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 万兹

共:💬21 🌺12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最近看了达雅的帝国份子系列,觉得有一定道理。其实达雅的毛左希右之间的道路,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当然正式名称还是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过达雅说的帝国主义的两朵乌云:周期律和民族问题,恐怕毛左本身就有这两个问题,不是帝国主义独有,否则毛左就不会下台了,前苏联也不会崩溃了。人的自私性多少都会有,所以无论如何进行毛左革命,总会产生上层利益集团,单从制度上是无解的。即使如强国论坛的著名左派老田,说了半天最后也只能寄希望于上层的自律。另外一个例子,中东的人口过量和缺乏工业化造成的目前危机,也不是毛左能解决的,实际上是无解的,否则当初中国也不会有上山下乡了。对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毛左则根本没有实施自己主张的现实途径。

      从理论和现实来看,中国乃至世界最终只有唯一一条出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道路,以此来解决即将到来的世界性大危机,来拯救全世界。目前看来,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还是有一些准备的,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则基本处于空白,存在严重不足。所以应该加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对帝国的延续和扩张影响比较大。第三帝国树立的是某个人种,太僵化,缺乏扩展性,帝国越大阻力越大,对帝国的扩张是很不利的。苏联帝国的马列主义,对物质和底层还是比较重视的,对少数民族也比较照顾,但无法满足精致的心灵需求,也就是核心的文化融合力比较差,在物质进步,少数民族数量和生活提高以后,很容易随文化和心灵需求的不同而分裂。美帝国的民主自由民族独立等,听起来很好,在应用到一定程度后,也是缺乏后劲,比如在落后和宗教狭隘地区的民主实际上会变成多数人专政,成为美帝国的反对派。这点和苏联帝国一样,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创造并发展了自己的对立面。第三帝国的意识形态太具体,苏联帝国的意识形态太物质,美帝国的意识形态太宽泛(统治国家内部的基督教思想又太狭隘),这三种帝国都是没有前途的。于是危机只好爆发,大家只好屏住呼吸,翘首盼望中帝国的到来。(中国而非中帝国诉苦道,我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们的,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我自己国内问题一大堆,自己都没有意识形态,怎么告诉你们。众人喊道:那你就赶紧建设意识形态呀,还磨叽什么。)

      由上可知,意识形态的核心应该是心灵的,不应该是血统或物质的,应该有开放性,不应该有边界和异教徒。帝国主义不是请客吃饭,既要有包容性,也要有批判性,应能摧毁一切宗教外壳以消灭边界,而保留宗教内核以满足心灵需求,为一切民族的文化融合打下基础。

      本文开头说到周期律,可以通过工业化达到底层吃饱,信息化达到中层透明,意识形态达到上层自律,三者一起来避免周期律。这三者也能使民族融合自然发生,从而解决达雅说的两朵乌云。对中国而言,三者中前二还是有希望达到,关键是意识形态要有说服力、吸引力,要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目前对于中国而言,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事实上,若没有这个东风,恐怕连自身的稳定都有危险,哪里还谈得上帝国。因为,饭没吃饱有烦恼痛苦,饭吃饱了则空虚无聊,都可能引起纷争,吃饭解决不了心理问题。那种认为吃饱了就能稳定的想法,有些低级了,很多时候是会失败的。对上层而言,吃饭不是问题,空虚无聊才是大问题,空虚无聊了就会想着折腾,上层人的折腾会比较厉害,意识形态主要并非为了麻痹下层人民,而是为了给上层解决空虚无聊问题,是为了让上层团结一致。上层把心思用于精神进化,自然就团结一致了。吃饱饭才是为了麻痹下层人民的。

