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士兵角度说说野蛮战胜文明 -- 庄冬

共:💬7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士兵角度说说野蛮战胜文明

    从士兵角度说说野蛮战胜文明

    庄冬

    历史上野蛮战胜文明的例子很多,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这里说的“野蛮战胜文明”包括战斗和战役这类军事层面的,也包括占领、征服以至于统治甚至直至最终消灭。当然了,这里的“野蛮”和“文明”都是形容词,也都是主观的看法,难免有不客观的成分,我这里只是使用一般的大家约定俗成的意思。现在我就开始我的纯粹的百分之百的纸上谈兵。

    虽然我们大家很少有人打过仗,但是我们大多都打过球。打球跟打仗当然不同,但是也有类似的地方,输赢是双方的战略战术的结果。所以,分析输赢的时候不能只看一方,还要看对方,“知己知彼”嘛。因此,不能以为你纠正了你的错误改变了你的战略战术,你就认为你可以打胜了。因为,这里有个假设,那就是对方不改变还照老样子重新来过。可是,这又是怎么可能呢?打一场球跟打一场仗的输赢只有一次,下一次你变了,你的对方也变了。

    说到打球就顺便说一句老美的心理,老美的心理是特别喜欢强者一定要胜利的,这一点可以从老美的各种决赛都要打七场略见一斑,输了一场不行,三战二胜也不行,五战三胜还不行,非要七战四胜!当然了,七战也可以多赚钱。但是无论如何七战决胜负就基本上保证了强者胜利了,一场决胜负一锤子买卖弱者还有点儿赢的可能性,比如说老美冰球那次冬季奥运会打胜苏联,要是跟NHL决赛一样打七场的话,老美恐怕没戏。

    〇,野蛮、文明和战争

    战争是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如果扯上文明的话,那么战争本身就是一种“超限竞争”,也就是说战争本来就应该是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仅不是“针尖对麦芒”,而是要用自己的针尖或麦芒扎对方最柔软的地方。因此,野蛮虽然野蛮,但是在野蛮战争中未必是弱点。反过来,文明虽然文明,但是文明在战争中未必是优点,尤其是文明认为自己面前的对手是“野蛮”因而产生某种轻敌意识的时候。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一,我为什么选择士兵角度说?

    1,我选择士兵角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是个老百姓,虽然我也没当过兵,但是我更没当过将领,因此我以为我选择士兵角度是比较有意思的,至少还是要比很多人选择战略和战术角度有意思一些,也就是将领角度说要有意思一些。

    2,因为这类例子很多,事实是每一个例子都养了一批专家。这方面的研究和文章甚至专著就是数不胜数而无法尽览了,人的一生的时间有限嘛,也就是说皓首也穷不了这些经。我自己就是连这些经的九牛一毛也没有摸到,根据我自己的孤陋寡闻,我以为这些经都有一个共同点,或者叫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它们都基本上是讨论将领和战略战术而几乎不说士兵的。这是我选择士兵角度的第二个原因。

    3,《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中孙子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是我选择士兵角度的第三个原因。孙子列了七条他以为知胜负的条件,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属于“人和”的占六条,而这六条里基本上是“主”“将”跟“兵众”“士卒”各占一半。

    4,战略和战术角度在冷兵器战争中不如在热兵器战争中更重要,或者说士兵的战斗力在冷兵器战争中比在热兵器战争中更决定战争的胜负。举个例子,我关公战秦琼一下,比如说热兵器战争中给一个最普通的热兵器,比如说一把枪,任何一个士兵都可以看住“人中吕布”,甚至于给小兵张嘎一把手枪就可以看住“人中吕布”了;而在冷兵器战争中呢,要看住“人中吕布”就没那么简单了,反正给一个士兵一个最普通的冷兵器肯定是不够的,反正是给小兵张嘎什么冷兵器都是看不住“人中吕布”的。再举个例子,冷兵器战争中包围或封锁都要比热兵器战争困难得多,因为冷兵器战争中的“中刀”、“中剑”和“中箭”跟热兵器战争中的“中枪”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冷兵器战争中即便是战略和战术非常正确也是只要交手就有人们常说的“杀敌一千,自死八百”,不如在热兵器战争中杀敌杀的舒服,以至于老美居然还要“零伤亡”。这是我选择士兵角度的第四个原因。

