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等上的果子(续二――十五) -- 履虎尾

共:💬181 🌺2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上等上的果子(续十)

      张作霖佚事(十一)

      汤二虎同冯德麟、张海鹏三人被押回北京后,立即就被投到了大狱里。

      这老哥仨呀,说起来呢都是绿林"红胡子"出身。自打上山落了草,"红胡子"最担心的是啥事儿呢?就是担心被官军给逮住喽,蹲班房、下大狱,绑赴刑场、开刀问斩。"红胡子"晚上睡觉做恶梦,做的差不多都是这么个梦。等到汤二虎受了招安,做了国家的官员以后,慢慢的,这样的梦不做喽,这档子事儿也给忘得差不多了。如今可倒好,竟然是真的下了大狱,准备挨枪子儿了。

      国务总理段祺瑞对红胡子出身的冯德麟,本来就没有一点儿好感,这回落到老段手里了,怎么可能轻易饶了他?汤二虎、冯德麟、张海鹏三人,在大狱里吃满了一个月的窝窝头,国务总理的大令就等下来了。命令中宣布,冯德麟等人背叛共和,罪迹昭彰,立即剥夺一切官职与勋位,并交付大法院依法严惩。

      冯德麟、汤二虎、张海鹏三个,在奉天省,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是在北京,你算个啥呀,而且是举目无亲,一个熟人也没有,如今下到了大狱里边,这可咋整呢?只有听天由命,擎等着挨枪子儿吧!在大狱里,冯德麟、汤二虎、张海鹏等三人是相濡以沫,度日如年。又坐了俩多月,这一天,牢门打开了,几个狱卒进了牢房,掏出钥匙给他们三人开锁,解镣铐。汤二虎还以为是要解开锁镣,绑赴刑场呐,吓得差点儿尿了裤子。

      就听典狱长读宣判书:"冯德麟、汤玉麟、张海鹏三人,参与复辟虽然证据不足,但冯德麟等昏庸老朽,生活腐化堕落,吸食鸦片成性,特各罚现大洋八百圆整。待三人交清罚金后,驱逐出京。"

      冯德麟、汤二虎、张海鹏坐了仨月的大狱,身上哪来的钱啊,这三人刚想开口哀求,典狱长又说话了:"瞧你们这德行,也不象有钱的主,罚金已经有人替你们仨穷鬼交清了,行了,别磨蹭了,赶紧走吧。"

      汤二虎、冯德麟再也想象不到,这次下力气搭救他们性命的,却是他们原来的老对头张作霖。

      在冯德麟下狱之后,根据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命令,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一职,暂时由奉天督军张作霖兼任。这样一来,二十八师便落在了张作霖手中。在奉天省,原本有三支武装力量,三足鼎立,这就是二十七师张作霖、二十八师冯德麟,以及骑兵旅吴俊升吴大舌头。这其中的吴大舌头呢,早就暗中归顺了张大帅,于是,张作霖的对手,只剩下一个冯德麟。现在,接收了二十八师,扫除了冯德麟这个障碍,张作霖这个省长兼督军,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实权。

      张作霖接任二十八师师长后,五十六旅旅长汲金纯立即前来奉天,面见张大帅。对张作霖说,只要张大帅能把老长官冯德麟搭救出来,让弟兄们能够善始善终,二十八师全体官兵,将绝对服从张大帅的命令,为大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作霖慧眼识人,发现五十六旅旅长汲金纯为人正直,办事稳重,忠诚可靠。而自己呢,已经是省长、督军了,再兼任个师长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了。于是,张作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命原五十六旅旅长汲金纯为陆军地二十八师中将师长。

      又过了两天,张作霖把五十四旅旅长孙烈臣叫到了帅府,痛骂了一番之后,任命孙烈臣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这么一来,有个人急红眼了,谁红眼了?嗨,吴俊升吴大舌头呗!吴大舌一看,两个后辈都升师长了,自个儿却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心里头能不着急上火吗?可是,吴大舌头的嘴笨,嘴巴上不去呀,他是心里干着急,嘴上不会说,整天跟在张作霖的屁股后边,低着头乱转悠。其实,张作霖心里明镜似的,吴大舌头肚子里那点儿事啊,他早看出来了,假装么不知道,故意憋着吴大舌头,我看能憋出你的话儿来不。谁知一连憋了三天,张作霖自个儿倒憋不住了,对吴大舌头开口了:

      "看你整天扭过来转过去,磨磨几几象个老娘们儿似的!你干什么呢,有什么话,你倒是说呀,怎么不说?哑吧了?"

