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个大马华人的生活故事 -- 余风

共:💬26 🌺2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个大马华人的生活故事

    零碎的记忆之一

    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年代

    “日本军投降后,你爸爸决定搬来这里。”妈妈说:"还没搬来之前,我曾去马六甲青云亭抽了一支签。签上说‘孙悟空大闹天空’。果然生下你二姐后,全国开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很多地方被划为‘黑区’。每天枪声响个不停,弄得人心惶惶。这里也不例外,也被划为黑区。原本沿着马路两旁建立发展起来起的小镇,被迁移到新开辟的地点,就是现在所谓的新村了。

    新成立的新村,周围都围上铁丝网,根本就是变相的集中营。村民们进出新村,必须经过那出入口的铁丝大门,接受身份检查。戒严时间一到村民都躲到屋里去,大街小巷死寂一片;如果枪声响起,就分外凄厉刺耳。

    你二姐诞生后翌年,你也跟着出世。这一年,吉蓬(Kepong)警察局被袭击,东甲警察局也被袭击。英殖民政府加紧对马共围剿,双方人马打斗得更厉害。双方驳火时,村民都被命令集中到警察局前的大草场去。因为你刚诞生,我则在坐月期间;因此没有跟随大伙儿去集合。那天夜晚的枪声不曾停止过。‘砰,砰’的枪声不但震耳欲聋,更令人心惊胆跳。一颗子弹穿墙而过。吓得我流了一身冷汗,而才诞生下来的你,却睡得那样安然,丝毫不受惊吓。

    “屋里屋外,英军正在进行搜查,看到我孤单一人留下,安慰我别怕,还夸奖我勇敢。”

    母亲平淡的语调,仿佛是讲述一件无关痛痒的故事。

    我就在那动乱的年代诞生(那年代,馬共英军谈判失败,游击队跟英军全面对抗。)我的童年就在篱笆里面度过。屋子和篱笆之间隔着一块空地,这就是我们的活动空间。屋后隔着篱笆外,长满茅草。茅草茂盛,几乎掩盖了那一道篱笆。妈妈指着那一堆荒野草地说”就在这里,这些游击队员就埋伏在这一片草丛中,英军却不敢越过沟渠去逮捕他们。在一片枪声的掩护中,他们赶快撤退,消失在那荒山丛林中----------

    童年时代,最喜欢的就是站在篱笆旁望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那时,军车在马路上来往飞驰是平常的事。我们最兴奋的时刻,就是看到他们飞驰而过。篱笆内的小伙伴,就会竖起大拇指,大喊:“allahjio”。不知道“allahjio”的意义,只随着大伙儿乱喊乱叫。车上的英军,往往也会竖起拇指回答我们。有时,他们还会抛下朱古力糖,饼干条之类的零食。顿时,大家都忘了欢呼喝彩,蜂拥去抢那战利品而忙成一团。甚至为了这战利品而大打出手。

    童年记忆中,令人烦恼而又心惊的是:深更半夜,警方人员来敲门,一家大小都得起床站一旁。警方人员在军士的随伴下,搜查屋子,检查粮食。

    小时候,最不喜欢这时刻,经常在睡梦中被吵醒,心里很是不满。当他们拿秤砣称米时,我的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那一桶米,心想桶里的米怎么会突然减少了呢?他们也真是小题大做。虽然英军临走前,总会友善地怕怕我的头,但我心中总对他们存有敌意。稍后长大,才明白他们称米检粮是要提防村民把粮食供应给游击队员。

    1958年初,屋前屋后的篱笆突然被拆掉了。小伙伴都瞪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为什么被拆掉呢?负责拆篱笆的林老伯说:国家独立了,我们也自由了。一时,人人有被解放之感。小孩尤其高兴。从此‘merdeka’取代了‘allahjio’!