    5,战略战术的正确性是跟士兵直接相关的。举个例子,比如说“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对不同的士兵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荣誉胜于生命的士兵就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珍惜生命”的士兵就会投降。再举个例子,比如说董存瑞,那是督战队逼也逼不出来的,如果有董存瑞,那个战略战术就是正确的,不然的话就是错误的。解放军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英雄为了胜利牺牲了他们的生命,有了他们,那个战略战术就是正确的,不然的话就是错误的。

    6,我选择士兵角度的第六个原因是士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大大的低估了。

    二,士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冷兵器战争又可以叫“人力战争”,热兵器战争又可以叫“机器战争”。用今天的“机器”概念看士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把士兵看成是战争机器的零件,不同的素质和战斗力士兵可以看成是不同材料制造的零件,比如说是钢造的,还是铁造的,还是木头造的,还是泥土造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士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就可以看到士兵是战争的材料技术部分,冷兵器战争中士兵的地位和重要性体现在不同的士兵拿同样的冷兵器的战斗力相差相对比较大,或者说士兵的个人实力相对比较重要;而热兵器战争中士兵的地位和重要性体现在不同的士兵拿同样的热兵器的战斗力相差相对比较小,或者说士兵的个人实力相对比较不重要。所以,老美说枪是个“equaliser”来形容枪拉近了不同的人的杀伤力的距离,比如说给小兵张嘎一把手枪就可以看住“人中吕布”了,这在冷兵器时代是不可能的。

    三,冷兵器战争和热兵器战争的比较

    因为这里我所讨论野蛮战胜文明的,所以我只在野蛮战胜文明这一点上比较冷兵器战争和热兵器战争。

    由于冷兵器战争中士兵的战斗力几乎等于士兵的个人实力,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无论如何也打不过李逵,在这个意义上说冷兵器战争中野蛮战胜文明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者说冷兵器战争更是依靠实力。

    由于热兵器战争中士兵的战斗力几乎跟士兵的个人实力没关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只要动一下手指头也可以杀死李逵,在这个意义上说热兵器战争中野蛮战胜文明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热兵器战争又是“机器战争”,因此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就是冷兵器战争没有的问题了。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军在阿富汗,美军可以说是先进文明,塔利班可以说是落后野蛮,由于美军的先进战争机器在落后的阿富汗运转需要各种各样的支持和维护(比如说大量的汽油和发电等等这些阿富汗当地并不富裕的东西),先进文明的美军战胜落后野蛮的塔利班可不是显而易见的。

    四,如何知胜负

    我再抄一遍《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中孙子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兵法》还有几个地方提到知胜负,我只抄相关本文的第三篇【谋攻】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孙子的“知胜有五”中与士兵有关的是“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欲”中的“欲”就是打仗的目的,前面的“赏罚孰明”中的“赏”也包括打仗能得到什么,比如说告诉士兵打进城去可以抢三天什么的。我从士兵角度说那就是“士兵为何而战”,或者说“士兵为什么打仗”。“士兵为什么打仗”不只是抽象的,也包括具体的战争的目的,比如说当年的解放军战士打仗不只是为了理想的新中国或共产主义,还有具体的“分田地”。

    一般说来最高级的“上下同欲”就是从最高统帅到战场指挥员到士兵都“同欲”。应该说当年的解放军的“上下同欲”达到了人类历史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概念下的“上下同欲”。这种“上下同欲”是不仅从最高统帅到战场指挥员到士兵都“同欲”,甚至还包括所谓“解放区”的老百姓甚至老人和儿童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援战争,其中包括牺牲生命,比如说王二小和刘胡兰。

    五,中国古代的野蛮战胜文明

    历史上野蛮战胜文明的例子实在太多,我这里只说说中国古代中原中国人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我从士兵角度就是说“士兵为何而战”,或者说“士兵为什么打仗”。

