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24)战后的英国戏剧,一

      战争结束之后,谁也不会想到曾经贵为国粹的英国剧场能够幸存下来并继续发挥影响力。尽管电视在战时曾遭到暂停,1946年才在伦敦重新开张而且观众寥寥,但是它依然对剧场艺术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挑战。1950年全英国只有350000份电视执照,但是技术的发展与观众的需求都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品莱特的日常生活》(1)早在1946年11月就登上了荧幕。BBC早期在电视剧拍摄方面的成果现在看来十分简陋,但在当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如我们所见,英国影迷的数目在战争期间有了显著增长,战后一段时期内——尽管相当短暂——英国电影业也可称得上欣欣向荣。对于大明星来说,想挣大钱就得拍电影,尤其是去好莱坞拍电影。更糟糕的是,战前的英国戏剧界基本上没有创作出什么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剧场成了文化遗产的阵地,当家剧目除了莎士比亚就是音乐剧以及旨在给人打气的轻喜剧。这与电影业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为这种种失败找了一个替罪羊,名叫休.波芒特,但朋友与对头们都更喜欢叫他宾吉。(2)

      他的公司H.M.田纳特有限公司出品了大量音乐剧与热门剧。到了五十年代末六世年代初的剧院改革之后,这位1908年出生在卡迪夫的波芒特对旧式戏剧当中中的所有消极因素开展了无情的口诛笔伐。他常被视为伦敦西区剧作界的沙皇,依靠上游社会戏剧、豪华布景与明星阵容来取悦观众。人们经常指责他为了自己的朋友例如约翰.吉尔古德(3)而打压别人。这些说法很不公道。波芒特的胆子没这么小。他很喜欢在合适的时候冒险。例如在1949年他就不顾争议上演了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主演是费雯丽。公共道德理事会斥之为“彻头彻尾地与风化为敌……儿童与仆人居然也能坐在剧院里面看这种东西真令人羞耻。” 在人们将这部戏贬斥为来自美国的三俗垃圾之后,艺术理事会断然停止了对这部戏的支持,原本打算前来看戏的皇室成员也取消了行程。通过精美华丽,不惜工本的一系列剧作例如《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以及《窈窕淑女》,还有泰伦斯.拉提根(4)执导的《文斯洛男孩》(5),波芒特为伦敦的中产阶级以及整个英国中部提供了一扇逃离日常生活与乏味政治的门户。他为剧院以及出资人赚了很多钱,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如此。当年的波芒特很可以与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相比。对于知识分子精英来说他的口味稍微重了一点,但当时的西区完全是靠他支撑起来的。他绝对不是什么焚琴煮鹤的俗人,他一直与约翰.吉尔古德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许多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莎剧也有他的贡献。

      波芒特身处一个演艺人才圈子的中心,圈子里大部分人都是男同。他们恣意挥洒着奢华与机智,而英国当时在两方面都十分缺乏。他的剧作伙伴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就是特伦斯.拉提根。此人出生于1911年,父亲是一名外交官,由于与一名罗马尼亚公主有染而被外交部解职。拉提根早在战前就以《法文课》(6)一片而享誉英国。但是他最出名也是最优秀的剧作出自四五十年代——对中产阶级生活犀利而入骨的研究,例如《布朗宁版本》(7),《海深情更深》(8)以及《鸳鸯谱》(9)。同性恋是他的作品当中隐秘的主题,当时这也是形势使然,但是拉提根的上层社会风格使得他在国民情绪转向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在1953年一份臭名昭著的序言当中,拉提根向一直与他不对付的批评家们坦诚,他在写作时脑海里一直对“艾达姨妈”抱有极大的重视,“艾达姨妈”是一名想象中的观众,她是个“友善可敬的中产阶级中年老处女,既有闲又有钱。”和波芒特一样,拉提根很快就将失宠于广大观众——对于娱乐业来说,艾达姨妈的时代行将就木,野心勃勃的新生代年轻剧作家们将不再把她老人家的口味视为自己的创作标准,相反还要毫不客气地对她冷嘲热讽,口诛笔伐。

      波芒特另外一位重要合作伙伴是塞西尔.比顿(10),他是一位摄影师,也是个美工设计师。比顿生于1904年,在二十年代通过拍摄青年男女肖像而成名。他的艺术生命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为六十年代的摇滚歌星以及七十年代的朋克歌星都拍过照片,期间还担任了皇室的御用摄影师。他的舞台设计离奇而机智,集中体现了波芒特所追求的“啊啊啊——”式的效果,对于战后饱受摧残的公众极富吸引力。他的电影美工作品将在日后为他捧回两座奥斯卡金人。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资历更老的明星是艾弗.诺韦洛(11),生于1893年,战争结束6年之后死于心脏病。他在战时曾因为违章驾驶而被判入狱,尽管时间不长,但却极大地影响到了他的健康。诺韦洛的职业生涯主要以作曲为主,著名作品有一战期间的爱国歌曲《炉火不灭》(12)以及一系列音乐剧,最后以1949年的国王狂想曲(13)以及1951年的《欢乐至上》(14)来收尾。他的相貌极其英俊,而他的同性恋取向则从未向庞大的女性粉丝团们透露过。在他的葬礼上,吊唁者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五十女比一男。

      但是同性恋明星当中最著名的还得数诺尔.考沃德(15),战争结束那年他46岁。从《乱世春秋》(16)到《私生活》(17),一系列的名作已经为他挣来了“剧作大家”的名号,也使他成为了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剧作家之一。尽管他一直有意为自己打造出一副颓废嗑药的花花公子形象,还曾经一度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用来自我标榜的标志,考沃德还是变得越来越主流化起来。他的爱国感情全无造作讽刺的成分,对于大英帝国的逝去他感到真心遗憾,他在战时创作的作品无一例外地以主旋律为题材。《与祖国同在》(18)一片拍摄于1942年,以路易斯.蒙巴顿将军及其服役的HMS凯利号驱逐舰为题材。而《快乐天地》(19)一片则正式奠定了他当代英国伟人的身份。尽管战后几年间他的事业不算顺利,他的作品依然一路风靡到了五六十年代。考沃德向世人证明了英国人不仅会无节操地搞笑,同时还能保持高度的爱国心。正是这一点,再加上他毁人不倦的机智,使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甚至到了他一向厌恶的家长里短式现实主义占领了舞台之后也依然如此。

