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一言难尽:铁路配件价格那点事 -- 忘情

共:💬69 🌺1052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一言难尽:铁路配件价格那点事

    近日,铁路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新世纪》周刊记者搞到了一份动车的零配件供应价目表,就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莫名惊诧,如此重量级的丑闻怎可放过?于是乎洋洋洒洒一大篇,又是揭内幕,又是大谈车票问题,也不管逻辑上通不通。

    不少网友通过种种方式联系我,问我那篇重量级报道是否属实?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贴子里已经说过多次了。现在出了这档事,我又花了点时间走访调研了有关方面,也拿到了动车运用所目前的零配件采购价目表,索性单独写一篇吧。不过,在企业待过的人都清楚,企业内部有些数据是绝密的,咱的身份是公开透明的,也不能公然违纪。所以恕我不能将真实数据说出来,只能泛泛而谈。

    《新世纪》拿出的价格表是当年第一批整车进口时的配件价格,的确是高得离谱。熟悉情况的人都清楚,这种情况绝非铁路一家所独有,所有的进口商都遇到过。

    萨苏当年写过《机场秩事》,里面就谈到过,咱们的大飞机都是进口的。人家设置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机上的任何结构你都不能改变,连钻一个眼也不可以。机上所有的配件,哪怕是厕所的纸巾盒,也必须是从人家那里进。你要是换成别的,那么人家就拒绝维修,拒绝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所以咱们国家引进洋飞机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在漫长的服役期内,你还得经常用美元去买哪怕是诸如纸巾盒之类最大路货的配件,当然,价格是不菲的。

    当年引进整车和部分技术后,铁道部就整合国内力量进行了国产化,揉合各家所长,加上自己的积累,形成了自家的技术。小鬼子眼看上了中国人的当,原先设想的滚滚白银都化成了水,气急败坏之余给铁道部发了正式公函,大意是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不保证安全。有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全国工业界和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当年铁道部牛气冲天地回复小鬼子:请便!

    各种零配件国产化后,价格都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一致。搞过工业的人都清楚,决定价格的因素很多,只有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文科生才会幼稚的认为:中国的人工便宜,做出来的任何产品都一定会比别人便宜很多的。不同的产品,人工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千差万别,更何况中国的人工现在也并不便宜。

    我个人觉得降幅最显著的就是驾驶室正面那块曲面玻璃。原装进口得十几万一块,国产化后只要两万块了。进口的十几万,国产的两万多,而且性能基本一致,不知道那位大记者又会如何说呢?还说什么2型动车座椅后的网兜要140余元,那是什么年代的行情呀?现在不过是20余元。说什么动车洗手间装洗手液的盒子要3、4千元。其实那东西分为两种,带感应器的是2400余元,不带感应器的才200余元。

    反正在一些人眼里,铁道部是所谓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是有原罪的。近十年来又作出了逆天的事,让民猪痔油的体制党们情何以堪?所以无论铁路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有原罪的。自己做事做不来,但站在一边指手划脚专挑做事人的刺,还是容易得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动车配件的价格虽然下降了,但仍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要贵上许多。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动车一家才有,整个铁路系统,车机工电辆,各个系统日常消耗的零配件价格都比市场价高得离谱。就拿闸瓦来说吧,毫无技术含量的易耗品,就是一块冲压的钢背,上面浇上铸铁,十多斤重的死铁一块,卖给铁路就要77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铁路从里黑到外,从上黑到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吗?

    改革开放后,腐败之风愈演愈烈,的确有高官开公司,提供配件从中捞钱的事。但具体是哪些人,占了多少股份,用的是什么白手套,咱不是纪委,手上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乱说。但是,是不是每一种零配件后面都有这种事呢?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未免扩大化了。其实,自打建国以来,铁路配件就是这样贵。你总不能说从建国时候起,铁道部的一代代高官们都开零配件供应公司从中捞钱吧?

    除去一些腐败因素,铁路配件价格高还有哪些因素呢?

