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母系氏族的建立,并警告男孩们一定要坚强面对规律 -- 燃犀下照

共:💬46 🌺26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母系氏族的建立,并警告男孩们一定要坚强面对规律

    题记:老包袱继续丢。本文纯粹是基于无聊与搞怪的恶趣味,也完全是建立在简单逻辑上的一个小游戏。发到龙门来做磕爪子用,哈哈哈...........招待不周处,见谅见谅!(*^__^*) 嘻嘻……

    一位网友说:“...當時的生產力極低,而男性的身體比較強壯,自然肩負著狩獵,打漁等高要求的體力活。而女性體格弱小,只能從事摘野果,摘野菜的勞動。...这里女性因体格弱小只能从事摘野果等劳动,可男性体格强壮既可以做高体力要求的生产活动,也可以参与这些地体力要求的生产活动啊?为什么就能得出女性在生产力底下时有优势?望解答。”

    在下认为这个一个很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思考母系氏族得以确立的基础是什么。

    当然,传统上我们认为母系氏族的女人们可以统治男性的原因只是在于她们去采集会比较有“钱”。其实这个判断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正如这位网友所言,在原始时代的生产里女人能做的男人可以做;但是男人能做的,女人却无法做!再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与人类繁衍的要求:她们生育了一个小孩,将马上再次怀孕。她们常常是处在怀孕之中,而大着肚子无法剧烈运动的时间大约起码六个月。

    这样的女性可以做出多少采集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呢?或者她们可以离开居住的洞穴多远来采集呢?我们很容易得到推理:洞穴附近可以采集的食物很快就会没有,而孕妇是无法长途翻山越岭去“勇闯天涯”的。而采集受到植物种类与季节的影响又很大,这个进一步的压缩了女性的生产力。

    我们观察自然界的动物,很多都是雄性负责食物与领地的保护。人类的祖先应该不是例外。就动物性的一面而言,女性对于男性的选择标准,或者雌性对于雄性的选择标准从来都是基于“获得食物与提供保护的能力”。那么难以想象女性取得决定性的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女性对于男性的选择还是基于“食物”而不是其他什么。考虑到这点,这也可以解释现代婚姻里女性的某种强势地位的出现............规律就是杀猪刀啊..........

    于是我们自然可以合理想象:在母系氏族存在的时代,女人对于经济的统治力是被高估的,而男性或许才是真正的主要“食物”来源。特别的是考虑到男性获取的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这个被认为是人脑发育的一个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最终推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

    那么母系氏族得以确立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人类到底存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母系氏族时代?!难道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被女孩们干掉了吗?以马克思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男人们此刻泪流满面..........

    对于马克思们来说,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传统认为的那种母系社会很可能并没有广泛存在过(女性绝对权力可能是个误解,有证据表明在母系社会“舅舅”的权力依然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军事角度看更是如此),或者只是一个地区性的社会形态。在以非洲,欧洲和美洲为例的大多数地区,这种母系性质部落分布却很少。而史前澳洲,曾经是父系部落和母系部落共存的时代。以高山,草原,丛林,海洋性气候为主的地区,各种飞禽走兽资源丰富。因此,男子从事的狩猎和捕鱼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是被人类大量的史前文明遗存所证明的,比如岩画。因此,或许大多数地区就没有经历过母系社会。这样马克思们的理论可以稍稍松口气........

    但是不要高兴的太早!我们也不可否定母系氏族作为人类蒙昧时代的一个主要社会形态是确实有的。那么,这个显著的例外又如何解释?女孩们是基于什么确立统治的呢?!

    在下认为可以做个有趣的推理,这个推理可以较好的解释母系氏族的存在基础。

    一,人口的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部落的未来

    我们知道在原始生产力条件低下的情况下,人口的平均年年龄是短的。自然灾害,野兽,疾病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人口数量。那么在人类还没有构成对动物的优势数量,或者智力还没有办法控制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生产力的象征并不是今天我们认为的机器与工具,而首先表现在人力上。也就是说,人的多少决定真正的生产力的大小。女性一个独特的优势将被凸显出来:女人能生孩子,且能生很多很多的孩子。生产力就体现在生育上,这就先在经济学的底层决定了女孩的地位。但是这个阶段,无论是采集与狩猎都不能单独带来充足的食物,这两者都需要。