      尽管五六十年代被人们称作新戏剧的发源时代,但是人们依然应当记得,为这一时代留下一道道浓墨重彩的剧作家们大多都是维多利亚时代或者爱德华时代生人,身上多少还带着一丝王尔德的伦敦做派。诺韦洛,波芒特,考沃德,比顿和拉提根都是男同,都在主流演艺界工作,都才华横溢而极度爱国。仅仅因为他们即将被新一代自我宣传的愤怒青年作家们以及将塞缪尔.贝克特与贝尔托.布莱希特等剧作天才介绍到英国舞台上的制片人们排挤到一边,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未闪耀过自己的光芒。波芒特时代剧作的机变百出是英国人应对惨淡而又不确定的未来的又一种方式。在剧场之外,这一主题也通过南希.密特福德(20)广受欢迎的小说以及乔伊丝.格伦菲尔(21)在电视上的表演得到了体现。

      占据英国战后剧场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莎士比亚。从伊丽莎白时代早期以来,还很少有哪个时代进行过如此集中的莎士比亚剧目演出,演出之密集几近向文豪献媚的程度。当时的观众极其追捧劳伦斯.奥利弗(22),拉尔夫理查德森(23)以及约翰.吉尔古德,他们的这种看法很有其合理性。老维克戏院成了喷涌莎剧的源泉。当时还年轻的彼得.豪尔(24)回忆五十年代初期:“我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了全套莎剧演出,有几部还看了好几遍。现在是没这个条件了。”*61*按照当时的说法,西区“被游吟诗人挤了个水泄不通”。一方面奥利弗在战时拍摄的电影版《亨利五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拿得出手的新剧本少之又少,结果就是众多编导演员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位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以及其他经典作品。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探索可谓空前绝后。对于观众们来说,奥利弗对于莎剧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当时经常上演的其他经典——例如契科夫与希腊悲剧——也都得到了类似的待遇。

      (1) http://www.comedy.co.uk/guide/tv/pinwrights_progress/

      (2) http://people.mtime.com/1037434/filmographies/

      (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0249/

      (4)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294/

      (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374/

      (6) http://movie.mtime.com/105727/

      (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71364/

      (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931/

      (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262/

      (10)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5259.htm http://edu.sina.com.cn/l/2004-07-01/74553.html

      (1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4509/

      (12) http://www.firstworldwar.com/audio/keepthehomefiresburning.htm

      (13) http://movie.mtime.com/106595/

      (14) 外链出处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C3%ABl_Coward 外链出处

      (1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344/

      (1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901256/

      (1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15/

      (1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449/

      (20)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cy_Mitford 外链出处

      (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yce_Grenfell 外链出处

      (22) http://baike.baidu.com/view/803308.htm

      (2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6710/

      (24) http://baike.baidu.com/view/4193379.htm

      • 家园 战后的英国戏剧,二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更加贴近时代,更加政治化的内容真的就无法在当时的舞台上得到反映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只要剧场能给观众提供审视自身立场的独特视角,甚至仅仅能为他们带来娱乐,那这就很足够了。但是在其他的时间与场合之下,剧场还想做得更多,剧场希望成为一支社会与政治力量。剧场曾经冲破层层审查制度震撼过革命之前的俄国,曾经在魏玛德国与战后巴黎发挥过影响力,日后当美国深陷反共狂热,受到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消费社会所带来的道德冲击时,这里也将成为剧场大展身手的所在。那么这一切为什么没在英国发生呢?一位戏剧史学家如此描述五十年代初期的伦敦戏剧界,“这里对于时事……完全无动于衷,朝鲜战争带来的重整军备,及其施加在这个饱经战火蹂躏的国家头上的通货膨胀压力,福利社会的深远影响……第一颗英国制造的原子弹,这林林总总的一切都未能在西区的舞台上留下一点痕迹。”*62*一切关心剧场艺术的人们都希望特定演员、剧本与观众群的结合能够为剧场带来一番新气象。此时的英国剧场依然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而非仅仅充当消遣娱乐的场所。

        至此为止,为了提升戏剧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而做出的最为坚持而勇敢的努力来自一位真正的文化英雄,一位来自伦敦东区的外人,她为了理想不惜砸掉自己在皇家戏剧艺术协会的饭碗,毅然投身于贫困当中。琼.利特尔伍德(25)深受索尔福德出身的亲共演员吉米.米勒的影响,此人后来更名为艾文.麦考尔(26)并领导了英国的民谣音乐复兴。三十年代的时候他们组织了一个名为“行动剧场”的巡回剧团,剧团受德国的影响,上演各种左翼宣传剧目。莫斯科向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BBC则将他们列入了黑名单。战后剧团经历了一番调整,改名为戏剧工坊(工坊一词如今已经在学校与商业界被人用烂了,但是当时这还是个新词)。剧团的巡演线路途经肯德尔、维根、黑潭与纽卡斯尔。他们还是第一批以“边缘”演员的身份参与爱丁堡艺术节的演剧人士之一,他们的风格与波芒特的大都市做派形成了强烈反差。他们的第一部戏,《铀235》,在一心向核的工党政府最受支持的时候发出了明确的反核武器信息。