      怎样的意识形态能满足上面的要求呢?以前中国人一手拿维摩吉经,一手拿易经(或论语),是很有道理的,就是要找到心的本源,并采用易经的思维方式。这两手,其实可以是一手,用不着分开。这一手,也可以不与科学矛盾,反而可以成为科学的助力,甚至可以成为科学的源头(比如构成真正的大一统理论)。也可以不与现代社会组织矛盾,反而成为现代化的理论指导。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上,禅心敢于摧毁一切宗教外壳,呵佛骂祖烧佛像,而仍然成为无数人心灵追求的极致,它本身则无可措手,无法摧毁,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意识形态,具体内容在这里:www.yirenzhexue.com。我原来称那篇文章的作者为老师,但他拒绝了,他认可学习交流,而反对拉帮结派。这一点还是比较合我的胃口,也符合大道无形的特点。

      估计建设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体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若能集中众多有志者的力量,为意识形态的建设添砖加瓦,相信在大危机到来之前建立起来还是可能的。

    • 家园 上山下乡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也许在毛主席的构思里,有另外一个现代化布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上山下乡也许并不是因为就业压力而拿农村当缓冲池或因为核战争的威胁而进行人口疏散。也许真的就是毛主席真诚地认为,这是改造中国的最好的一条道路。当年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同样的策略,可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避免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问题,比如三农问题,比如城乡差距问题,比如地区发展差异问题。

      想象一下,在本来教育落后的乡村,突然来了一批思想活跃的掌握了现代科技基本知识的年轻人,创办社队企业,搞新农村建设,就地实现工业化。这些社队企业是在计划体系之外的,是可以构成市场竞争的,这不正好是重工业基础打好后,搞丰富多彩的轻工业,解决农业剩余人口就地转化为工业人口的良好机制吗?

      即使后面否定了毛主席的很多具体做法,但是社队企业已经播下了火种,已经生根发芽,并在改革开放前期成为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这就是乡镇企业。

      看毛主席在五十年代的一些言论,他一直对大一统不感冒,对集中式系统不感冒,而是喜欢分权,喜欢分布式系统,喜欢把很多东西下放到地方去,他相信自组织,相信群众的能力和智慧。表面上看,就是他喜欢“乱”,不喜欢“有序”。

      毛时代的公社这个地方类政府组织是应该好好研究的,因为它不能等同于乡镇政府。严格来说,它是一种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的一部分。政府只到县一级,和延续了几千年的秦政体一样。在以前,县以下的治理,靠的是乡绅和宗族势力的“自治”,县官只是协调者(提供一面大鼓,让人敲)。

      毛时代的政府,中央-省-县,实际上只有三级,因为所谓的地区,只是省政府派出的行署,并没有地区这个政府级别。中央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省级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县级市人民政府),没有什么“地区人民政府”。目前,是中央-省-地级市-县-乡镇,这些都是属于政府,只有村是搞村民选举自治的,多了两级。

      公社只存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给否定了,我倒是认为,如果萧规曹随,在毛的布局上,本来文章可以做得更好。毛继续执政,也会引进市场因素的,毛从来就不是排斥市场的人。但是毛肯定不会去补原始资本主义的课,拆散农村组织,搞单干,把农民变成失去组织的人,变成没有议价能力的廉价劳动力。因为公社本来就不是政府体系之中,完全可以独立于各种计划之外,只要充分调动公社组织的“自治”本性,以大队或者公社为“法人”主体的市场竞争完全可以搞得起来,而社员队员则成为“股东和职工”,内部的工农平衡,自治体自己解决,好的方法可以通过政府推广到其他自治体。

      乱写的,没啥组织,不好意思。

      通宝推:邻居大哥,回旋镖,洗心,黑传说,
      • 家园 不管想法如何,效果是不好的

        当年的知青现在还都正当年,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第一手资料。作为个体,丰富一下人生经历也许不错。

      • 家园 有道理,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什么全面铺开的

        被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 家园 我一直觉得上山下乡超前了50年甚至百年

        即使是从解决就业方面考虑,其做法也是很科学的,现在大学生的实习制度,其实就是温和版上山下乡。

        而如果在未来50年,网络普及,交通大发展,各地发展相对均衡,社会资源地域分布较为平均的情况下,可以每个人都居住在风景秀丽的乡村,通过网络和现代交通物流系统,实现现在只能在城市中完成的工业能力。

