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布尔战争13 -- 橡树村

共:💬25 🌺26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布尔战争13

    橡树村:【原创】布尔战争 12

    在纳塔,布勒亲自带领的援军已经抵达图盖拉河南岸,驻扎在图盖拉河南岸不远一个叫做弗雷勒Frere的小村子。其实这里更应该叫做驿站,这个位于铁路线上的小站,除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站长的房子,一个简易旅店,就只有三栋房子。现在,这里密密麻麻驻扎了一万九千英军。布勒放到这里的兵力包括四个步兵旅十六个营,两个骑兵团,一千志愿军,还有五个营的炮兵,六门海军炮。这些兵力,眼前的任务就是渡过图盖拉河,营救被困在雷迪斯密的一万两千英军,然后,就要回师北上,直接攻入德兰士瓦的腹地了。

    布勒在12月6号抵达弗雷勒,受到了热烈欢迎。到这个时候,虽然梅休恩一路的进攻略有迟滞,但是毕竟是一场胜利接着一场胜利,解救金伯利仍然是指日可待。纳塔方面,英军援军顺利抵达预定位置,没遇到多少麻烦。看起来,英军一到,胜利就会到来。虽然圣诞节结束战争再也没办法指望,但是,看起来也不会拖得太久。

    不过开普方向的另外一路英军也遇到了一点麻烦。这一路是第三师,带队的是加特克里William Gatacre将军。这一队人马并没有进攻任务,而是防守住开普殖民地的东部,防止北面的自由州军队袭击。不过,怀特在雷迪斯密被困之后,这一路有不少英军被紧急调到纳塔,加特克里手下的兵力少了不少,也耽误了整个队伍的行动。等到加特克里的队伍抵达开普东部的时候,横贯开普东部的风暴山脉Stormberg已经被布尔人占领,切断了英军进军的铁路线。这一天,是12月8日。铁路线对英军的运输非常重要,加特克里决定立刻把铁路控制权夺回来。当天,大约三千英军就接到命令,到距离风暴山脉最近的英军控制的火车站莫特诺Molteno集结。这次行动一开始就不大顺,接到命令的士兵们在9号清晨就上了火车,在大太阳底下被烤了一个上午,却迟迟不能出发。火车头还没到位呢。不过无论如何,12月9号傍晚,有两个步兵营将近两千人,两个炮兵营,还有两百五十人骑马步兵到位。有一个营的兵力因为通讯问题根本不知道这次行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特克里将军

    部队集结之后,匆匆吃了晚餐,就出发了。被折腾了一个白天的英军在晚上继续被折腾,向导很快就找不见了,黑夜中,英军自己摸索,不过总算在天亮的时候看到了目的地,一个叫做鸡西山Kessieberg的山头。山上有布尔人的克卢伯75磅炮,是加特克里选定的进攻地点。先开火的是山顶上的布尔人,不过并没有对英军造成多大威胁,英军几乎以继续行军的步伐抵达了山脚下。不过要赶走山顶上的布尔人还有点技术上的困难。这个山丘有些特色,山顶周边几乎是一圈直上直下的岩石,平时的时候攀爬起来就不大容易,山顶上有敌人的时候,自然就更加困难。当然总是有能干的人的。不久,一小队英军成功爬了上去,却要么被布尔人干掉,要么成了看不清目标的英军炮兵的炮灰。在英军炮兵的视线里,这个山头正好在太阳升起的方向,要看清山顶上有什么,还真不容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风暴山战役

    双方对峙了几个小时,忽然一个英军军官命令自己的部下后撤。结果这个行动立刻得到了大多数英军的响应,队伍开始向后狂奔,没人阻挡得住。混乱中,炮兵和骑马步兵还算是组织起来,为逃跑的队伍做了掩护,大队人马算是保住了,炮兵有两门炮没撤回来,被布尔人俘获。等到稳住了阵脚,加特克里才发现,少了七百人。原来这一队人马没有及时撤退,已经被赶来的布尔人援军包围,投降了。这一战,英军伤亡不足百人,却有将近七百人被俘。布尔人伤亡只有三十几个。英军的黑暗星期,就算开始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风暴山战役

    梅休恩在莫德河休息了足足11天之后,也在12月10号开始了军事行动。梅休恩自己的伤就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痊愈,队伍连续打了三场战役之后,也需要休整,补充弹药。此外,莫德河的阻击也使得梅休恩看到了布尔人的顽强,他要等到他的援军,换上编制完整的新队伍。来的是一直负责维护交通线的高地旅,还有一个骑兵团,以及更多的步兵炮,一门海军炮。被炸了的铁路桥也需要修复,铁路不通畅的话,英军真的走不了多远。看起来金伯利也能坚持一段时间,4号,科克维奇发出信号,告知城里的补给还能坚持40天。12月8号,铁路桥修好,10日,援军也都到了。现在,梅休恩的侦察兵仍然没有送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布尔人在哪里?有多少人?还是一头雾水。针对这个问题,英军特意准备了热气球,这个东西可以飞到天上去,看出很远,布尔人是无法盾形的。不过热气球要到11号才能送到,梅休恩不想等了。按照前几战的经验,梅休恩判断布尔人应该会利用前面不远处的马赫斯芳登小山。这里距离莫得河英军营地六个半英里。梅休恩计划10号夜间行军,等到天亮的时候发起攻击,解决掉这里的布尔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军在莫德河上架的桥