        戏剧工坊一直以政治为创作题材,这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是1963年的《多可爱的战争》(27)。此外还有其他新戏,例如有一位爱尔兰共和主义醉汉布伦达.贝汉(28)就创作了不少剧目。利特尔伍德第一次看到他那份错字连篇,还让啤酒泡过的剧本时就对其惊为天人。她的演出完全摒弃了西区上层剧场过于紧张、自我意识过于浓厚的表演与编导风格。剧团的演员全都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艰苦生活,道具服装一律要自己动手解决,他们甚至还在伦敦东区斯特拉福找了一家废弃的剧场作为安身之所。逐渐地,批评家们将会坐到观众席当中,剧团在巴黎与东欧的巡演也将获得轰动性的成功,理查德.哈里斯(29),罗伊.金纳(30)以及芭芭拉温德索(31)都曾经在利特尔伍德的剧团里工作过。但是倾向保守的艺术理事会依然拒绝向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而审查制度也如同瘟疫一般纠缠着剧团。剧团经常能排演广受欢迎的剧目,例如1958年希拉.迪兰尼(32)的《蜜的滋味》(33),剧本是由一个19岁的索尔福德少年创作的,讲述了关于一个失常家庭令人惊骇的故事;又比如一年之后莱诺.巴特(34)创作的音乐剧《事过境迁》(35),这些剧作很快就打进了西区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回到斯特拉福,利特尔伍德和她的男友杰里.拉夫斯还在努力赚钱,力图将剧团目前的知名度转化为未来的长期发展。贝汉有一次在酩酊大醉之后接受BBC主持人马尔科姆.马格里奇(36)的访问,利特尔伍德蹲在地上扶住他的腿才使得他能勉强站住。到头来,正经工资的诱惑与缺乏经费的压力使得很多人离开了剧团,并最终导致了戏剧工坊的关门。

        但是利特尔伍德的故事为接下来更加著名的、由“愤怒青年”领导的剧院反叛开了个好头。这场运动的第一炮是在1956年由约翰奥斯本(37)的《少妇怨》(38)打响的。“愤怒青年”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家宫廷剧院的宣传官员搞出来的噱头。“愤怒青年”不是一个组织,至少不是一个剧团。由日后的历史学家们精心整理出来的报纸上的炒作新闻很容易使人以为在他们之前战后英国戏剧节除了克里斯托弗.弗莱不成词句的剧本以及由波芒特执导、由一小撮刻薄的男同演员出演的中产阶级闹剧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新鲜血液。尽管奥斯本本人曾用厌恶同性恋的长篇攻击言辞支持过这一论调,这依然纯粹是一派胡言。当时两位影响力最大的批评家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哈洛德.霍布森(39)与《观察家报》的肯尼斯.泰南(40),这二人为英国戏剧迈入新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都对戏剧工坊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早在奥斯本之前就对剧团的一部分剧作给予了热烈的赞美。利特尔伍德的问题在于她的剧团左翼倾向过于明显,而当时英国的权贵阶层依然保守得铁板一块,而冷战的狂热正在逐步升级。此外,“愤怒青年”怒火的指向性也远没有利特尔伍德那么明确。他们没有计划,没有海外的追慕者,没有意识形态,总之就是没有那么令人担心。假如戏剧工坊能够晚出现十年,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才进入公众视线,届时已经转向左倾的BBC与艺术理事会很可能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它也就算不得什么戏剧先锋了。

        (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an_Littlewood

        (26) http://www.niwota.com/submsg/3005951

        (2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195/

        (28) http://entertainment.bowenwang.com.cn/theater-brendan-behan.htm

        (29) 外链出处

        (30)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_Kinnear 外链出处

        (3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2686/

        (32)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7788/

        (3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664/

        (34)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3571/

        (35) 外链出处

        (36)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colm_Muggeridge

        (37)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7134/

        (3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40896/

        (39)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old_Hobson

        (40)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nneth_Tynan

        • 家园 战后的英国戏剧, 三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剧场的故事就是演员的故事,他们那熟悉的面孔与十分有料的回忆录为乏味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数不清的乐趣。至于其他人——尤其是大学里的学者们——则将剧场视为一系列作家与剧本的连续体,似乎戏剧的本质就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只是从散文艺术的主干上斜刺里钻出来的一根侧枝。两者的意见都有其正确性,没有好表演与好剧本的结合,就没有剧场艺术。但是剧场艺术的真正驱动力来自制片人与剧院经理,剧场机制的塑造者,剧本的挖掘者,哄着赞助商掏钱的人。如果说利特尔伍德的贡献在于养活了贝汉并拉扯起来了戏剧工坊,那么当时还有另一位与她贡献相当的人物。乔治.迪文(41)最早发掘了乔治.奥斯本并成立了皇家宫廷英国戏剧公司。他原本是个演员,痴迷于战前法国实验派剧场艺术的技巧。战争期间他在远东服役,到了五十年代迪文已经成为了一名富有经验的导演。他在老维克剧场监督进行了一场激进的培训及制作项目,涉及莎剧,歌剧以及最新剧作。但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激烈的政治及社会变革正围绕在我们身边发生之时”,反映现实的当代戏剧却极度匮乏。他不像利特尔伍德那样早已打进了艺术圈子,而且也绝对不亲共(尽管他的确崇拜德国马克思主义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迪文招募了一批当时伦敦最有才华的年轻演员,例如琼.普莱怀特(42)以及阿兰.贝茨(43)。但是他最了不起的一手是相中了由一位远远不算成功的青年演员提供的剧本。

          1955年8月12日炎热的下午,约翰.奥斯本正乘坐着一条驳船在泰晤士河上消磨时间,船系在哈默史密斯附近,这是当时伦敦最便宜的居住方式。他在19天里写完了《少妇怨》,对国家现状的反感令他身心疲惫,他向每一个自己能够找到的剧场以及经纪人的地址都寄送了一捆剧本手稿并且无一例外地吃了一连串闭门羹。此时的奥斯本可谓潦倒之极,他只能在偏僻地区的小剧场里上台表演,而且基本上已经破产了。身为素食主义者的他只能和同船的室友一起从河岸上挖野菜来充饥。一阵桨架作响之后来了乔治.迪文,一个划着小船、满身大汗的胖子,奥斯本生拉硬拽才把他拖到大船上来。迪文很喜欢这部戏,于是开始对奥斯本仔仔细细地盘问起来。他对同性恋抱有偏见,而且倾向于使用工人阶级背景的演员,奥斯本在这两条上都能满足他。现在《少妇怨》已经成为了公认的经典。或许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为重要的英语剧作。剧情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角吉米.波特与妻子和好友争吵以致怒骂时身上流淌出来的那种萧索而讽刺的苦涩气氛。这是一个年轻人不满而幻灭的声音,英国所发生的一切都令他意气消沉。日后的愤青们将会创作无数的摇滚歌曲、小说与电影来附和这种情感,但是当时在舞台上还从没有人进行过这种尝试。皇家剧院将这个剧本作为当年演出季的第三出戏搬上了舞台,反响并不算乐观。批评家们很不客气。波芒特来看了一眼,但是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离开了。剧场的女佣告诉奥斯本的母亲“亲,他们可是不太喜欢这部戏是不是?别担心,也演不了几天了。佩吉.阿什克罗夫特(44)马上就要来了。他们到时候肯定喜欢。可他们就是不喜欢这一部,一丁点也不喜欢。”*63*