    二,野兽是女孩们的同盟军,而对于知识传承的垄断决定了女孩的权力

    基于第一点,我们知道男性的狩猎是个高风险的活动,何况还有部落间领地的战争。这些都在消耗着男性的数量。我们可以想象,男人们每次结伴出去劳动,也许回家只有一部分人,而且多多少少的都有受伤。是的,总会有不少的年轻的男孩死在野兽的牙齿下!相比男性从事的高风险劳动,女性因为劳动的安全性与全体部落成员的保护而存活率明显高于男性。这自然的带来一个后果:部落里面年长的男性是稀缺的,而年长的女性将远比男性多。于是所有出生的孩子都由母亲来抚养照顾,也便自然而然地团结在母亲的周围。这样就在一个族群中出现了一个老祖母的形象。因为那时没有文字,一切的知识都是靠口头传承。那么,自然有关孩子的教育与知识的传承将首先由女性赋予孩子们。

    三,原始农业的智力支持与发展离不开女性

    由第二点带来的一个合理推论是:女性由于更多的主要是从事植物的采集,识别与某种加工。那么大量有关农业的初始知识(何种植物可食用,何种具备药用价值)将更多的由女性掌握,加上女性平均生存期限高于男性,自然包括采集畜牧(狩猎)等一切的知识更多是由女性教给部落里的所有男孩与女孩。那么随着这样知识的积累与实践,量变到质变的出现是必然的。于是原始的农业由采集过度到了农耕。采集或者我们说农业提供的食物第一次可以比较稳定的大于狩猎。狩猎的偶然性显然更大。这样,女性在经典的经济基础上确立了优势地位,这个地位来源于知识的掌握。女性在这个经典的经济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将确立女性统治的上层建筑——这样母系氏族的高级阶段将必然来临——其稳定的存在有非常牢固的基础。这时女性无疑是部落食物来源的稳定而主要的提供者,也是生产力的主要推动力量。

    四,血缘的生物学法则带来女性统治地位的制度基础

    我们知道在母系氏族时代还没有确定的婚姻制度,那是多半是群婚或者混婚。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那么,凭什么来确定社会的关系呢?当然是血缘。事实上,直至今日,血缘关系仍然是社会中最核心的法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这个细胞就是靠血缘来纽结的。在母系文化时期,人们更是靠这个链条来维系社会的。血缘在制度经济学上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物权的明确信息标记。无疑女性在群婚情况下的血缘优势使得其在制度上具备了决定性优势。部落的管理只能依靠女性才可以确保不出现问题与混乱。

    五,政治、哲学、文化、美学、宗教......女性的统治地位的合法化论述与文化论述

    由上面四点,我们可以继续推理下去。由于女性掌握了生育的权力,教育的权力,血缘的优势与经济的优势,那么在人类的文化里自然就出现了权力向女性集中,进而产生女性崇拜。这种格局将在哲学原因上上升到对于自然界与宇宙的认识。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意思是生命都由母亲生出来的,没有母亲,就没有生命。老子又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种认识又构成了当时人们的终极思想。正如第二点描述的那样:在一个族群中会出现了一个老祖母的形象。这个老祖母仁慈,智慧并带来生育和繁荣。这个的老祖母懂得天时,懂得治病,懂得地理,懂得一些在当时人类看来神秘的力量:性的力量,生育的力量。于是,男人们在精神与意识形态上都依恋她,尊重她,害怕她,崇拜她!于是这个老祖母自然成为了领袖与女祭祀:人们团结在母亲周围,社会就形成了多个族群,每一个族群就相对稳定了。

    我想女娲大概就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老祖母的代表。而老祖母形象在很多民族的传说中都有,这样原始的宗教中女性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比如大量的部落存在典型的女阴崇拜。在岩画上,女阴崇拜是最为明显的特征。而在泥陶中,马家窑彩陶是最为重要的证明。在这些彩陶中,很多都有女阴崇拜。包括女性的身体,还有象征女性的水波纹。特别重要的一个显征是,绝大多数的彩陶中,都有一只女性的手掌。这是彩陶制作过程中留下的最后印迹。这种种迹象说明,在那个时代女性是文化的主要生产者和占有者。女性是独享这艺术的主人。实际上在母系氏族后期,由于母系文化的发展,女性不仅拥有了很高的智慧,而且有了闲暇。这使女性开始制作工艺品。于是女性也是手工制作方面卓越的大师!母系氏族于是发展到非常完备与高级的阶段!我们可以考察现存的一些母系社会的遗存与残留,比如摩梭人。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母系文化是非常建全的。其社会分工、家族的建制方面都有严密的制度。母系时代在伦理道德方面也不像今人想象的那样乱伦,也有非常严格的伦理要求。