    铁路一向是计划体制,以前机车、车辆、设备的采购单价都是国家说了算,价格几十年一贯制,根本不管实际成本。机车车辆生产厂家如果光靠卖整机,根本就养不活那么多人。可那么多张嘴要吃饭,还有那么多退休工人要养老送终,你整机价格国家没有通融余地,厂家就只能靠配件过日子了。

    后来南车、北车集团全部剥离了出去,铁路大宗设备采购采用了资格准入,公开竞标的方式。

    《新世纪》周刊说“强制认证的初衷或许是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但这一认证程序,很容易被异化为市场壁垒,那些有着“通天本领”的不知名公司、贸易中介,可以轻易获得认证,一些老牌的、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反而被排除在认证名单之外,只能依附于这些公司、中介之下,获取可怜的利润。”

    这就是屁话了,什么叫很容易被异化?这套制度本身并没有错,大家都在同一游戏规则下各显神通,愿赌服输。输了就说不合理,就说如何如何,这是无能与无奈的耍赖之举。别说是铁路招标采购,这世上哪个领域,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情况下,大家为了中标谁不是无所不用之极?要说肮脏,资本来到这个世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要有洁癖,你就等着被竞争无情的淘汰吧。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市场也不相信哪家企业真是道德楷模,管你老牌新牌,不适应市场就都会被无情地淘汰。你《新世纪》周刊总不至于天真地认为洋大人们,世界五百强们都是什么干净货色吧?

    说什么不知名的公司有“通天本领”?我记得八、九十年代,咱们国内企业还不懂得如何与世界市场打交道,当时的贸易环境也被别人卡得死死的。咱们的国内产品只能从香港转口,无数香港的皮包公司转手就拿走了利润的大头。但是你没辙,这就是市场,谁让你没“通天本事”呢?相比航空业年年拿大把美元孝敬给洋大人,铁路再怎么说还是大头立足于国内,肉再烂,也是烂在锅里。自家锅里你都抢不到肉,不怨自己还能怨谁?

    更何况,铁道部在市场准入方面,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让某家厂商,某个品牌独霸。就连剥离出去的机车车辆制造厂商,也要硬生生地划为南车,北车两个相互竞争的集团。难不成《新世纪》周刊会觉得这么做也不对吧?

    《新世纪》周刊说什么绕过程序的“点装”, “其中水之深、之浑,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既然自己都承认是“想象”,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可是作为新闻媒体,光凭没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文科生式的“丰富想象”就进行有罪推定,无论如何也不合适。

    以我从业18年的经历来看,同样是获得了市场准入,各家的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好的特别好,就算比别家的贵,大伙儿也都爱用。而有些产品则是坑爹货。基层的职工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往上面反映的意见多了,下回采购时,经办部门指名不要某家的产品那也是时有发生的。合着《新世纪》周刊认为,但凡是哪家产品被拒用,就肯定是铁路混帐吗?事从两起,莫单怪一方,《新世纪》周刊为什么完全不找设备提供商方面的原因呢?如果我也按《新世纪》周刊的逻辑,想当然地认为“该周刊肯定是收了竞争失败企业的钱,所以才来抹黑找茬的,在义正辞严的背后,是金钱与话语权的交易,其中的水深不难想象”,不知道该周刊会如何感想?

    市场准入与竞争机制,对于铁路压低采购成本无疑是有好处的。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是南车、北车集团的负责人,手下几万,甚至十几万职工家属都看着你,你会如何做呢?再加上南车、北车集团也不可能每个零部件都自己生产,它也是要对外招标采购的,采购来的东西,过一道手,能不加价吗?

    就各个路局来说,一般都坚持大部分配件由路局下属的材料厂集中采购,各站段需要零配件,就要材料厂去进货。当然,材料厂不生产任何产品,就这么一转手,自然又加了价。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路局层面将各站段可能的财务漏洞给堵上了,肥水要流也要流到路局口袋里。全局职工要吃喝拉撒,都靠路局开支,路局层面当然要收紧这个口袋了。至于过手加价,没办法,目前铁路这种核算体制,到处卡得死死的,光靠帐面上的拨款是远远应付不了日常开销的,逼得路局想办法到处筹钱。