          剧场的历史就是传奇的历史。还没有哪一篇报纸剧评能与泰南在1956年5月13日《观察家报》上为《少妇怨》写的剧评相提并论。这篇剧评被人们视为单枪匹马拯救了这部戏的第一功臣。文章写得激情洋溢,将奥斯本的作品描写为一场奇迹,展示了所有泰南已经不再指望在英国剧场舞台上看到的品质。他觉得这部戏一定很小众,但还是继续写了下去:“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群小众的人数,我估计目前英国大约有6733000名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人,而从其他年龄段逃离出来的人无疑还将使这一数目大为增加……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与任何不想看《少妇怨》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篇剧评充溢流露的情感与直截了当的措辞的确产生了不小的波澜。不过其他报纸也发表了自己的评论。《金融时报》认为这部戏“吸引人,痛苦而令人惊异……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每日快报》的文章称其“紧张、愤怒、狂热、无拘无束甚至疯狂,但是它很年轻、年轻、年轻……”最后,直到当年10月BBC将这部戏的选段搬上电视荧幕,之后的11月新成立的ITV又播放了全本演出,这部戏的成功才真正到来。

          与此同时,如果说迪文与奥斯本之间在船屋里的会面是这出戏的第一幕,那么接下来还有更多精彩情节。不同当事人对此的叙述在细节上有所出入,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劳伦斯.奥利弗也看了《少妇怨》。一开始他的意见和许多观众一样,视其为“一大堆苦涩的吵闹”。但是当时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正在伦敦,因为他的时任女友玛丽莲.梦露正在与奥利弗合作拍戏(一部烂片)。米勒被奥斯本剧作的题目吸引住了,他劝说奥利弗带他去看了一次现场表演,感觉十分不错。演出结束后迪文过来问他们是否愿意见见这位年轻的作者。于是一行人就进了酒吧。尽管奥斯本说接下来这番对话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生,阿瑟.米勒口中的故事却是这样的:“我不敢置信地从右手边几英寸处听到奥利弗问脸色苍白的奥斯本——当时他还是个年轻人,一头好几天没梳过的头发,脸上一副提前二十分钟被人叫醒的气色——‘你能给我写点东西吗?’他说这话时一脸微笑,那表情绝对能让你心甘情愿地用两万美元把一辆没有轮子的汽车买下来。”*64*奥斯本写出了一部摧枯拉朽式的作品,其中分配给奥利佛的角色就是阿奇.莱斯,一位早已风光不再的音乐厅艺人。奥斯本指出自己早在奥利弗向他在《艺人》(45)一片中索要角色之前就开始考察音乐厅的衰落了。但是这一请求实在令人诧异。奥利弗就是当时英国戏剧界的太阳王,尽管在私下里他的婚姻已经分崩离析,但是在公开场合他与费雯丽依然是舞台与银幕上的皇室夫妇,影迷遍布世界,最好的角色任他挑选,富有的程度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对他来说,要求一名二线剧场的无名年轻剧作家为自己打造角色就好比蒙巴顿勋爵跑到拖船码头寻求一份打杂的工作。

          但是这其实是奥利弗职业生涯中最精明的一步棋。此时老式的戏剧界,大制作的莎剧电影,御前献映的演出以及西区的排场都行将让位给一个更加强硬粗犷的新英国。这一举动象征着奥利弗解除了自己的佩剑与羽冠,换上了平民的服饰。奥利弗是战后英国剧场历史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三十年代他曾与多位好莱坞一线女星同台飙戏。他在战时的剧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觉得成功的气味“就像海草与牡蛎”——与骑士爵位,而他的电影以及与费雯丽的婚姻则使他成为了全球明星。只要看看四十年代晚期好莱坞为他举办的一场欢迎宴会上的宾客名单就能对他在圈子里的地位有个大致印象:格劳乔.马克斯(46),埃罗尔.弗林(47),金格尔.罗杰斯(48),罗纳德.考尔曼(49),路易斯.梅尔(50),亨弗莱.鲍嘉,玛丽莲.梦露还有劳伦.白考尔(51)都前来祝贺。日后他还将成为英国国家剧院的主要领导人,还会有多个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说句实话,把全盛时期的奥利弗与今天的皇室成员相提并论对与前者来说未免有点不够劲。那他为什么要向奥斯本要求一个他明知与自己一贯的浪漫风格戏路以及公众心目中受难王子形象极其不相称的角色呢?一方面是因为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的费雯丽使得他越来越厌倦自己的婚姻,在一系列婚外情之后他终将另娶琼.普莱怀特,迪文皇家剧场的御用演员之一。这并不会让他就此放弃莎士比亚——还有一部极其经典的《奥赛罗》等着他去完成——也不会让他远离好莱坞。但是《艺人》以及他与普莱怀特的感情使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奥利弗有能力自行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而不是穿着紧身裤的中世纪角色。

