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夏朝来自何方 -- 弦音醉舸

共:💬71 🌺5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夏朝来自何方

    大约98年的时候,读过陈剩勇在90年代初写的《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书中用了很详尽的资料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夏朝是从江浙发源,后征服中原成就第一王朝。当时身在北京,强烈的乡土情节让我对这书倍爱有加,之后也一直对考古资料有浓厚兴趣,也相应阅读相关学科,尤其是夏商周三代的考古以及秦汉之间的考古,这对自己的专业也带来很切实的帮助。

    这几天在google地图上找纬度30度左右的文明时,发现杭州正好和埃及开罗金字塔、两河流域的耶路撒冷、远古玛雅文明遗址等在同一纬度上区间上,就顺便再关注了一下良渚文明的考古情况,结果大惊喜啊,07年因为房地产开发(哈哈)要给农民安置房选址,结果巧到发现了良渚古城墙,09年初左右发表了研究成果,激动人心啊。顺便介绍一下:良渚文明的核心区域是南以钱塘江为界,北到长江边,西到常州(寺墩遗址),东到海,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文明。良渚文明的前期文明中心目前的发掘成果显示,以张家港为核心的马家浜文化发展到青浦的崧泽文化,再而良渚文化这一脉相承而来。

    1、 城墙的考古介绍, copy过来:

    “ 浙江省考古所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

      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是“中华第一城”;

      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4000年前的城墙

      比西安古城墙宽两到四倍

      这座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

      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说,距今4000年以前。

      稻田下的沟渠原来是护城河

    良渚古城遗址2007年6月,余杭瓶窑镇的葡萄畈村要建农民安置房,由于是遗址所辖范围,考古人员先进场考古。

      “先是在一片稻田下发现一条南北向沟渠,宽40多米,沟里有不少碎陶片,是良渚晚期的东西。”浙江省考古所良渚工作站站长刘斌说。

      考古人员在沟渠东侧挖了个坑,结果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捡来的。

      考古人员第一想法是,可能是河堤之类的水利工程;但也有人说,可能是城墙,因为在东侧200米处,就是良渚文化中心的莫角山遗址——之后的挖掘证明了这个猜想,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曾经影响了半个中国

      城墙,是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严文明教授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严教授是这样说的:

      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这是个人工堆筑的土丘,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

      瑶山遗址在反山东北约5公里,1987年发掘出12座墓葬,还有一座祭坛。

      汇观山东距反山约3公里,发现一座完整的祭坛和四座大墓。大墓中发现大量玉器,有意思的是,一般有玉钺随葬的,通常也有玉琮随葬。

      玉琮内圆外方,琮上一般雕刻着“神人兽面纹”的神秘图案,只有掌握宗教权力的巫师才能持有;钺是古代一种兵器,是军事力量的象征,持钺者应是军事首领;琮、钺合葬,说明墓主既是军事首领——王,又是宗教首领——巫。

      很多人问,葬在反山、瑶山、汇观山的这些权贵人物,生前生活在哪里呢?不久,在良渚遗址群的中心地带,发现了莫角山遗址,解决了这个疑问。

      这是一个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人工营造土高台,发现大片夯土层和夯窝等建筑遗迹,以及成排的柱洞,说明上面曾经有大型建筑,另外还有6个供祭祀时用的大土坑。

      这处罕见的良渚文化建筑群遗址,从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有“中心祭坛”和“中心神庙”的性质,不少人认为良渚时期的中心就在这里,上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

      既然有王,有统治者,那是否当时已形成一个国家?“国”字外围有个框,说明能称为“国”的,外围都有城墙。城墙,是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现在终于找到了围绕着莫角山的城墙,也可以说是期盼已久的事。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这个时代,目前中国大地上发现的古城约有60多座,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大的为280万平方米,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最大的。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曾经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严文明教授说,需要留待考古进一步证明。但他也认为,良渚文化没有消亡,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继承下来了,并且明显影响着以后的夏、商、周时代,像商周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良渚玉器上的花纹。”

    2、网上的相关讨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18/14/528329_94053089.shtml

    3、偶然的发现:弦音醉舸:半夜梦醒,突然想明白了“夏朝”的夏字的来历

    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偏向于陈剩勇老师当年的论断了。

    通宝推:云意不知沧海,淮夷,唵啊吽,履虎尾,
    • 家园

      夏,人名,母氏時之男奴也。其人也馬首三目而無鬚髪,常拯人之險惡,失其止,母氏敬之,德足而立者。身残,而其行亦然故,拯孩子陷泥亡矣。

      夏其文者,拯乎人而己亡之瞬,故圗而祀之也。其逐漸爲祀神地,其部落各有之。“有,夏也”即此。古謂有夏即有人蹟,可以息止,壯大之樂也。

      以上系转自"憭一"

      • 家园 也许

        也就是说因夏祭而社稷,由祭祀而文字发展,夏越千年。

    • 家园 东夷的可能性更大

      东夷(伏羲太昊)和炎帝部落的文化,都比黄帝的先进。但是落后的黄帝是最后的战胜者,夏人是黄帝的直系后代。

      所以因为这个文化的先进性就推断为夏是不妥的,是东夷的可能性更大。

    • 家园 4株钱,呵呵!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花,再挑几条虫子.史论的东西贵在严谨啊.

