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欧洲虚无主义的根源 -- fride

共:💬37 🌺1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欧洲虚无主义的根源

    鄙人在另一个帖子中论述了“上帝存在”是一个范畴错误。鄙人也指出了神学作为否定神学才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个话题还可以进一步展开,扩展到对整个西方文明的一种批判性视野。

    神是一个超越性(transzendent)的概念。不过还不仅于此,并不仅仅只是神这个概念是超越的。类似的还有存在、正义、逻辑、理性、真理等等不一而足。我曾经指出过神这个概念不可能在有限性和时间性中得以言说,因此它是超越的,而存在、正义、逻辑、理性、真理等等同样也无法在有限性和时间性中得以超越。可是超越又是什么意思?

    超越本质上是对某个东西的超越。神学意义上的超越是对有限性和时间性的此在(不要当成海德格尔意义上的,Daseinendes表明的根本意义是一种有限性,是sein获得了具体“身份”和内容以后,才有了Daseinendes)的超越。那么神的超越性在于何处?仅仅就神的概念对人类的意义而言,神的超越性在于对一切人类所及之物的超越。而真理或者正义呢?是对时间性和有限性中,不断自我更新的真理和正义理解的超越。产生这样一些理念本质上是对我们人类自身有限性和短暂性生命的一种最为内在的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并不是导向这些概念的虚无。

    欧洲虚无主义以它自身的一种独特文明形态在表达着这种反抗,但是它所忽视的是这个问题的根本意义。这些概念的超越性并不代表自身的虚无,而言说神、正义或者真理存在与否本质上是不能被许可的(范畴错误)。这种超越性恰恰在尘世间有其根基。神的超越性代表了尘世间人类将自己的“世界”不断拓展的努力;真理的超越性代表了人类不断进行的自我理解;正义的超越性代表了人类无休止的关于善恶的讨论。

    尼采错了。错在仅仅只看见了人类无休止的关于趣味的争论,却没有看见这种争论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而强力意志本身也是一个需要被超越的概念。整个的西方历史不断在进行这种超越,却不断走向虚无,根源在于西方人的贪婪与狂妄,永远试图一劳永逸解决这些难题。“解决”的思路是一种愚蠢的想法,但又不乏俄狄浦斯式悲剧英雄的色彩。但是西方的这种躁狂,力图把一切事物拉入表象场的清澈明白之处,只能导向自身历史的一再虚无。

    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也立足于这个“最终”之上。黑格尔曾有言:“米纳发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一种彻底的知识只在终结处到来。谁能给我们盖棺定论?谁都可以,但是永远不会是我们人类自身。也许若干年后,在既往人类文明断壁残垣之中,某个域外文明可以真正地为我们盖棺定论。

    黑格尔是睿智的,海德格尔是睿智的。只是现代的西方人仍然无视这些历史中一闪而过的巨星,仍然进行着自己那玩火的行为。天道讲究盈亏,人类无知的狂妄只会收获自身的苦果而已。

    那么谨以此句结束本文:

    西学已死,有事烧纸!

    关键词(Tags): #哲学通宝推:何求,物格修齐,九霄环珮,南方有嘉木,云中飞,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献朵花吧

      看到了一种理论调和的愿望。尽管这种调和还是建立在人神之别的基础上,也就是文中常提起的有限与超越。说一点,人神之别的基础还在,西学就没有死,至少在您这里还没有死。

      • 家园 人神之别

        其实和人我之别是同一个思路的。

      • 家园 别那么看重名称

        总之这玩艺铁定是可以把基督教这些邪教给废掉的。神嘛不过是个名称而已,也可以叫做“一”、“大千世界”、“天道”等等。

        承认一个超越领域是所有文明的共通之处,这个就是未来的某种真正“普世价值”的基础。宗教体验有其合理的地方,要批判性的看。政治上否定,但是从人超越自身有限性的角度而言,任何宗教的这种努力都应当是赞赏的。即便是所谓世俗的儒家也有这种精神啊。孔子有云:敬鬼神而远之。就是对这个超越领域持一种中立态度,保持距离,但是心中又保持着敬畏态度。

        • 家园 一直不太明白“位格”

          “位格”是否表示神有意志,且可以和人交流?

