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共:💬1143 🌺16076 🌵2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粳米是主要北方食用

          南方大多食籼米,加上籼米一年两熟、三熟,对水稻造种来说比粳米更容易出成绩!!时间上的优势就摆在那里,还有就是野生籼米资源要比野生粳米丰富得多,北方要找野生粳米难啊!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 家园 挑个小错

        超级杂交稻也是籼粳杂交稻,只不过品质上是接近籼稻的。

        • 家园 好像不是

          超级杂交稻也分籼稻和粳稻,袁隆平搞的是籼稻,粳稻是东北的农科所搞的。当然,现在袁隆平也和东北的农科所合作搞粳稻了,籼稻不是特别有前途,没人爱吃就没意思了。

          不过我其实对农业不了解,也不知道是不是。

          • 家园 粳稻生长期比籼稻长,口感也好。而且好像粳稻是一季的,

            籼稻2-3季。所以就提高粮食产量来说,肯定先攻籼稻。

            袁的主要功绩在于杂交水稻技术吧。不过吹的是大了点,实际贡献没有文字中的那么大。有关敬业,袁老应该没啥好说的。

    • 家园 外一篇:后35年特别称职的文宣部——从张华说起

      经常看到有人抨击现在的文化、宣传部门,说其不称职。但比较文革前后的文宣效果,我却吃惊地发现,文革后的文宣部比文革时及文革前的文宣部,要称职得多。

      文革后对文革的反动,其实也是一种“文革”,姑且称之为“文革2.0”吧。很多人,包括目前的官方都把“真理标准大讨论”视为“文革2.0”的开端。这么说也不是不对,但对目前思潮影响至深的却不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而是2个人的死。

      “快救人!有人掉粪坑里了!”突然的一声喊叫,让行人、生意人、购物者停下了忙碌。26年前的西安康复路正在形成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周日的康复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50岁的裁缝赵永茂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跑向几米之外的人群。一个高高的小伙子,把手中的东西扔在一边,扒拉开众人,冲到了最里边。康复路南口这个老旧的厕所后边三米多深、池口两尺见方的化粪池周边已被围得水泄不通。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这里掏粪时,被粪池散发出的沼气熏倒,跌入粪池。那个穿着军裤的英俊小伙子冲到跟前时,魏志德已经俯卧在粪水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在赵永茂摊位旁边也做裁缝生意的李正学正要下去救人。小伙子一把拉住李正学:“你年龄大,我下去。”沿着竹梯下到粪池。小伙子一手抓紧梯子,一手从一米外的粪水中拽过老汉,抱在腰间,向着粪池上的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话音未落,浓烈的沼气把小伙子也熏倒了。“扑通”一声,他同老汉一起跌进粪水之中……

      这件事发生在1982年7月11日的陕西省西安市,那个“身着军裤的英俊小伙”就是年仅24岁的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三年级学生张华。这个英勇救人事件有个非常不幸的结果——救人者张华抢救无效死亡;被救者魏志德,在救上来之前就已经死亡了。

      张华勇救掏粪老人的事迹在第二天就上了《西安晚报》,由于“文革遗风”的影响,《西安晚报》热情讴歌了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近4个月后的11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和评论员文章《争做新时期的优秀大学生》,号召大家要像张华那样,做一个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孜孜不倦学习科学文化的钻劲,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的新时代大学生。由于受到更深的“文革遗风”及“文革2.0新风”的影响,在《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里,张华被描述成“坚决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坚决反对‘四人帮’,坚决支持‘工厂奖金制’和‘农村责任制’,坚决反对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视为‘走回头路’”的、热情向党靠拢的、有追求的大学生。文章是这么说的:

      张华始终没有忘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他离开部队入学时,带着一个小木箱,装着满满的书,其中有《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党的基本知识问答》、《政治经济学基础》及青年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上学后,他用津贴费又新添了不少政治书籍。他由于长期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和现在一样,质疑或者说假装“小心翼翼地质疑”的声音,来自南方的地方报纸。具体哪家报纸现在已不可考了(其实是我懒,有时间再考证吧),只知道可能是浙江的小报。说这个质疑符合“人性”也行,文宣部有意为之也行,反正是在《人民日报》大规模报道并“定调子”的之前和之后,这个质疑的声音就成为了主流,也因此成为真正改变“文革遗风”的第一根稻草。