    1899年12月10日下午,英军开始出发了,先是五个炮兵营,跟着的是三千五百人的高地旅,另外两个旅用作后备队。天上下起了小雨,英军士兵并没有准备雨衣,每两个人包着一块毯子前进。走了三英里之后,队伍停了,梅休恩向高地旅的指挥官做了详细的布置。至少在梅休恩看来,高地旅的指挥官对作战布置非常满意。不过梅休恩不知道的是,离开梅休恩之后,指挥高地旅的沃超普Wauchop将军叮嘱了指挥警卫旅的克维尔Colvile,提前准备吧,你很快就要上战场了。这个时候,英军炮兵已经开始把炮火射向了马赫斯芳登山顶,按照梅休恩的想法,这里应该是布尔人藏身的地方。这是迄今为止英军在南非战场使用的最猛烈的炮火,步兵炮,海军炮齐发,非常壮观,别说布尔人,连英军士兵都很少有时间欣赏到这么壮观的炮击场景。炮击直到天黑才结束,这里面只有一个小问题,布尔人根本就不在山上。

    天黑了以后,英军就地休息,不能点火,不能抽烟。风却继续挂着,把冰冷的雨水打在英军士兵身上,滋味不大好受。半夜时分,命令下来,英军再次出发了。这一晚上根本没有月色,完全看不清路,为了不散失部队,沃超普命令三千五百士兵采用密集阵型前进,整个30个连的队伍只有45码宽,160码长,密密麻麻。为了保持队形,队伍最左面用了长长的绳子,每十英尺打一个结,每一行的最左边的人握住这个绳结。队伍最左前方,是沃超普的司令部的人员,指引着整个队伍前进的方向。雨又下起来了,英军都已经湿透了,卡鲁高原上时不时地蚁丘,浅坑,也给行进的英军带来了不少麻烦,在这样的地面上走路本身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英军的队形并没有混乱,就这样,坚持到天亮。天亮的时候,雨停了,天色看起来不错,英军终于清晰看到了马赫斯芳登小山。英军的前沿距离山顶大约还有一千码。参谋向沃超普建议,这差不多是密集行军最小的安全距离了,应该转换成作战斗队形,准备进攻了。沃超普决定,再向前走走。于是,队伍继续向山顶出发,距离山顶八百码,六百码,五百码。这个时候,沃超普下令,散开队形。三千多人要散开队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在混乱中,忽然,山顶上一声枪响,然后,英军发现,正前方四百码的地面上,忽然冒出了一条火线,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向英军压了过来。布尔人开火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布尔人的壕沟看到的战场地貌

    不过布尔人的这次突然袭击成果依然不佳,甚至都没有打乱英军的指挥序列,因为所处的地势较高,布尔人射出的大部分子弹都射高了。当然,走在前面的英军军官依然伤亡不小,有两名中校在第一轮枪击中阵亡。短暂的震惊之后,英军各级指挥官开始下达命令,把队伍散开。前排的士兵已经卧倒了,开始向前爬行,山坡上的石头,蚁堆很多,能够提供掩护。现在,局面又和十几天前莫德河畔差不多了,在布尔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几千英军在山坡上晒着太阳,一动不敢动。热气球已经到了,梅休恩下令把热气球升起来,观察战场局面。布尔人要比上一战多了很多,足足有五六千人,至少在人数上优于被压到了地面的高低旅。不过,布尔人长长的战壕也有缺陷,在战壕东侧,山脚下,似乎并没有人防守。梅休恩下令警卫旅从这里突破,不过进攻刚刚开始,热气球就报告说,已经晚了,布尔人已经填上了口子。付出了几十人的伤亡后,警卫旅也被压在了地上。现在,梅休恩把高顿旅派出去增援中路,然后所能做的,就是督战了。一直到这个时候,高地旅的战况还算说得过去,差不多两百士兵甚至已经从东面的缺口爬上了山,不过,这些士兵要么被俘,要么成了布尔人或者英国炮兵的目标。战争进展到这个时候,英军炮兵已经多次把己方突破了布尔人防线的士兵消灭干净,在打击自己突前的士兵方面,比布尔人的效率还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役局势图

    就这样,英军坚持到了下午一点。按照莫德河战役的经验,只要坚持到天黑,英军至少不能算输。这个时候,一名英军指挥官看到自己的右翼有布尔人,就下令两个连后撤几百码的距离。这可惹祸了。见到有人后撤,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英军忽然也加入了后撤的行列,整个高地旅立刻乱了起来,士兵们拼命逃跑,军官们试图阻拦,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在布尔人欢送的枪声中,这场战役就结束了。这一战,英军死伤902人,大多数都是背对着敌人死亡的。布尔人伤亡236人,主要是英军炮兵的战果。高地旅旅长沃超普将军阵亡,死亡的地方距离布尔人的战壕只有200码。不过到这个时候,梅休恩仍然抱着一丝幻想。也许象上一战一样,布尔人会在晚上撤退呢?第二天天亮后,英国人的热气球再次升空,向梅休恩报告了他最不喜欢听到的消息:布尔人仍然坚守在战壕里。这样,梅休恩就无法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了。梅休恩致电向布勒请示,得到的回答是继续战斗,或者撤回。梅休恩就把兵力放回了莫德河。解救金伯利的行动,只好告一段落。

