因素是靠不住的,理由是十几年来育种技术未有突破发展。这个说法大概说明作者对育种的概念还停留在袁隆平刚刚培育出来杂交水稻那个时期吧,也许除了杂交水稻,这个作者甚至不再知道哪怕再多一个的粮食新种的名字。

        其实可以举出很多“十几年”来新的粮种,不说别的,看看登海种业002041,超级玉米的推广,就在这个作者所圈定的“十几年”里的。

        而中国主粮单产是否已经像这个作者所言“依靠科学育种提高产量的因素基本不存在”呢?用统计局的数据是最直接的,惜乎作者一棒子打死,文眼就是统计局不可信,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那么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单产数据,总可以吧,中国玉米平均单产是多少呢?370公斤/亩,而美国的数据折合到中国的度量衡呢,630公斤/亩,这是什么样的差距?中国玉米单产排名世界20位,这是多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作者也可以说,“我说的这十几年没有增加,没有说没有提升空间”,说实话这就近于诡辩了,凭什么说,在单产有如此大提升空间的情况下,中国数十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是毫无建树的呢。其实2005年至今,单以玉米为例,技术进步在玉米单产增加中的贡献度是明显的上升趋势,然而仍然离美国数据有较大差距,一方面说明技术贡献是现实存在的,另一方面说明未来继续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能够反驳这个作者的自我臆测,只不过作者用一个质疑,就视而不见了。

        第二条和第四条基本是一个意思,就是说粮食面积红线其实已经被突破,这个事情现在是有争议的,也辩不出什么新东西,无非是个信不信的问题而已。既然不相信统计数据,那就更谈不上如何衡量“减少的粮食面积能否被增加的单产所弥补”的问题了。

        第三条实际说了三个理由,土壤肥力下降所以降低单产,机械化增加所以降低单产而降低总产,抛荒所以降低总产。这三个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对单产有影响的因素,但是目前都很难用数据分别衡量,统计局也没法提供肥力下降究竟影响多少单产,机械化和抛荒又影响多少。只能说,粮食单产增长面临目前的困难,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总产因此而下降。

        第五条,这个只是一个感觉而已,由此而质疑统计数据,是拿不出真实的反驳数据的。简单讲,水旱灾害增加其实更多的是影响部分品种的产量,并非直接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

        第六条,作者没在农村实地调研过,臆想而已。简单讲,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绝不是仅仅“很少”的地方政府在做,反而是很少的地方政府不做。这既有税收政策变化、农业政策变化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压力,也有粮食价格导致当地粮食加工企业形成的利益圈所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动力。作者是没有调研基础也没有相关概念的人,所以没法多讲。

        总体说,这种文章能够获得赞同,不过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对统计数据的习惯性质疑,另一个是知识分子特有的家国理想引导下,对专业领域感性代替理性的思维逻辑。

        其实,单就粮食这个领域而言,一个真正做过几年期货的炒家,比乌有上那些整天发议论的知识分子捏在一起,都要强。所谓对信息和数据的敏感和质证,这些真正去跑产区、跑供应链、跑市场的炒家,所掌握的,才是第一手的数据,没有这个基础,去随便质疑统计局,其实没什么意义。所以,看看河友范适安的文章,才是正经,哈哈。

        如果仅仅是说,粮食没有“七连增”,有什么意思呢,就为了去显摆统计局又错了?又能有什么用。中国现在粮食自给率仍然95%以上,就算剪掉可笑的统计误差,也绝不会变成90%、80%、70%,抑或依赖进口。

        • 家园 送宝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有些东西常理推推就知道了,何必拿着土共的数据去推

          TG是很牛,30年发展很牛逼,扶贫扶富都很牛,但TG从来不是牛在统计数据准确上,拿着TG的用来表示增长的数据去推理,结果自然是增长的,但常理上想想就知道,土地种植面积怎么能增加,几千年来的中国农民还能留下什么地不种,现在还能找到新地?而小麦、水稻种子真没见有什么特效,那些科研单位里的种子谁知道能推广到哪去,那些种子价格可不便宜,我家可是农民,这些年也就是买一般的种子,甚至有些年份就是自选种子,就小麦水稻来说,这些年亩产没有什么大变化,而农民侍弄庄家的热情可是不知道退步到哪了,至少在俺们那就是靠天吃饭,谁还大晚上去地里看水情,或者大热天跑地头去拔草或者补苗?当然俺们那快成郊区了,但全国普遍趋势就应该是如此,农民自己都不关心粮食了,我们又何必计较,土地红线正确与否都两说,就别计较粮食产量上的这点百分比的误差了。

        • 家园 他的帖子,100%都是预设立场后找论据的。

          目的不在说明,而在宣传。

        • 家园 炒作玉米的比较说明问题!