    公正地说,铁路零配件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与价格往往不成正比。其实想想也清楚,如果质量那么好,你一个配件用上好几年,那厂家吃什么?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吃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铁路职工是不急的,反正不关他的切身利益,不用当这个家,自然不在乎柴米贵不贵。可是领导们,尤其是路局以上层面的领导们都很着急。因为人家是当家的,自然感受到柴米贵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要改变现状,又谈何容易?南车、北车集团现在不归铁路管,人家又是所在省市的大企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曾不止一次说过,以前的大领导有个思路:你不是天价配件吗?你不是质次价高吗?行,那我以后就不买你的整车了,麻烦你自己搞个动车租赁公司。我只租车,跑一趟给你多少钱,剩下的事我不管,我只管你要保证我的安全和服务质量,有问题就扣钱,你再用高价配件就是坑你自己。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企业行为,但在时下的中国,要动这样的大手术,可由不得你铁道部一家说了算。结果这件早就下了决心的事,即使是在以执行力超群的某些人手里也遇到了空前阻力,这些年来一直止步不前。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现在各路局又不约而同地向铁道部提出了新的建议:你不是质次价高导致我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吗?那我可不可以借鉴4S机制,引入一个“全寿命管理”机制呢?我买你的东西,合同里就得写明白,寿命期限内出现问题,你要负全责,包修包换不能收我的钱,而且还要陪偿我的损失。你要是办不到,没关系,让别人干,你就退出铁路这一巨大的市场吧。

    应该说这个方案也非常好,可是有人却考虑到如此一来,铁路就不需要担负大修任务了,那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怎么办?应该说,人在不同的层面,视野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会有很大差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解决高价配件的问题,还得经过不懈的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爆猛料《新世纪》周刊,你以为自己又踩着了铁路的尾巴?其实你是在帮我们铁路人,铁路领导们看到了这篇文章非但没有如你所愿的焦头烂额,反而开心得很,大家都觉得这也许真是个解决问题的契机,铁路人大可以借钟馗打鬼。如果真能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新世纪》周刊功德无量,到时候我一定提议铁道部授予该周刊一吨重的大勋章。

    2012年2月21日

    通宝推:暮春三月草,流云天下,发了胖的罗密欧,大熊甲,山海马甲,rentg,代码ABC,肚子,天白,猪七,别来无样,山药糕,混天球,轮胎胎面,kkilo,荷兰北极熊,北溟有鱼,护城河,爱吃吐司,鸥盟,东土如来,Sheldon,大漠老兔,渡泸,三叶虫,aqu,查查,oldnew,梓童,大问号,迷途笨狼,老驴,老调重弹,牧羊犬,逍遥蜀客,njyd,temptemple,dadapaipai,我爱老婆,presario2200,文字君子,仲明,看山,渔樵山人,为什么不可以,采纳,唐家山,mezhan,新蝾螈,amazon,muilho,jyzh,神仙驴,或与非,中关村88楼,李根,坚决要潜下去,桥上,xtqntd,河江河,土拨鼠yuanap,贝壳,蓝沙狐,网海,东中,住在乡下,
    • 家园 忘大这篇很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以理解

      给那些车辆公司一些压力是好事情。省下来采购费,对谁都好。

      不过说真的,拿配件赚钱几乎是通用原则,笔记本电脑这种大路货也如此。估计想彻底清除很难,逐渐压迫对方的空间吧。

    • 家园 问题分成两种

      进口产品由于技术原因价格高,大家都认了。

      另外一个就是高额回扣,还有高额利益输送的去向。这个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比如说,市场上几乎没有广告的5100冰融水,进价是3元5角,在动车上免费发送。成本是多少呢?不知道,购买哪个公司的产品呢?不知道。只知道是铁道部上层压着采购部必须要用这种水。

      类似的报道会挤干腐败的空间,算是一件好事。而且,大陆的报纸会出来这个,本身就是说明了这个腐败问题已经受到高层的关注。那些个吃铁路的衙内该收敛收敛了。

    • 家园 说到配件贵,倒是想起10年前在某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事

      先承认一下自己是标题党,起了个让人感觉某人有点牛气的标题。

      实际情况是酱紫滴,10年前我在世界500强之——麦当劳当了4个月服务员。三班倒排班,每周40小时以上工作时间,时薪¥3.90。超出40个小时的小时数有加班费,不过没多少,经理也不会安排你太多的工作时间,因为会增高营运成本。说这么多就是让大家对我们城市当时的工资有个概念,因为我只记得麦当劳底层员工的工资就比当时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一点。