          英国的剧场也是如此。尽管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电影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剧场依然保持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非巧合的是,当战后百废待兴的英国依然物资匮乏时,英国剧场的风格浮华而炫目,而且总体上失之浅薄;而到了消费大潮滚滚而来的时候,剧场却变得更加阴暗而犀利起来。总之,剧场是对现实生活的对照。奥斯本笔下的吉米.波特曾经悲叹道生活中缺乏“勇气的用武之地”;这番话如果在冷战刚刚开始,军队复员仍在进行的1946年出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同样,如果《俄克拉荷马》在战争结束十年后上演,其天真欢快的基调也不会在更为富裕的城市里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剧场之间开始不遗余力地争夺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并带来更多钞票的编剧与演员。《少妇怨》,《蜜的滋味》,《艺人》以及《多可爱的战争》都将登上银幕,许许多多第一流的制片人、演员与导演将会前往位于莱姆园、伊灵以及泰丁顿的虚拟剧场,外形犹如飞机库的电视摄影棚,那里面没有观众席,只有森林一般茂密的灯光与麦克。

          伦敦西区以及其他大型地方剧场还将继续为一心想亲眼观看著名演员并且愿意尝试新戏的中产阶级观众们提供娱乐。哈罗德.品特(52)著名的念白停顿,平淡布景,对日常用语的精妙运用以及作为背景的政治主体为人们理解现代英国提供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途径。品特奉行早期荒诞派戏剧风格,尤其是贝克特。他曾于1955年在艺术剧院俱乐部进行过《等待戈多》的英国首演。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戏剧界人才辈出,论起讽刺有乔.奥顿(53),论起魔幻风格有汤姆.斯托帕德(54),论起政治题材更是有阿诺德.威斯克(55),约翰.阿登(56),爱德华.邦德(57)以及大卫.海尔(58),正是他们向人们证明了电视无法扼杀剧场艺术。伦敦人,以及其他任何与大型剧场共处一城的英国人,都与任何其他现代国家的国民一样有机会亲身体验种种情感与机智,在开心一笑之余受到触动,并对我们身边的世界进行反思。到了二十一世纪,好莱坞的一线明星还会经常朝圣般地来到伦敦的剧场登台演出,优秀剧目层出不穷,排除万难的剧场直到今天依然是英国生活中值得骄傲的组成部分。

          (41) 外链出处

          (42) http://people.mtime.com/912695

          (4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7070/

          (44)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6289.htm

          (4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764/

          (46)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7281/

          (47)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065/

          (48)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0663/

          (49)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4956/

          (50)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117614/

          (5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9581/

          (52)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781.htm

          (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6fecf0100cu2r.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8255.htm

          (54) http://movie.douban.com/search/Tom%20Stoppard

          (5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nold_Wesker

          (56)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Arden

          (57)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Bond

          (58) 外链出处

          *61* Interview, The Stage, 2005

          *62* Dominic Shellard, British Theatre Since The War, Yale U. P., 1999

          *63* John Osborne, Almost a Gentleman, Faber & Faber, 1991

          *64* Arthur Miller, quoted in Terry Coleman, Olivier,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Bloomsbury, 2005

          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伦敦的戏剧业非常发达

        据说在伦敦城有近千家戏院。

        • 家园 英国的喜剧业都很发达

          而且绝不局限在剧场里,英国戏剧的真正载体是戏剧酒吧与俱乐部。有时间可以专门说说这方面。

    • 家园 (23)肿膝盖以及其他娱乐

      肿膝盖以及其他娱乐

      在家门内外,四十年代的英国人有那些娱乐活动呢?他们肯定不会看电视,因为1947年只有0.2%的成年英国人口拥有电视,到了1950年也只有4%。他们不会到国外度假,当时人们既没有这么多假期也没有这么多钱。战前不久通过的带薪休假法案极大地扩展了享有带薪休假的人员的数量,但是假期一般还是以十四天为限而不是一个月。1947年时喷气式客机还没有问世,而且个人携款出境也要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只有3%的人口到国外度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而且去得地方大概就是法国北部以及地中海沿岸。由于汽油配给制度,他们也不会开车到乡下去兜风。但是就在同一年,将近一半的英国人还是以各种方式度过了假期。许多人搭乘火车前往维多利亚时代的海滨度假地,这些地方很快就会人满为患。其他人则骑上自行车外出野营——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当时的公路基本没有人。但是更多的人将会乘坐游览车或者火车前往新开门的度假村,这些地方是由比利.巴特林(1)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家们创立的。

      巴特林出生在南非一个离异家庭,他母亲是巡回游乐园里的糕点师。她带着自己的姜汁面包摊与儿子走遍了英国西部的各个集镇,借此让巴特林初步领略到了演艺行业的酸甜苦辣。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学,又在加拿大设计了几天广告之后,巴特林在一战时参军入伍。战后二十年代他拉扯起来一个套圈摊子。若干年之后,他一步步建成了自己的游乐场——鬼屋,螺旋塔,套圈与回转木马一应俱全。他最大的突破是取得了在欧洲经营碰碰车的许可证。然后他发现许多英国家庭在海边度假时往往玩得很不称心,于是在1936年林肯郡的斯凯格内斯开设了他的第一个度假村。

      为某个公司的雇员特别成立的度假村此前也有几家。但是巴特林的野心极大,他修建了一个游泳池,一座剧场,一座电影院,无数游乐设施以及——重中之重——一家托儿所,好让带着孩子的夫妻能够享受二人时光。他的第二座度假村于两年之后在克拉克顿开门营业。战争期间他将自己的设施与场地全部交付给了军方,当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有了5家度假村。巴特利是个强硬的小个子,上衣口袋里总是装着锋利的剃须刀片,他经常向朋友们夸口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他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厌倦了战争的人们需要些什么:色彩,游乐,温暖的小屋,优质的服务以及绝不冷场的各种活动,从舞会到著名的“肿膝盖选美”以及“魅力老奶奶选美”。