      吴大舌头一张老脸憋得通红,嘴里"呜啦呜啦"的,就是说不清楚,吴大舌头心里说了:"我本来就嘴笨,你让我说啥?再者说了,这个话得别人替我说,你让我自个儿可咋说吧你说……"

      张作霖说:"拉JB倒吧,看你那个熊样子,吭哧憋肚的!行了行了,回去把你的骑兵旅改为第五十八旅,我再给你两个团,你自个儿也使把劲,编成第五十七旅。你自个儿呢,也别当中将旅长了,当陆军第二十九师中将师长吧。"

      吴大舌头一听,就象是穷汉子捡到了狗头金,一张老脸乐开了花,话更说不清楚了:"我谢……谢……谢……"就"大帅"两个字,他结结巴巴,再也挤不出来了。

      张作霖当即以陆军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第二十九师各师的师、旅、团、营各级长官的名义,致电国务总理段祺瑞,请求段祺瑞高抬贵手,开释冯德麟、汤玉麟、张海鹏等三人。张作霖还以辽西一十六县士绅的名义,向段祺瑞总理请愿,请求段总理大人大量,从宽发落冯德麟。张作霖自个儿呢,也派秘使进京,给段祺瑞总理送去厚礼,并恳请段总理早日释放冯德麟等三人。

      对于冯德麟、汤二虎,张作霖完全可以落井下石,斩草除根,灭绝后患。就算是大度一点儿,采取不闻不问,听任其在监狱中自生自灭的办法,也没有半点儿对不起他们的。但是,张作霖没有这样做。俗话说得好,这冤家宜解不宜结,张作霖不念旧恶,积极营救汤二虎、冯德麟,这是草莽英雄张作霖的非比寻常之处,向世人展示了张作霖的不记旧恶,胸襟宽广的英雄气概。张作霖的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出于绿林中的义气,也是有意做给冯德麟原来的部下看的,以便于争取二十八师的军心。

      于是,十月十五日,坐了三个月大牢的汤二虎、冯德麟终于被释放出监。张作霖还请求中央格外施恩,发还冯德麟的勋章和勋位,段祺瑞也都一一照准。过了不久,段祺瑞又任命冯德麟为"山陵守护大臣"之职。这山陵守护大臣是管什么的呢?这山陵,指的是"一山三陵","一山",指的是长白山,这是清朝的发祥地;"三陵",一为永陵,这是大清朝的祖陵,埋葬着老罕王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四世祖,祖觉常安,父塔克世,此陵建在新宾县;二为福陵,福陵位于在奉天城东二十五里处,俗称"东陵",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墓地;三为昭陵,昭陵位于奉天城北十里处,俗称"北陵",这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山陵守护大臣,就是替国家看守这一山三陵的大臣。

      这个山陵守护大臣的职位,虽然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但是,毕竟号称国家大臣,而且还有大片的官地归大臣管辖,可以趁机捞到不少的实惠,闷头发大财。冯德麟放眼望去,奉天省已经成了张作霖一家一姓的天下,别人根本插不进足去,因此,就算是有些不满意,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了。

      至于汤二虎呢,当然想重新回到张大帅的帐下了。同汤二虎有同袍之谊的孙烈臣,张作相,张景惠等将领,也多次替汤二虎向张大帅进言。张大帅呵呵一笑,说了:

      "这个汤二虎哇,就是有点儿太'二虎'了,有些道理呢,他一时还想不明白。让他回家好好寻思寻思去吧,啥时候他寻思明白了,再来找我。"

      元宝推荐:雪个,
      • 家园 孙二爷身上好有营养啊

        "孙二爷是有日子没洗澡了,身上搓下来的那团子黑泥,比起煤球来,也...."

        哈哈...

        有个疑问: "一人端着一碗粳米干饭,"啼哩突碌"地就"造"开了"

        不是北方人么? 为什么不吃白面馒头? 要吃米饭?

        南方人啊,不懂,请教...

      • 家园 问个不沾边的问题

        你们的篆刻印章是怎么制的?

        • 家园 【原创】关于粳米的几点说明

          这一段中的"粳米",不是一般的水稻,而是一种种植在旱田里的稻子。虽然好吃,但产量很低。旧社会时候,东北的细粮有两种,一是白面(小麦);一是"粳米",就是旱地里的稻子。粳米的谷,叫"粳子",粳子其实就是水稻的一种,做成饭吃起来的味道也差不多。由于少而稀罕,又好吃,一顿吃六碗不算夸张――想当年俺在农村插队时,一顿吃二斤细粮,那是小菜一碟。

          水稻产量高,又好吃,东北为什么不种水稻呢?有几个原因的:

          一是因为,关东的汉人,绝大部分是从山东河北闯关东过去的,而他们的老家山东河北不出产水稻,他们也不会种,没种过,主要种植高梁、谷子、玉米、大豆、小麦、粳子。小麦和粳子是细粮,好吃,但产量很低,一般的人,除了过年,是很难吃到一次的。这些农民到了东北,还是如此。千万不要怪中国农民保守,他们实在是不能用一年的收成来赌命运。

          二,那年月,在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是"朝鲜族"人,并且,他们名义上已经是"倭族"人了。他们种水稻,挖沟通水,硬从汉族农民的农田里通过,为此,引起了不少纠纷,械斗。背后或者公开支持这些"朝鲜"人的,就是关东军。九一八事变前的万宝山事件,其原因,就是朝鲜浪人要引水种稻,硬是要把水沟挖在中国农民的旱田里!

