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明的存续(一) -- wild007

共:💬27 🌺13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文明的存续(一)

    当社会走到今天的局面,变革的气息已经不容置疑,对于那个无可捉摸的未来,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些疑问。在如今的世界里,我们能如何选择或是被选择呢?网络上尤其是西西河里,其实离现实世界多少还是有些遥远的,因为类似问题你在现实生活里几乎很难被谈论到,这里带有相当的前瞻性,但又多少有些象“疯子集中营”,当然做这样的“疯子”,至少我还是很乐意的。

    如今河里弥漫着对文明和文化的思索,儒家,基督教,伊斯兰等等等等都开始粉墨登场,谁更能代表未来,谁能持工业化之牛耳,这似乎是个令人兴奋而又棘手的话题。那么作为普通人,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似乎与自身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呢?也许我们在抽象化的精致世界里行进得太久了,忘记了很多很基本的东西。这个世界的确很复杂,以文字这种本身就带有抽象属性的媒介,很多事几乎无法说清楚;但是这个世界其实又很简单,当我们找到那些背后的脉络,知道事物为什么复杂而又为什么简单,那么一切也就变得昭然若揭。

    从文明的角度出发,中西间存在着极明显的差异,中国走了几百年的低谷,在今天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有些糊涂,全盘西化后的我们,还能叫中国文化的一份子吗?光光蒙个中国的皮,或者在故纸堆里拼命拼凑过去世界的残垣断瓦,难道就能找回中国文化的魂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浅显,文明和文化,有着自己的意志,他们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当今天世界“中国特色”大行于世,西方人屡屡预言又屡屡破产,我们的民风就是会和西方不一样,这其实已经在提示我们,中国文化早已经“复生”了,只是我们还无法以文字或理论来很好地诠释他。或许在这个世界很多人眼里,这个新生的中国文化压根就是个怪物、四不像,分分钟就要土崩瓦解,只是下一刻一直没到来,于是一刻复一刻,“热心”的人们总在翘首期盼着那一刻的到来。

    这里的问题很有趣也很玄妙,附带着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却也在暗示着另一种视角。其实老祖宗早就给过我们答案,在这个世界里除了抽象法,还有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我们该如何“意会”呢?还是要通过抽象的文字或数字,但是从抽象中去看“具体”,那就需要自己去“悟”了。不说玄的,光就文化本身来说,中国文化里从来就没有真正很明白地完整阐述过,从古至今,从来没人劳什子去研究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其理论核心是啥,或者说“内核”是啥。简单地说,如果你以一个核心或一种角度去试图顺藤摸瓜摸清中国文化的脉络,那么你会越来越绝望,比如说你如果认为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根本,那么随着你对儒家的研究的深入,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反例,甚至在相当历史时段,儒家理念被实质架空也并非什么稀奇事。但是中国文化显然又不是松散的,即便被打散了打倒了,一段时间后总是会重新凝聚,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作一个类比的话,中国这种文明形式,是非常象蚕茧的,在构筑蚕茧之初,或许需要几个枝丫作支点,可是一旦成型,你就看不到支点了,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密合的体系,油盐不进,当然要想开辟新天地,那就需要破茧了。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则可以比做蒲公英,必须有个坚硬的核心,然后所有的文化都依附在核心上,这种文明模式很容易受摧残,故而黑暗面很重,但只要核心坚强有力,找到一片适合的土壤又可以重生。两种文明模式因其特性差异,中国更注重于防,因为茧壳防御很有力,从外部很难攻破,而基督文明则重攻,因为压根守不住,而且只要核心不被攻破,反正“春风吹又生”。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攻难守易是常态,一旦科技促使攻易守难的局面出现,那往往就是大事件,比如匈奴、蒙古的骑射,和工业化后的枪炮都造成了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如今的世界,由于核弹的出现,攻守的平衡又将走回基本态,这是对中国文明最有利的天时,当然如果你要以此为基本点去判断中国文明的走向,那么无疑你是会误入歧途的,因为我已经说过,中国文化向来不是一个角度或一个要素能搞定的,而且甚至也不是几个角度或几个要素的问题,这个“几”是一个变量,随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引入而变动。