      战后两年之内巴特林就成了百万富翁。在历经重重金融危机之后,他将会受封骑士并在自己的度假村里面接待女王。此刻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中产阶级以及家境较为宽裕的工人身上。意大利歌剧,莎士比亚戏剧,电台明星,政客,主教与体育健将都被他请进自己的度假村。四五十年代的度假村极其时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价格不菲。在度假村里有专门的红衣接待员,他(她)们把游客一天的游乐内容安排得绝无冷场,有了战争期间人人群策群力的经历后,这种安排很受游客欢迎。1948年巴特林试图通过在加勒比海修建度假村将自己的买卖扩展到美国,结果蚀了本钱。之后六十年代大规模海外度假潮流终结了度假村的全盛时期。但是直到那时,对于上百万英国人来说,度假村依然是暑假的同义词。万一日后由于油价上涨或者全球变暖带来的担心打击了廉价航空业,度假村很有可能还会重现辉煌。

      在年假之外的时间里,传统的观赏性运动也在战后迅速回归了人们的生活。战争严重打击了英国足球,不仅是因为大量球员参军入伍,还因为英格兰足球联赛遭到了暂停,而国家则一分为二,变成了南北两部分。战后新条例规定上场的联赛球员每周可以挣12英镑(2),而且比赛可以一直进行到有结果为止(例如1946年唐克斯特队与斯托克波特队的一场比赛就整整进行了203分钟,直到入夜以后才以一方首先进球而了结,球员只能摸黑比赛,因为还没有强光灯)。总之,水平上乘的球队很快就将重返座无虚席的球场。

      斯坦利.马休斯(3)是斯托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他在战前就已经是足球界的传奇人物了,战后他效力于黑潭队,饱受球迷欢迎。1953年,38岁高龄的马休斯与英格兰队一起杀入了世界杯决赛,这是第一次得到电视直播的世界杯决赛,全球共有1000万观众收看。1948年到1949年间英国观看球赛人数约为4000万人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英国足球的黄金时期,此前的五月英格兰队曾经与一支大言不惭地命名为“世界其他部分”的球队交过手(这支球队中有丹麦球员、瑞士球员、一名法国球员、意大利球员、瑞典球员、捷克球员、比利时球员、荷兰球员以及爱尔兰球员)并以6比1的比分痛击了这支九国联军。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很快就会被戳破,但是从其他角度来说这一时期依然是英国足球的黄金时期。的确,露天看台气味难闻而且根本没有观众防护设施,战后最优秀的球员也还没有出现。但这时的足球相对来说要干净很多,比赛依然还是由地方队与地方球迷支撑起来的,球场上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小动作。以斯坦利.马休斯为例,他在职业生涯中从未吃过红黄牌。

      当时另一名著名球员是阿森纳的丹尼斯.坎普顿(4),一位化工厂工人的儿子。只不过他打板球比踢足球出名,板球在战后也重新获得了极大的欢迎。1947年南非国家板球队来访时与英国队进行的友谊赛足有300万人收看,坎普顿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极大激发了观众们的自豪感。板球评论作家奈维尔.卡德斯(5)认为他是战后健康与理智的化身。“看坎普顿打一局球就能把配给制给忘了。”*60* 无论是在足球界还是在板球界,许多战前的球星在战争期间都成为了军队的体能训练教官,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坚持训练。但是随着约克郡的击球手兰.亨顿(6)以惊人的状态重新回到球场,板球也获得了空前绝后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在伊恩.博塞姆(7)的黄金时期或者是2005年夏天(8)都不能与此刻相提并论。与足球一样,战后的板球明星们无法通过比赛赚大钱。亨顿是一位建筑工人的儿子,他的成名一战是代表伦敦普通中学击败了公学球队。1952年他成为了英国本世纪第一位职业板球队长。满头乱发的坎普顿第一次挣大钱是为百利(brylcreem)护发公司做广告。

      以追逐电兔子为目标的赛狗在战前刚刚发展起来,工人阶级十分喜欢购买这项运动的彩票。赛狗于1926年在曼城的贝尔维尤体育场正式开始,并很快风靡全国。与赛马不同的是,赛狗的身段极低,上百万工业城镇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进来。许多最著名的赛狗都是当地人用自家后院或者当地公园训练出来的。赛狗场地也可以用来举行摩托车比赛,比赛用车均为500cc排量且没有车闸。这项运动于二十年代从澳大利亚传进英国并于战后获得了极大发展。古怪的是,自行车比赛也是同样的情况,不过自行车比赛的场地是满目疮痍的伦敦市区,赛道是由颜料在地面上涂出来的,在草地与瓦砾堆之间曲折延伸。考文垂、伯明翰以及伦敦经常举行对抗赛,1950年甚至还举行了一场国际赛事,英格兰对荷兰。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开展,这项运动的狂热也慢慢消退了下去。

      但是当时英国主流的休闲方式还是相当传统的。如同今天一样,当年的英国人同样痴迷于园艺。此时大部分英国男性都喜欢将时间花在花园而不是酒吧。电影则老幼咸宜,1947年英国观影人数是今天的十倍,尽管当年人口比今天少得多。战后最高峰时期,英国全国共有4600家电影院。英国电影业绝不仅仅只有伊灵喜剧;战争历险剧,古装剧,狄更斯作品改编剧以及言情剧都有很大发展,但这一切依然不足以与好莱坞的影响力相抗衡。

      (1)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2) 当时一英镑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0-50英镑,一便士就可以购买一颗鸡蛋,一品脱牛奶或者一份周报,成年人理发一次是6便士,12根一包的香烟可以用11便士半买到。外链出处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87317.htm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nis_Compton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ville_Cardus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n_Hutton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Ian_Botham 外链出处

      (8) 2005年夏天,英格兰板球队在板球界世界级最高赛事“灰烬杯”(Ashes)总决赛中击败澳大利亚队捧回奖杯。(次年又在总决赛中再次遭遇澳大利亚队并且卫冕失败)

      *60* Quoted in: Addison, op. cit

      • 家园 'Ashes'是英格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板球对抗赛

        起源于100多年前澳大利亚队在英国击败英格兰队,一位板球评论员在报纸上哀叹“英国板球已死,火化后的骨灰被澳大利亚人带走”。第二年英格兰队来到澳洲,索要骨灰,从此开始了轮流在两国举办的对抗赛。每次比赛要持续一个多月,在不同城市进行多场比赛。今年英格兰队客场取胜。

