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宋代菜谱里看端午---洞庭饐 蓬糕 粽子 -- 草纹

共:💬13 🌺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宋代菜谱里看端午---洞庭饐 蓬糕 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来临,今年朋友又送来了5个粽子。会做粽子的朋友来自台湾,所以这几年我吃到的都是包裹着花生卤肉的肉粽。远在异乡,这已经是很让人满足的一件事情了。只是突然思念起家乡那带着粽叶清香,淡淡黄绿色和碱味的糯米粽子,我一直喜欢吃的一种。

    在东亚汉字圈的国家里,端午节大家都是要过的,只是日本把端午改到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的食物,据说在日本比较独特的是大家会吃柏饼(即檞树叶所包的米粉蒸饼),而朝鲜半岛,大家会吃艾蓬和糯米所制的糕。

    草纹是长沙人,屈原怀石投江的汨罗就在长沙不远处,从小只知道端午是为纪念三闾大夫屈原,粽子是为了人们为了不让汨罗江里的蛟龙伤害屈原的身体而做的扔入江中的食物。直到后来在日本的公司里办了个小小中文讲座,准备介绍端午节中文资料时,才知道,端午其实是在屈原之前就存在的荆楚地方习俗。

    今年吃着友人送来的粽子,翻看了看手中的宋代菜谱,南宋时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和浦江吴氏的《中馈录》,其中粽子,洞庭饐,蓬糕的做法比较有趣。

    《中馈录》的粽子是这样制作的“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一法,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据日本的中国文化研究者中村乔教授说,按《齐民要术》第9的记载,晋代周处的《风土记》里写道,这样包好后的粽子必须要放到稻草灰(含碱)混合的水中来煮熟。而这种煮粽子的方式是江南从晋代开始的传统。原来草纹思念的粽子味道,是从晋代开始江南人传统的粽子味道。不过我手中没有《齐民要术》,这里只能引用中村乔教授的记载了。

    同样来自中村乔教授关于《齐民要术》第9的关于粽的制法记载:饐为粽制法的一种,粽是把米粒来煮,而饐为米粒磨成粉来蒸。

    我们来看看《山家清供》里的洞庭饐。书中记载如下:旧游东嘉,时在水心先生席上,适净居僧送饐至,如小钱大,各和橘叶,清香霭然,如在洞庭左右。先生诗曰:“不待满林霜后熟,蒸来便作洞庭香。”因询寺僧,曰:“采蓬蓬与橘叶捣之,加蜜和米粉作饐,合以叶蒸之。”市亦有卖,特差大耳。

    大意是:以前在浙江永嘉游玩,在水心先生(叶适,号水心先生)的酒宴上,恰逢僧侣送了饐来,像小钱那么大,一个个被片片橘叶夹着分开,清香霭然,如同身处洞庭山边(江苏省的洞庭山,以产橘闻名)。先生作诗云:“不待满林霜后熟,蒸来便作洞庭香。”于是询问寺院僧侣做法,云:“采来艾蓬和橘叶捣碎,和蜜一起和入米粉做成饐,一个个夹以橘叶来蒸"。街上也有卖的,不过略略大些。

    由此可见这种米粉被树叶所夹或包而蒸的饐,曾经在宋代比较经常。而日本的柏饼-檞树叶所包的米粉蒸饼,可以说是饐的一种了。

    再看看《山家清供》里的蓬糕的做法:“采白蓬嫩者,熟煮细捣,和米粉蒸熟,以香为度。”即,采艾蓬的嫩叶,煮熟捣细,和入米粉蒸熟,蒸出香味时就好了。看起来,朝鲜半岛端午所吃的糕,在宋代也是一道中国菜。

    读史使人明智,诚不我欺也。即使是读古菜谱,一笑。

    关键词(Tags): #端午#粽子#柏饼#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