      在浙江小报发出异议后不久,全国主要报纸特别是地方报纸,和各大大学,开展了“大学生救掏粪老农值不值得”的大讨论。当然,在讨论一番后,报纸也罢,大学也罢,总得给这个讨论安上个“政治正确”的帽子,所以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不值,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得这么做的”。这么样?很勉强很有趣吧。

      “人都是自私的”,这是这场讨论得到的第一个结论。自私乃“最高人性”,所以要求一个人的生命来换取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人道的。这个说法在今天广为人知,但在30年前,还是个羞羞答答、不可对外人言的玩意儿,是需要用底裤遮住的“耻处”。一个舍己救人事件,最后竟然发酵并得出“人都是自私的”这样的结论,并将自私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人心里,是张华事件最大的成果。

      这个讨论收获颇丰,可以说是硕果累累。除了“人性是自私的”这个硕果外,还有2个主要的、影响至今的“硕果”——

      第一个硕果是:人和人不同,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也是对前27年最关键的“反动”之一。

      “值不值得”大讨论用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即人是不是等价的:

      培养一个大学生显然比培养一个农民需要耗费更多的国家资源,而且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大学生一般来说能比一个老农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比老农社会价值高,一命换一命对于社会来说是亏本投资,所以张华救老农不值得。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是百中取一的“天之骄子”,一个未来军医的价值自然不是一个老农可以比拟的;张华年仅24岁,他可能服务社会的时间,也不是一个69岁、行将就木的老头可以比拟的。所以这场“在既定框架里的讨论”的胜负,并无悬念。

      参与讨论的“天子骄子”们,以为这就可以固化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了。很可惜,“值不值得”大讨论的硕果不可能只被那个年代尚稀缺的大学生们独享,而是社会化了,也最后精英化了。

      大学生稀缺,大学生“更有社会价值”,所以死了不值,那么在大学生不稀缺而大款稀缺的时候,大学生为大款牺牲自然也是应该的,是这个理论的自然延展;小民不稀缺,权贵稀缺,权贵“更有社会价值”,那么小民为权贵牺牲也是值得的……甚至,每个人都能找出自己更稀缺的理由(生命只有一次这个理由已很充足了),所以每个人都没必要为别人牺牲。

      第二个硕果是第一个硕果结出的硕果——即让人分出细密等级,让“人民”这个概念碎片化。分成碎片后,一点波澜就可以让以前的人民现在的碎片斗得不亦乐乎。

      你说你是人民?错!现在根本没有人民这玩意儿,只有人民的碎片。买得起别墅的是大款儿,一次性买得起房的是小款儿,分期付款的是房奴,想买但买不起的是准房奴,不敢想的是屁民。

      除了房产外,还可以用职业来碎片,用收入来碎片,用财产数量来碎片,用地域来碎片,用性别来碎片,用转基因来碎片,用毛泽东来碎片,用对任何政策的支持与否来碎片,用薄王来碎片……

      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个阶层吗?反正我是不知道的。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组”告诉我们,中国有: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等10个阶层。

      在之前的2000年,中央党校《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课题组告诉我们,中国有:社会管理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企业家阶层、国有企业工人阶层、城镇集体企业工人阶层、乡镇企业工人阶层、雇佣工人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私人企业主阶层(雇工8人以上)、农村村务干部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特指涌入城镇的农民工和保姆)、失业半失业阶层、离退休人员阶层、无职业者阶层等15个阶层。

      前些年网络告诉我们,中国有:草领阶层、木领阶层、铁领阶层、铅领阶层、锌领阶层、铝领阶层、铜领阶层、锡领阶层、银领阶层、金领阶层、白金阶层、钻石阶层等12个阶层……一句话,不把人民高度碎片化不能罢休,如果15个阶层不够,还可以搞20个,50个,100个沙粒级阶层,甚至14亿个纳米级阶层!

