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科学院不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 青颍路

共:💬33 🌺161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科学院不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饶毅落选院士,引起一些评论,一些幸灾乐祸,和一些义愤填膺。我所敬重的王晓东也不得不发言了。他的话影响会很大,杀伤力也会很大。我以为其杀伤力最大的一句,当为饶毅落选会使科学青年迷失方向。

    窃以为,晓东院士过虑了。

    饶毅落选应远朔到布尔什维克派在延安的失势。理论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参选中国科学改变院院士, 尤其不可能把中国科学院变为外籍华人科学院。

    王晓东,饶毅,施一公等回国,当然是值得称道,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肯定会有促进。但要是以为回国是拯救中国科学,尤其是要先拯救中国科学院,有人就失算了。中国科学院可能是鱼龙混杂的地方,龙就不必提了;那鱼是什么鱼?鱼精!从小鱼泥鳅做起,一步步在中国的泥塘里混成的鱼精。河里的生态平衡,鱼群的发展, 是以鱼精为代表的小鱼泥鳅贡献的。饶毅落选会使科学青年坚定方向:没跳成龙门,还是能游进科学院的。

    记得有次梦中,有人对我指点:回来吧,混成院士,什么都有了。我人在梦中,但还清醒。我那水平,比饶毅差远了。再说院士,不只是科学水平,美国也一样。美国科学院里,比王晓东差的人多去了,院外也是强人林立。入选院士, 在哪儿都是院内势力平衡的结果。跳龙门海龟金光,照不迷鱼精的眼;成了鱼精,也不保证能进科学院。 下举两例,可为参考。

    数学部的袁亚湘,这次好像也在侯选人中。他可是老海龟了。当年留英学成,二话不说,回来了,也没等到海外光环照顶。跳龙门又从小鱼泥鳅做起。好像也是几届侯选人了,以前多年没选上,为什么?没见他的博客抱怨,没有“定论”。我以为:他当过多年的数学所所长,有人认为科学院不能是所长院。多好的院风啊!我是说袁亚湘的院风。 祝他这次如愿!

    上海有位生物方面的大佬,多年也是辛苦耕耘,国内人脉很广,口碑也好。他鱼精一个,也几番冲刺院士,没能如愿。没见他抱怨海龟把持了科学院,只听他对我说过水平不够。多好的鱼风啊! 祝他以后如愿!

    饶毅研究神经生物学,应该体会到神经的敏感和重要。不光把神经刺激太狠要平衡,中国科学中枢院不可能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通宝推:木雅之岗,
    • 家园 保留外国国籍还能评选中科院院士吗?

      只能评海外院士吧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第三条就明确规定: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推荐人应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貌似两院院士增选有个潜规则:因为候选人太多,几乎没有人能在前2次就选上,总是要连续候选个3.4届才能选上。资历深的人多的是,关系广的人多的是,学术牛掰的人也多的是,想一次就上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 家园 为什么他们不是美国科学院士?

      小饶下战书,要在十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他在中国的科学工作。比赛对象看似公平:限于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的。 比赛一开始,有理想的小饶就已输了。因为他认定他落选是:“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的人干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推论,以此方法搞科研有待探讨。当然,童心未泯的孩子气还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文章多文章好,就一定能进科学院吗?

      来看看某些人心中的‘唯学术水平“的美国科学院的化学学科吧。

      ISI统计过在1981-1997.6 被引用最多的1000名化学家外链出处

      Author-name----- averag----total articles ----total cites--- rank

      BAX A -----------142.47------ 152 ----------21655 ----------1

      POPLE JA ---------79.80 -------176--------- 14044 ----------2

      SCHLEYER PV -----25.83 -------525-------- 13559 ----------3

      ERNST RR ----------71.81-------- 182-------- 13069 ----------4

      WHITESIDES GM -----38.71------- 318------- 12310 -----------5

      SCHAEFER HF---------23.15--------- 515-------- 11921------- 6

      HUFFMAN JC--------- 20.20---------- 577 ------11654 ----------7

      RHEINGOLD AL -------13.63--------- 830------11317 -------- 8

      SEEBACH D---------- 32.31---------- 349-------- 11275 ---------9

      LEHN JM -----------35.25 -----------307-------- 10823 ----------10

      MEYER TJ ----------39.29 -----------267------- 10490 ----------11

      SMALLEY RE-------- 108.92---------- 96 -------10456 ----------12

      为什么只列前12名?

      --------------------------------------

      因为第12名Smalley得了炸药奖。

      11名: Meyer, 1994年院士。

      10名: LEHN JM,炸药奖。

      第九名: SEEBACH D,德国化学家。

      第八名: RHEINGOLD AL 外链出处,员外。

      第七名: HUFFMAN JC 外链出处,员外。

      第六名: SCHAEFER HF 外链出处,员外。

      第五名: WHITESIDES GM,1978年院士。

      第四名: ERNST RR,炸药奖。

      第三名: SCHLEYER PV,外链出处,员外。

      第二名: POPLE JA,炸药奖。

      第一名: BAX A,2002年院士。

      上述员外们冤屈啊!他们的学生有的早就在院内了呀!上述美国员外有的可能永远进不去。

      借用小饶自己对肖传国起诉方是民一案的意见:“精神健全、懂基本规律的成年科学工作者如果要得到科学界的认可,都知道是要靠自己的科学工作,而不是在媒体、网上、或者法院里去无休止地费时间和气力。”

      博客害人呀!