        翻译的文字很优美,送花。

      • 家园 删除

        战争结束之后,谁也不会想到曾经贵为国粹的英国剧场能够幸存下来并继续发挥影响力。尽管电视在战时曾遭到暂停,1946年才在伦敦重新开张而且观众寥寥,但是它依然对剧场艺术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挑战。1950年全英国只有350000份电视执照,但是技术的发展与观众的需求都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品莱特的日常生活》(1)早在1946年11月就登上了荧幕。BBC早期在电视剧拍摄方面成果现在看来十分简陋,但在当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如我们所见,英国影迷的数目在战争期间有了显著增长,战后一段时期内——尽管相当短暂——英国电影业也可称得上欣欣向荣。对于大明星来说,想挣大钱就得拍电影,尤其是去好莱坞拍电影。更糟糕的是,战前的英国话剧界基本上没有创作出什么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剧场成了文化遗产的阵地,当家剧目除了莎士比亚就是音乐剧以及旨在给人打气的轻喜剧。这与电影业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为这种种失败找了一个替罪羊,名叫休.波芒特,但朋友与对头们都更喜欢叫他宾吉。(2)

        他的公司H.M.田纳特有限公司出品了大量音乐剧与热门剧。到了五十年代末六世年代初的剧院改革之后,这位1908年出生在卡迪夫的波芒特对旧式戏剧当中中的所有消极因素开展了无情的口诛笔伐。他常被视为伦敦西区剧作界的沙皇,依靠上游社会戏剧、豪华布景与明星阵容来取悦观众。人们经常指责他为了自己的朋友例如约翰.吉尔古德(3)而打压别人。这些说法很不公道。波芒特的胆子没这么小。他很喜欢在合适的时候冒险。例如在1949年他就不顾争议上演了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主演是费雯丽。公共道德理事会斥之为“彻头彻尾地与风化为敌……儿童与仆人居然也能坐在剧院里面看这种东西真令人羞耻。” 在人们将这部戏贬斥为来自美国的三俗垃圾之后,艺术理事会断然停止了对这部戏的支持,原本打算前来看戏的皇室成员也取消了行程。通过精美华丽,不惜工本的一系列剧作例如《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以及《窈窕淑女》,还有泰伦斯.拉提根(4)执导的《文斯洛男孩》(5),波芒特为伦敦的中产阶级以及整个英国中部提供了一扇逃离日常生活与乏味政治的门户。他为剧院以及出资人赚了很多钱,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如此。当年的波芒特很可以与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相比。对于知识分子精英来说他的口味稍微重了一点,但当时的西区完全是靠他支撑起来的。他绝对不是什么焚琴煮鹤的俗人,他一直与约翰.吉尔古德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许多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莎剧也有他的贡献。

        波芒特身处一个演艺人才圈子的中心,圈子里大部分人都是男同。他们恣意挥洒着奢华与机智,而英国当时在两方面都十分缺乏。他的剧作活版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就是特伦斯.拉提根。此人出生于1911年,父亲是一名外交官,由于与一名罗马尼亚公主有染而被外交部解职。拉提根早在战前就以《法文课》(6)一片而享誉英国。但是他最出名也是最优秀的剧作出自四五十年代——对中产阶级生活犀利而入骨的研究,例如《布朗宁版本》(7),《海深情更深》(8)以及《鸳鸯谱》(9)。同性恋是他的作品当中隐秘的主题,当时这也是形势使然,但是拉提根的上层社会风格使得他在国民情绪转向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在1953年一份臭名昭著的序言当中,拉提根向一直与他不对付的批评家们坦诚,他在写作时脑海里一直对“艾达姨妈”抱有极大的重视,“艾达姨妈”是一名想象中的观众,她是个“友善可敬的中产阶级中年老处女,既有闲又有钱。”和波芒特一样,拉提根很快就将失宠于广大观众——对于娱乐业来说,艾达姨妈的时代行将就木,野心勃勃的新生代年轻剧作家们将不再把她老人家的口味视为自己的创作标准,相反还要毫不客气地对她冷嘲热讽,口诛笔伐。

        波芒特另外一位重要合作伙伴是塞西尔.比顿(10),他是一位摄影师,也是个美工设计师。比顿生于1904年,在二十年代通过拍摄青年男女肖像而成名。他的艺术生命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为六十年代的摇滚歌星以及七十年代的朋克歌星都拍过照片,期间还担任了皇室的御用摄影师。他的舞台设计离奇而机智,集中体现了波芒特所追求的“啊啊啊——”式的效果,对于战后饱受摧残的公众极富吸引力。他的电影美工作品将在日后为他捧回两座奥斯卡金人。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资历更老的明星是艾弗.诺韦洛(11),生于1893年,战争结束6年之后死于心脏病。他在战时曾因为违章驾驶而被判入狱,尽管时间不长,但却极大地影响到了他的健康。诺韦洛的职业生涯主要以作曲为主,著名作品有一战期间的爱国歌曲《炉火不灭》(12)以及一系列音乐剧,最后以1949年的国王狂想曲(13)以及1951年的《欢乐至上》(14)来收尾。他的相貌极其英俊,而他的同性恋取向则从未向庞大的女性粉丝团们透露过。在他的葬礼上,吊唁者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五十女比一男。

        但是同性恋明星当中最著名的还得数诺尔.考沃德(15),战争结束那年他46岁。从《乱世春秋》(16)到《私生活》(17),一系列的名作已经为他挣来了“剧作大家”的名号,也使他成为了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剧作家之一。尽管他一直有意为自己打造出一副颓废嗑药的花花公子形象,还曾经一度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用来自我标榜的标志,考沃德还是变得越来越主流化起来。他的爱国感情全无造作讽刺的成分,对于大英帝国的逝去他感到真心遗憾,他在战时创作的作品无一例外地以主旋律为题材。《与祖国同在》(18)一片拍摄于1942年,以路易斯.蒙巴顿将军及其服役的HMS凯利号驱逐舰为题材。而《快乐天地》(19)一片则正式奠定了他当代英国伟人的身份。尽管战后几年间他的事业不算顺利,他的作品依然一路风靡到了五六十年代。考沃德向世人证明了英国人不仅会无节操地搞笑,同时还能保持高度的爱国心。正是这一点,再加上他毁人不倦的机智,使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甚至到了他一向厌恶的家长里短式现实主义占领了舞台之后也依然如此。