      那时候夜班是10点下班,更迟的打烊班要做完打烊工作后凌晨1点下班。有时候全是熟练工上打烊班的时候可以在12点半做完工作,然后就可以坐下来聊天,等1点打卡下班。

      絮絮叨叨这么多,终于说到戏肉的配件问题了。各种聊天时得知,麦记的各种配件实在天价,一个吸管箱,就是收银台前面自取吸管的那种,六面棕色塑料片加几个铁片几个弹簧,最便宜的一个人民币900元,贵的要两三千。墙面哪里破了只能用指定进口的水泥补,按公斤计价,一公斤一百多。这种黑水泥我没见过,不过据说国内只有白水泥和灰水泥。

      麦当劳号称原料本地化,我估计本地化的只有食材类的原材料。这种各种配件要本地化了麦记交税估计要交的肉疼了。

      顺便说个前几天听到的题外八卦,某同乡在尼日利亚办厂,回来说那里一个汉堡折合人民币三十多元。。。

    • 家园 铁道部并入交通部是自断前程、砸自己摊子

      近两年得益于忘情兄关于铁路方面的系列帖子,逐渐改变了因为乘车难等对铁道部的一些片面看法,但最近铁道部怪事连连、有条无形的爪子似乎要置高铁发展于死地。

      从占豪的博客看到和忘情兄类似的分析,引用过来供参考,但愿没有违规!

      http://huzhanhao.blog.sohu.com/204688550.html

      "铁道部是应该改革,譬如独立的公检法就不合适,一个部委不能拥有这么大的权力,除了军队外其他任何领域不能有独立的司法,所以应该改掉。但我们在考虑改革时,一定要用战略眼光去考量,而不是仅仅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专家学术角度,更不应以所谓国际组织的意见来左右我国改革。对国家来说,战略方向最重要。

      中国铁路运力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这是现实,近几年终于有了高铁,高铁可以说是中国战略崛起的一个绝佳的战略跳板。因为,一方面恰遇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多了一个极其强大的高端战略产业。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放在全球角度,欧亚大陆在未来三五十年将面临重新整合的巨大战略机遇。某种意义上说,谁抓住这个机遇,谁就是未来世界百年甚至数百年的主宰,而这个机遇恰恰掉在了中国人头上。中国高铁率先投入大规模应用,中国终于有了领先世界的高端产业,在欧亚大陆整合中率先站在了战略制高点上。这是我们近代难得的战略机遇,是中华民族的福。

      然而,有点不幸,去年7.23出了个动车事故,但动车事故显然更多是调度制度保障问题,因为设备总会有出问题的时候,而设备出问题调度制度若严密这种动车撞车事故根本不可能发生。与此同时,这个也给了我们改进的空间。而动车实际上与高铁又是两码事。但国内很多舆论以及世界舆论,全部都对准了高铁。为什么?无非就是因为高铁这块利益蛋糕太大了。而站在国际角度,欧美则希望中国把高铁战略废了,特别是美国,最担心中国通过高铁战略打通欧亚大陆的交通壁垒,一旦欧亚大陆用高铁连起来,哪里还有美国什么事?美国的航空产业如波音、美国的那海上飘动的航母,都将彻底被废,整个近几百年美欧构建的当前世界游戏规则就要改写了。这种战略意义之大,那简直是一座巨大的金山,如果挖好了,中国将彻底崛起,重归世界顶端。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铁路有一个独立的部委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发展铁路事业特别是高铁事业。试想,如果变成交通部一个局,连投资的决策权都没有,这哪里还有什么效率可言?说不好听一点,这有点自裁的味道了

      "

      通宝推:大熊甲,山海马甲,
    • 家园 很贵吗?

      就拿闸瓦来说吧,毫无技术含量的易耗品,就是一块冲压的钢背,上面浇上铸铁,十多斤重的死铁一块,卖给铁路就要77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铁路从里黑到外,从上黑到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吗?

      6公斤77元,基本上就是对工对料,很贵吗?

      我卖商场展示柜的,配重板就是热轧板剪板机剪个一米不到的长方形,尺寸公差1厘米以内...厚度公差1毫米...也要材料费X2...

    • 家园 顺便问一下现在绿皮车还在采购吗?