      "两河流域的耶路撒冷"

      大哥,移山倒海啊。耶路撒冷离河间地区至少几百公里啊.难不成当年尼布甲尼撒把犹太国连人带城一古脑搬到了巴比伦?

      "目前中国大地上发现的古城约有60多座,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

      10多平米还没有我家卫浴间大.这,这,这,咋就是个城了呢?一个小哨卡也差不多有10平米了吧?你是想说10多万?

      "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朝代这个东西不能用现代城镇的名字来命名吧?夏是古称,几千年如此,现在改成个不伦不类的"良渚",情何以堪啊?另外,夏以前的时代是三皇五帝的时代,没有一个统一中原+江南地区的政权,最多是几个独立的文明中心,不能称为朝代.

    • 家园 是不是夏关键看文字证明

      如果有当时文字出土,说是xx纪年,就是一大步了。最好能和史记相符,就更好了。商朝当时就是这么证明的。

      中国的这些文化古迹,二里头,凌家滩,良渚,彭头山等等遗迹或者古城,都能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发源早在商朝之前很久就开始了,最早的农业活动大致可以发现是公元前7000年就开始了,城市也在5000年左右就有了。

      但是,是否夏朝,哪个遗迹是夏朝,最真实无虚的证据,还是必须要有当时的文字记录。

      考古夏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即使是出土的商朝大量甲骨文中,也没有提到夏朝的地方。而上述这些遗迹,都没有发现明显的文字记录或者没有破译。这个不等于就没有夏朝,很有可能是因为夏朝文字的载体是容易腐烂毁坏的东西,而中国又没有像埃及这种干旱沙漠地带可以长久保存。只不过,如果没有出土文字记录,我们对夏朝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假设的地步。

    • 家园 楼主能不能写一个简单的上古世系表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夏朝世系表,居然可以排得那么清楚,不知是不是真的?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禹

      31.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启

      32.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太康

      33.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仲康

      34.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相

      35.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少康

      36.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杼

      37.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槐

      38.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芒

      39.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泄

      40.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不降

      41.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扃

      42.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廑

      43.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孔甲

      44.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皋

      45.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发

      46. 夏 -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履癸(桀)

      另外,想问一个这个公元前21世纪到底是公元前多少年?这个年份到底对不对?一般常说上下五千年,到底从何处算?

      我曾经看到过南怀瑾老先生说,中国的历史应该要推到天皇氏和地皇氏的时期,大概是150万年前左右啦,但问题是这个天皇氏与地皇氏的历史,我们好像连神话传说里都没听说过,那么南先生是如何研究出这个天皇氏和地皇氏的呢?

      谢解惑。

      • 家园 世系表是司马迁留下的,但时间没有人给出过

        现在的前21世纪夏朝开始,就是在承认司马迁世系表基本准确前提下,然后一个王给个20,30年,这么估出来的。

        天皇地皇150万年这个就不知道南怀瑾从那弄的了,唐代司马贞里补《三皇本纪》里有30万年的说法。但那个不算很严谨。

        比较严谨的上推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汉书 律例志》里,三统历推算是“元至伐纣之岁,十四万二千一百九岁,岁在鹑火张十三度”,四分历法推算是“上元至伐桀十三万二千一百一十三岁,其八十八纪,甲子府首,入伐桀后百二十七岁”。

        这里边,上元元年就是纪年的起始年,汉朝的天文学者,是要从起始年一直推到汉朝当时的时间。从这里看,汉朝的天文学者,都认为历法起始年份在13,14万年左右。这点和当年西水坡M45墓地出土的北斗图案非常符合,今天的天文学家对西水坡贝壳北斗形象的分析,大致是13万2千年前的北斗形式。而西水坡墓,是6千5百年以前的墓地的,当地的传说是哪里是帝喾(还是颛顼)之墓。