    实际上,依据我们现在一般的道德准则,母系社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和睦,公平与有道德感的社会。小弟认为人类大多数道德的起源都来至母系社会的规范。小弟还有一个重要推理是:女性或许是人类文字的初始发明者!这个意义是无比伟大的!但是男性取得统治地位后精明的剽窃了这个历史性贡献来给自己贴金:仓颉造字,于是“天雨粟,鬼夜哭”。呵呵......知识产权又悲剧了!

    六,再进一步

    当然,推理到此我们自然可以再进一步考虑父权是如何颠覆女权的。简单的看,正如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父系社会也是基于与母系社会一样的逻辑构成。对于女性来说,悲剧的是母系社会发展本身的繁荣恰恰扮演了母系氏族的掘墓人!当母系社会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多,男性的平均寿命无疑将大大延长。当这种延长达到一定阶段,我们知道男性的某种力量优势体现了出来。正如网友提出的问题:既然男性比女性强壮,那么有什么生产是只能女性做而男性不行的呢?!何况男性寿命的延长,使得男性的智力与知识的积累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基础。男性越来越无需通过“老祖母”来获得知识。女性对于知识与教育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如果考虑文字与语言的作用,这样打破的速度还会明显的加快。于是部落农业与狩猎等等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由女性全面的转移到了男性身上。这样无疑最后导致了母系氏族权力的根本性转移。一个麻烦是怎么确定血缘。当然,最后我们知道比较现代的父系婚姻制度取代了混婚。一个有趣的历史是,由于早期男人无法确定儿子的血缘是否是自己的,一个传统是大儿子全部杀死去祭天。因为小儿子无疑是“看着出生”的。这个在《圣经》中也有反映。

    虽然女性在其中做出了激烈的抵抗(在很多民俗中有所反映),但是历史的逻辑表明这时的上帝是男人了。恩格斯一言论断:这标志着女性在世界范围里历史性的失败!

    于是马克思们总算面带微笑的安心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地位没有被女孩们颠覆,生产力万岁!......于是尼采与叔本华之流才可以活蹦乱跳的高呼:到女人那里去吧,记得带上你的鞭子.......阿弥托福,上帝会惩罚他们的!

    如此,经过上面的推理我们知道一个典型的母系社会是如何在经济基础上,制度逻辑上,文化论述上都自洽的建立起来的。同样我们也知道了男性颠覆母系社会的一个关键步骤。这样,某网友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个解释:一切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与对于知识的垄断权力!自然,同样的逻辑也解释了在现代社会为何父权越来越薄弱,而男女平等成为主流:父权带来的生产力蓬勃发展是自己的掘墓人!男性对于知识的垄断消失了,而机器使得男性的力量优势变得可有可无。男女对于生产力的推动负有一样的能力与责任。

    当然,正如女性曾经对于权力的转移进行了抵抗一样,男人们也试图通过谈论《婚姻法第三修正案》与《加班让男人如此美丽》之类的YY意图反抗。让我们小声的告诉他们:这是个悲剧啊.........!

    通宝推:羊年大发,王敏,醉寺,木雅之岗,履虎尾,常识主义者,乡谊,桥上,云中飞,上古神兵,
    • 家园 没错,男女权力将逐渐发生逆转

      一、如楼主所说,“父权带来的生产力蓬勃发展是自己的掘墓人!男性对于知识的垄断消失了,而机器使得男性的力量优势变得可有可无。”男性不再具有知识和力量的优势,这削弱了男性的权力。