      过年又享受了两次,感觉特别好,不像空调车,热得难受,还不给开窗户。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中国xxx现在开始了-zt

      中国私有化现在开始了

      来源:墙外楼 作者:

      发改委为何如何的急不可待? 为何要在上半年完成? 为何要先国进民退,然后现在又开始民进国退? 大家自己想想把。

      -

      @张宏良:今天,同时调动几十个部委,同时对20多个行业下手,如此前所未有的空前大瓜分举世震惊,而在大瓜分的中国却很少有人关注,不是反对,不是抗

      议,而是关注,50万亿经营性资产,100万亿金融资产,分摊到每个家庭平均一家40万,居然大家都不在乎,中国人真是大方到家了!

      -

      @张宏良:震撼!今天下午各大网站财经版几乎全都是瓜分国有资产的各类决定、政策和措施等,今天晚上此类消息已从各大网站财经版全部撤掉,但不是停止,而是一言不发地偷偷干了。新浪微博转发还不过几百条,就全部转入了地下,可见是多么怕人知道!

      -

      我三年前就有一个贴,说优良的国企最后都会被各大家族瓜分;

      再过几年就可以看到大家族,新生大家族之间的打斗,抢地盘,抢饭碗….

      新上海滩的大戏正在上演.

      -

      几年前得知石油,石化这些企业在小国注册控股公司的时候我想:他们在为私有化做准备,模式会变,钱势不会变

      -

      现在的既得利益者恰恰是上一波改革的受益者

      他们现在就是用改革,老邓做挡箭牌,来拒绝改变以前的不合理的改革政策

      -

      说白了就是以改革之名

      把以前没捞到的捞进来

      不改革就捞不到

      改革就能捞到了

      土地确权就是个信号

      -

      就这段时间干的事看 中国的改革就是国有资产私有化 国有资产归太子党等所有 走俄罗斯的老路

      -

      某组织正在殊死一搏

      其公有制的口号已经面对了巨大的挑战。经济方面,产权的缺失明显的让农业和服务业举步维艰。民生方面,号称公有的土地造成城市房价畸高,而土地部分私有化的农村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近来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保障房,包括严厉查处小产权,大家可以看到维护所谓公有制的最后一搏。但正如大家看到的,大量的保障房建设,最后不过通过征税是让老百姓的钱袋再瘪一次,并让权贵们坐地分赃罢了。

      可以预言,保障房政策破产之时,离那个时刻也就不会太远了

      -

      有人能讲讲这个不完美的改革么?特快上有人说昨天财经上写的都是这个,对20来个行业动刀。有人能讲讲是怎么个情况不。

      -

      王立军事件后四代目全面占优

      想在五代目上台之前把蛋糕分掉

      -

      现阶段私有化国企根本不是最急迫的改革。

      政府才是最需要改革的。

      先改官僚体制,打破官商勾结。让守法民企能在公平环境中自由竞争,不用整天仰官僚鼻息,精力真正投放到市场竞争上。

      国企和政府要做的是精简人员,公布财产,受社会监督,参与社会竞争。

      地方上大小领导已经嗅出此次经济改革可能产生的漏洞,春节前后陆续安排子女进当地国企,就等上面有动静,下面开始分钱。

      -

      —————-

      45部门分工落实 确保新36条细则上半年出台

      “新36条”细则出台进入倒计时阶段。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由45个部门参加的会议,落实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的工作要求。会议要求: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传达了温家宝总理有关重要指示,通报了民间投资发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强调落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目前,制定实施细则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不理想,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落实工作亟待加强,社会各界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此高度关注。会议强调,国务院高度重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制定出台实施细则的工作任务、分工责任及相关要求是十分明确的。

      国务院近日再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的重要性,并明确向社会出台实施细则的最后完成时限,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工作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分工责任,抓紧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要按照国务院要求的完成时限,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加强督查并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有关部门出台的实施细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规定,通称“非公经济36条”,对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包括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事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36条”对民间投资支持的力度很大,但业内普遍认为,激活民间资本重在操作层面。全国工商联调研的结果也显示,民营企业家对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能否得到真正落实更为关注。

      发改委:推动引导民间投资实施细则落实 抓紧制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2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的工作要求,2月21日,发展改革委召开由45个部门参加的会议,部署落实工作。

      会上,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同志传达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通报了民间投资发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强调了落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国办督查室负责同志介绍了督查工作安排。

      会议指出,国务院高度重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制定出台实施细则的工作任务、分工责任及相关要求是十分明确的。目前,制定实施细则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不理想,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落实工作亟待加强,社会各界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此高度关注。