    古代士兵打仗不就是图个抢钱和抢女人嘛。中国北边也没有好抢的,士兵从中原跑去北方打仗冒生命危险九死一生的为了什么呢?也许有牛马,可惜我估计不太可能每个士兵都能轮到一匹两匹,还有就是抢几张羊皮回家,中原人还可能对匈奴女人没兴趣。因此,这些中原人士兵就跟当年围剿井冈山和延安的国军士兵差不多,大家说说打下井冈山和延安那些国军士兵能抢到啥?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比如说老美士兵去阿富汗和伊拉克为了给那里的人民送民主什么的等等等等。

    六,古代战争也是政治的继续

    说起中国古代战争人们就忘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特别是由于近代中国又要面对西方,中国对西方的战败(除了抗美援朝)让中国人想起了以往的战败。尤其是中国面对西方的武器上的差距让人们的脑筋在看中国古代战争时也集中注意力在武器装备(比如说马匹)和战略战术(比如说胡服骑射)上了。

    虽然我前面已经说了冷兵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不如热兵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重要,但是我也不是说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不重要,一要手艺巧,二要家式妙嘛,但是政治更基本更根本,那就是士兵为什么打仗,为什么士兵要冒生命危险九死一生。

    幸亏有个德国人说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不然的话即便是毛主席说的同样的话,中国有文化特聪明的很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们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当然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依然是不同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只不过他们不会明说而是选择忘记而不提政治。假如历史可以重新来过的话,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重新指导一次对匈奴或金或辽的战争,而且还给他们需要的一切他们认为当年没有的条件(当然除了手枪、机枪、大炮和原子弹),他们也还是照样失败,因为他们只会看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这就好比很多大陆中共教育出来的中国人看见台湾的国军分析解放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一样,我们会说如果让国军再来一次,他们也还是会照样败给共军。

    可是呢,滑稽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却认为民主是根本,价值观是一切。如果民主真是那么重要的话,可惜民主就是政治,因此归根结底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还是政治第一,也就是说政治决定一切的思维,只不过他们完全没有感觉到而已。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是天然的政治动物,他们认为他们的政治上的正确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他们是天生的政治法官,可是他们只会在嘴上而不会在行动上利用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上的正确性,他们的政治上的正确性只是有批评别人的一个用处,因此他们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在政治上匈奴、辽国、西夏、金、蒙古和后来的满清都是某种部落式的国家或社会,因此是他们某种意义上的原始共产主义,而他们的对手,中国的各个朝代则是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国家或社会。部落式的原始共产主义对付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还是有优越性的,这种例子有很多,古代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例子还有农民起义的例子,现代就是井冈山和延安对中华民国国军的例子,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军联合国军的例子。

    七,分析古代不能像国军分析国军如何转进到台湾那样

    因为这种分析都不如国军分析国军如何转进到台湾的,这是跟国军一样的思维:只看战略战术,不看士兵为什么打仗,也就是说不看政治。当然了,国军也不看共军有什么优势,反正是“人海战术”土八路,“人海战术”土八路,还是“人海战术”土八路,根本谈不上“知己知彼”,唯一的差别是国军掌握的国军自己的军事信息显然比任何掌握的古代中国军队的信息充分。

    国军战败转进台湾,后来国军在台湾分析、分析、再分析。中国古代中原人对北方少数民族战败多次,我们今天分析、分析、再分析。两者都是按照一模一样的思想方法:只看战略战术,不看士兵为什么打仗,也就是说不看政治,如果说有人有看政治的话也是把施离间计看成是政治。当然了,也不看北方少数民族有什么优势,反正是马多,马多,还是马多,根本谈不上“知己知彼”。

    所以,我猜如果当年的胜利者-北方少数民族能看到人们今天的分析的话,他们也会说如果让这些人回到宋朝指挥宋军再来一次,他们也还是会照样失败。

    八,用《易经》思想看中国历史

    《易经》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各种事物都是一个“初值问题”,也就是说开始决定将来,这就是人们用它算命的原因。中国人开始就占据了中原这块好地方,以当年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方式,中原周边的地方都不太适合居住,比如说没有煤就很难支持大量的人口在东北生存。

    中国人开始就占据了中原这块好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造成了一个虎狼环伺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俗话说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谁让你占的这块地方好呢,别人惦记你也是自然而然的。