          三是不算原因的原因,东北天气寒冷,阳历五、六月水还是很凉的,下水腿会抽筋,东北人又很怕冷;再,水稻性凉,吃了胃里冒酸水,烧心啊,呵呵。

          因此,一个时期内,种植水稻还是大田,就成了区分民族的标志。

          去年暑假回家陪老母亲聊天,谈到东北的水田、旱地等等,母亲告诉我,"九一八"前,中国人没有种植水稻的,没听说谁种,都不种。九一八后,倭寇为了铁路安全,强令:铁路两侧五华里内,不许种植高梁、玉米等高杆作物,只能种植黄豆、谷子、等低棵作物。于是,朝鲜族人与倭人如鱼得水,而一些中国农民也才不得不慢慢地改种水稻。例如浑河南边苏家屯一带,就是九一八后改种水稻的。

          至于现在东北农村,水稻越来越多,因为产量高,又好吃。这也是合作化带来的。如果没有合作化,你自己家的那几亩被别人家包围着的旱地里,能引水进来吗?

        • 家园 李兄啊,

          本坛有个中虎步兵,盖了梁山金大坚的帽,经常给网友治印。不过,此人性情古怪,善为青白眼:他若是对你青目有加,不用你开口,他已经把印刻好相赠;若不对他的脾气,哪怕送他黄金万两,他也不肯给你刻一个字。

        • 家园 不知道东北怎么样

          小时候我一挑食,我爸就教育我说:以前,在咱河北老家,米饭那是稀罕物,逢年过节的才能吃着一回(比白面馒头金贵),现在可好,有得吃还挑剔。。。

          东北产大米,可能好一点。

      • 家园 汲金纯的后人

        北京市公安局有一位祖师爷级的预审员汲潮是汲金纯的侄子,毕业于日本军校,抗战时期在青岛做过伪警察,因看不惯日本人气压中国老百姓,打死了一个日本军官后携枪跑到山东解放区投八路参加抗日,结果政治部们看他的出身和经历太复杂,没敢留他,只把它的枪留下了。没办法汲潮又跑到北京投靠他的一个叔叔,当时他的叔叔是北京伪警察局长,也是个汉奸---嘿,瞧这一家子。抗日战争胜利后,汲潮加入了国民党的北平市警察局,49年北京和平解放,他又被留用在共产党的北京市公安局,成了预审处预审员,这经历也真够传奇性的了。从50年代到文革前,汲潮参与破获了许多重要案件,包括李安东炮击天安门案件,美国传教士特务案,段鹏飞特务案等,受到周恩来的表扬,其中有许多成为预审工作的经典案例。上世纪80年代曾出版过一本记录他的这些经典预审案例的公安内部读物《预审员札记》,至今仍是预审工作必读书籍之一。

        • 家园 错了

          老兄有些细节上错了.兄弟的老婆是汲潮的孙女,所以略知一二.汲潮是汲金纯的长孙,而不是侄子.汲金纯自隐退后住在锦州,汲潮则因为打了中学日本教师而不得不逃到北京投奔他父亲.为了身份,汲潮在一个伪军军校呆了两年,被分配到山东当副官,结果又因为看不惯司令的厨子贪污把他打了,只好再次逃跑.这次,他父亲的朋友是唐山伪警察局长,帮他安排了一个中队队长职务.他生来就跟日本人对不过,最后领着一中队的警察把日本宪兵对暴打一顿,然后逃跑到冀中根据地投了八路.

          我家有一本写他的书,书名"京都预审官".老爷子的一生真是丰富多彩.惭愧的是,兄弟到结婚后才知道老爷子的大名,才了解原来老婆还有这般家世.惭愧....

          • 错了
            家园 惭愧

            由于工作关系我对汲潮作为杰出预审员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公安侦查预审行中少数几个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故事也很多。关于他以前的经历我是从一个做过他的书记员的老前辈那里听的,看来不准确。如果因为这些不准确的材料对你夫人家庭有所冒犯,还请原谅则个。

      • 家园 好,花

        我家乡山里就产榛子,我打小到了秋天就进山采蘑菇,捡松塔,顺便也拣点榛子。那时候蘑菇和松塔可以去卖钱,是要优先考虑的。榛子主要是留着自己吃,就要有节制。

        为了榛子,和一个大学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大打出手。我们家附近山里的榛子外面的包皮是有一层细小的刺的。我那同学家附近山里产的榛子是没有刺的。我俩都只见过自己见过的那种榛子,并且都认为对方根本没有捡榛子的经验,是吹牛。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到最后拳头也没有解决问题。等放暑假回家,我们各自的老爹分别给我们解释了有刺和无刺的榛子。等到再开学,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哈哈哈,想起来很有意思。其实我们都在一个长白山,就是我家是住在长白山深处,他家在外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