      会议认为,国务院再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的重要性,并明确向社会出台实施细则的最后完成时限,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工作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分工责任,抓紧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要按照国务院要求的完成时限,制定工作计

      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加强督查并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有关部门出台的实施细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发改委网站)

      国家发改委排定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时间表

      证券日报

      按照国务院要求的完成时限,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2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的工作要求,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由45个部门参加的会议,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传达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通报了民间投资发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强调了落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国务院高度重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制定出台实施细则的工作任务、分工责任及相关要求是十分明确的。目前,制定实施细则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不理想,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落实工作亟待加强,社会各界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此高度关注。

      会议认为,国务院再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的重要性,并明确向社会出台实施细则的最后完成时限,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工作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分工责任,抓紧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要按照国务院要求的完成时限,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加强督查并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有关部门出台的实施细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新36条”细则上半年出台 由45部门分工负责

      经济参考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由45个部门参加的会议,部署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会议指出,上半年的最后几个月,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分工责任,抓紧制订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此前一周,在国务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与此相适应,是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

      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新36条”没有落实,民间资本进入就遇到玻璃门、弹簧门。他强调,

      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

      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规定,通

      称“新36条”,对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鼓励和引导

      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包括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

      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事业。

      记者了解到“新36条”即将满两周年,但许多相关职能部门的实施细则仍未出台。如电信、金融、电力等行业依然很难看到民间资本进入的身影。

      据了解,国务院有关部门前阶段对民间投资的困难和障碍进行了专门调研,归纳出阻碍民间投资发展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业准入存在不少障碍。特别是

      在一些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仍然存在着制约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或“弹簧门”问题。二是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银行信贷更

      多投向大项目和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显突出。三是民间投资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民营企业的投资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民间投

      资的管理水平有待整体提升。四是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需要不断改进,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如果政府能够大力放宽民营企业进入金融、医疗、服务业的准入标准,能够真实有效地为中小企业减税,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将是一个极大利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国务院要求45个部门的实施细则今年上半年出台,但制定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不理想,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落实工作亟待加强,社

      会各界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此高度关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要求的完成时限,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加强督查并做好舆论宣

      传工作,有关部门出台的实施细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

      人民日报: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 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 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 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 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 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 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 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 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崩溃边缘,到南方谈话前的历史徘徊,我们党正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未 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才能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巨轮劈波斩浪,让中国成为了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 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 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 体制改革创新”。如此,我们就一定能把风险化解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 家园 国企采购的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有钱的国企

      铁路不算很有钱,所以黑洞肯定不比其他行业更大

    • 家园 前两天新闻报道一辆劳斯莱斯幻影被撞,车损初定110万

      看看被撞的地方,也就是个保险杠而已,干嘛没人质疑他的配件为什么这么贵呢?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分到一个公司,筹建乙烯厂,李总理去意大利签的,总投入80亿人民币。后来要做固定资产,要老外把价格分摊到每个设备上,结果一个煤气罐那么大的设备,单价都要摊1百多万人民币,这还是199x年代的价格呢。

      想当初,如果有《新世纪》周刊,真该让他们到老外那里撒撒泼呀。

    • 家园 忘情,提醒一下,也可以比较一下民航航材国外采购价格。

      嘿嘿,俺是自己经手过的。不知现在怎么样了,不过当时我们供应的航材价格不但是一般产品的上百倍,而且比国外航空公司的价格都还要贵的。

      可以比较嘛。

    • 家园 忘情的帖子要推

      不过有些“肉烂在锅里的”话容易被攻击从而削弱整个文章的说服力。真希望忘情的话多出现在媒体里,至少要让舆论看到能代表铁路系统的话语。

    • 家园 目前的问题是

      《新世纪》等无良无品无知媒体掌握话语权,真正有调查有研究的好文章老百姓看不到。那些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指使为少数人谋私利,为外国人作伥,蒙蔽百姓。他们故意把话题炒热,提供误导信息,读者很容易相信他们的话,他们又能反过来拿读者的反馈当作群众的呼声,逼迫上层有权的人改变政策。这叫什么?这就是中外无耻资本家的走狗。他们要把咱们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家业掏空,然后再说中国人不行,继续在中国人头上拉屎撒尿。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工人有力量,谁敢捣乱,就砸烂它的狗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