        在《汉书 律例志》里,也有对历史时间推测的争论。

        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是时御史大夫宽明经术,上乃诏宽曰:「与博士共议,今宜何以为正朔?服色何上?」宽与博士赐等议,皆曰:「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命于天也。创业变改,制不相复,推传序文,则今夏时也。臣等闻学褊陋,不能明。陛下躬圣发愤,昭配天地,臣愚以为三统之制,后圣复前圣者,二代在前也。今二代之统绝而不序矣,唯陛下发圣德,宣考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于是乃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历未定,广延宣问,以考星度,未能雠也。盖闻古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则上矣。书缺乐弛,朕甚难之。依违以惟,未能修明。其以七年为元年。」遂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议造《汉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乃以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于元封七年,复得阏逢摄提格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岁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

        汉武帝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太初历,如果老泉的理解没错,官方历法认为黄帝建立的历法元年距离元封七年是4617年。

        后二十七年,元凤三年,太史令张寿王上书言:「历者天地之大纪,上帝所为。传黄帝《调律历》,汉元年以来用之。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诏下主历使者鲜于妄人诘问,寿王不服。妄人请与治历大司农中丞麻光等二十余人杂候日、月、晦、朔、弦、望、八节、二十四气,钧校诸历用状。奏可。诏与丞相、御史、大将军、右将军史各一人杂候上林清台,课诸历疏密,凡十一家。以元凤三年十一月朔旦冬至,尽五年十二月,各有第。寿王课疏远。案汉元年不用黄帝《调历》,寿王非汉历,朔天道,非所宜言,大不敬。有诏勿劾。复候,尽六年。《太初历》第一。即墨徐万且、长安徐禹治《太初历》亦第一。寿王及待诏李信治黄帝《调历》,课皆疏阔,又言黄帝至元凤三年六千余岁。丞相属宝、长安单安国、安陵杯育治《终始》,言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不与寿王合。寿王又移《帝王录》,舜、禹年岁不合人年。寿王言化益为天子代禹,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皆不合经术。寿王历乃太史官《殷历》也。寿王猥曰安得五家历,又妄盲《太初历》亏四分日之三,去小余七百五分,以故阴阳不调,谓之乱世。劾寿王吏八百石,古之大夫,服儒衣,诵不详之辞,作袄言欲乱制度,不道。奏可。寿王候课,比三年下,终不服。再劾死,更赦勿劾,遂不更言,诽谤益甚,竟以下吏。故历本之验在于天,自汉历初起,尽元凤六年,三十六岁,而是非坚定。

        《律例志》里的这一段,说明当时对黄帝到汉武帝那会到底是多少年,争论还是极大的。太史令张寿王,待诏李信治黄帝《调历》认为黄帝距离汉武帝时期6千多年,丞相属宝、长安单安国、安陵杯育治《终始》认为黄帝距离汉武帝时期3629年。大家的争论不是靠嘴说的,检验方法是“诏与丞相、御史、大将军、右将军史各一人杂候上林清台,课诸历疏密,凡十一家。以元凤三年十一月朔旦冬至,尽五年十二月,各有第。”就是大家都去天文观象台上,按照各自的理论进行实测,看谁的最准。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汉代,大家对古代时间的计算,基础在于天文,史书和天象观测必须符合。汉武时代,对黄帝的时间,是4617年,6千多年,和3629年三个数据。估计没被记载在是史书里的,更多。常识推理的话,官方数据准确可能性最高,也就是说黄帝距离今天大概4617+2011+104=6732年。

        到了晋代,天文学家虞喜终于把在天文实测中存在的岁差现象公开了出来(之前,慑于《尚书 尧典》的地位,天文学家不敢把冬至日日不短星昂的事实直接写出,只敢绕一堆圈子隐晦的写)。

        虞喜发现晋朝时代观测冬至日日落位置(对应恒星天空,以28星宿为坐标)是和之前有位移的。汉代和汉代以前的每次观测,都有差别,只是天文学家写的非常隐晦。

        最终,虞喜想到了用时间跨度除以岁差相差度数来求出岁差的办法。他以当时汉朝刘歆的历史观点为基础(从尧到晋朝330年左右2700年左右),根据《尚书 尧典》里的“日短星昂”到当时观测的冬至日坐标他测出位移度数是53度,然后用2700/53得出了岁差大约50年一度的结论。

        然而,今天的我们,采用现代的观测手段,已经可以相当精确的计算地球岁差了。地球的岁差实际上是大约70年一度,这个数据是和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一样,是天体物理基础坐标系。我们所谓的时间,就是依赖这个坐标系的。

        到这里相信你应该明白了,岁差是一个天体物理数值,太阳在冬至日日落时刻在恒星背景上的位置变化速率是固定的,70年左右后退一度,26000年循环一圈。如果虞喜53度的角度差观测是准确的话,错的只能是刘歆给出的2700年的数据。

