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诗文独立古今间”的狂士金堡 -- 古城老农

共:💬842 🌺10273 🌵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这些论据不是很站得住

                  弩本身并没有在宋朝失传。宋军用的神臂弓就是弩(出处忘记了)。另外还有专用于守城的床子弩。沈括所指最多不过是秦朝的那一种弩机已经失传了。但是历史上看,一项特定的技术由于某种原因失传其实很常见。如果这种失传不是普遍现象就不能用这种特例来说后代的技术水平发生了退步。比方说考古发现的战国青铜剑,现在没人能做出来,但是你不能说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如战国时期吧。宋朝已经把火药用于战争,出现了突火枪。从今天的角度看当然不能说先进,可是跟以前的时代比也不能算退步吧。

                  日本刀的例子也有弱点。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战形式不同导致对武器的侧重点不一样。中国主要是军队之间作战,需要装备的人数很多,因此武器的成本甚至比性能还重要——十个兵人手一把大片刀的作战效能肯定比另外十个只有一把宝刀而其他人赤手空拳的作战效能要高。因此单独的不惜工本打造的宝刀在中国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日本主要是武士决斗加上山贼海盗。每个人只有一条命可丢,而一把好刀可以决定生死,日本武士们当然会在武器上不惜工本。另外武士们只需要装备自己一个人而不是一支军队,自然对价格就不是特别在乎。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分析日本刀的文章,提到日本刀用的包钢法其实唐朝就有。但是这种技术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无法修复,一旦损坏就完全报废。这样的武器作为武将的个人装备或者收藏没问题,但显然没有那支军队有财力把它当成制式装备。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中国没有发展类似日本刀的武器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实际战场的需要而不是技术上力有不帒。

                  汉族的文化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你所说的问题可能也不在点子上。唐明皇扒灰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例子。因为即使抛开李唐的鲜卑血统不论,唐朝的皇族在当时的世家眼里就是没有教化的俗人。当时的世家根本看不起皇家,更不愿意与皇家通婚。在这个前提下,唐朝皇帝扒灰并不证明当时已经礼崩乐坏,更不说明文化出了问题。

                  反思自己没问题,但是如果反思出来一个并不正确的答案,也很难有好的结果。

                  通宝推:金口玉言,flux,青木堂主,李根,赵沐浴,
                  • 家园 宋朝在某些方面确实是落后的

                    据《石林燕语》记载

                    元丰中,使虏适会冬至,虏历先一日,趋使者入贺。虏人不禁天文术数之学,往往皆精。其实契丹历为正也,然势不可从。子容(苏颂,字子容)乃为泛论历学,授据详博,虏人莫能测,无不耸听。即徐曰:“此亦无足深较,但积刻差一刻尔。以半夜子论之,多一刻即为今日,少一刻即为明日,此盖失之多尔。”虏不能遽折。遂从归奏,神宗大喜,即问:“二历竟孰是?”因以实言,太史皆坐罚。

                    这件事要放在今天该怎么定性呢?明显是苏颂为了政治立场而放弃学术原则,睁眼说瞎话,利用自己学霸的身份压制了正确的学术流派,BLABLABLA……嘛。

                    宋朝千好万好,怎么历法连同时期的契丹都不如呢?无他,“虏人不禁天文术数之学”耳。光罚太史有什么用?

                    通宝推:泉畔人家,
                    • 家园 这个史料给我的启示是

                      原来从很早以前(至少是宋朝),就是以子时(半夜)来区分今天和明天(昨天),而不是以日出区分

                    • 家园 你确信你读懂原文了?

                      我理解的是苏颂在朝堂上发挥口才把契丹使者硬给侃晕了。而且事后并没有贪图皇帝的赏赐顺坡下驴而是“因以实言”,说了实话。也许有点死要面子,但他并没有不承认事实。就是现在为了个人的面子,当众死撑一下,过后老实承认自己的东西不够好也只能说不那么高尚。只要能承认事实,也不好说是放弃学术原则。更何况苏颂是在政治场合为了国家的体面。

                      太史是直接责任人,因此受罚是理所应当的。这不能算拿替罪羊来推卸责任的行为。古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术交流对知识进步的推动作用,你这样说就有点上纲上线了。

                      另外,我并没有说宋朝千好万好。宋朝确实在有些地方相对之前的时代发生了退步。但是单独某项技术或者某个领域的退步可能有特定的原因,不能简单地说整个社会全面退步。特别是宋朝在纺织,造船和火药应用这些地方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考虑到这些,更不能武断地说中国从宋朝就开始落后了。

                  • 家园 你觉得站得住脚的论据,有数据支持,能经受考验吗?

