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走资派的前世今生之二.种子里的特洛伊木马 -- 史文恭

共:💬95 🌺740 🌵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走资派的前世今生之二.种子里的特洛伊木马

    有这样一个故事:

    “ 1949年11月,在当年段祺瑞执政府外交部旧址院前(东单外交部街31号)挂起了新中国外交部的牌子。

      11月8日入夜后,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在李克农、王炳南等的引导下,来到了他在二楼的办公室。房里铺着厚厚的地毯,西侧有门连着外间的大会客室,可用来接待 外国使节和重要外宾。周恩来问道:“没有我在西花厅的办公室大,却比那边还阔气。我说要因陋就简的,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豪华?”副部长李克农笑了:“总理,这是旧物利用,我们毋须添置新的。这些红木古董都是北洋政府外交部的。”

    周恩来说:“我今天告诉你们,在我当外交部长的任内不得建造新的外交部大楼,也不许增添更多的房子和办公用具,这些就很好嘛!一定要勤俭办外交。”……”

    这个故事,原本是讲述周公外交部长任期里的一个小插曲,但这个细节却隐含着一个深刻的变化.----------在1949年之前的近28年的漫长岁月里,TG的所有领袖们,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悬赏和追捕的造反者(或者说革命者),而他们的工作场所,要么是江西农村的农宅,要么是陕北农村的窑洞,或者华北山村的平房,在有些岁月,甚至还在崇山峻岭的行军途中,-----而此时,这些曾经奔波于山林,漫步于乡间的革命者住进了高楼大厦,地毯和红木家具.---一句话,就是他们的敌人所曾经拥有的华屋美食,现在都归他们所有了.

    即使是一向自律甚严的周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豪华的办公室了.

    另一个故事同样说明了初尝胜利滋味的TG那种喜洋洋的心态.---在1949年6月后,东哥从香山搬进中南海,在"临时国会"--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突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措手不及的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他只好认真地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郑重其事,好像长辈告诉晚辈一件重要而又必须记住的大事一样,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这个回忆在多年之后,李凤华依然感到熠熠生辉.----而对于我们而言,同样感到了东哥此时入主中南海之后的那种建筑于久远历史感之上的豪迈和”愉快”.---和周公的红木家具一样,TG的首脑机关落户中南海的原因正是因为此处早就被袁世凯和傅作义使用过,因此,为了不多花钱另外建一个建筑,TG的领袖们就如此落户“大内”了.-----而从现在看来,无论是落户中南海和在天安门上检阅游行队伍,这两个细节在现在看来都具有一个闪烁着奇异光芒的意义,-----TG再也不是那个延安窑洞里,群众和干部可以方便到东哥那串门的TG了,他们成为了一个,------用TG的语言讲,-----就是上层建筑里的统治集团.----是的,作为革命党时期的TG,”统治集团”这个词几乎是一个集众多丑恶于一体的贬义词,但事实上,统治集团(正常情况下的),只是社会结构里最高的那一层的通称,而在那一层里,集中了最好的社会资源.这一点,无论在哪个国家,哪种社会,都是一样的.

    当然,对于东哥,周公这样的意志力无比坚强的伟人,纵然有再美好的物质基础,都无法动摇他们的理想或者”革命意志”.然而对于此时以农民为主的,忽然从农村进入花花世界的城市并相继走上大大小小的领导岗位的TG成员而言,这样的物质享受,是否会消磨他们的革命党本色,则是另一个现实而无法逃避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TG成为统治集团的那一刻,他们必然就接受了之前统治集团所留下的那些社会资源,这一份”嫁妆”就好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埋进了后来成为参天大树的”走资派” 的这个种子.在建国初期,刚刚进城的TG还能保持他们的勤俭本色,但慢慢的,种子就会发芽,而时间也会证明它的威力了.

    不过,行文至此,必须要说明一个关键的问题,即上面说的这颗藏着特洛伊木马的种子事实上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举一个例子,俺曾经说过, 史文恭:那年庐山(八)神仙会(下),杨尚奎作为江西省省委书记,占据了南昌最好的一幢房子.那么,反过来讲,假如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按照TG的道德标准,又该如何分配这幢豪宅呢?比如说,让广大的劳动人民排队,每人每天住一次?轮着来?---显然这种做法是毫无可行性的,因为好的社会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也因此,是不可能为这些资源在全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公平”而”广泛”的分配的.

    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指出,这种”豪宅大家轮着住”的思想,是一种早就被TG批判过的错误思想,学名叫”绝对平均主义”,在这个上面犯错误的名人就有王实味和丁玲女士,要知道,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TG奉行的分配制度也是按劳分配,按照这个规则,身经百战,艰难奋斗了几十年的杨尚奎自然有这个资格住这个豪宅,而那些刚刚被解放的老百姓们是否有这个资格呢?

    因此说,作为所谓的官僚阶级或者走资派形成的渊源,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TG通过艰难困苦,奋斗得来的全国胜利.由于这个胜利是彻底的,通过武力获得的一个国家的原始股,因此,这个胜利是压倒性的.而所谓的官僚阶级或者走资派,正是这个胜利的战利品所培养出来的一个必然的变种.-----但是,这个变种的成长却不是那么必然的平坦,而是要在第一代TG领袖人物的理想主义和道德标准面前多次反复和波折的.