      为什么要把人民碎片化?因为这才是对文革最大的清算,才是真正的“拨乱反正”——文革是什么?不就是一帮自以为团结的小民以群众运动方式斗权贵么?碎片化甚至散沙化后,还有人民这个概念吗?还有群众运动的基础吗?没有了,自然就可以分而治之。

      碎片是虚弱的,因此碎片后的统治非常容易,给个清官让他们念想就可以了。这时,最有用的是广电总局。

      你不是恨腐败吗?我给你拍《省委书记》、《纪委在行动》、《反腐雄心》、《《跨国追逃》、人间正道》、《苍天在上》!别去管现实如何,光看这些片名,多给力啊,一句句一声声都告诉你,甭费力操心腐败的事,自有苍天大老爷做主。

      还不过瘾?想看贪官被杀头?很好,我继续给你拍杀贪官的。。。古装片。海瑞不够上康熙,康熙不够上雍正,一个个清正严明,正是吾等小民的倚靠。

      碎片化政策是如此地成功,以至于写到这里我都绝望了,因为碎片化的基础太坚实,碎片化的成果太明显!而所谓人性的自私,就是碎片化最大的基础。

      文革后的35年,其宣传主流是人性的自私一面;文革10年及前17年,其宣传主流是大公无私。看上去似乎后35年的宣传更符合人性,左派在谈到人性时也常常哑口,却忘了人性是有两面的。

      大多数人希望自己不比别人过得差,但在别人过得不好时,也不会落井下石;大多数人更关心自己的所失所得,但在有余力时,也不介意给以援手;大多数人认同别人的自私,但在别人的自私伤害公众时,即便以自私的理由,也必须起来自救;大多数人更关心自己而非别人,但在同类纷纷堕入深渊时,也难免会兔死狐悲……

      是的,兔死狐悲就是目前可以抵御“自私论”的人性。而对抗“自私论”导致的人民碎片化,最好的办法依然是91年前甚至150年前就给出的办法,即强调阶级。权贵欲分而治之,因此将人们切得很碎;人们反抗权贵,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靠阶级本能亦即人性本能组织起来,团结起来。

      在他们没有忘记阶级斗争的今天,我们有什么资格忘记?在他们举着全民党的大旗为自己捞私利时,我们有什么理由鼓掌?在他们粉碎我们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组织起来?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真理也!

      通宝推:宁静致远,pendagun,呆头呆脑,南宫长万,葡萄干,疯雨后,ING,梓童,金盟庄主,老老狐狸,敬畏生命,潮水的诺言,diorited,凯尔勒,白玉老虎,baumchen,天涯无,花大熊,阴霾信仰,金台夕照,林风清逸,笑任平生,钩河木,小白兔albert,icedshining,baresi,老虎五,scanning,李根,戴口罩的画眉,多大EE,gzdcl,船长阿道克,发了胖的罗密欧,胡乱三刀,秦汉唐,土拨鼠yuanap,乡下秋叶,foursea,再闻鸡起舞,田雨,龙战于野,博扬,真理,联储主席,watomi,范进中举,xhUserI,小乌龙,唐家山,xlu,西电鲁丁,四条,muilho,端履门,踢细胞,ifuleu,fighterbruno,邹隹,sukan,lionloin,达雅,扬子鳄,box,换了人间,kmy1810,重耳,zhikantie,呼呼噜噜,白浪滔天,也要崛起,马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抱歉反楼主一下,人人平等不是搞成道德绑架吧?

        比如说白求恩,八路军给他开高工资和较多的副食品实物补贴的。

        白求恩就拒绝了,把银元退回去,说他支援抗日不是为了赚钱,八路军又把钱给他,他就向农民买了副食品,和上面发下来的实物补贴一起送给伤员吃。

        但是他说,我的助手,护士……珍妮还是什么名字?抱歉忘了,说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她自己的工资,是她的自由,我不干涉。

        白求恩搞无私奉献一直到动手术过度,好像弄伤了自己?感染细菌过劳死。还一分不赚往外天天捐钱裸捐。

        但是他可没说人人平等就是人人大公无私所以跟着他来的护士也要这么做,不做就是不平等吧?

        对那个大学生来说,救人是伟大的情操,不救人也谈不上不平等吧?

        就宣传上来说,这种宣传涉嫌功利主义,但是真正的自然界中的动物社会,譬如蚂蚁……非洲有一种行军蚁,它们在长途跋涉躲避森林火灾的时候,

        就是让没什么价值的老蚂蚁呆在行军队伍的外侧,探路,隔离火焰,涉水时主动淹死,当作踏脚漂浮物的。

        没有说年轻的和年老的蚂蚁平均分布在危险和安全地区,平均化的淹死做其他蚂蚁的踏脚漂浮物的。

        很残酷,但是种群生存几率得以最大化。

        就我现在认同的一种马(克思)修(正主义)理论,平等就是在执行既定的让种群生存、发展效率最大化的措施时(要经过众裁),对种群中的个体不歧视不优惠的中间政策。

        以军队来举例,军队中的密码学专家平时可以享受专车专人保护,防止我方通讯密码泄露,拥有人上人的各种优厚待遇;