        比如我以前帖子里面说的:

        没有互联网会咋样?兼谈中国发展模式选择

        现代版小国寡民

      • 家园 上山下乡是大手笔

        上山下乡的名声是被伤痕文学和牛棚杂忆给搞臭了。实际上,据我的了解,当年上山下乡的那帮人,面对往事更多的态度是“青春无悔”,都感谢当年的历练。最恨这段时期的一是父辈受到冲击的人,即本来可以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另外是一些小资产阶级思想者,觉得没能在城市里享受现代化生活,亏了。

        毛发动上山下乡,最大的意义除了传播知识,建设农村外,我看主要是塑造一代年轻人的性格和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不妨想想,在传统社会里,十几到二十几这个年龄段,正是被父辈压抑的最恨的时候,读功名,结婚,生子,每件事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毛把他们解放到农村去,打破了父权在权力传承中的绝对垄断,为将来的经济建设与可能的政治体制改革保留了珍贵的后备力量。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提升经济实力,并且农村并没有拖后腿,上山下乡功不可没。没有文革,就没有改革。毛虽然批判孔老二,实际上他是儒家思想最伟大的践行者。

      • 家园 是个很好的思路

        从实际效果看,当时的公社还是起了政府的作用。不过你写的对于现在和今后的方向还是有启发意义。

    • 家园 泛的哲学尝试很不错

      但问题多多,感觉归纳多于创造。不过能做到这个,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也为后来人搭建了非常好的一个台阶。

      另外,感觉作者哲学方面了解很多,但社会等实务方面了解太少,所以后面部分写得很虚,基本不能看。

      ps:末世情绪往往会引发极端思想,楼主此处宣扬的末世——大危机来临,还是逃脱不了你自己上面说的两朵乌云。

      • 家园 我理解其优点是兼容和整齐,便于理解和整体把握

        哲学方面严格说,创造出新东西不大可能,把以前的东西整理整齐,系统条理清晰,并且兼容心灵哲学和科学,就是极限了。若是有很多标新立异的东西,倒是令人怀疑,很可能是错的。犹如化学元素周期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找到这个规律就是很不错的发现了,若有人声称找到周期表里没有的元素,一般来说是值得怀疑的。

        另外,危机应该不等于周期律,危机来了应对不当造成系统崩溃,才能说是周期律应验。若能度过危机,就说明克服了周期律。要社会完全平稳运行,是不可能的,有波折不要紧,只要能安全度过系统不崩溃就行。好比人生病不要紧,不要病死就算度过。这是我对周期律的理解。从最终角度,周期律是避免不了的。民族问题,就算融合成一个民族,仍然可能内战。这就看如何定义和理解了。

        摆脱两朵乌云,只能从最普通的意义上去理解。

    • 家园 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道路!

      学习了万兹兄的所有文章(包括回复),万兄的学识让小弟敬佩。

      我也认为走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道路是最优选择。

      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体系应该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钱老曾归纳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塔尖的西方科学体系结构,这个体系是积木式拼凑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总的来看是“自底向上”的方法,新的体系应该是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但旧体系可以作为新体系形态上的参考,而且新体系最终应该能将旧体系融合进来。

      万兄所说的那篇文章应该是塔尖了吧,我看得似懂非懂,如果能向下分解几层,估计能懂得多些,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体系的建设中来。

      我认为毛主席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假马列之名,行孔孟之实,执秦始皇之法”,可以看作中国特色帝国主义的先驱。毛主席是中华文明触底反弹的领军人物,中国现在所有的进步力量都可以团结到毛主席的旗帜下来,这样可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另外我对万兄的这篇文章局部有不同意见,上山下乡的问题毛左是可以解决的,中国的工业发展道路与西方不同,走的是先发展重工业再发展轻工业的路子,以吸收劳动人口最多的纺织工业为例,先发展机床工业,再发展纺织机械工业,最后发展纺织工业。改开前中国机床年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纺织机械工业也有了足够产能。随着水利建设的完成,化肥和良种的普及,棉花产量的大幅提升指日可待,再加上化纤,原料问题就解决了,有设备、有原料、有基本的基础设施(电网、交通),只要管理层不严重消极怠工,纺织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其他行业道理一样,所谓的知青的就业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在我眼里,这是轻工业大发展的一大有利条件。