                    秦和西汉的弩机恰恰是主力部队的主要装备。西汉边防军的武器里,弩大约占60%,秦兵马俑里的弩机,个个可以互换使用,也就是说,秦和西汉的弩机是类似近代工业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而宋朝的国力和技术水平,恰恰支持不了这种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或者说,宋明的武器装备生产,倒退回了,小手工作坊式生产。而在西汉,从炼钢开始,就是从爆炸高炉里一炉生产接近一顿钢的铁官那里大量生产钢水。而宋朝的武器,已经是铁匠打铁了。

                    当然,我们这么说,大家谁也难说服谁,所以还是用客观数据来说话吧。传世汉代环首刀相对较多,宋代传世刀剑少些,但也有。有人研磨分析过环首刀,也有人研磨分析过宋刀。我们举几个实例。

                    再举实际例子前,老泉写copy 几段广告。大家如果闲太长,光看一下我标注出的粗体部分就可以了。

                    广告一,注意看黑头字

                    外链出处

                    世界名刀之STRIDER,最高硬度的军刀!!

                    追锋刀匠 / 2011-08-26 [大] [中] [小]

                    若单论刀的硬度和破坏力,大概非美国Strider公司的产品莫属了 !

                    其实受限于钢铁这种材料本身的限制,现实生活中是没有什么“削铁如泥”的刀的。现在一般实用的刀剑,硬度都在HRC 50-60之间(HRC是衡量材料硬度的单位),超过HRC60的刀具虽然硬,但是太脆,很容易在砍到硬物时崩断。所以不管什么龙泉宝剑、武士刀、蓝波刀、瑞士军刀,硬度都不会超过HRC 60 但是Strider的刀似乎是例外,这家公司的刀采用特别厚的钢板制作,有些还用了“片刃”技术(刀具只有一面开刃,可以保证刀锋的厚度),用增加厚度的办法解决了刀具韧度不足的问题。所以Strider的刀硬度可以达到HRC 62以上。

                    野营刀具,户外刀具,刀具专卖网,最诚信的军刀商城 www.baodao123.com

                    Strider的刀在世界各地的测试中,创下过很多传奇,例如一刀切开汽车的板金、刺穿汽车挡风玻璃、切开汽油桶,甚至把其他品牌的蓝波刀砍出一个大缺口、而Strider刀本身几乎丝毫无损等。因为Strider刀具优越的性能,加上它原本就是设计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使用,因此现在像英国SAS、美国绿贝雷帽等知名的特种部队,都配备了Strider系列刀具,只不过,这种刀在国内很难买到,网络上那些几百元的全都是仿制品,真品的Strider刀至少要四、五千元以上。而且这种刀完全是为野战设计的,一般人拿着在路上走,很容易被警察盯上,如果你是想收藏,我倒是建议可以买把花纹钢的中国剑或武士刀。“花纹钢”是古代最巅峰的锻造工艺,利用几百层软硬不同的钢铁交叠锻打,让打出来的刀剑兼具不错的锐利度和韧度,而且刀刃有像水波一样的花纹,非常漂亮;最好的花纹钢刀剑硬度可以到HRC 58左右,虽然比不上Strider,至少比一般不锈钢刀锐利多了。而且国内生产的花纹钢刀剑并不贵,几百元到一两千元就可以买到,收藏价值很高!

                    广告二、同样注意看黑体字

                    外链出处

                    日本刀匠松田菊男为您打造史上硬度之最,62.5HRC

                    这是一款仿日本刀匠松田菊男的花纹刀,由最初的喜爱,好奇到自己慢慢去摸索工艺,推出了这款国内首创的花纹刀,在此对菊男先生表示敬意。 为了满足刀友对刀具内在本质的日渐苛刻的追求,这个刀选用了高端的不锈钢ATS-34,经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硬度稳定在HRC61-62. 这么高的硬度同时具备了很好的韧性。锋利度,保持性延续了随风刃影出品的一贯优良品质。 这样的硬度这在国内的量产刀里面,也是首创。刀鞘用的是当下流行的K鞘,配上US专利的多功能皮带夹,可以竖挂,横挂。相信一旦拥有,爱不释手。