      • 家园 员外跟平均引用完全相关

        四位员外文章最多平均引用最低。看来院士也不是乱选的。

        第八名文章八百多,按四十年科研经历算平均两周半一篇。平均引用数刨去自引和友情引不知还剩多少。这位包工头什么水平还望科普。

        • 家园 包工头的诺贝尔梦

          四位员外都做过诺贝尔梦,有的也被提名过。当员外不全是学术的原因。 除上面的炸药奖得主外,下面是更多炸药化学奖得主的排名(大部分都在200名以内)。平均引用率相对“低”的炸药奖包工头以黑体字提示。

          Author-name----- averag----total articles ----total cites--- rank

          COREY EJ ----- 33.43 ----- 303 10129 ----- 16

          HOFFMANN R ----- 33.34 ----- 248 ----- 8269 ----- 40

          ZEWAIL AH ----- 38.90 ----- 211 ----- 8208 ----- 41

          SHARPLESS KB ----- 53.57 ----- 148 ----- 7929 ----- 48

          SCHROCK RR ----- 32.87 ----- 235 ----- 7725 ----- 51

          KROTO HW ----- 53.67 ----- 140 ----- 7514 ----- 52

          ERTL G ----- 30.36 ----- 242 ----- 7347 ----- 58

          NOYORI R ----- 39.79 ----- 183 ----- 7281 ----- 60

          BARTON DHR ----- 17.65 ----- 407 ----- 7183 ----- 62

          CURL RF ----- 95.20 ----- 65 ----- 6188 ----- 91

          MARCUS RA ----- 41.26 ----- 125 ----- 5157 ----- 153

          OLAH GA ----- 13.05 ----- 370 ----- 4827 ----- 184

          LEE YT (李远哲) ----- 24.82 ----- 193 ----- 4790 ----- 187

          GRUBBS RH ----- 29.04 ----- 157 ----- 4559 ----- 212

          HEEGER AJ ----- 34.17 ----- 122 ----- 4169 ----- 265

          CRAM DJ ----- 33.51 ----- 115 ----- 3854 ----- 324

          MACDIARMID AG ----- 33.00 ----- 102 ----- 3366 ----- 417

      • 家园 饶毅花了太多精力了纠缠这个院士头衔

        我看得不偿失。

        饶毅在一开始就应该简短地发表一个声明,宣布自己以后不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并宣布自己这次参选是个错误,同时祝贺那些成为新科院士的人。

        这样就即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又不被人看成是酸葡萄心理。

        饶毅既然认为中科院的院士同国外一流大学的助理教授一个水平,那么还去成为这个院士集团中的一员不是自取其辱吗?

      • 家园 无论如何,支持这种竞争

        就当制度的小鲶鱼吧。

        真心希望饶是袁隆平第二,而不是嘴炮一个。

    • 家园 国内政策对海归太过偏爱了

      资金、项目、政策等各种优惠,全部以海归标准设置,我就搞不懂了,在国内读的博士和留学美帝的博士,差别真有那么大么?待遇竟然差这么大,还不如人家海归本科生,太离谱了这政策。

      • 家园 海归本科生?好像没什么特殊的待遇。

        某省的头牌大学,海归博士都得从讲师干起

      • 家园 中国的留学政策有很大偏差,但从待遇上去评论就差劲了

        如果只从待遇上看海归的问题,那就是把海归看成是购买回来的雇佣兵了。

        胡适曾经有过一文《非留学篇》,其观点是:

        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功半者也;

        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

        太祖同胡适进行有关留学的探讨,也看过胡适的《非留学篇》,因此决定不出国留学。

        太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新民学会资料》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0年代出国留苏的同学们,回来还能搞出原子弹氢弹导弹,现在连个高铁都搞不定。

        不信你去请一位学生物的海归同学帮着解决制造抗癌药和抗疟药试试看,连饶毅也不会做这些事情。

        这点饶毅同学倒很清楚: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

        其实海归回来后不能让他(她)们放任自流,自说自话,要把海归们管理起来。应该给海归同学们分配国家需要的课题,比如生物类的海归要给他们做提高农作物家畜产量质量的课题,抗癌药设计开发的工作;工科海归给他们造高铁造大发动机的工作。不要他们造出如同废纸一样的SNC文章,就好象中国出口换绿色纸片一样,这些纸片的东西都是要随着时间而贬值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您引用饶毅的文章并不支持您的观点。

          饶的文章是总结历史,为某些人物的原创工作正名,顺便刺一刺某些摘人桃子不给人名份的院长类人物,和他自己做不做抗癌抗疟药毫无关系。

          过去做原子弹导弹那是倾全国之人力物力。现在各类药物怎么不在做?973里有几个大项目就是筛选药物的,筛选药物都是花钱打水飘的事,总要足够的投入之后才可能听见响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