    古代的中国有儒释道,但是其实儒释道体系和西方的一神教体系是“异构体”,只是儒释道的目的是让异见份子认同儒家的言论宗主地位后,即可把自己的理念宣讲出来,当然采用不采用,那就手底下见真章,这个真章包括你“蛊惑”君主、当权者、民心的能力,也包括其是否真的能达成需要的结果。而一神教就没这么麻烦,他是直接把理念原创者悉数人道毁灭,然后堂而皇之地将该理念“拿来用用”,这样的好处是外来理念的“毒性”降低,教宗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理念过时而被淘汰,坏处是外来的理念终究还是“有毒”,吸星大法用多了,体系内异端横行。两种体系在施行过程中总是在向对面摇摆,比如儒释道到后面越来越象一神教,一神教则越来越象儒释道,新教可不就是道家的翻版嘛。只是这两兄弟最后都在工业化面前一败涂地,均被清扫出主流地位。

    通宝推:diamond,比翼鸟,
    • 家园 【原创】文明的存续(四)

      很多人都很自豪中华文明的同化能力,我们总是能强势地吸纳别的民族和文化,这一点放眼世界,的确很难有比肩者。不过对于这个神乎其神的同化能力究竟来源于何处,我想很多人大致都只是笼统地认为中华文化很优越,很“正确”,故而可以摧垮或容纳别人的文化。任何事物向来都是有缘由的,笼统的理由背后都有很具体的内容在支撑,故而我们很有必要去摸一摸中华文化这个同化能力的底。

      要想看清同化的内涵,必然要选取一个突破口,这里就选用一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招安。人类历史上,但凡强势王朝或民族久攻不下的地域,大抵都会出现招安。在早期历史中,中西方在招安的应用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许以一定自治权来换取一定的上贡、兵源和中央认同等。但在中国选择了儒家,西方选择了基督教后,对于招安的应用上就开始有明显差异了,而且渐渐都形成自己的路数。

      基督文明对招安的底线是宗教皈依,除此之外一切都可商量。一旦被招安方答应了这个条件,那就相当于被植入了木马,之后不同意识形态者悉数被以叛教或异端的名义剪除或驱逐,这样几代之后,民心就彻底为之一变,成为基督世界的一份子。

      儒家的招安底线一般就是中央认同,除此之外一切也都可以商量。在中央认同的基础下,儒家文化开始和本地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比武”,胜方获得话语权,进而改良儒家文化,从儒家的角度重新进行诠释演绎,最终经过几代的磨合,两者合而为一。

      很明显,在意识形态领域,基督文明采用的是类似于秦始皇的路径,先求暴力统一,然后以“规范”的模式来推广同化;儒家则更象是雅典的城邦制,承认差异,尊重独立,然后不断求同,最终结成共同体。而结果上,追求暴力统一的基督文明也和秦王朝的结局很类似,不仅内部有东正教和各种“抗议宗”分庭抗礼,教外还催生出一个强大的伊斯兰世界势同水火,罗马天主教廷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都不能获得,话语权四分五裂;儒家在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却越来越强势,以至于到清朝时一统江湖,变成了“儒教”。

      这两种迥异的演进过程完全可以用两句俗语来概括:“欲终取之,必先予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文化的统一,必须先给予各种文化独立地位,然后在不停的比试和摩擦中,同化才能最终稳固,强加给别人的“好”是不会被认可的,只有别人主动认为的“好”才能真正得以实行。而且文化的同化过程并非单向的,而是可逆的,当同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大一统的文化也会被拆散,然后重新开始同化过程。

      儒家文化在古代的成功,来源于对文化隔阂的消融,然后主动地以低姿态去进行文化升级同化;而基督文化之失则在于刚而易折,动辄以高姿态去欺压不同文化,受到的反弹自然也就很强烈,文化的升级也往往是被动的,故而每每伤筋动骨,前功尽弃。但是文化领域并没有最终的胜者,因为文化是服务于全人类的,人类终究没必要以自己为敌,来分个高下。

      基督文明在经历天主教的强势后,开始走向新教的弱势,结果焕发了新生;而儒家文明在清时走进儒教的巅峰后,转眼摔成齑粉。只是,新教文明虽然习得了消除文化隔阂的手段,却缺少一个重新凝合文化的机制,因此美国至今依然是“快餐文化”。美国就是一个穿着“皇帝的新衣”的胖子,在剥除科技和物质的光环后,也就羞于见人了。而儒家的神坛被彻底砸碎后,中华文化也基本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目前看来比美国更糟糕,因为连“皇帝的新衣”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识毛公,其实成为了中华文化重生的一个重要关卡。