          炒作玉米的比较说明问题!国储粮抛出差不多2亿吨,交割的也有半数,人家怎么考虑的?

          搜了下资料,似乎有点相信连续7年增产了,统计局的表表明,96、98、99年产量比07年还高,奇怪恢复这么慢!

          喜欢数据那就看看笑话——

          2000-2009单产才增长315公斤/公顷(每亩才21公斤)

          早就“增肥低增产”了,1/5耕地面积重污染,有1000公斤亩产能力的才占6.09%

          http://www.agridata.cn/ch_NewsFrm/newsOne_nykj.asp?id=4463

          至于耕地面积,国土资源部公布数字2008年才18.2574亿亩,这两年难道增加了?

          2000年还有19.2365亿亩,2005年只剩下18.31亿亩了,2005-2008才减少这么点,我个人表示怀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30/143318123958.shtml

          按照公布数字,哪怕每亩地都增长21公斤亩产量,也补不上1亿亩产量缺口并且连续七年增长!

          下面是别处一点数据和回复

          单位:千顷

          年份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棉花播种面积 油料播种面积 糖料播种面积 蔬菜播种面积

          2001年 106,080 4,810 14,631 1,654 16,402

          2002年 103,891 4,184 14,766 1,872 17,353

          2003年 99,410 5,111 14,990 1,657 17,954

          2004年 101,606 5,693 14,431 1,568 17,560

          2005年 104,278 5,062 14,318 1,564 17,721

          2006年 104,958 5,816 11,738 1,567 16,639

          2007年 105,638 5,926 11,316 1,802 17,329

          2008年 106,793 5,754 12,825 1,990 17,876

          2009年 108,990 4,950 13,650 1,880 18,41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http://www.moa.gov.cn/tjsj/pages/hgtb_gnyss_%E5%86%9C%E4%BD%9C%E7%89%A9%E6%92%AD%E7%A7%8D%E9%9D%A2%E7%A7%AF%EF%BC%88%E5%B9%B4%E5%BA%A6%EF%BC%89.html

          你把2009年种植面积加起来算算是多少亿亩!有这么多还用制定耕地红线吗?

          另外按照你给的连接

          http://www.farmer.com.cn/szb/nmrb/1b/201011/t20101111_592867.htm

          关于水稻,“2009年全国水稻亩产达到438.6公斤,比2004年提高了17.9公斤”,能弥补耕地减少缺口吗?

          关于玉米

          http://www.farmer.com.cn/szb/nmrb/1b/201011/t20101111_592868.htm

          “最近10年,我国玉米单产从320公斤增长到了370公斤”,这是10年不是7年数据,10年耕地至少减少1亿亩!

          关于小麦

          http://www.farmer.com.cn/szb/nmrb/1b/201011/t20101111_592869.htm

          “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国家之一,近几年的面积稳定在3.5亿亩左右,2009年单产为316.53公斤,单产、总产远远高于其它种植大国。”可惜没给出历年单产!

          还有耕地的统计,比较有意思!

          附录:关于耕地普查新增5.26亿亩有无实际意义的讨论  

          截止1996年10月末的土地普查,全国耕地增加了5.26亿亩,增幅高达36.92%。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公布的“第5号: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中表明:所增加的5.26亿亩“主要是耕地面积数据的计量单位和统计口径标准化了,数据准确了,实际耕地并没有增加”,即对耕地的概念和口径范围也实行了统一标准,包括了北方宽二米、南方宽一米以下的沟、渠、路、田梗面积。笔者认为:此次增加对于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的产量缺乏实际意义,其理由是:

          一是统计口径。北方宽二米、南方宽一米以下的沟、渠、路、田梗,是农业生产的必备设施。普查前不能种庄稼,普查后仍不能种庄稼。随着农机化的普及和灌溉面积的增加,这方面的面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二是计量单位。公报解释:“以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公顷和市亩普查,统一了各地在耕地面积计量中普遍使用但标准不同的习惯亩 ”。如果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那么决定作物单产的”播种面积”必然随之变化。但是比较普查前、后的《中国统计年鉴》,均未见“播种面积”因“耕地面积”增加36.92%而大幅度增加,如表1。