    关键词(Tags): #研究#走资派通宝推:天涯浪子,牛得很,晨池,常识主义者,2313234454dfsd,imres,韩信点兵,曾自洲,duanjian,acxp,渡泸,
    • 家园 耍这些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周恩来问道:“没有我在西花厅的办公室大,却比那边还阔气。我说要因陋就简的,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豪华?”副部长李克农笑了:“总理,这是旧物利用,我们毋须添置新的。这些红木古董都是北洋政府外交部的。”

      周恩来说:“我今天告诉你们,在我当外交部长的任内不得建造新的外交部大楼,也不许增添更多的房子和办公用具,这些就很好嘛!一定要勤俭办外交。”……”

      这段还好叙述平实没有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突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措手不及的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他只好认真地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郑重其事,好像长辈告诉晚辈一件重要而又必须记住的大事一样,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对比起来这段就有意思了,连当事人说话时的态度都言之凿凿,最后还“愉快的笑了”,好像自己在场一样,这种史料也能拿来做证据?

      • 家园 呵呵,这种史料嘛。。

        也就是某个记者对当事人李凤华的采访记录。您说可不可信呢?

        • 家园 说过什么话我没有意见,但我反对加上这种文学性质的文字

          -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突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措手不及的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他只好认真地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郑重其事,好像长辈告诉晚辈一件重要而又必须记住的大事一样,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如果把这段文字改成:

          政协的筹备期间,有一次东哥,周公,胡服,朱老总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开会后出来,往怀仁堂走,快到门口的时候,东哥停住了脚步,问身边跟随的警卫员李凤华:”你到这里来过吗?” 李凤华一下子风中凌乱了,说,没来过.东哥听到回答后,说:”这里,过去是皇帝住过的地方.”说完,东哥和五大书记们都笑了。

          您觉得事实上有变化上吗?所要表达的意思又有变化吗?您所阅读的史料比我多,知道什么是春秋笔法,什么是一字见褒贬,希望您在研究当事人的言论之时,尽量把这些无意义的东西去掉。

          通宝推:黑岛人,2313234454dfsd,
          • 家园 发重了,删掉一个

            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说完,东哥和五大书记们都笑了

            前者是主席先笑,然后是五大书记才笑;后者是主席和五人一起笑。这是两个不同的事实情况。

            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还得问当事人。

            • 家园 口语这种沟通方式,非常随意,随情绪、环境而变化

              口语性质的言论和回忆用来丰富人物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是很有帮助。用来描述人物的性格的立体感、多重性也很好。

              但是口语性质的言论用来证明某人的立场,甚至用来证明某人的想法,观点、论点是很难的。这时必须要看著作了。

              比如我自己,我上班时在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经常发表极端言论,如某某行业完蛋了、某某战略是错误的、某某项目就是庞氏骗局,我真的这么想么?那要看我写的行业研究,你会发现,我的正式报告里竟然有与我口语中完全相反的论点。

              这时我自己回想起来,其实我的口语真正想表达的是“某某行业如果不...就完蛋了、某某战略如果不....就是错误的、某某项目如果没有...就是庞氏骗局。”口语表述中人们往往不拘小节,习惯往痛快里说,往极端里讲,这时就需要听的人别那么介意,大家坐一起聊天就是找些个扯淡的话题,千万别认真了。要是我的同事心里动了念头,把我中午扯淡讲的话作为下午议会攻击我的证据,那我可吃不消啊。许多时候环境就是一个轻松的环境,谈话就是需要扯淡的讲才开心。这时跟我一起扯几句,不是很潇洒吗?

              对于我的口语言论,是这样看。那对于伟人,也是一样吧?许多回忆录就回忆吧,惦念过去嘛,但作为啥啥证据,恐怕就是犯了把扯淡做认真的错误了。

              • 家园 您这一段我是这么理解的。

                楼主这个小故事说明的是TG某时的心态,并无要证明某人立场、论点的意思。如您所言,要证明立场必须看著作或正式场合的言论。

                对于我的口语言论,是这样看。那对于伟人,也是一样吧?许多回忆录就回忆吧,惦念过去嘛,但作为啥啥证据,恐怕就是犯了把扯淡做认真的错误了。

                所以,您这句我就不同意了。这种小故事用来证明一下某时的心态又有什么不好呢。Hunter1处于对楼主的不信任,认为证据不可靠,带有主观色彩,却也并没有否认这种证明的方式。这点我表示理解。

            • 家园 那就请史文恭把文章的出处列出来

              看看是当事人是什么时间接受的采访,当事人被采访的时候年纪有多大,警卫员文化水平有多高(什么郑重其是,像晚辈教育小辈这种话都说的出来),是不是还能记得清那么久的细节(连谁先笑谁后笑,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果全是李凤华的原话,没有原作者(采访者)的加工,我向史文恭道歉。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 家园 经过您的修改,事实上是有变化的。

            说完,东哥愉快地笑了.五大书记们也都笑了

            说完,东哥和五大书记们都笑了。

            前者,主席先笑,五大书记也笑;后者,主席和五大书记一起笑。

            到底事实如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 家园 一针见血。某些人觉得自己可以玩弄史实和历史人物,其实那

            只是在意淫。

    • 家园 【权力的味道】

      记者去延安采访回到重庆纷纷发稿赞扬延安的清廉,抨击重庆的糜烂。

      宋美龄将记者找去了解情况。在听完介绍后说:假定你们所说的一切是真的,那也只能说明他们还没尝过权力的味道。

      又是这种没出处的小故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