      二、现代社会的高级工作主要依靠脑力,办公室政治成了获取权力的主要途径。在这一领域女性具有天然的优势。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女性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情商等普遍高于男性,从而可以在办公室政治斗争中获得相对优势。而纵观那些作为人类与自然界前线接触者的“战天斗地”的职业,比如矿工、农夫、伐木工、水手、建筑工、司机等等…… 基本上都是地位低下、收入较少、前途渺茫,远离权力的中心。

      三、现代教育的核心在于知识教育,女学生在学习知识上具有性格优势,而男性学生由于好斗、不安份等特点,在学校教育和分数考核中全面落后于女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高级职位被女性获取。

      四、由于女性职位和收入的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家里来人,先不说了,总之,现代社会有利于女性利用自身优势获取权力,未来将不仅仅是男女平权的问题,而是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女权社会的问题。当然,这个新社会的女性权力,也许不会像原始母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力那么大。

    • 家园 母系社会的话这个世界还会有这么多的战乱吗?

      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欲望是什么?

      人类对资源的占有欲是否是来自男性对于流传自身个体基因的基本欲望?于是交配权的争夺表现在男性之间的竞争和对自然的掠夺?

      女性有流传自身个体基因的强烈欲望吗?还是以繁衍和完善人类族群为基本欲望?繁衍人类族群不一定要通过流传自身的个体基因,可以通过关怀乃至收养他人的后代来实现。完善人类族群也实现于各式的慈善事业。

      我们不难观察到,母性不只体现在对自己的儿女。天主教里有独身的修士和修女。但慈善事业几乎只见到修女。修士和神父们更多地追求对生命的超越,是否也可以看作某种形式的“竞争”?以超越为导时是男性的“观自在菩萨”,以救苦为导时就变成了女性的“观世音菩萨”。

      如果以完善人类族群为导向,是否会有一定的自制,没有那么强的私心,而不会无限制地追求族群的扩大和对资源的占领?古时流传至今的宗教和哲学里好像只有道家有明显的母系特征了。“慈,俭”。

      • 家园 所以老子才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警句啦.....

        所以老子才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警句啦.....

        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女性的宗教与文化上的主导性偶认为是母系社会存在的一个必然。

        不过,没有证据证明女性不对自身基因的流传没有本能——女性对于自身小孩的奉献之伟大和无私,包括生育的本能,恰恰证明了其对于流传自身基因的欲望不亚于男性。

        此外,天主教,收养儿童和慈善的比较也不很周延。我想这更多是一种种族集体意识的本能,生理上的本能或者心理上的移情。

        人类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些更极端的例子是,很多动物(哺乳类很典型)都有垮种族抚养后代的现象,比如猪妈妈养小狗仔之类的。其实人类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对于宠物痴迷的人群。这种就很不好用“服务种族完善”解释了。

        此外,偶个人认为道家在哲学之外其实包含了大量的权谋,博弈与策略思维,并且直接的启迪了兵家与法家。道家的“柔弱胜刚强”更像是一种竞争策略而非是一种“本善”。因此说道家是“女性性格”的宗教,也还是需要更多证据才好啊。

        此外,美眉不一定不打架,这个母系社会一样有战争的。这个是有人类学证据的,亚马逊女战士就是典型。

        期待继续........

        • 家园 男女除了性别特征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不同

          海伦费雪的研究报告在两性关系中,男性的大脑更多地与性快感有关,女性的大脑更多地与爱有关。猪妈妈养小狗仔甚至老虎妈妈养小猪仔的都有,猪爸爸连自己的小仔都不怎么管吧。

          另外好像看到过女性的暴力倾向是制约性的,男性的则是破坏性的,但忘记出处了。不知道母系社会的战争是否也是以毁灭敌人为目标。

          美国建殖民地把土著基本杀光,而南美国家则多是混血。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天主教有对圣母的尊崇平衡了扩张和侵略的戾气。而清教徒普遍更排他。

    • 家园 楼主高见!

      楼主高见!!

    • 家园 这都会被举报?悲剧啊.........!
    • 家园 楼主啊

      现在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

      • 家园 这个问题偶文章开头不也说了吗?