          表2 1995,1999,2001,2008年统计年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较表 单位:亿亩  

          1995年鉴  

          1999年鉴  

          2001年鉴  

          2008年年鉴  

          年份  

          播种总面积  

          年份  

          播种总面积  

          年份  

          播种总面积  

          年份  

          播种总面积  

          1990  

          22.254  

          1990  

          22.254  

          1990  

          22.254  

          1990  

          22.254  

          1991  

          22.438  

          1991  

          22.438  

          1991  

          22.438  

          1991  

          22.438  

          1992  

          22.351  

          1992  

          22.351  

          1992  

          22.351  

          1992  

          22.351  

          1993  

          22.161  

          1993  

          22.161  

          1993  

          22.161  

          1993  

          22.161  

          1994  

          22.236  

          1994  

          22.236  

          1994  

          22.236  

          1994  

          22.236  

             

             

          1995  

          22.482  

          1995  

          22.482  

          1995  

          22.482  

             

             

          1996  

          22.857  

          1996  

          22.857  

          1996  

          22.857  

             

             

          1997  

          23.095  

          1997  

          23.095  

          1997  

          23.095  

             

             

          1998  

          23.356  

          1998  

          23.356  

          1998  

          23.356  

             

             

             

             

          1999  

          23.456  

          1999  

          23.456  

             

             

             

             

          2000  

          23.445  

          2000  

          23.445  

             

             

             

             

             

             

          2001  

          23.356  

             

             

             

             

             

             

          2005  

          23.323  

             

             

             

             

             

             

          2006  

          22.822  

             

             

             

             

             

             

          2007  

          23.020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本表已将“千公顷”换算成亿亩。

          如果认为,过去使用的是“与标准亩不一致的习惯亩”,那么2001年普查结果公布后,应将此前“播种面积”调整为标准亩,才具有普查前、后的可比性。但由表2可见:2001、2008年的统计年鉴,并未对“1995和1999年鉴”所公布的“普查截止期前”1990-1996年的播种面积加以调整。而2008年的统计年鉴也未对 “2001年年鉴”公布的1997-2000年“播种面积” 加以调整。可见,普查结果公布后对“播种面积”的数据处理,仍以“普查前耕地面积的口径”为基础处理的。

          三是根据播种面积计算的粮食单产也应有可比性。但各年粮食单产也以普查前、后一致的“播种面积”,而不是大幅度增加的耕地面积计算的。

          四是复种指数,即同一地块全年平均茬数,等于播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1990-1995按原耕地口径计算为1.55-1.58,1996年按新口径计算猛降至1.17,这样快速地、大幅度地变动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南方每年2熟以上,北方至少1熟,全国平均约为“1.5熟左右”更接近实际。

          综上可见,全国耕地采用普查后的数字缺乏实际意义,从复种指数角度上看,采用普查后更接近实际,而采用普查后的数字容易因盲目乐观而导致的滥占耕地。

          表1-1995-2008年粮食总产及人均占有量表 单位:万吨,万人  

          年份  

          粮食总产量   

          人口   

          人均占有公斤/年  

          1995  

          46662  

          121121  

          385.2  

          1996  

          50454  

          122389  

          412.2  

          1997  

          49417  

          123626  

          399.7  

          1998  

          51230  

          124810  

          410.5  

          1999  

          50839  

          125786  

          404.2  

          2000  

          46218  

          126743  

          364.7  

          2001  

          45264  

          127627  

          354.7  

          2002  

          45706  

          128453  

          355.8  

          2003  

          43070  

          129227  

          333.3  

          2004  

          46947  

          129988  

          361.2  

          2005  

          48402  

          130756  

          370.2  

          2006  

          49804  

          131448  

          378.9  

          2007  

          50160  

          132129  

          379.6  

          2008  

          52850  

          132802  

          398.0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4/146274.html

          • 家园 这一段的说法是错误的。

            2009年 108,990 4,950 13,650 1,880 18,41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链接出处

            你把2009年种植面积加起来算算是多少亿亩!有这么多还用制定耕地红线吗?