    橡树村:【原创】布尔战争14

    关键词(Tags): #钻石黄金战争#布尔战争#南非通宝推:联储主席,光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布尔战争15

      橡树村:【原创】布尔战争14

      早晨六点多钟,布勒终于等到了布尔人的还击,但是还是不知道布尔人在哪里。按照传统的战术,对方还击后,暴露火力位置,英军炮兵就有了打击目标。但是布尔人把炮都藏了起来,望远镜里面看不到,而且这场无烟火药的战争,即使对方火炮开火也不会暴露位置。这样,英军远程的炮火完全派不上用场。这个时候,布勒就感觉这场战斗不大对劲了。布勒也已经发现哈特的行军方向出了问题。后方的炮兵已经在布雷德渡口前方进行了炮火准备,但是哈特却直奔口袋底部的庞特渡口。那里还没有进行炮兵清扫,布勒只好下令炮兵改变目标。没有对新目标进行准备的炮兵毫不客气地把炮火撒到了哈特的部队头上,还好,准头不高,损失不大。布勒立刻找参谋,通知哈特撤出口袋。

      布尔人开火的时候,布勒才发现了龙中校的炮兵竟然跑到距离河道这么近的地方去了。他大发雷霆,立刻下令让炮兵撤回来。派出的第一个参谋竟然没有完成任务。这个时候,布勒得知哈特接到了命令,在组织从口袋撤出,一时不应该有大问题,就决定亲自去炮兵那里看看。炮兵的情况没有望远镜看到的这么糟糕。至少,海军炮因为行动迟缓,落到了野战炮的队伍后面,在布尔人开火的时候,还没有进入到布尔人的有效射程内。这样,这几门海军炮就没有受到布尔人毛瑟枪的任何威胁。虽然驾车的黑人车手早跑了,但是剩下的英军还是把海军炮架了起来,向河对岸射击。前面的两个营野战炮就惨了。龙中校和他的副手都是第一批就中弹的,不过没有了指挥的几门炮还在独立作战,努力还击。不久,第一箱弹药耗尽,第二箱弹药还被送了上去。但是直接暴露在毛瑟枪火力下的炮兵的损失很大,到伤亡接近三分之一的时候,士兵们终于放弃了,指挥官下令放弃射击,各自寻找隐蔽物。就这样,十二门炮被丢在战场。士兵们也没有办法撤回,只好在太阳底下烘烤着,等待战役结束。两名军官冒着炮火跑回求援,见到了来到后方的布勒,描述了前方的情况。

      布勒立刻决定取消这次军事行动。虽然负责主攻的希尔得亚德旅还一枪都没放,但是这路主力的进攻需要龙中校的炮兵,哈特的左路以及右路骑兵的支持。这个时候,虽然不到八点,但是龙中校的炮兵已经基本覆灭,哈特还在努力从包围圈里面跑出来,右路也没有任何进展。进攻是肯定不可能了,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减少损失,把队伍从战场撤出来。布勒下令希尔得亚德组织救援炮兵。炮位的左侧,是克伦索火车站,那里还有几栋民房可以提供隐蔽,一小队英军很快就摸到了这里。但是冒着炮火把炮拖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几次努力,英军的敢死队成功抢回了两门炮。布尔人发现英军的意图后,增加了对这个方向的火力压力,英军再也没有能力把余下的十门炮拉回。最后一次尝试是在布勒眼前进行的,三名军官冒死带兵冲了过去都重伤后来被俘,其中有一名叫做弗莱迪罗伯茨Freddy Roberts的尉官。这之后,布勒下令放弃救援。被遗弃在战场的英军一直坚持到下午四点半,终于被过河的布尔人俘获。重伤员和尸体被送回英军,余下的成了俘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拯救炮的尝试

      布勒同样要求担任预备队的李特顿旅协助救援哈特。李特顿旅到位的时候,发现几百名英军从口袋里面跑了出来,哈特自己在这批人的最后,说自己应该是最后一批,因为他的位置本来在队伍最前方,应该是最后撤出的。他大约是接到撤退命令后撤出的最后一批,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接到撤退命令,还困在口袋里。李特顿自己都能看到口袋里的英军,派出部下进入口袋传达撤退命令,派出士兵进行火力支援。这支队伍却被一直找不到目标的英军炮兵又当成了布尔人,不过,这次英军炮击还是没有准头,没造成什么损失。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英军撤出了口袋,但还有很多英军没有出来。战斗持续到下午,三点钟,一队布尔人渡过了图盖拉河,封死了口袋,里面剩余的英军被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罗伯兹受伤

      在战场跑来跑去的布勒和他的司令部人员很显然是不错的射击目标。布勒在上午就中弹了,不过仍然装作没事人一样,坚持到天黑,直到所有兵力撤出战斗。布勒是被炮弹片炸伤的,伤势不轻,精神看起来非常差。尽管如此,布勒还是打起精神给总部汇报了战况。英军有规矩,布勒首先向战争部发布给公众的电文,在战争部修改批准后成为媒体使用的通稿,然后媒体才可以按照这个调子发报,所以,布勒必须先把这封电报发出去。这封电报里面不能太悲观。布勒把这场战役描述成进攻不利,毕竟布尔人没有得到什么,还算不上失败。这一战,英军伤亡九百人,两百多人被俘,损失大约是百分之五,虽然丢了十门炮,但也不算太大的损失,尽管比布尔人伤亡不足五十人的数字是难看多了。午夜时分,布勒给战争部发了关于战役详情的电文,描述了自己面临的困难,认为没有援军和充沛的物资的话会很难突破布尔人图盖拉河防线,同时建议增援大量骑马的机动部队与布尔人抗衡。对于还被围困的雷迪斯密,布勒的建议是,先不管了。这实际上是战争部在布勒刚抵达南非的时候的建议,但是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就成了布勒的麻烦。