                    ATS-34-简介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针对美制154CM而开发之优质不锈钢

                    ATS-34-,特性

                    用料和成份与154CM相近, 而各方面之性能皆达至154CM之标准, 且犹有过之, 但价格则较廉, 被业内认定为最佳刀具钢材之一, 现已成为手制及优质厂制刀具应用之主流。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2硬度。

                    ATS-34:

                    日本钢,隶属日立钢铁公司生产。大多数手工刀采用的材料,也是名牌厂家选用之高级不锈钢材料。ATS-34也属于高碳钢,其硬度可作到59-62HRC,有些人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刀刃钢材之一。此外,美国的154CM钢材与ATS-34等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该刀的详细资料:

                    随风版菊花猎刀

                    品牌:Y-START

                    类 型: 猎刀

                    全长:253mm

                    刃长:120mm

                    刃厚:5.0mm

                    刃宽: 42mm

                    刃材: ATS-34

                    柄材: G10

                    硬度: 61-62HRC

                    刀套:K鞘

                    包装:木盒礼品装

                    好了,广告时间结束。广告不是没目的的,大家只需要知道,即使现代,刀剑一般硬度也只能做在HRC50-60之间,达到HRC 60 又有韧性的刀剑,是极好的上品。

                    下边开始上正菜,先看对宋代刀剑的研磨硬度分析。

                    外链出处

                    宋坑出土刀剑标本研磨~

                    研磨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研磨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论:

                    钢色明亮、纹理清晰、刃无加或嵌钢的痕迹、硬度40以下。

                    (注:此刀复合锻造,刃部特征有可能因锈蚀严重导致缺失。)

                    二、短刀

                    原始状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研磨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论:

                    质地细腻、钢色灰白、嵌钢刃、内孤反刀身、硬度45左右。

                    (注:刀身锈蚀坑严重处己做处理,刃身复合锻造,刃部嵌钢位置不像明清刀剑那样明显、黑亮。)

                    从,这里看,貌似宋朝的武器也不算差,毕竟现代刀剑,什么瑞士刀,什么日本刀,这种用现代工艺加工,好几千一把的才硬度HRC 50-60, 宋朝40以下或者45也凑合了。但是,可惜有但是。

                    我们来看距今2千多年的西汉刀剑, 注意看黑头部分。

                    外链出处

                    汉代环首刀的国内首次研磨研究报告

                    原始状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环首刀,为广西省水坑器物。由山西省古代刀剑文化艺术保护协会理事冯葵收藏。初看锈蚀不深,除刀身表面有锈蚀砂土外,器型状态基本完好无损。环首刀全长1210毫米;刃长1010毫米;茎长:200毫米;上部厚6毫米;下部厚9毫米;上部宽20.2毫米;下部宽28毫米;内弧弯度4毫米;重1000克。此刀重心位于环首向前530毫米处,单手持握有前倾的感觉,使用起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自如,此刀的持有者应是一位身强体壮的武士。

                    此环首刀经山西省古代刀剑文化艺术保护协会专家理事们的多方考证、查阅资料、对比相关器型,初步判定此器物为东汉中期环首刀。经过商讨,此刀可做技术性研磨处理,通过研磨来探究其当年的锻造工艺,恢复她初始的钢铁容貌,向世人展示她的千年风采,并在此过程中留取研磨资料,弥补国内古刀剑研究空白。为此冯葵先生于20007年9月无偿提供此物,供协会做学术研究。

                    研磨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论:

                    此刀有三段不同的硬度,刀尖向环手位置480毫米处为前段,480至600毫米处为中段,600至1000毫米处为后段。环首刀中段硬度最高—HRC58;前段的硬度次之—HRC55,后段部位的硬度最小—HRC50。

                    Ok, 一个是特例,我们再看几个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是把小削刀

                    结论:有烧刃线,属于覆土烧刃,硬度可达到50HRC

                    满城刘胜墓出土的佩剑,刃部硬度达到了HRC67~71

                    北满城汉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佩剑和错金书刀,其制作工艺是经反复折叠锻打并施以淬火工艺,其刘胜佩剑的低碳层厚仅0.05—0.1毫米,维式硬度900公斤/平方毫米

                    好了,估计有同学改提到弹性了,文物能真正研磨分析的毕竟不多,我们再看看很多藏友的个人观点,这里边有关于弹性的。

                    外链出处

                    民间收藏家测试过一些汉剑,这个是拔刀斋的一把测试实录

                    “一些基本情况:

                    (1)锻造折叠工艺很成熟, 质地均匀, 研磨顺畅, 无掉渣, 崩屑情况 -- 磨掉的铁锈除外

                    (2)刃口钢质硬度高于剑身

                    (3)弹性很好, 不易压弯. 把弯处调直颇费工夫.