      • 家园 赞成你的说法,不过中华文明的同化能力来自更深层的力量

        你提到的“招安”偏重于“术”的层次,本身固然是有效的,但如果仅仅以此做为追求出发点,最后会变成玩弄权术和阴谋的,至好可以做成大英帝国,恐怕难以持续。

        我觉得中国文明的“同化”来自更深层的力量,“道”一级的力量,“招安”是一种表现,其核心观念是“平等”,而不是“相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儒家和基督教的不同“同化”思路。

        另外,关于同化,参见拙文的一点观点:diamond:一点小小的补充

        另,最近也在做过于中华文化的思考,不知能否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开个圈子。铁手弄的找圈子还没试过,不知是否好用。

        • 家园 招安算是一个切入点

          文字表述一定要选取1个或几个核心,否则就成流水账,让人看不下去,可是偏偏文明与文化的话题,仅靠1个或几个着眼点很难把问题说明白,为了不至于让人看得昏睡,那就只有尽可能地多角度分别写了。

          另文化的问题,光靠组圈子恐怕没太大意义,毕竟现在真正关心的还不多,等人多了,圈子自然会起来,况且河里已经有加友功能,志趣相近的已经都能看见发言了,实际上在河里已经算是有个圈子了,呵呵。

      • 家园 其实就是追求君权认同和追求神权认同的区别

        西方文明,追求的是神权的认同,在承认一神教的神权的情况下,世俗的政权的可以支离破碎各管一摊。而中华文明则正好相反,在承认大一统的君权的前提下,宗教领域的神权可以包容兼蓄,各拜各的神。

        西方文明到了工业革命以后,打碎了教士阶层,罗马教廷的权威不再,然后在天主教中催生出新教,来重新适应工业社会。

        鸦片战争西风东渐以后,华夏文明大一统的君权解体。毛主席很大的一个贡献就在于,在农业社会条件下用来保持大一统的君权解体,皇帝没有了,如何让华夏文明在工业社会保持一个大一统的局面。毛找到的出路就是化家为党,化家天下为党天下,以党权代替君权,为华夏文明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保持大一统找到了出路。

        • 家园 理解的侧重点有别

          我花了这么多文字,并不是单纯为了反复强调中西方在世俗权力和意识形态上面的差异路径,而是侧重于理解如何发展文明这个命题。其实就文明的发展而言,谁有多少贡献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明今后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主动和被动相互缠绕的过程,不是单单应该如何走的问题。

          文明的目的千变万化,可以是多数人的美好生活,也可以是少数人的天堂,可以是屹立民族之林,也可以是星际殖民等等等等。所有这些目的可以部分兼容,也可能水火不相容,因此分析角度的不同会带来完全迥异的结果,而如果你要确定一种人类未来的终极目的,那么这世界完全可以吵成一锅粥或者干脆世界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好与坏,对与错已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了,重要的是兼容。在今天的世界里,谁能将自己的文化发展得兼容性好,谁无疑就可以代表更多人的未来。请千万放开视野,未来可不光光是华人的未来,虽然华人人数很多,但并非说这世界我们可以光顾自己就不带别人玩了。

          从这一层面说,新教文明目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他的问题也很严重,因为他没办法把这些迥异的文明模式给凝合在一起。看看美国社会就明白,穆斯林管穆斯林,华人管华人,黑人管黑人,白人管白人。各个族裔或文化集团间的和平共处,算是基本达到了,但是交流与融合显然还差十万八千里。如果有一天基督徒和穆斯林一起祈祷一起搞宗教仪式了,黑人白人没有显性歧视了,华人开始真心入籍美国了,那么美国的文明就合格了。那么在此之前,中华文明如果要重生,自然也就需要达到类似的目的,否则压根也就别提什么重生了。

          • 家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华的“天下”文明目前看来是容纳能力最强的。美国的帝国文明似乎不太像。

    • 家园 我有个帖子跟您讨论的问题有相关性,希望跟您多交流。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645346

      • 家园 最近有点忙

        和老兄的想法的确很相合,不过人类社会真是很复杂,尤其是把抽象重新还原为具体之后。事物背后的脉络总是要换很多角度才会有点头绪,而要想用文字把这些说清楚,偏偏又要重新组织抽象化,否则必然就是“玄而又玄”,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呵呵。

        • 家园 确实如此,总有一点道可道非常道的感觉。

          在表现为语言之前的那种模糊的状态,似乎更接近真相,一旦用语言的方式表达,语言本身的线性和二元对立会破坏原初的思想。

          不过又是非语言不可,无可奈何。

          古之圣贤,以像观物,真是有道理啊。

    • 家园 不错,先mark一下。
    • 家园 【原创】文明的存续(三)