      一周之内连续三场失利,这一周被英国反对党称为黑色星期,这个说法立刻得到的民众的认同。自从二十年前在祖鲁战争初期输给了祖鲁,英军已经有二十年没有这么输过了,公众非常不习惯,质疑这场说是走路过去就可以胜利的战争,怎么打成了这个样子,五万训练有素的英军,怎么会打不过五万穿着便装的农民?战事进行了两个月,不仅被围困的三个据点没有任何被解救的希望,英军还付出了七百多人死亡,三千人受伤,两千人被俘的代价。特别是被俘这么耻辱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十九世纪在全球几乎无敌的大英帝国士兵身上呢?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战争部立刻做出了人事调整,战后第二天就通知到前线。这个调整布勒也预见到了,自己远征军总司令的位置肯定是没有了,不过布勒还是继续被任命负责纳塔方面的战事。令布勒失望的是,新任命的总司令不是布勒所希望的拥有丰富非洲经验的,祖鲁战争时期自己的老上司,现任英军总司令威斯利元帅,而是长期驻守印度的罗伯兹元帅。布勒当然知道罗伯兹元帅是谁,他的儿子,弗莱迪罗伯兹在抢救野战炮的战斗中身受重伤,自己刚刚亲自为他申请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弗莱迪在17日去世。

      罗伯兹出身军队世家,父亲是在印度服役长达五十年的将军亚伯拉罕罗伯茨爵士Abraham Roberts,参加过第一次阿富汗战争。罗伯茨生在印度,回英国受教育,18岁的时候就回到印度在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中服役,参加了平息印度叛乱的战役,26岁就因为作战英勇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罗伯兹随后转入帝国军队,到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是准将,率领军队进军坎大哈,战功赫赫,后来成为英军驻印总司令。一直到1895年罗伯茨晋升元帅,成为爱尔兰英军司令,罗伯茨都在印度服役,其间只在1880年代第一次布尔战争期间的很短时间到纳塔当过总督。回到英国后,罗伯茨非常想当上英军总司令,但是,这个位置被比他年长一岁的威斯利占住了。威斯利的战功遍及多处殖民地,不过主要还是在非洲取得的,属于非洲派,而罗伯茨,就是印度派的领袖。这两派矛盾不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罗伯兹元帅

      罗伯茨对于布勒当上了远征军司令就不满意。随着战争进展,罗伯茨一直与战争大臣兰斯多尼Lansdowne秘密联系,发着布勒的牢骚,对布勒的各种安排表示不满。早在布勒失利前,罗伯茨就提议由自己担当远征军司令,但是当时布勒没有出什么错,兰斯多尼找不到理由撤布勒的职。现在布勒战败,特别是还很悲观地提议放弃雷迪斯密,尽管这是战争部一个多月前的建议,现在也成了布勒思维已经不正常的借口。未经过与英军总司令威斯利和女王商量,兰斯多尼就任命罗伯茨当了新的远征军司令。不过非洲的情况毕竟与印度完全不同,让一个基本上没有非洲战场经验的人去负责全面指挥,冒的风险可不小。在英国首相的提议下,刚刚在1898年平息了喀土穆起义的基钦纳将军Kitchener成了参谋长。12月23日,两个人就登上了开往南非的客轮。出发前,战争部又拟好了新的战略:布勒专门去营救怀特,救出来以后放弃雷迪斯密,坚守图盖拉河防线。梅休恩去营救科克维奇和罗德斯,然后放弃金伯利。这个时候,战争部已经很不看好这场战争了,反击这件事情,需要等待更多的援军。

      不过在1899年年底,受到战争失利打击的英国民众还是得到了一点来自战场的好消息,两个月前在图盖拉河前线被俘的战地记者温斯顿丘吉尔竟然自己跑出来了。丘吉尔被俘后被关押在比勒陀利亚一所中学改成的监狱里,在监狱内部,行动还算自由。12月12日晚,丘吉尔趁看守不注意,翻墙跑了出来,然后一路向东,走了三百英里,在21日抵达葡萄牙人的港口劳伦斯马克思,也就是德拉果阿港,现在莫桑比克的首都马普托。脱离了危险的丘吉尔没有选择返回英国,而是回到了纳塔前线,在布勒的营地里继续作战争报道。这个英勇行为,总算是给1899年最后一个月的英国人带来了一点喜悦,丘吉尔被捧成了小英雄。当然,这个传奇故事为他在1900年竞选议员也做了铺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逃亡中的丘吉尔

      1899年余下的几天里,英国人和布尔人在战场上都没有什么动作,这场进入僵持阶段的战争,就要拖入1900年了。

      -------

      眼看就到2012年啦,大家新年愉快!