    被别人惦记上了,别人就难免有得手的时候。即便你就是老虎,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嘛。所以,看中国古代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应该全面的看,至少应该加上时间的度量,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里,有多少年别人是得手的,有多少年别人是没有得手的。不能因为别人有得手的时候就一通分析自己的战略战术和有没有马匹,因为两千多年里不让别人得个三五次手恐怕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你不愿意去寒冷的地方生活的情况下。

    你不愿意去寒冷的地方生活,也就是说不去那里殖民,那你就得让人家在那里养精蓄锐积攒实力等待时机,一旦别人以为条件成熟了就会过来打你一下,结果自然是别人有时得手,但是也不能忘了别人有时的不得手。必需加一条,由于北方的生活条件艰苦,条件艰苦也有助于别人的部落式的某种意义上的原始共产主义国家或社会,再加上别人的孩子们也比中原的孩子们能吃苦或者叫强悍。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冷兵器战争中士兵的战斗力几乎等于士兵的个人实力,还有中原士兵跟北方少数民族打仗和国军士兵围剿井冈山和延安的共军士兵差不多。

    不是说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不重要,只是说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离打胜还差很远,因为一切都要靠士兵的战斗力来实现。我前面在“士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中说了“不同的素质和战斗力士兵可以看成是不同材料制造的零件,比如说是钢造的,还是铁造的,还是木头造的,还是泥土造的”的比喻。所以,无论一个机器是多么完美的设计,用不同材料制造的零件组装出来的同样设计的机器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顺便说一句,有人喜欢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是说“不怕”不重要,“不怕”非常重要,“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嘛,比如说义和团在中国人的反西方侵略的历史中很重要,因为“不怕”是战争的开始,但是仅仅只是“不怕”就是停留在义和团的水平上了,只是“不怕”离战胜还差很远。因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九,中国古代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目的

    中国古代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目的基本上是自卫和复仇,自卫方面应该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因为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和亲”。人家抢起来手到擒来得心应手,金银珠宝不知道,但是打下个城市能抢到的女人肯定比“和亲”送的那几个多。当然啦,质量没法说也没法比较。之所以由“和亲”就是说明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战争还是有一定损失的,虽然最后也许是赢,因为有这些他们不愿意接受的损失,他们才接受“和亲”的。当然了,到了蒙古和满清就不会接受什么“和亲”了,人家统统都要。

    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以复仇为目的,比如说岳飞的“靖康耻,尤未雪”,他的士兵未必与他同有这个目的,至少也是会有程度上的差别的。岳飞是“臣子恨,何时灭”,他的士兵就未必有同样强烈的为了“靖康耻,尤未雪”而打仗冒生命危险九死一生的“欲”。

    以战争为目的的战争是最纯粹的战争,就是需要战争,以战争为空气为水为粮食,打这样的战争的人是纯粹的战神,好在这样的战争(恐怕)没有。最接近以战争为目的的纯粹的战争的是以复仇为目的的战争,打复仇战争的人也是战神,因为他们不需要抢东西或女人,他们在复仇中得到满足,即便是血撒疆场马革裹尸,即便是归来两手空空,为了复仇(这样抽象的目的)他们可以去打仗去杀人冒生命危险九死一生只为复仇不为别的。

    顺便说一句,以抢东西和女人为目的的只是强盗,因为他们发动的战争目的不纯,抢到了东西和女人就会失去战争意志的,这样的人也会在战争中因为东西和女人而犯错误。但是,打复仇战争的人不是哲学上的纯粹的战神,因为他们也是有欲望的,那就是“复仇”,这样的人也会在战争中因为复仇心切感情用事而犯错误。因为以战争为目的的纯粹的战争(恐怕)没有,最接近以战争为目的的纯粹的战争的是以复仇为目的的战争,但是一旦以复仇为目的的战争超越的起始的“复仇”目的以后就是以战争为目的的纯粹的战争了。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纯粹的战神不多见。中国人里有这样的战神吗?当然有,他们的代表(我以为)就是霍去病。由于这样的战神不多见,组织一个几十万人或几万人的打仗不为抢东西和女人的部队几乎不可能,霍去病很清楚这一点,但是因此他的部队也就是几千人,因此可以说霍去病的部队是“上下同欲”的。顺便说一句,这一点恐怕岳飞的部队是没有的。