            耕地面积不是播种面积求和

            江汉平原地区小麦和棉花是套种,一块地要先算粮食播种面积后算棉花播种面积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套种方法,也就是存在复种指数的问题。

          • 家园 哦,你连中国粮食总产的峰值在1998年都不知道

            哎,你下结论下的太果断了,难怪forger河友让你多读书。

            而且我估计你现在也仅仅是搜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数据,连粮食总产量的品种构成,都没看过。没看过这个,当然就更不理解为什么粮食会增产了。呵呵你连搜数据都是没头没脑的,更不清楚居民粮食消费品种结构数据,这个更难搜一点哈哈。

            乌有的活动是一群有热血,有激情,有自信,因而愿意关注宏大命题的人,可惜毛主席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基本上在这群人里是很难看到的。甚至一部分活跃成员,现实生活中并不能获得相称的实践能力,原因无他,就是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并且由此目空一切而已。

            • 家园 08年才恢复到10年前水平,人均还没赶上,河友们几个知道

              相信看“连续七年增产”新闻的绝大多数更不知道,大多数河友们知道吗?

              08年才恢复到10年前水平,人均还没赶上,多好的政绩!这跟一贯的纵向比较可不合拍!

              历年粮食构成表你不妨开列一下,玉米小麦大米大豆以外占大头的,别把地瓜土豆列进来!

              “居民粮食消费品种结构数据”,归根结底,不是根据粮食(包括进口的)得出的数据?跟cpi\ppi一样,统计局再怎么变换算法,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

              这里有关注粮食微观问题的,很翔实的揭批了统计局和农业部的表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4/146274.html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4/146274.html

              截止1996年10月末的土地普查,全国耕地增加了5.26亿亩,增幅高达36.92%。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公布的“第5号: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中表明:所增加的5.26亿亩“主要是耕地面积数据的计量单位和统计口径标准化了,数据准确了,实际耕地并没有增加”,即对耕地的概念和口径范围也实行了统一标准,包括了北方宽二米、南方宽一米以下的沟、渠、路、田梗面积。笔者认为:此次增加对于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的产量缺乏实际意义,其理由是:

              一是统计口径。北方宽二米、南方宽一米以下的沟、渠、路、田梗,是农业生产的必备设施。普查前不能种庄稼,普查后仍不能种庄稼。随着农机化的普及和灌溉面积的增加,这方面的面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二是计量单位。公报解释:“以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公顷和市亩普查,统一了各地在耕地面积计量中普遍使用但标准不同的习惯亩 ”。如果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那么决定作物单产的”播种面积”必然随之变化。但是比较普查前、后的《中国统计年鉴》,均未见“播种面积”因“耕地面积”增加36.92%而大幅度增加,如表1。

              如果认为,过去使用的是“与标准亩不一致的习惯亩”,那么2001年普查结果公布后,应将此前“播种面积”调整为标准亩,才具有普查前、后的可比性。但由表2可见:2001、2008年的统计年鉴,并未对“1995和1999年鉴”所公布的“普查截止期前”1990-1996年的播种面积加以调整。而2008年的统计年鉴也未对 “2001年年鉴”公布的1997-2000年“播种面积” 加以调整。可见,普查结果公布后对“播种面积”的数据处理,仍以“普查前耕地面积的口径”为基础处理的。

              三是根据播种面积计算的粮食单产也应有可比性。但各年粮食单产也以普查前、后一致的“播种面积”,而不是大幅度增加的耕地面积计算的。

              四是复种指数,即同一地块全年平均茬数,等于播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1990-1995按原耕地口径计算为1.55-1.58,1996年按新口径计算猛降至1.17,这样快速地、大幅度地变动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南方每年2熟以上,北方至少1熟,全国平均约为“1.5熟左右”更接近实际。

              综上可见,全国耕地采用普查后的数字缺乏实际意义,从复种指数角度上看,采用普查后更接近实际,而采用普查后的数字容易因盲目乐观而导致的滥占耕地。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4/146274.htm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what are you doing

                你看我写什么了么?

                你懂我写的是什么吗?

                我说的是05年以后的粮食生产构成,哪品种在增哪品种在减,哪些品种对土地劳力效率要求高,哪些要求低。

                你贴一堆90年代的东西做甚么

                哈哈,看你的帖子真是能让人欢乐

                • 家园 为读者不是为你

                  统计局的表,90年代复种指数、亩数和后面差距明显,统计方法说细一点,对读者好处多多

                  对引用文字说明更有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