      昨天回复了几段,若有所得,也就继续说一说。

      文明本身并无优劣,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有自己的内在活性。把中西文明分开来进行差异性比较,比较直观,但不一定反映现实。文明向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要抽象出来说差异,其实是要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来考量,也就是说同样的事,谁更倾向于选哪种途径。

      中西文明在路径选择上的确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就科技来说,被动的科技发现总是缓慢,而主动的科技发展,则需要大量的投入,由于投入产出往往不成比例,故而比较象赌博。在这方面,中国文明比较没有“赌”性,讲究少赌,极致情况下是不赌,清朝就可以作为不赌的典型。中国到宋以后,科技发展就越来越慢,其实也就反映着科技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奇技淫巧”比较容易获得投资的是炼丹,其他一概被社会歧视,只能指望撞大运。而西方在古代一直比较穷,赌心也就重一些,只是赌本实在太少,要不是基督教拼命压制,西方社会可能早就赌破产了(达芬奇这类,实际上是很败家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发展科技的民族地域都是傻子,可这要放在古代,本来生产力就低下,物资都不够分的,还要被一群屁事不干的科学家拿走资源的大头去搞一辈子都可能没有实际产出的东东,你认为这会成为常态吗?机会向来是留给有心人的,可是如果赌得倾家荡产被赶出赌桌了,那就只能接受灭亡的命运了。基督文明一直被伊斯兰压制,日子过得很拮据,等到丝绸之路被抽重税而几乎瘫痪,终于穷途末路,于是孤注一掷赌地球是圆的,结果意外发了新大陆的横财。于是如爆发户一般全面撒网,就如赌桌上大小点数全部下注,科技因此分到一杯羹完成了涅槃。

      社会发展总是有风险,想要完全规避风险的偌大的清王朝结果被一个小赌徒踩在了脚底。可是社会终究不能完全靠赌,当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扔进了科技黑洞,新科技已经不能弥补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漏洞。此时就该考虑,人类社会难道还要一路科技为纲下去吗?文明不能始终一条腿走路,我们是人类社会,不是机器社会,如果还要耗费元气去追求那个所谓的“唯快不破”,等到地球资源告空,可控核聚变之类新的能源金矿还没有发掘出来,难道大家一起回石器时代?

      当核弹抵消了霸权,这个世界拳头的话语权远没有上世纪中叶前那么奏效了。此时人心的权重就会持续放大,新生的中国文化不仅仅要收揽华人的心,还要能收揽这世界所有主要民族的心。这就需要我们准备一条可见的,令人向往的未来之路和蓝图。

      通宝推:比翼鸟,昭阳,
      • 家园 资源本身不会被消耗,人类不能产生资源也不能消灭资源

        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类一直是在控制资源转化资源。所谓的生产力,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控制转化分配的能力。相信资源要被消耗掉,这本身就落入西方一神教的思维当中了。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太阳的产物,只要太阳还在,资源就还在。就算太阳熄灭了,宇宙中恒星比沙子还多。唯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也就是不断地发展人类控制转化资源的能力,文明才能持续下去。人类文明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只能在科技这条路上走到底,倒退不得。

        西方文明走入死胡同不是因为西方文明过于追求科技,而是西方文明利用科技为少数人服务,占全世界少数人口的白人消耗掉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源。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只有让科技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让科技的成果被全人类共享,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为科技服务,而新的科学思想的火花才能在大多数人的交流中产生,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出路。

        如果拿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的小说做例子,盖亚星球才是人类文明的未来,银河帝国不是未来,索拉利星更不是未来。

        通宝推:猪啊猪,
        • 家园 俺觉得资源就是低熵的东西

          就好比铁,地球上有的是,小时候都玩过吧,用吸铁石就能从土里吸出不少铁末来,不过呢,普通土里的铁丰度太低,热力学上讲就是熵比较高,所以利用起来成本比较高。铁矿含铁量百分之几十,炼铁就容易了,因此铁矿就成了资源,从这点来看,资源是有限的。

          不过呢,热力学还说了,通过加大能源的输入,就可以利用高熵的东西,从这点看,资源又是无限的。但前提是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水平必须也能水涨船高,所以我也非常同意你说的:

          只能在科技这条路上走到底,倒退不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