      关键词(Tags): #南非#布尔战争#钻石黄金战争通宝推:铁手,光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问个无关问题,南非矿产国有化有无可能实行
        • 家园 应该说是不可能

          首先国有化没有任何好处,在解决就业改善社会公平方面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然后国有化进程带来的投资恐惧足以把南非经济弄垮,结果就是除了个别人受益大多数人受害。

          从非国大来看,虽然这一直是个话题,但是也一直没有正式提出来。提这个口号最热闹的是非国大青联,也涉及到非国大内部的争议,不过更多地是权力分配问题,即使这一派上台了,取得对经济控制权以后是否继续喊这个口号也是值得怀疑的。

    • 家园 【讨论】试着做个阶段性总结

      首先感谢村长的精彩讲解,资料非常详实,布尔战争是国内历史教育的盲点,对这场战争了解实在有限,而且图盖拉河、雷迪斯密也实在不像莱茵河,凡尔登之类的地名一样耳熟能详。

      先看看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不得不说,布尔人抗击英国侵略的勇气令人尊敬。布尔人人口很少,而且组织比较松散,没有受过多少军事训练,地盘也不大,地形也不是崇山峻岭、热带雨林,其对手英国是老牌殖民帝国,工业强国,人力、物力、财力都远远超过布尔人。

      所以单独对抗全力以赴的英帝国,布尔人没有多少胜利的可能。而这场战争又是难以避免的,虽然英国内部有好战派和主和派,但是很清楚,即使主和派也认为布尔人无力对抗英国,而布尔人的土地上的资源又异常丰富,所以在英国人从世界其他热点地区腾出手来时,主和派很容易就能转变立场,同意开战。所以除非布尔人放弃主权,融入英国殖民地,否则外交手段只可以推迟战争,很难避免战争,但是手段得当的话,毕竟英国摊子太大,要照顾到的地方太多,没准也能通过割让一部分利益维持和平。

      单看历次战斗,布尔人的优点是勇气可嘉,地形熟悉,战术灵活,缺点是纪律松散,指挥略显混乱,很难有效捕捉战机。布尔人抢先开战,打乱英国方面的部署应该是正确的,如果等英国军队物资全部到位后平推过来,会更加痛苦。

      布尔人的目标是维护独立,并不是要打垮英国。我认为最好的策略是在开战初期显示出力量,让英国方面意识到不可能轻松取胜,以打促谈,把英国人拖回谈判桌。布尔人的能力:运动战能力>阵地战能力>攻坚战能力。可以认为布尔人没有多少攻坚能力。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诱敌,并强化侦查力量,利用一部分英国人既轻敌又立功心切的心理,用小部队把英国人引到野外有利地形并包围之,迫使英国人投降。俘获的英国人越多越好,官越大越好,这些都是下一步和英国人谈判的筹码。

      接下来必然是硬碰硬的阵地战,必须让英国人知道布尔人不是软柿子,布尔人挖战壕的打法非常好,如果能顶住英国人的炮火在野战中和英国人的主力僵持相当长的时间,由于世界上其它国家必然不会安分,英国人需要运用力量的地方太多了,那么英国就有可能要想办法和谈,缝合这个不断流血的伤口。

      我认为一旦阵地战失败,转入游击战,鉴于布尔人的人口太少,这场战争对布尔人来说就等于败了。

      下面等村长继续更新。

      • 家园 分析得不错

        布尔人的确希望英国人能来谈判,二十年前这个战略成功过一次。不过当时布尔人的地盘是一块没有价值的地方,本来就不值得花功夫,也没有多少英国资本的利益,在英国国内,还有英国反对党帮忙。

        这一次英国的国内形势很不同,反对党不反战,布尔人的地盘也成了具有价值的地方,英国投资也很大,所以和谈是不可能的了。还有一方面,就是英国也输不起这场战争,欧洲这么多不怀好意的人都看着呢。

        所以结局也就注定了。

        具体进程我就继续卖关子了哈。

        • 家园 德兰士瓦的移民问题

          我感觉在南非,人口是个关键问题。如果布尔人有长远规划的话,那么在金矿发现后就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了。大量来自英国的新移民即使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主张,估计大部分人只是为了谋生,但由于英国殖民者觊觎德兰士瓦的金矿,新移民的人口增加对布尔人的独立也是一个很大威胁。

          我认为布尔人应该引入德国移民,德国在二战前想当长的时期里一直是移民输出国,南非的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非常适合吸收德国移民。我估计布尔人自己的语言对德国人来说不难掌握,难度不会高于移民美洲的德国人改讲英语,如果德国人能迅速融入布尔人,那么布尔人的政府应该给予德国移民一定的优待以资鼓励。

          比如针对布尔人组织松散,战斗技能和战斗意志相对薄弱的问题,德国人纪律严明,作风顽强,那么政府就可以鼓励普法战争的退伍老兵移民南非,和平时作为民兵的教官,战时就可以作为部队的中坚,新参战的菜鸟见到这些老兵面对蜂拥而至的英国人面不改色,就不会因为怯战而随意放弃阵地,等真正接上火了,反而就没那么恐惧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德国人也应该大量引进,一方面补充德兰士瓦急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和平时期也可以加入民兵,比如规定每周应该有一定时间接受军事训练,而且政府也可以对参加民兵的移民给予奖励,比如获得投票权之类的。