    十,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战争目的

    最后提一下,相比中国古代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目的基本上是自卫和复仇之下,匈奴、辽国、西夏、金、蒙古和后来的满清士兵打中原的战争的目的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可抢的中原的东西就多了,比如说“和亲”车上拉的各种东西,当然包括女人。

    因此,基本上可以说中国古代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目的基本上是自卫和复仇,我前面说了中原部队有时做不到“上下同欲”。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打中原的战争的目的基本上是抢中原,因此基本上可以说北方游牧民族应该是总能做到“上下同欲”的。

    当然了,中原毕竟比北方物产丰富文化发达,因此可以弥补一些有时做不到“上下同欲”的缺陷,当然还有其它缺陷,比如说我前面提的部落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孩子们也比中原的孩子们能吃苦或者叫强悍。即便是今天中国的东北人恐怕也还是比较强悍一些的吧?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冷兵器战争中士兵的战斗力几乎等于士兵的个人实力。因此,中原的孩子们跟比他们更能吃苦或者叫强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打仗,而且是打冷兵器的仗,那恐怕就是即便是战略战术都非常正确也难以保证“杀敌一千,自死八百”,说不定连“杀敌一千,自死一千”都保证不了。如果说是在战略战术都非常正确的情况下也是“杀敌一千,自死二千”的话,那还打的什么仗呢?

    但是呢,毕竟两千多年还是个很长的时间。我前面说了,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嘛。所以,从哲学上说,中原的老中也应该是无法保证两千多年无懈可击的,如果不是匈奴也会有别人,如果不是金也会有别人,如果不是辽也会有别人,如果不是夏也会有别人,如果不是蒙古也会有别人,如果不是满清也会有别人。因此,匈奴、金、辽、夏、蒙古、满清这些名字是偶然的,但是,这类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〇,为什么我总在文学城玩儿?

    因为我孤陋寡闻不学无术也就是说野蛮需要肥料,我在文学城玩儿总能产生我自己以为好玩儿的想法。

    当然了,我这并不是说文学城里的别人就是文明,我更不是说我能战胜或战胜过谁,哈哈哈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农民的劳动强度远大于游牧民

      农民的劳动强度远大于游牧民。北方少数民族比中原人能吃苦? 这你想当然了。平均温度低几度就苦了?人家还觉得你天气那么闷热,吃糠咽菜,那才真苦呢。

      说到企图心,谁强大的时候,都看着对面流哈喇子。 中原人对北方的马和女人是兴趣极大的。 西晋时鲜卑女,唐时胡姬,都是抢手货。 当然宋元后心理阳尾了,心如古井了。

      野蛮战胜文明就是伪命题。 谁野蛮?谁文明? 谁顺应了自然规律,就文明,谁违反了,就野蛮。

      在如何生活和饮食才能保持强健体魄和旺盛精力这方面,谁顺应了自然规律?,谁违反了?就这么简单。

      野蛮和文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静止的,一刀切的来谈,是空谈。

      • 家园 人类是发展滴,一部分人的文化是可以先进于另一部分

        野蛮和文明当然是相对的,但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滴,甚至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毫无关系

        我实在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呢

        在任何一个具体时间,比如说鸦片战争,就是静止的,那时的满清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滴,对吧?

        如果你是说满清和英国的贸易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也许是吧,但是这跟野蛮和文明有什么关系?

        啥叫一刀切的来谈?

        你称早就说错误是错误就好了

        至于你说平均温度低几度就苦了?

        那就看看当年闯关东吧,那时东北已经发现煤了,可以用煤来取暖,如果没有煤或其它取暖方式,比如说油气或电,在当年那样的工具条件下,比如说青铜、铁和钢,在长城以外生存是非常困难滴

        你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呢

    • 家园 这个东西的军事史水平停留在80年代中学历史书水平

      所以冷兵器战争中即便是战略和战术非常正确也是只要交手就有人们常说的“杀敌一千,自死八百”,

      相反,农业时代军队凝聚力差,大部分杀伤都是单方面的。交战中的伤亡一般是一方崩溃后伤亡的20%甚至更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