      • 家园 有一定道理。

        上山下乡的解决可能性是有的。

        团结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可能也是一个方向,但这个思想要丰富具体内容。特别是,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要给予一种更高级的信仰目标,而不能简单地取消他的信仰,否则在斗争中很难胜利。比如,马列主义遇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本都没有战胜,它没有提供一种更高级的心灵解决方案。目前看来,毛泽东思想与宗教的核心思想还是有一些冲突。

        • 家园 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解为“以修身为本”

          如果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解为“以修身为本”,可以实现毛泽东思想和儒家思想对接。

          我认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到主席晚年,已经和儒家思想非常接近了,可惜主席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批判修正主义,其实自己才是最大的修正主义。

          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必须先消除其内在的矛盾,我的想法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梳理,以儒释道为体,马克思加秦始皇为用。

          我写的一篇短文《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矛盾》,请万兄指正: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中国化是由毛主席进行的,其成果是毛泽东思想,而且越到后期中国文化的成分越多,已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党内多数人不认同。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撰写人以“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自居,指责主席“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主席逝世后的第一波非毛化浪潮中,马克思主义很自然的成了批判毛泽东的主要思想武器。

          毛主席强调思想改造,这实际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毛泽东只能在两种理论中间搞折衷,采用含糊其辞的方法回避矛盾,这就造成了党内思想的混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说得很好。

              讨论问题就是应该稍为具体一点,言之有物,而不仅仅是口号。

              马克思的物质决定论和毛泽东强调思想改造,倾向上的确有矛盾。马克思的哲学比较粗陋,内部也有一些自相矛盾。比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有能动作用,等于没说,具体决策时哪种作用更强?还是看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存在决定意识有时就变成环境决定论,和“内因是决定因素”又发生矛盾。

              现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有很大障碍的,比如“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些内容很多人都不赞同。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解为“修身为本”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和平时期对上层的约束,除了互联网之类外部监督手段,很多人都意识到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律。将来的文化理论上,最好能解释一下自律带来的精神进化方面的好处,因为心灵的动力才是最根本的持久的动力,伪善不太能持久,还要把精神哲学和科学进行对接,不能空谈心性要重视物质实践。

              新文化可以把毛泽东思想(修身为本的思想改造)作为重要的环节,向上(心灵进化)向下(科学)进行扩展。

            • 家园 左派经济学家韩德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陷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失败的原因虽然很复杂,其理论自身的局限也不可忽视。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同享历史决定论和历史进步论,同把技术成就泛化成历史进步,同诉求于“物质极大丰富”,同样缺乏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样不从每一个人都作为价值主体的立场来考察主体与主体的矛盾,同样不理解人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局部性的,由此而奠基的国际共运对资本主义的改造也就是局部性的。局部性改造遭到总体性抵制的颠覆,这就是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崩溃的根本原因。

              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表明,尽管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但人的私有意识并未消失,并未随之发生自然而然的决裂,造成了诸多的问题。“斗私批修”对于少数人是有可能的,对于多数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是很困难的。正是由于对“斗私批修”要求的逆反,才使改革开放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改革开放则必然形成新的资产阶级,必然形成两大阶级的对立。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实践中吸取教训,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在理论缺陷,重新认识到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从国际共运中吸取精神营养,懂得追求社会正义的可能性。如果柏拉图活到现在,他可能会说,无产阶级先锋队没有自身利益,追求全人类的解放,他所设想的正义卫士也没有自身利益,追求全人类的理想国,两者其实只有名称上的差别,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韩德强自称是左派中的非主流,全面批判西方18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其观点很有见地,我认为他是目前左派中水平最高的。在此向万兄强烈推荐韩德强的力作《整体管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