          我估计,如果能同化几万甚至十几万训练有素的德国人,布尔人的实力就可能发生质变,布尔战争的进程就会大不一样。

          • 家园 实际上人口问题是过度担心了

            布尔人非常能生,克鲁格在去世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个直系后代了。所以实际上在布尔战争结束之后,掌握南非政权的仍然是布尔人。

            布尔人散漫的性格与其经济状态有关,德裔到了南非也同样的,实际上布尔人里面德裔的已经不少了。当然新移民会不同。德兰士瓦暴发的时间太短,英国人在这个时间就紧逼布尔人政府纳入英国势力范围,时间拿捏得也不错的,的确如果再放任不管,这个地方就真成了英国的敌人了。既是这样,在一战时期,南非究竟站在哪边,也是很费周折的。

            • 家园 也就是说德兰士瓦的经济刚起飞,英国人就摘桃子了

              这说明英帝国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战略上并不含糊,能及时发现帝国边疆隐藏的危机并试图及时扑灭之。

              还要感慨一下布尔人真是能生。我还以为他们以移民为主,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人口增加缓慢呢。

    • 家园 【原创】布尔战争14

      橡树村:【原创】布尔战争13

      两天之内两场很丢脸的败仗,把布勒弄得不大开心。虽然是这次远征军的总司令,但是布勒对于手下将领的选择并没有多大权力。实际上,除了骑兵的福伦齐将军之外,其他几个领军的将军都不在布勒推荐的名单里面,是战争部指定的。不过,这个时侯布勒还顾不上谴责手下的两位将军,他自己也在准备发动战役,渡过图盖拉河,解救被困在雷迪斯密的一万两千英军。他选定的渡河地点,是克伦索铁路桥上游十五英里的波特吉特渡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雷迪斯密附近

      放弃铁路桥从上游渡河,有很多问题。首先,补给很麻烦。因为英国

      政府战前一直在扯皮,战争准备仓促,现在布勒仍然缺少运送物资的牛车骡马,大部队补给主要依靠铁路线。如果从波特吉特渡口渡河,那里铁路通不到,补给就会出现问题。战争本身的需要物资可以提前准备,当然如此浩浩荡荡地准备物资,攻进的突然性就没有了,并且一旦出现意外,肯定就会有问题,比如伤员撤到后方就会很困难。现在在英军负责运送伤员尸体的是一队从德班来的印度人,带头的是以后将要享誉全球的圣雄甘地,不过在这个时候,甘地还只是个大英帝国之下的顺民,在前线尽一点大英帝国子民的义务(甘地究竟是在此战前还是此战后组织的英军担架队在布勒的军队中效力,不同资料有不同说法,这里只选取一种)。第二个问题,从波特吉特渡口渡河,就需要至少留一个旅在铁路线上防守补给线,进攻的兵力就要少一个旅。并且,一旦渡河的战斗失败,这支缺乏后勤支援的队伍的撤退会很是问题,有可能向雷迪斯密一样被布尔人包围,甚至有全线失守的可能。不过好处当然也是有的。波特吉特渡口看起来不是布尔人的防御重点,虽然已经有了布尔人行动的痕迹,英国人开始行动后布尔人也会去增强防守,但是应该比守在克伦索的人少。并且,克伦索铁路桥南面是一片开阔地,英军在这里进攻很明显会是不错的射击目标,而河对岸就是起伏的山丘,布尔人应该有了严密的布置,英国人要找到进攻目标并不容易。渡过河之后,道路沿线是长达十英里的山地,山坡起起伏伏,还有峡谷,这些都是布尔人伏击的好地方。而波特吉特渡口两边都是开阔地,至少双方是平等的,渡过之后,山丘只有两英里长,然后,就可以居高临下一直通向雷迪斯密。12月11日,布勒告知怀特,他要从波特吉特下手。

      但是等到12日梅休恩失利的消息传来,布勒改了主意。现在三个师已经有两个失利,布勒自己这一路不能再冒任何风险了。布勒感觉冒险从波特吉特渡口进攻,风险有点太大了。毕竟直接从克伦索进攻,即使不顺利,整个局面也是可以控制的,不会有什么大的后果,而且从这条路进攻的话,怀特也可以派出队伍支援。两支队伍如果能够对布尔人前后夹击,当然是好的。连续两场失利之后,布勒手上这只队伍已经不能有任何闪失了,一旦这支队伍被困在这里,整个纳塔就要失守了,那个时候局面会非常难看。布勒决定放弃原来的计划,转而把克伦索作为战场。布勒进攻日期订到了15号。

      图盖拉河在这里从西向东而来,一路弯弯曲曲,过了铁路桥之后转了一个大弯,弯向北偏西方向。这样,在铁路桥的附近,就围出了一个三角地带,三角的南面和东面是图盖拉河,西北边则是山丘。布勒看上了这个大约有八平方英里的平地。铁路桥已经被炸得不能用了,不过这一带还有一个铁桥没有被破坏,就在通向雷迪斯米的主路上。桥梁上游不到半英里有一个旧牛车渡口,再上游两英里,还一个叫做庞特Punt的渡口。这个渡口位置不好,图盖拉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型,兜出来一个口袋,口袋的口子在英军这一边,渡口却在口袋的底部。口袋的西面一英里还有一个渡口,叫做布雷德渡口Bridle,这里河道是正东西向的。很显然,从铁桥,旧牛车渡口和布雷德渡口过河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伦索战役地形图