        但是在战时,如果他有被敌人活捉的风险,那么保护他的卫士随时会变身为杀手将其杀死来灭口,确保我军的保密算法不泄露。

        如果一个社会取得的共识是,让一个人不做好防毒气的安全措施,就盲目救人是浪费人力,很可能会白白赔掉两条人命一无所得,为此多做一些安全措施,导致救人不及时;

        或者在无法确保做好安全措施时,不救人,使得另一被救者死亡是合理的,不构成该采取行动时却不采取行动的不作为犯罪。

        那么不管是大学生做沼气成分研究掉到粪坑里,老农民不去及时救援前者;

        还是老农民掉到粪坑里,大学生不去及时救援前者……

        都不构成不作为犯罪。这就是平等了。

        ————

        甚至再……极端一点,如果社会共识下形成的规则是,老农民掉到粪坑里,大学生路过不及时救援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那么就算那个老农民的七大姑八大姨和某地法院院长有某种平时根本不来往的亲戚关系,这个亲戚也不能借故敲诈大学生一笔。

        还可以做极端假设,假定社会共识是,倘若有老农民落到粪坑里时,且路过的是文盲,不救援就算构成“不作为”犯罪。那么就算这个文盲的亲戚是当地首富,一样要判拘役若干月的案例处罚……

        这就是公平,平等。

        平等,公平,仅仅是执行某种既定政策时,不歧视不优惠种群内的任何个体的中间态执政方式。

        这个既定政策、规则如果多数人都支持,那它就是个民主“众”裁出来的政策,但不见得是道德水平最崇高的政策。

        如果大众的道德水平就是小市民一级的,不能因为领导或者部分人喜欢白求恩那一级的,就把不那么做的人视之为不讲人人平等批判吧?

        【好像有点律师的诡辩嫌疑……难道说打倒修正主义?但是如果持修正主义的人是社会上的多数,恐怕是少数人的道德太超前了……

        可以表彰这种超前道德,但是不能说不持有这种超前道德的人是不讲人人平等。

        其实最好是国家弄出来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抽粪车之类的,避免再用人力掏粪,发展生产力解决这种道德难题。不过这又是唯生产力论的技术右派路线了~~】

      • 家园 恩,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说这个信号是资本主义流毒都有些抬高了,更多是封建主义流毒,思想的倒退,连资本主义都不太好意思在有英雄舍己为人的情况下讨论人与人的价值,更别说这么多的讨论了,当年为了改变思想可说无所不用,民族虚无主义,封建主义,什么都来.

      • 家园 也说张华到底“值不值”?

        张华是我中学时代提倡的英雄。但是私下也有“值不值”的讨论,反正台面上讲是应该的,下面,具体到我们这些中学生,当然很少有人会这么去做。

        这里有几个例子。

        第一是蚂蚁。不知从哪里看来,有一种蚂蚁过河的时候,是抱团一起滚过去的。最外圈的蚂蚁因为憋在水里的时间比较长,基本上就是淹死的。最外圈的是蚁群中的精英,身体比较好,起组织作用,是蚁群中的战斗机。这个例子是精英为了群体的生存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以上这段也可能是为了说道理编出来的。第二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就是解放前的共产党员。解放时有大概400万党员,在这之前死去的能查实的党员也有这么多,没查实的还有不少。党员不消说,是民族的精英,但是他们的牺牲确实是为了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们的人,也就是为了普通人而牺牲。照“物竞天择”的观点,这整个就是搞反了,应该是老百姓先死,死的差不多了,才轮到党员。

        你说解放前死的那些党员值不值?张华到底能不能和他们比?这个就看各人的着眼点了。

        • 家园 自然界中放弃生命的例子是小旅鼠中的哨兵吧?