    关于华人新村的历史,马来西亚华裔族谱网站,有很详细的介绍,

    [URL=]http://www.mychinesefamilytree.net/ppl/history/486.html

    [/URL]

    读了之后,河友们对华人新村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我在“看蔴河”提到的洪村,就是在这一的历史背景下被夷平。

    通宝推:玉垒关2,王二狗,嘉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配一组当年英军与马共游击队作战的照片

      在这组照片里,参加马来亚反游击作战的英军基本是廓尔喀兵,只有军官是英国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马来西亚参加反游击作战的英军直升机准备机降。直升机对于丛林作战的战术机动无疑作用重大。(摄于1964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参加反游击作战的英军直升机在卸载。(摄于1964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军廓尔喀士兵在丛林搜捕游击队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军在审问捕获的游击队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军廓尔喀士兵与当地警察在围观游击队员尸体,游击队员是遭处决还是战死不得而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记者在英军烧毁的马来亚村庄前留影。为对付游击队,英军常烧毁游击队经常活动的村庄。

    • 家园 大马华人的中文真赞

      至少本坛大马华人网友的中文都非常棒,行文、包括词句极流畅,跟中国大陆的网友没啥区别。

    • 家园 写得很好

      是您自己写的么? 20年前的文章啦

      • 家园 是20年前的文章

        那时我还算年轻吧?

        我现在已经是退休人士。

        正在尝试写自己的回忆录,及家族历史,(趁我母亲还能回忆)。

    • 家园 大马华人生活故事三

      童年记忆之三

      花蒂玛和她的家人

      每次回木阁,都会跟祖父一起到胶园里去除草。到祖父的胶园,要穿过一座马来甘榜。马来甘榜不像街上华人的住家连接成一排,而是疏疏落落,个别独立。每一户都有空地庭院。其中一户就在祖父胶园旁边。

      这间马来高脚屋,屋顶是‘亚答’,墙壁木板,虽然简陋,屋子周围却打扫得非常干净。屋前靠近梯边种了一排鸡冠花,路旁种了一行列的大红花,正好把屋子围住,成为一道篱笆。这户人家养了一大群鸡,这些鸡有的在屋子的庭院抓地扒泥,有的就跑到胶园去找虫子吃。

      第一次经过这间屋子时,就被那一簇簇开得鲜艳灿烂的鸡冠花所吸引。站在路旁好奇地打量时,才发现一个跟我年纪相若的女孩,正从屋里的窗口,默默地注视着我。

      此后,每天跟随祖父到胶园去,忍不住都会向那间马来屋望去,发现这屋的大门总是敞开着。没有见到成人的影子在活动;只有那个马来女孩。有时看到她拿 着椰骨帚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有时候就坐在梯阶上,手抱着小猫,轻轻怃摸着,眼睁睁地看着我和祖父从她家门前走过。她的眼神里含着忧郁和寂寞。

      每次我看着她,她回视我,两人互相对望,但从来都没有打招呼。我总是紧紧地挨在祖父身旁。祖父告诉我她叫花蒂玛。我跟祖父说:”她真勇敢啊,一个人呆在家里。”祖父回应道:“就是啰,像你那样胆小,风吹草动,就以为蛇来咯。她跟你一样才六岁,就会煮饭了。”

      祖父胶园尽头是一片狭长的沼泽地。沼泽上架着一座独木桥。走过独木桥就是一望无垠的稻田。祖父告诉我,花蒂玛的家人就在这片稻田上耕作。

      每天经过花蒂玛的屋前,都没有看到花蒂玛的家人。直到有一天,像往常一样,跟祖父到胶园去。经过花蒂玛家时,发现气氛跟往常不一样,似乎显得很热闹。只见 空旷的庭院里,架起一个大火炉,几个壮年汉子,正拿着桨似的木棒在大锅里搅拌。一名青年男子向祖父招呼了一声: datuk Yow。祖父停下来,用他那浓浓福建腔调的马来话回答:”今天没去稻田吗?”

      一名蹲在炉旁添燃料的中年汉子听到祖父的声音,忙回过头来,爽朗的笑着说:“再过几天就是 Hari Raya,只好放下田里的工作,准备糕点过节。这是你的孙女? Hari Raya 时带她来吧!”祖父摸着我的头:“快叫Pak Salleh!”

      屋里几个妇女,听到沙列伯和祖父在寒暄,也出来跟祖父打个招呼。看到我胆怯地依在祖父身边,逗弄我说: Ini Ah Moi, comelnya!