        这个问题偶文章开头不也说了吗?看帖不认真......(*^__^*) 嘻嘻……

        猛士兄可以补充这个方面有关的新成果啊,期待。

        虽然母系也许不普遍,但是不等于不存在:毕竟还是有啦。所以借这个由头大家玩玩头脑游戏啦。

        下面有河友讲到亚马逊女战士,这个很神奇。

        为啥这些部落是女子打仗,女子狩猎呢?何况女子为此还付出了割去右乳的代价。

        男子干什么去了?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社会模式,而又可以在自然的淘汰和部落的战争中存在到今天?

        其合理性与优势何在?猛士兄有什么看法?

    • 家园 提点建议

      楼主可能对女性的生产能力太想当然底下了,对生育又无限放大了。我就见很多农村女性那生产能力是不一般的强,而且生育对她们来说,一句土话:就和去了躺厕所一样。第二天照样干农活。而且怀孕翻山越岭的女性大有人在。

      • 家园 女孩真伟大.........

        女孩真伟大.........我也听说过这样的讲法。

        女人当然不会那么柔弱,但是比较的基础不是“乡下女孩”与“贾府林妹妹”的比较——是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比较。

        在原始条件下,除了生育与“知识的最初传播”,逻辑上女性没有任何对于男性的决定性优势——假设女性和男性从事一样的职业的话——男性面对的困难对于女性(尤其是怀孕女性)是更具体而严酷的——这种损失是人类负担不起的。

    • 家园 花顶好帖!

      滇南的少数民族如苗子们,居住在大山里。妇女从事几乎全部劳动。男人除了春耕时犁田,秋收时帮把手外,绝不多做半点农活。他们提着鸟枪弓箭,满山追逐鸟兽。若猎到了一只——不管是兔子还是山鸡,则提到市场去卖。猎不到,则砍伐一段树木,到集市上出售。得来的钱,买上一瓶烧酒,然后坐在烧豆腐摊前(蒙自、建水的烧霉豆腐那是相当的好吃的),饮酒食豆腐。若是遇到熟人,则大方地请客……到天黑,钱已经花光,于是醉醺醺回家困觉了。打猎的收入,绝对是没有老婆孩子的份的。第二天,或是继续,或是吸烟困觉,日复一日也。

      也许,我们祖先在母系时代,也是如此吧?

      • 家园 哈哈,我想吃豆腐...........

        哈哈,我想吃豆腐(看来,这个俗语很有点来源啊)...........

        蒙自、建水的烧霉豆腐那是相当的好吃的——这个到底是神马样子?

        这个女劳男逸的事情不但苗家有,其实在客家与一些福建等地(包括台湾)也广泛存在。也就是不单纯是少数民族,汉族也有这种情形。

        这个问题我还专门查找过为何他们社会形态可以如此长期保持,男女都各自安分?(我也想啊,呜呜)

        一个普遍的可能是,男人有这样的特权是历史形成的——有这些风俗的地区,原则上都是不丰润的山区或者远离文明中心——生产力并不发达。而当地民族杂居,对于生存空间的争夺很激烈。

        客家尤其是这样——他们远来迁徙,落地生根是要“喧宾夺主的”。

        因此,民族间,族群间的战争与械斗,包括暗杀与伤病非常的消耗男人的数量——这些民族的男人出生后就是被训练成战士去保卫家园的,是准备随时去死的。男人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这种战争很频繁。

        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情况,客家女孩很多时候出门去河边洗衣服——汉族一般妇女是面对河洗,这样方便——但是客家恰恰相反,她们是背对河洗。这个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背后可能的偷袭。

        因此,这些民族的男子就慢慢的形成了不积极劳动的情况,而女子反而承担了主要的生产生活重担——其实这是养兵的做法。

        男人的安逸是要用命换的,女人的安分也是要男人血性强悍来保持的。

        所以,旧时招兵是“宁招三千山寨兵,不带平原一万队”。

        不过,这种社会形态与小弟主文描述也不冲突——远古主要的压力是自然环境,而母系社会的“舅权”也是强大的。

        通宝推:木雅之岗,
        • 家园 你的解释还是不理解啊,

          你看,藏人,男人都去庙里了,女人包了所有的劳动;泰国人也是,男人很舒服,女人什么都得干,这个跟他们数量少需要防卫养兵,没啥关系吧。

          我的观察,基本上,越往南越是这样,为什么呢?

        • 家园 花“蒙自、建水的烧霉豆腐”

          十多年前吃过,至今仍在流口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