      在这个季节渡过图盖拉河并不容易。图盖拉河是一条谁也摸不清楚脾气的河流,从不远处高达海拔三千米的龙山奔流而下,水流很急,河道很深。虽然纳塔的这个夏季雨水来得比往年晚,但是河流仍然湍急,很可能无法徒步渡河。布勒手上有工兵架桥,但是冒着敌人的炮火架桥,甚至把工兵放到战场最前沿,也不是一个多好的主意。所以,渡河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那个还能使用的铁桥上面,至少从那里可以迅速地把兵力弄到河北岸。布尔人应该在哪里呢?英军的侦察兵并没有给布勒一个清晰的答案,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布勒觉得布尔人应该在远处的山上。

      究竟在什么位置来防守图盖拉河,布尔人内部其实有很大的分歧。现在负责战场指挥的是刚刚显露头角的路易博塔,只有37岁,手下一大群灰白胡子的将军,指挥起来还是有些问题的。在博塔的指挥下,布尔人已经在图盖拉河北岸挖掘了战壕。纳塔夏季的草很高很绿,本来就能把人藏起来,有了战壕,隐蔽就更方便了,连火炮都可以有专门的炮位来隐蔽。不过这一带的渡口的确太多,相互之间距离又不是很远,布尔人的战壕不得不挖得很长,不仅需要覆盖前面提到的三个渡口以及桥梁,更上游的渡口都不敢放松。除此之外,在图盖拉河南岸,博塔也布置了阵地。因为图盖拉河过了铁路桥后就弯向了北方,要维持防守阵地的完整,就需要把战线向东延长,这样防线就跑到了图盖拉河南岸。这里的地势也不错,是一个绵延六英里长的山脉的起点,叫做郎瓦尼山Hlanwane。布尔人留住了那个铁桥,就是为了方便与郎瓦尼山的兵力呼应。同时,这个桥梁也是博塔设计的陷阱。按照博塔的设想,一旦在这座桥附近把英军拖住,那么放在郎瓦尼山上的兵力,以及远处上游渡口的兵力,都可以向英军反击。这个计划,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异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伦索战役前博塔与他的士兵们

      但是英军来的人数实在太多了。13日,英军开始向河南岸最近的一个火车站运兵,同时海军炮开始了向布尔人方向的炮击,这样,布尔人就看到了英军所出动的兵力。英军发射的炮弹都无一例外地从布尔人头上飞过,说明布勒完全没有准备布尔人会沿着河岸的防守,这是好消息,但是多门海军炮的轰鸣,眼前一万多名英军的运动,却吓坏了不少布尔人。博塔手上只有四五千人马,薄薄地分散在几英里长的防线上,看起来很有些令人不放心。最先动摇的就是被布置在郎瓦尼山的两只队伍,当天晚上,这两队人马就擅自撤回了河北岸。郎瓦尼山对博塔的计划很重要,一旦英军在这里架上了火炮,就可以对强渡图盖拉河的英军给予有力支援,布尔人的防线会暴露在居高临下的英军炮火下,不堪一击。偏偏这个时候博塔无法使用纪律来约束这两支队伍。布尔人都是自愿参战的,本来就没什么纪律,不懂得约束,而面对如此多的人的违纪,真的施加惩罚还不知道会激起来什么事情。于是,博塔发出两封电报求援,一封是给围困雷迪斯密的守军,要求援助,一封直接给了克鲁格。援军是肯定来不了的,因为留在雷迪斯密包围英军的人数已经不够了,分不出兵来,不过两个方面的回电都给予博塔道义支持。拿着这两封电报,博塔召开了前线会议,但是布尔人大多数将领仍然不同意把部分兵力放到南岸。博塔只好暂时同意了多数人的看法,同时再次向克鲁格请求支持。这一次,克鲁格的电报措辞严厉,终于说服了将领们支持博塔的计划,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是14日早晨,天亮了。白天的目标太明显,布尔人可不能向南岸运兵,等到布尔人再次控制郎瓦尼山,已经是14日晚。如果布勒把炮兵准备的时间缩短一天,早一天发动进攻,这场战役的结局也许会很不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布尔人炮位上看到的战场和图盖拉河

      英军持续两天的炮火没有得到布尔人任何回应。博塔有很明确地指令,没有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开火,绝对不能暴露位置,这道命令执行得不错。为了迷惑英军,博塔甚至在山上安排了假炮,故意暴露给英军的侦察兵,让英军确信布尔人就在山上。15日晨,博塔终于看到英军前进了。这可能是英军半个世纪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场行军。四个旅一共十六个营,一万多人,加上炮兵,列队向布尔人方向走来。这个时候天刚蒙蒙亮,在布尔人看起来,黑压压一大片。凌晨五点二十,海军炮又响了,攻击目标仍然是布尔人阵地后方的山头。六点钟,行进的英军开始分成了三部分,中路直指仅存的铁桥。不过,这个中路很有些奇怪,因为带头的竟然不是步兵,而是炮兵,并且,已经距离河道很近了,炮兵仍然在前进。虽然博塔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军事教育,他也知道,炮兵应该是在后方支援步兵进攻的,而不是在前方开路的,英军这个打法让人看不懂。英军的炮兵在距离河道不足一千码的地方停了下来,展开队形,架好炮位,这个时候中路的英军仍然远远落在后方。寂静的清晨里,博塔可以清晰地听到英军指挥官下达的口令。这十二门炮的目标仍然是布尔人身后的山丘,英军指挥官开始下令点火,开炮。与此同时,博塔也下令点燃了信号炮,战斗开始了。