          按《自私的基因》一文中的节选的说法,小旅鼠还是什么鼠,具体物种忘了。其中,总会有一些基因特殊者,会发出噪音,警告肉食动物的靠近,导致吸引了肉食动物的仇恨,这些小旅鼠一定会先死,来促成种群的最大存活。

          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小旅鼠的基因断绝,似乎是一个随机激活的基因,每只小旅鼠都有可能被激活这种无私的哨兵基因。

          这是公平,是平等,执行既定政策时对种群内任何个体的不歧视不优惠的状态,但并没有说特别强壮的小旅鼠因为跑得快(能者多劳?),所以被激活这种基因的几率大的现象。

          蚂蚁的例子恰恰相反,我读的是老蚂蚁先烧死的。

          党员中有高觉悟者,也有打算打江山后享受江山者,其中也有坐到高位的,后一种是明显的风险投资啊。

          具体牺牲的党员中是高觉悟者(按自由派的说法是被忽悠了的破产者)多,还是投机冒险玩过头的人多……没有测谎仪,也不可能侧死者,说不清了。

          如果乐观地想,是前者多……那“现在”剩下来的多数是后者,或者是倾向于后者的人了。

          如果恶意地想,多数都是冒险玩过头所以死了……那结论是剩下的多半是风险投资中冒险适度上位的了……

          结论还是悲观的。这个纯属个人世界观的假设了。

          是自我心理的投影,你的心里有大公无私的英雄形象,你投射出去的就是精英为了民主牺牲自我,或者叫君子牺牲自我,骑士保护领民什么的……

          我的心理接受了大量自由派理论熏陶,我就倾向于风险投资者,和民族主义者的牺牲比较多,真正的马克思解放全球理论的主义的信奉者很少(本身大部分普通民众是文盲,就算是识字的人未必读完了整整4本资本论全套吧),现在也很少。

          幸存的人大概是两种思想的混合体较多,战争年代有冒险有风险,和平年代也是会多要求一些风险回报的……

      • 家园 什么叫指鹿为马啊?这篇文章就是

        我年纪不算太大,记得初中(应该是初一)的政治课本上有这个例子。结论毫不含糊,人的生命平等,舍己救人是最宝贵的品质,号召大家向张华学习。

        当然,在讨论一番后,报纸也罢,大学也罢,总得给这个讨论安上个“政治正确”的帽子,所以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不值,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得这么做的”。

        这句话还真是恶心,是您的创作还是有出处?至少我所接受的教育,从未听说过“不值”这两个字。这个例子明明是从“看似不值”来增强对比,增强说服力。

        也许是我太二逼了,或者是您太聪明了?

        通宝推:all4fun,
        • 家园 同意你

          当时的舆论是一边倒。都是支持张华的行为的。

          外链出处

          确实街头巷尾的议论,包括张华的同学,有些人认为不值得,但是多是非公开的议论。但是见诸报端的却不是“浙江小报”,而是上海的大报《文汇报》,刊登的读者来信是一位浙江的学生,笔名叫做“多言”。如果Google的话,不难找到刊登的报纸。我记得这篇报纸刊登的其他回信中,有支持“多言”的(有一个人笔名叫做“进言”),但是多数是反对他和支持张华的行为的。最后的定性,也是一边倒的。不存在什么

          当然,在讨论一番后,报纸也罢,大学也罢,总得给这个讨论安上个“政治正确”的帽子,所以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不值,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得这么做的”。

          1982年左右,上海还有两件事情,也是引起很多社会反响,一个是上海一个怀孕女工陈燕飞跳下苏州河救人,自己留在岸上的包被人偷走;一个是一个名叫杜芸芸的女士把继承的十万遗产(1982年的十万元值很多)献给国家。这两件事情,也有不少争议,但是大多数人是肯定的。

          张华这件事情,跟什么自私自利的思想没有什么关系。

          70年代,为了工作调动,回城,后期开始的出国,大家自私自利也没有少表现,不过不是明讲,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明明为了调动工作去大城市过舒适的生活,也要说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我不认为不提出问题,就没有问题。在这个之前,80年左右,《中国青年》杂志就批评过某些不良倾向,比如认为曹振贤亏了,侯培生赚了(前者是公交售票员,后者是民警,都是勇斗歹徒的英雄,前者牺牲,后者没有死。街头巷尾都说,曹拿了那么荣誉,但是人死了,有什么用)。

          要说前三十年没有高低贵贱,嘿嘿。。。

          到80年代末,还有干部子弟的赖宁在救火中牺牲,得到国家级表彰。可见84年那场张华的争论根本不是什么分水岭。当然,随着后来社会的发展,不鼓励青少年参加救火,不鼓励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人跳水救人,那就是另外一个题目了。

          • 家园 侯培生后来好像犯了事儿

            又被抓起来了,此时他已经是个民警大队长了,随之公安英模的称号也被撤销了。

        • 家园 是你没理解楼主的意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