          如果这样,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这么多乱七八糟互相抵触的宗教吗?

          • 家园 三位一体学说

            是指的一个本质essence,三个位格person。这个词是和人格那个词一致的。起源于拉丁词persona,原意就是面具的意思,或者也可以说是脸面的意思。所以位格这个翻译并不好,本来的意思其实就是三张脸的意思。同样人格本来的意思也是人脸的意思,后来因为人脸是可以判断一个人同一性和身份的最重要特征,所以也就和人的身份同一性这样的概念扯上关系了,是为后来的人格用法。

            • 家园 天启是否可能?

              我觉得虚无主义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圣经充满了跟现实矛盾或自相矛盾的教导。

              基督教号称是天启宗教,圣经号称是上帝的话,很难解释上帝会犯这些错误。

              新纪元运动的一个常用说法是出于罗马帝国的政治目的,圣经被篡改了。这岂不是说,上帝连保护自己教导的能力都没有?

              任何天启宗教都有这个问题。

              即使象佛教,也有类似情况。真伪之辩多少会动摇权威。

              • 家园 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反过来

                天启宗教才能保证信仰的纯洁性。如果把信仰诉诸于哲学讨论,最终就会发现某种信仰传统的诸多不一致之处。

                宗教毕竟不是哲学或者神学。你可以说天启宗教诉诸于愚昧、诉诸于狂信,但是天启宗教毕竟是可以通过专政手段维护一种宗教信仰的纯洁性。

                虚无主义根本上来说不是信仰主义的结果而恰恰是理性主义的结果。

                所以面对超越性的层面,到底是要哲学还是要宗教?这对许多人来说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宗教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宽容理性思辨,不过所有思辨都会有要求被终止的信仰领域,这个领域则是不容讨论的;但是哲学本质上不会承认这种界限。

                • 家园 我倒不是批评

                  就我个人感情来说,是期待有神,并在困境中能得到神的指引。对哲学指导人生的作用始终不容易抱持充分的信赖。

                  但现实的情况是,神不但不会指导,往往连个说法都没有的。

        • 家园 理性神学,这个定位还算准确吧。

          题目我理解应该是“欧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源”,还缺一个“欧洲虚无主义的实践根源”。“在场”的有限性真的是从所谓的“超越性”比较中感受到的吗?有限性的内涵需要一个更清楚的说明。实践中感受到的有限性与理论建构出的有限性是有区别的,当下之人能想起有限性并不是因为人类或者个人自己总有灭亡的一天,是因为下一步的迷茫。曾经有效的路径日渐无力却又日益依赖,既找不到新的有效路径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曾经的有效日渐失效,这感觉可与“总有灭亡的一天”不一样。

          • 家园 有限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去掉,基本意思也变化不大

            更重要其实是时间性这个概念。你把那个有限性理解为时间性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根本问题就在于人是有死的,时间性的意义就在此处。如果人可以一直活着,大概也就无需一个超越维度了。因为即便我当下的处境是需要被超越的,但是因为我有着永恒的生命,所以我也可以指望在未来的某个日子实现这种超越。

            这个思路基本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思路,他是用死亡来解释这个问题的。

            • 家园 您没有进入我的语境

              或者说您没有理解我的话。我在说人是如何在自己的思想中出现“有限”这个想法的,而不是在说“有限性”如何规定着人的行为。我总有死的一天,但是我不会因此现在就什么也不做,我在做着一件事情时,不需要指望永恒的生命,只有在对做这件事情失去信心时,我才需要永恒的生命来逃避现实的困难。我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想起“有限性”的。即使我有永恒的生命也不能改变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状态,所以无论是指望永恒的生命还是正视生命的终点,都是一种对自己正处于其中迷茫的逃避,只不过这种逃避有着高深的哲学或神学技巧。

              • 家园 还是借用大哲学家的说法吧

                你这个思路是有道理的。海德格尔把这个叫做此在(人)的基本情绪结构,称之为畏Angst,而畏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不知畏之所畏。为什么说这是基本情绪结构呢?就在于这个畏已经不再有具体对象了。

                推荐您去看看《存在与时间》吧,您完全可以读懂这本书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