      布勒的作战计划不是这样的。按照布勒的战前部署,布勒最欣赏的希尔得亚德Hildyard率领的一个旅是进攻的主力,目标的确就是图盖拉河上的桥梁以及附近的旧牛车渡口。这个旅的左侧,是哈特Hart将军率领的爱尔兰旅,目标是布雷德渡口。这只是策应中路进攻的,目的是分散布尔人的兵力。左路的左侧,布勒还布置了一个团的骑兵,负责掩护步兵的侧翼。英军右路是另外一个骑兵团,骑马步兵和志愿兵,这支机动力量的攻击目标是郎瓦尼山。一旦把郎瓦尼山的布尔人赶走,这一路就可以去支援中路。另外两个步兵旅是后备,李特顿Lyttelton的旅放在了中路和左路的中间,巴顿Barton的旅放在了中路和右路的中间,见机行事。布勒的司令部放在了河南岸的一个小山丘上。几门远程的海军炮被放到了布勒指挥部附近,其余的炮兵分别为左中右三路提供支持。为负责主攻的中路提供炮火支持的是八门海军炮和两个营十二门野战炮。除了指挥部附近已经喊了三天的海军炮,整场战斗最先开火的就应该是这队炮兵了。这队炮兵的位置非常重要,布勒特意为率队的龙中校Long在地图上指出了炮兵应该在的位置:不要距离河岸太近,海军炮能够射击到布尔人就好,野战炮可以暂时不用。尽管如此,龙中校还是把炮兵放到了突前的位置,成了布尔人的靶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伦索战役中的英军士兵

      出了乱子的还有整个左路。五点多的时候,在左面机动的骑兵已经运动到了河边,发现一个黑人,从他口里得知布尔人在对岸挖了很多壕沟,还得知这个黑人刚刚给河北岸的布尔人送了牛奶,甚至这队骑兵已经看到了移动的布尔人。骑兵立刻向哈特发出警告,哈特却没有重视,继续按照计划行动。六点一刻,这对人马已经到了距离河岸不远的一片玉米地里,从这里可以看到河岸,但是却找不到渡口。按照地图上的标识,布雷德渡口应该在左侧,黑人向导却非说在右侧。这份地图的确不大可靠,很多地方标的都不准确,布勒曾经打算进行详细勘测,但是测绘人员却成了布尔人狙击的目标,只好使用根据情报人员口述绘制的地图,错误不少。面对这种情况,哈特应该命令英军暂时休息,同时派士兵去侦察情况,再决定如何行动。但是哈特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将军,不会轻易让已经行动的队伍停下来。于是,哈特就选择相信向导的话,让队伍转向东方。

      博塔下令开火的时候,哈特的士兵仍然是密集阵型,正在努力钻进口袋的口子,已经在对岸布尔人的有效射程内。枪响后,前方的士兵已经卧倒准备还击,但是哈特下令继续前进。在望远镜里,哈特已经看到了位于口袋底部的庞特渡口,他还以为那就是布雷德渡口,他此次行动的目标。在布尔人三面火力之下,三千五百名英军继续深入口袋。口袋口只有一千码宽,不够英军展开的,队伍就混在了一起,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士兵们没有人知道渡口在哪里,只知道盲目向前走。面临着布尔人的枪弹,队伍走得很慢,哈特很不满意,决定自己在前面带头,重新把士兵们的士气提了起来。混乱中,一个营又跑出了口袋,一直向西,几乎抵达了布雷德渡口的位置,却被哈特及时发现下令调了回来。哈特的确是个非常勇敢地将军,越有敌人的炮火就越英勇,绝不回头,无畏地把自己的队伍塞进口袋。

      橡树村:【原创】布尔战争15

      关键词(Tags): #南非#布尔战争#钻石黄金战争通宝推:铁手,光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布尔战争对甘地是否影响很大?祝村长新年快乐

        1,布尔战争对甘地是否影响很大?

        • 家园 影响很大,但是不是战争本身

          而是战争的附加部分影响很大,甘地在南非时多次受到侮辱,甚至进了监狱,这对他影响非常大。导致他对于英国持否定态度。但是这个时候的甘地依然是一个顺民,期望英国人能够“幡然悔悟”,给印度人尊严呢。

          战争本身并没有影响甘地什么,因为甘地确实不是一个军事家,其对战争的理解很肤浅,尽管英军打得很艰苦,但是甘地本身并不理解,他只看着枪炮声声,还是觉得英国人是强大的,是难以用枪炮对抗的。

        • 家园 甘地和大炮一样,是伟大的机会主义者。

          在南非看到了英国的扩张主义的尽头,也看到了和英国硬碰硬的下场。于是拾起了老印天烂地烂嘴不烂的光荣传统,精神胜利了一把。 说实话,民族觉醒,武装斗争的话,就没有印度了。英国撤后内战分成七八块是天经地义的。前有西班牙撤出南美,后有捷克,塞黑的结局。只被分了两块完全是撞了狗屎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