                    基本比较结论:

                    硬度: 较明显超过大多数清中晚期剑和刀, 略胜所有我们研磨过的日本古刀期刀, 持平日本新刀期硬度.

                    刃体组织: 细腻, 干净, 无杂质, 质地超过大部分清中晚期刀剑, 也持平/略优日本古刀.

                    弹性: 明显优于大部分清中晚中国刀剑(现代钢除外), 比较大的优于日本古刀.”

                    127楼 hgshgs 陆军 少尉 发表于 2009-11-26 22:45:03现在收藏界汉代刀剑很多,疏河道或挖地基经常出现,有时能出多到成捆,收藏界管来自水中出土的叫做“水坑”,目前数量也是最大,因太普遍,锈蚀也严重,价格很贱。

                    象这种耐心打磨的是少数,打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非常有经验的师傅才能干,打磨露出真面目后价格也会升一些。[加为好友]

                    126楼 babaluosha 陆军 中尉 发表于 2009-11-26 22:35:18

                    以下是引用hgshgs 在第123楼的发言:

                    经过河北省文物保护研究所及河北师范大学的鉴定,

                    这把环首刀中段硬度最高—HRC58;前段的硬度次之—HRC55,后段部位的硬度最小—HRC50,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应该还不止这个硬度。

                    平均硬度与日本古刀期刀剑相仿,比明清时期的一些刀剑要硬,弹性要远高于明清代刀剑。

                    秦汉钢剑的弹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河友耐心看到这里,相信不用我再说些什么了。相信不相信,觉得不觉得,这个可以见仁见智。但我们至少应该尊重科学,尊重数据。汉代武器,常规大批量装备的环首刀硬度都大于50,而且硬度中段最高,达到HRC 58, 前段HRC 55, 后段 HRC 50, 而中山靖王刘胜的佩剑,则HRC硬度达到了硬度上限 HRC 70, 前边2段广告里,瑞士军刀和日本刀的HRC 都是 62左右。 至于弹性,你以为中山王会佩戴一把一碰就折断的随身佩剑吗?

                    而宋朝的刀剑那?HRC硬度能上 40 就很不错了,而到了明清,HRC硬度更低。

                    历史有的时候真的很残酷,在西汉时代,我们的士兵装备的是硬度分配非常科学,中间最硬达HRC 58, 前段HRC 55, 后段 HRC 50的钢刀,我们将领装备的是类似中山靖王刘胜那样HRC硬度直接爆表的佩剑。HRC 58是什么概念?你今天花几百块钱买的不锈钢菜刀是一般达不到这个硬度的。而到了宋朝,我们的士兵手中的刀,HRC硬度已经低于40,而到了明清,则更差。

                    通宝推:曾自洲,达雅,Trilob,goon,netsouth,parishg,风中乱发,浣花岛主,
                    • 家园 似乎大家都有点唯武器论了,或者说是唯技术论

                      宋朝太远了,满清和民国就在眼前

                      据说鸦片战争时满清的武器也不比英国差多少,好象还有机枪哪。

                      甲午海战时,满清的武器也不比日本差多少,可能还强呢。

                      918时,东北军的武器也不比日本差多少,可能还强呢,反正数量多很多倍,还有飞机,结果都锁起来了,坚决不用。

                      后来日本全面侵华,有些国军是全德式装备也不比日本差多少,可能还强呢。

                      最后,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可就比美国差多了,还是中国人多年来第一次出国作战呢。

                      所以嘛,还是毛主席说的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

                      因此,讨论和研究武器和技术是讨论和研究战争胜负的次要因素,讨论来,讨论去,研究来,研究去,反正改变不了武器和技术是战争胜负的次要因素。

                      讨论和研究战争胜负的次要因素又有多少意思呢?

                      回答只能是意思不大。

                      讨论和研究战争胜负的次要因素又可以下什么结论呢?

                      回答只能是不能下什么结论。

                    • 家园 我更有兴趣研究秦的历史了
                    • 家园 老泉看过翟玉忠的《道法中国》吗?