        那么实际的实际应该是多少,就是70*53=3710年。就是《尧典》里羲和进行观测的时刻,应该距离今天3710+2011-330=5391年。

        而这个数据,和浙江大禹陵的考古数据的契合度,已经可以达到了现在科学手段(c14)一类的误差容忍范围内了。尧时代在5300-5400年前, 而大禹陵考古发掘证明大禹陵的始建时间大约在5200年前。根据史书记载,尧在位70年,然后舜在位50年,大禹在位10年。这样5391-70-50-10=5261年。 所以我说,这2个数据的契合程度,已经进入了现在科技手段所能达到的最小误差范围内了。

        虞喜是晋朝天文学家他的结论和现代考古的测年客观事实出现如此惊人的一致,难道仅仅是巧合?所以这一切,都指明夏朝开始的时间在距今5200年左右。

        至于夏朝开始于距今公元前2070年的由断代史大历史学家们搞出来的结论,你可以看看他们能找到什么东西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没。可以说,除了推论,就是推论,绝对没有像虞喜的天文观测数据和大禹陵考古数据这样有说服力的证据的。

        通宝推:红军迷,达雅,阴霾信仰,老阿,hwd99,盲人摸象,李根,履虎尾,删ID走人,dahuahua,天煞穆珏,
        • 家园 还有两种更早的年代观

          尧典四星何时有?帝尧观星七千年!_学术中国_天涯论坛_天涯社区

          http://bbs.tianya.cn/post-666-15349-1.shtml

          此文正式发表了 尧典四星何时有——试论中国人在7400年前的天文观测活动--《文史杂志》2002年06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ZI200206015.htm

          另一个更久:尚书尧典 天象研究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25/17/506102_213663061.shtml

        • 家园 花!记得中世纪曾有神学家

          推演出上帝创世元年是公元前4XXX年,其依据自然是圣经等各种先人著作。

          如果按史籍推演中国先古历史,估计得出的结论也会大致相仿。

          前一阵研究吐蕃史查资料,亦有类似情况,比如松赞干布之前有三十多位先王,但他们在位时间统统不明,遂有人按每王二十年推出第一位吐蕃王在中原战国时登基,第一个被大臣杀害的王生活在东汉时代,如果没有考古学或其他学科证据支持的话(而这些证据至今尚未出现),类似的推演也只能看作数学游戏。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兼听则明。专家学阀们是如何看待你所讨论的这些数据的?

          俺想他们大概不会忽略之吧。

          • 家园 呵呵,你以为他们会看吗?

            当年郭沫若靠南京的2块不相关的石碑,就敢说兰亭序不是王羲之,而是王羲之七代孙智勇和尚所写。而作为历史学家也是书法家的高二适,坚决反对。也不断投稿,希望反驳,可惜都石沉大海。最终高二适通过导师等关系,把意见直接转到了毛主席那。毛主席1965年看过后把这些意见又转给郭沫若,批示好像是建议讨论什么的。这样高二适的文章才最终在《光明日报》发表。后来关于兰亭序作者辩论的文章,被收到了本《兰亭论辩》里。

            兰亭序是王羲之所写,本为世所公认。明清也偶尔有人怀疑,但绝不是主流。然而郭沫若根据谢家和王家两个人的墓志铭,就敢断定兰亭序是其七代孙所伪造。这比老泉现在写的东西,证据差了10万8千里。他的所谓证据,那个都不硬。墓志铭用隶书,本来就是当时惯例,行书不是官方场合用的。所谓和王羲之其他作品有差别,本来记载就很明确。王羲之后来再想写,也无论如何写不出当天那个状态。

            然而,就这么点似是而非的证据。郭沫若就敢下那么肯定的结论,老泉深感大家就是大家啊,什么证据不证据,我说的就是对的。后边高二适为了反驳,居然需要捅到毛主席那,反面意见才能得以发表。不然,说不定今天学书法的小同学们,受的教育就是兰亭序是智勇和尚写的了。

            虞喜的岁差观测,相信一个在中国受过高中教育,有一定数学和物理常识的人都可以根据53度的角度差,再根据26000年岁差循环一圈的天体物理数据换算出尧典星象应该在5千多年前。但皇帝的新装不是人人敢喊的,越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越是不敢说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当有像老泉这样的无知小儿喊出皇帝什么也没穿之后,皇帝的态度,那是头要扬的够高,更装出身穿华丽服饰的样子,皇帝身边的大臣,“智者”们,更要高声称赞皇帝衣服的华美。你以为他们也会符合下边老百姓的嘀咕,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实话吗?

            通宝推:乾道学派,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