      此时,我看见花蒂玛从屋后跑出来,正追着她的猫,嘴里发出欢乐的笑声。此刻的花蒂玛,一扫往日的忧郁,非常活泼开朗。

      下午,跟祖父从园里回来,经过花蒂玛家时,Pak Salleh正在屋楼上,热情地喊道“上来,姚伯伯,上来坐坐!”

      祖父牵着我的手,穿过大红花篱笆,向屋楼走去。啊,第一次上花蒂玛家,心里感到紧张和刺激。梯阶前,放着一缸水,祖父脱了鞋,从缸里滔出一勺水洗脚,也替我洗脚。祖父说:“这是他们的习惯,上楼前要洗脚,我们也必须随乡入俗,懂吗?”

      上了梯,走进客厅里,看到花蒂玛在客厅一角玩congkak, 一面哼着儿歌。Pak Salleh 叫道:“玛,教Ah Moi 玩congkak 啦!”

      她抬起头,发现我们的到来,羞涩地对我笑。第一次看到她笑,觉得她笑容很甜美。祖父推了我一把,’去吧!去和她玩!’我犹豫着,她向我招手,我才放 胆走过去。她向我说了一些话,我摇摇头,她欢乐的笑出声来,笑声清脆悦耳。她拉我的手教我玩congkak, 很快的我们就投入地玩在一起了。

      当我们玩得起劲时,Pak Salleh喊我们来吃糕。跟花蒂玛来到桌前,桌上已摆放了一些糕饼。其中一盘黑黑粘粘的糕。祖父说:这是Kuih Dodol。原来早上看到他们所做的就是kuih dodol。第一次吃到kuih dodol,是那么香甜可口。

      稍后长大,才知道Pak Salleh 跟祖父有深厚的交情。每当稻米收成时,Pak Salleh 常常送祖父黑糯米;而祖父园里的几棵榴莲树果子成熟时,就交给Pak Salleh看顾,两家平方。

      断断续续去过Pak Salleh 家几次,跟花蒂玛混熟后,她才让我抱她那只心爱的猫,和花蒂玛的家人也熟络了。她的家庭成员,除了她和她父母外,还有她的祖母,叔叔,二个姑姑和三个哥哥。一家十口,就靠那片稻田过活。生活相当清苦,但她们一家人十分乐观。生活得很融洽。

      小学六年级时,祖父去世,我就少回木阁去了。一年后,我升上中学,同年,Pak Salleh 也因操劳过度得肺炎逝世,花蒂玛因此没有升上中学。Yusof 是花蒂玛家中唯一有上中学的孩子。Yusof 是比花蒂玛大两岁的哥哥。

      当时,我们来自砂益或木阁的学童,小学毕业后,大都选择东甲的礼让英文中学继续求学。因此在礼中,我常常可以碰到Yusof。但是上了中学的Yusof,非常沉默和淡漠。每次碰面,也止于点头打招呼,显得非常隔阂。

      最后一次见到花蒂玛时,是在她的婚礼上。当年,她十六岁,而我正忙着准备应付初级教育文凭考试。是Yusof 把花蒂玛要结婚的消息告诉我的。在她的婚礼上,她显得平静而庄重,看不出是喜还是忧?我们都同年,而我还在编织着青春的美梦时,她却已踏入人生的另一段旅程,面对新生活的考验。记得当时Yusof 说:“马来农村妇女的命运是悲惨的。如果花蒂玛能够想你一样升中学,他就不会早婚了。马来人必须改变这种命运。必须有一种力量来改变马来人的这种生活方式。”Yusof 沉痛而坚定的语调像是在向我叙述又似乎是自言自语。

      我感到吃惊,Yusof 才大我两岁,但他已想得那么深入,深沉,而我对自己族群的命运,却从没有深思过。

      1969年,我升上中四而Yusof顺利升上中六。同年发生了513种族暴动事件,深深的烙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随这事件而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可说是我国历史的分水岭。之后,我再也没有回过木阁,也没有再见过她们。

      通宝推:故乡明月,大地窝铺,穿坎肩的棉袄,玉垒关2,
      • 家园 必须有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生活方式。

        她跟你一样才六岁,就会煮饭了。

        马来农村妇女的命运是悲惨的。如果花蒂玛能够想你一样升中学,他就不会早婚了。马来人必须改变这种命运。必须有一种力量来改变马来人的这种生活方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