                      这本书把腐儒批了个酣畅淋漓。该书中提到过一件事,当年设计圆明园的西人问清朝官员为什么清代的青铜器加工技术还不如西周。记得兄台有一回说中国这两千年来退步得多,进步得少。哎,心酸!

                      http://book.qq.com/s/book/0/15/15604/index.shtml

                      • 家园 没有看过,有空看看

                        中国这2千多年来的退步,也可以说是因为搞不清历史造成的退步。宋明儒生口口圣人之言,事事对比尧舜,问题是他们真知道尧舜是怎么会事吗?大禹治理九条大河,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这本来就是确实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可惜,宋明的儒生已经是嘴里尧舜是天,心里早已经不相信大禹可以疏浚九川了。到了今天的专家,就直接把这些往神话里一扔,就不管了。

                        以错误的实践认识为基础,怎么可能产生正确的理论。也许,中国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 家园 这个问题我没研究过

                      不过还是那句话:单项技术或者某个部门的进步或者退步可能有另外的原因,不见得就能证明整个社会技术水平的退步。

                      具体到弩机上,可能战斗方式和作战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弩的重要性已经下降,自然技术水平也会降低。秦汉的时候弩炮应该还没有出现,但是唐以后大型弩不仅用于守城,而且还装在车上成为野战军的装备。秦朝的骑兵还没有马镫,只能当作偏师,用弩做为主要兵器。但是宋朝骑兵突击战术已经很常见了。这些都有可能降低单兵弩在实战中的重要性。

                      至于刀的问题。以我不多的历史知识就可以解释。关于宝刀的部分,如我前文所说,这种精工细作的宝刀根本没办法大规模装备部队。名刀的出现,可能反倒证明了当时当地的作战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成本压力。至于汉代环首刀和宋刀的差别,我记得有文章说过,汉代的铁矿质量较好,到了宋代好矿早就挖没了。另外森林也砍得差不多了,结果宋代开始用煤而不是木炭炼铁。煤的含硫量很高,导致钢铁质量下降,刀的质量自然也下降了。但这个却不是技术水平退步的结果。

                      我没有翔实的资料和确切的证据说明宋代的整体技术水平确实高于前代。但是从目前所知看,说宋代的技术水平明显退步确实太武断了些。

                      • 家园 实际上可以量化比较的东西很多

                        比如反映农业生产力的亩产量,中国古代亩产量从西汉达到180斤左右后,一直到大清朝就没有突破过这个坎。

                        不是弩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是中国越往后,越掌握不了技术,也装备不起弩了。腰张弩,弩机的制造成本远大于弓,远射程弩箭生产工艺要求和成本都很高,技术下降是一方面,宋明政府没钱,装备不起高技术装备也是重要原因。

                        另外,我希望你稍微注意看一下我引用的文章。环首刀不是什么个例宝刀,是大批量装备的制式装备,其中段硬度HRC 58, 远超过现在我们花1,2百买到的看起来很锋利的不锈钢菜刀,瑞士厂商和日本厂商推出的硬度达到HRC 60的刀具,都是属于高端商品。

                        属于宝刀的,是满城汉墓里中山靖王刘胜的佩剑,期硬度从HRC67开始,最硬处直接超越了现在衡量刀具硬度的单位上限(HRC 70),这才是属于宝刀级别的。实际上,从现在能查到的各种刀剑广告看,即使今天的技术水平,生产硬度 HRC 超过60的刀剑,而又能保持足够韧性都是极难的,现在日本和美国特种部队的刀具也不过是HRC 59-62之间,这种HRC达到70的佩剑,在今天仍然是宝刀级别的,甚至是难以制成的。

                        ATS-34-简介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针对美制154CM而开发之优质不锈钢

                        ATS-34-,特性

                        用料和成份与154CM相近, 而各方面之性能皆达至154CM之标准, 且犹有过之, 但价格则较廉, 被业内认定为最佳刀具钢材之一, 现已成为手制及优质厂制刀具应用之主流。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2硬度。

                        ATS-34:

                        日本钢,隶属日立钢铁公司生产。大多数手工刀采用的材料,也是名牌厂家选用之高级不锈钢材料。ATS-34也属于高碳钢,其硬度可作到59-62HRC,有些人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刀刃钢材之一。此外,美国的154CM钢材与ATS-34等同。

                        把刀剑质量归咎于铁矿石是貌似有理,是则完全无视中国冶金历史的胡说八道。中国一直缺高品位铁矿石,秦汉的刀剑也不是靠矿石品位。汉朝铁官恰恰不是规模较小,而是大规模高炉冶炼。是靠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品质。在同时代的西方,则是依赖铁矿石品位的,罗马军队中能装备少量凯尔特长剑,是依靠西班牙高品位铁矿的贡献,但凯尔特长剑的硬度,韧性各方面,实际上连战国的中国青铜剑都超不过。你的这个观点,我用汉朝人王充 《论衡》里的话来回答你

