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2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幼儿园罗嗦) -- 非

共:💬25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2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幼儿园罗嗦)

    Bailey在小班的时候,就是出了名了的difficult child,让他往东他会西,让他不要做什么他一定偏要去试试。长大些来到我们班后,我和当时的搭档Solitaire专门给他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observation,将他每天的兴趣爱好记录下来,发现他很喜欢帮老师干活和参与mat time (mat time是每天至少两次的教学时间,把小朋友们纠集到一起听老师唱歌讲故事什么的。。。)。于是我们定下每天都要特别表扬Bailey几次,比如夸他good boy帮助老师tidy up,又或者夸他很clever,把故事里要猜的动物说的很对什么的。。这样毫不吝啬事无巨细的真诚表扬竟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ailey的行为明显的见好,听话程度也大大提高。幼儿园里这样的事情很多,小朋友们在受到赞扬和鼓励后的behavior会毫无掩饰的非常好。即使是大一些的孩子也是如此。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小朋友一幅鬼画符似的painting大赞:“wonderful”,“great”,“fantastic”,“awesome”,“gorgeous”,“fabulous”,“amazing”。。。。。。。,然后还会郑重其事的把小朋友的作品帖到墙上的展示栏里。起初,在不断看到其她同事对着一幅小朋友刚完成的、我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好的图画作品,大肆赞扬的时候,我实在是觉得有点太言重了。后来发现在同事之间,包括园长对我,也会如此这般的经常表扬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她们从小就是这么长大的,就是这么被夸奖的,就是容易夸奖别人的。

    因为工作关系,我开始系统学习西方学前教育的各种理论,于是知道了在专业上,这种表扬是隶属于positive guidance,它是从学前教育之父Froebel到各个学前教育专家Piaget,Vygotsky,Dewey,Rousseau,Skinner,Maslow,Gessell,Locke,MacMillan等等以及在国内现在备受推崇的Montessori(蒙特梭利)和Steiner(国内称为华德福),还有我个人目前比较有兴趣的Reggio Emilia都认同并且理论化了的。

    Positive guidance在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包括很重要的两件事情?D?D?D表扬以及鼓励。表扬和鼓励其实是小孩子们的自信自尊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小的时候,被表扬后学习积极性的高涨,而在被批评训斥后做事情的畏首畏脚。

    中国人向来是更赞同“严师出高徒”的,这种从上至下的严厉常常会更多以批评教育来代替赞扬鼓励。从小受到过多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令人失败”的教育后,会令人更侧重于寻找自身的弱点缺点,而不是越发积极的发扬优点发挥长处。而对小孩子座标式的表扬以及批评方式,(btw,我个人把这种不注重小朋友自身的长处与进步,而是经常与其他小朋友的水平做比较的方式,称为座标式),我觉得是不公平的。每个小孩子都是special的,总会有他闪光的地方,我觉得作为老师也好,作为陪伴他们的成人又好,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他们最美好的一面,这个闪光的地方,有可能就是一个小孩子潜能的发动机,因为善意的激励,而开始了优良的启动。

    现在我和其她同事一样经常表扬班上的小朋友们,发自内心的表扬。并且也发现,表扬人比批评人愉快多了。。。。

    点看全图

    元宝推荐:齐若散, 通宝推:朝雨,

    本帖一共被 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Fiona可以当儿童心理学家了

      或是哲学家。

      佩服。

    • 家园 提个问题

      表扬当然好,但是太多的话,会不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小孩老是需要别人的认同和鼓励。成年人的社会,不总是有别人的认同和鼓励的。

      小孩总会有长大的一天的。

      • 家园 凡事过了都不好

        其实你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啊

        表扬当然好,但是太多的话,会不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小孩老是需要别人的认同和鼓励。成年人的社会,不总是有别人的认同和鼓励的。

        我个人觉得表扬和鼓励这种手段的重点在于培养小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而不是把它作为结果来强调。

        成年人的社会,有成年人的规则。但一个小孩子从小培养出来的自信自尊和韧性,我相信在他们将来的成年人社会里,会令他们受益的。

        大人们只是个引导的作用,并不能代替他们的成长。

        无论是谁人的成长,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便到现在,我都还觉得自己长的不够大。但学习也是一个过程啊,在一个严厉苛刻的环境还是在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学习,我倾向于后者。

        • 家园 再问多一个理工科的问题

          谢谢非老师,再问多一个问题,可能是一个蠢问题。

          多少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知道过多或是过少了?

          • 家园 这个难答

            因材施教。多还是少,对于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这不可能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况且,我向来认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我会觉得小孩子有的时候才是我的老师。

            从父母的角度讲,我还没有这个资格,我的孩子估计要三四年后才出生。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父母对我的教育上,来评断有哪些是我理解并且接受的,而哪些又是将来我定不会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

            其实,引导孩子好过教育孩子。

    • 家园 嗯,看来得夸夸我了

      或者,我也夸夸非mm

    • 家园 非是个好老师

      据说这样类似表扬楼主的话,楼主在一段时间内都是笑眯眯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