        尽管五六十年代被人们称作新戏剧的发源时代,但是人们依然应当记得,为这一时代留下一道道浓墨重彩的剧作家们大多都是维多利亚时代或者爱德华时代生人,身上多少还带着一丝王尔德的伦敦做派。诺韦洛,波芒特,考沃德,比顿和拉提根都是男同,都在主流演艺界工作,都才华横溢而极度爱国。仅仅因为他们即将被新一代自我宣传的愤怒青年作家们以及将塞缪尔.贝克特与贝尔托.布莱希特等剧作天才介绍到英国舞台上的制片人们排挤到一边,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未闪耀过自己的光芒。波芒特时代剧作的机变百出是英国人应对惨淡而又不确定的未来的又一种方式。在剧场之外,这一主题也通过南希.密特福德(20)广受欢迎的小说以及乔伊丝.格伦菲尔(21)在电视上的表演得到了体现。

        (1) http://www.comedy.co.uk/guide/tv/pinwrights_progress/

        (2) http://people.mtime.com/1037434/filmographies/

        (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0249/

        (4)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294/

        (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374/

        (6) http://movie.mtime.com/105727/

        (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71364/

        (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931/

        (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262/

        (10)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5259.htm http://edu.sina.com.cn/l/2004-07-01/74553.html

        (1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4509/

        (12) http://www.firstworldwar.com/audio/keepthehomefiresburning.htm

        (13) http://movie.mtime.com/106595/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y's_the_Word_(musical)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C3%ABl_Coward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Noel+Coward&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prmd=ivnsob&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D_nNTfeTCIS0vwPK2viYCg&ved=0CCcQsAQ&biw=858&bih=532

        (1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344/

        (1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901256/

        (1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15/

        (1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449/

        (20)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cy_Mitford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nancy+mitford&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prmd=ivnsbo&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KybsTbhEjri9A63j7LoP&ved=0CCcQsAQ&biw=824&bih=509

        (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yce_Grenfell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joyce+grenfell&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prmd=ivnso&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0CbsTcuuEIPevwPny7jWDw&ved=0CCYQsAQ&biw=861&bih=532

    • 家园 (22)造反了:裙子飘起来

      造反了:裙子飘起来

      英国服装花了很长时间才重新明快鲜艳起来。直到六十年代,孩子们依然穿着肥大的灰色短裤与四十年代就做好了的皱巴巴的家纺毛衣。男性在社交场合穿的是厚重的灰色西服,出门还要戴帽子。妇女们出门穿家常服,头上还戴着发网。但是四十年代发生了一场革命,向人们显示了妇女们对于沉闷死板的服装款式究竟厌恶到了何种地步。这场革命发起于巴黎一家新开张的时装店,店主名叫克里斯汀.迪奥(1),他出生于“美丽年代”(2)并深爱这一时期,迷恋于一战之前法国的优雅与奢华。他一手掀起的革命被人们称作“新视界”(3)。一名曾参与1947年“新视界”揭幕仪式的英国妇女称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了“衬裙拖曳窸窣作响的声音”,这时她突然意识到,战争终于结束了。*58*

      迪奥的服饰革命有意回归了夺目而刻意不实用的女装风格。“轻巧纤细的上身逐渐收成一握蜂腰,再往下,裙摆如鲜花一般怒放开来,每一根线条都圆润到了极致……”长裙与衬胸,繁复而华丽的褶皱,如同焰火一般点燃了当时英国“灰暗、疲惫、拘束而别扭”的妇女界。这是对政府所倡导的简朴文化的直接挑战,很快就引发了一场政治战争。英国创意设计师工会抱怨道他们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像法国人那样不负责任地胡闹。工党议员们纷纷投身于抗击媚俗之风的战斗当中。魁梧壮硕的贝希.布拉德克(4)女士怒斥“新视界”为“有闲之人的临时起意”。马布尔. 赖达尔奇(5)议员说这种服装师是有人强加于妇女身上的,并且信誓旦旦地认为家庭主妇们一定不会买这种衣服。她说所有这些衬料与剪裁只是为了“过度强调性诱惑”,“新视界”打算将妇女重新变成笼中之鸟,夺去她们刚刚得来的自由。

      但是从皇室的公主一路向下,英国妇女们对政治说教根本不以为然,纷纷反其道而行之,或买、或改、或借,她们全都选择了迪奥。日后的小说家露丝.亚当(6)战时在信息部工作,她辩称整整一代英国姑娘都被赶进工厂做工,要么就得进监狱,对她们来说这可算不上解放。

      “对她们来说,那些教训她们要 ‘合理’着装以便从事生产工作的工党议员和在她们与男朋友接吻告别时冲过来搅局、押送她们回工厂的女警察们纯属一丘之貉;还有那些女工头们,总是因为她们上厕所的时间太长、耽误了俄国人急需的飞机零件而冲她们大吼大叫。现在她们总算再也不用听人念叨什么劳动与自由之关系了,总算可以重新成为美丽的女孩子了。”*59*

      社会上,至少是中产阶级当中,存在着一股压抑已久的呼声,人们希望能够回到战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当时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能清晰地回忆起三十年代的消费主义风气。当男男女女们无不穿着勉强合体的标准化服装,在退伍时还会收到全套帽子、领带与鞋子的时候,服装无疑最有力地象征了姗姗来迟的繁荣。

      (1)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45.htm

      (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936930.html

      (3) http://baike.baidu.com/view/3273094.htm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ssie_Braddock 外链出处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bel_Ridealgh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th_Adam

      *58* Pearson Phillips in ibid

      *59* Ruth Adam, A Woman’s Place, 1910-1975, Persephone Books, 200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