                        世称利剑有千金之价。棠谿、鱼肠之属(14),龙泉、太阿之辈(15),其本铤(16),山中之恒铁也,冶工锻炼,成为铦利,岂利剑之锻与炼乃异质哉?工良师巧,炼一数至也(17)。试取东下直一金之剑(18),更熟锻炼,足其火,齐其铦(19),犹千金之剑也。

                        翻译:

                        世人称赞利剑有千金的价值。像棠谿、鱼肠、龙泉、太阿等宝剑,它们本来是未经冶炼的、山中的一般铁矿,经过冶炼工人冶炼锻造,就成了锋利的剑,难道利剑的冶炼锻造用的是特殊材料?这是因为工匠技术高明,又经过认真多次的冶炼才成功的。试拿佩在腰带下一把普通的剑,反复熟练地锻造,使锻烧的火保持足够的温度,再把它整治锋利,就如同一把值千金的宝剑了

                        汉朝人都明白,并且白纸黑字写下来的道理,可惜我们今天某些砖家,还是不明白。

                        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西汉时代大规模高炉冶炼是主流,私营钢铁商岣炳能雇佣数千人,势力一度震慑一方,正好说明了其规模化大生产创造了超额利润。而宋朝时代,钢铁冶炼都是退回手工打铁炉,能生产出好钢就有鬼了。

                        最后用《中国全史》里的一段关于钢铁冶炼事故做个收尾

                        《汉书·五行志》中: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 年)春天,涿郡(今河北涿县)的铁官铸铁,因为技术上的某种关系,铁水如流星似的飞上天空;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 年)正月,沛郡(今安徽宿县)铁官炼铁时,高炉中的铁料堵塞不下,隆隆如雷声,犹如鼓音,13个工人惊慌逃走,等声音停止后,回去一看,高炉炸成10 块,炉基陷落数尺,一炉铁水散如流星。这是高炉悬料后,又突然下落引起的严重爆炸事故。这种事故的发生,是因为高炉相当高大,温度不够均匀,悬料很久不下,高炉下部很长一段炉料已经烧空而熔化,炉缸里聚集了很多沸腾的铁水,当上部炉料突然下降时,炉缸承受的压力过大,引起了严重的爆炸事故。炉子爆炸成10 块,炸得地面塌陷数尺之深,而炉中沸腾的铁水散射如流星一般,说明当时爆炸的力量很大,这个爆炸的高炉必然是个庞然大物了。在这个高炉上同时操作的工匠多达13 人,也说明这个炉子很高大,需要装料鼓风的人力很多。

                        我也希望宋朝的科技,尤其反映综合国力装备制造是先进发达的。不过老泉希望能看到,能说服我,改变我现在认为宋明技术落后,科技落后的具体反例。

                        通宝推:okcgb,石头布,风中乱发,浣花岛主,
                        • 家园 有找数据的耐心是不错,不过用的时候最好还是搞清楚意思

                          1、刘胜的佩剑硬度hv900是显微硬度,跟使用时的硬度是两回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2、环首刀只是形制,而不是做法。普通的环首刀是大量制造的制式装备没错,但你例子里边的却是高端的百炼钢制环首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制作,只能作为贵族佩刀和收藏用刀,跟抗日战争时候的日本军官佩刀一样稀有,普通士兵要装备这种东西得等到猴年马月。如果现代一把步枪要两年才能造好,再如何犀利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大量装备。

                          3、佩刀在南北朝之后已经退出战争主流,取而代之的是能穿透重甲防御的钢鞭、重锤、陌刀、大斧等重兵器。唐代横刀也跟宝剑一样成为自卫武器,因为单手轻刀无论多强也不能破开明光铠这个档次的铠甲。另外,灌钢法直到南北朝才开始推广,之前的钢材真心不行。

                          4、宋代禁军有60%是神臂弓部队,说宋装备不起弩也太那个什么了点。其他主要武器也是大斧和长矛。手刀主要作为厢军武器,相当于警用武器,哪怕你有HRC1000的短柄刀也没人愿意拿这玩意去对抗骑兵冲锋的,古代的兵也不是傻子。另外,宋代步人甲是中国历史上防御最好的步兵制式铠甲,之后的铠甲更注重防箭矢火器,开始往棉甲发展。

                          多的不说了,过去的事再怎么瞎掰都无所谓,对未来没什么大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