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铁马冰河——清军与准噶尔的雪域之战 -- 京华烟云AMIP

共:💬186 🌺2240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哦,看来策妄的战略眼光还是比较差

                    对了,当时正处在正牌达赖喇嘛归西,继任达赖喇嘛争议的阶段;大部分黄教信众拥护哪个?策妄没有自立一个达赖的打算吗

                    虽然事实上策妄没有支援大策零,但是康熙帝不能预测到这一点,而且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策妄犯浑的基础上,所以十四阿哥出征,最主要还是对着策妄去的,至于后来没交手,那是情况变化了

                    • 家园 准噶尔侵藏和董卓上洛有点儿像

                      董卓上洛的目的并不是洛阳本身,而是皇帝,准噶尔人也一样,它们并非为了拉萨,而是能从拉萨辐射天下的那个人——达赖喇嘛。与他的叔叔噶尔丹不一样,策妄阿拉布坦从来没有与黄教教廷建立过密切关系,现在又和清朝皇帝处在敌对状态,因此他迫切需要法理上的支持,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并设法号召蒙古各部以扩大势力。

                      我觉得准噶尔的战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派大策零突袭拉萨,杀死拉藏汗,二是同时派小分队潜入青海,绑架小达赖。最后这两部分再结合,准噶尔军带着小达赖进入拉萨,欢迎他们的肯定是黄教徒的掌声,以后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控制了黄教中枢,就能对天下各蒙古部族施加巨大影响,犹如当年固始汗做的那样。

                      可惜的是,第一部分执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但第二部分却完全破产,达赖喇嘛被清军牢牢控制在手中。没有教廷的支持,准噶尔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占领军,而不是他们一直信誓旦旦宣称的志愿军,而且西藏人知道真相后也开始反对他们,拉萨成了准噶尔人手中的鸡肋,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策妄阿拉布坦可能并没有准备好应对这种突变情况的后续计划,他显然也不想与庞大的对手过于纠缠,于是破罐子破摔,抢一把发了财就跑路。

                      至于达赖喇嘛等宗教问题,后面的文章会详细说的。

    • 家园 【原创】《二、和硕特汗国的灭亡》

      有西藏史书记载说,当准噶尔人杀到纳木措时,拉藏汗其实并不在首府拉萨,他竟然就在纳木措湖畔的当雄!前面我们说过,拉藏汗与策妄阿喇布坦联姻后,为了使康熙皇帝不至怀疑自己是在勾结准噶尔人,同时又令其次子苏尔扎迎娶了青海的一位蒙古王公之女为妻。当时,苏尔扎刚刚从青海迎娶妻子回来,两口子驻扎当雄,拉藏汗喜出望外,于是来到当雄并大摆喜宴庆贺。

      当雄就是现在的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古称达木,其藏语意为“选择”,这个名字来源于一段往事。当年,固始汗为黄教拿下西藏后,为了表示感谢,五世达赖请他在拉萨附近任选一块理想的地方驻军,名义上是为蒙古骑兵提供养马的牧场,结果固始汗便选中了当雄。

      根据藏史记载,固始汗命其长子达延汗常驻拉萨辖领部众,命第六子多尔济辅佐,并以部分蒙古骑兵驻牧于当雄县以控制卫藏各地。因此,当雄可以说是和硕特汗国军队的大本营,其地位仅次于汗国首府拉萨,苏尔扎王子与父汗在此聚会,并不令人奇怪。

      藏史写道,就在这时候,有人来报告拉藏汗说,大批准噶尔军队正从纳木湖滨驰来。拉藏汗立即下令集结前后藏(今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地区)、塔工(今西藏林芝地区)等地的军队。于是在炎炎夏日,藏北那曲大草原盛开的鲜花中,准噶尔军与藏军展开了对峙。

      藏军的主要将领是拉藏汗的秘书官颇罗鼐。此人日后大大有名,甚至成为清政府委任管理整个西藏的藏王,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编写了他的传记,名为《吉祥人主颇罗鼐传——世间普喜之语》,简称《颇罗鼐传》,此书被誉为藏文古代传记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要知道尽管藏文典籍中人物传记占很大的比重,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僧侣的传记,象《颇罗鼐传》这样反映俗人和世俗生活的传记非常少,因而显得尤其珍贵,也留下了关于当年那场战争的早期资料。此书已有汉译本,本文的许多内容也来自于该书。

      根据藏史记载,藏军与准噶尔军在当雄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主将颇罗鼐表现得相当英勇,经常身先士卒,毫不畏惧地冲向敌阵。他曾与旗手一同勇敢陷阵,在激烈的战斗中,颇罗鼐的脚遭受重伤,他疼痛万分,几乎再不能坚持,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但为了不影响士气,他咬紧牙关,仍然指挥作战,一直到战斗结束。但最终,颇罗鼐等人还是未能阻止准噶尔军的前进,藏军被迫向拉萨撤退。

      而另有史料记载,拉藏汗在当雄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会上分歧严重。其中一些人认为应该立即退守拉萨,而以颇罗鼐为代表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如果我大军驻防拉萨,就如雪猪钻洞一样,不能发挥威力”,藏军应该在准噶尔人立足未稳之际,“首先攻打他们,然后再据情况而定。派王子苏尔扎驻守拉萨,汗王亲自率军在此驻扎。那么,进可攻,退可守了。”最后,拉藏汗没有听从颇罗鼐的建议,率全军撤回拉萨。

      欧洲传教士则提供了其他的说法——准噶尔军杀到纳木措后,策零敦多布采用了阴险毒辣的谋略使拉藏汗失去了警惕。传教士写道,1717年6月,策零敦多布以拉藏汗儿子的名义给拉藏汗去了一封信,请他到汗王夏宫所在地拉萨以北的达木(当雄的古称)与他见面。拉藏汗思儿心切,他带着少数卫队兵朝达木走去,他没有意识到策零敦多布的军队已设下了层层埋伏。

      当拉藏汗接近埋伏圈时,他的小儿子偶然地风闻了这一反叛,他骑马疾驰赶去告诉他的父亲。拉藏汗迅速逮捕了他怀疑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随员,并部署其卫队进行反击,拉藏汗在与策零教多布的第一回合的战斗中取胜。他们用这一胜利获得的时间巩固达木的防御工事。

      传教士认为,在整个夏天,拉藏汗阻止了占有优势的蒙古人的攻击。然而,当冬季到来时,席卷达木的狂风令人越来越无法忍受。到了十月,拉藏汗被迫把他的军队撤到拉萨固守待援。

      根据藏史记载,准噶尔人对在藏北俘虏的藏军说:“我们不是为攻打拉藏汗而来,而是青海和硕特部护送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噶桑嘉措进藏,很快就要抵达,我们是来协助他们的,仅仅为护卫西藏黎民和圣教而来,你们可以放心地返回各自故里。”随后,准噶尔人按照藏军的愿望,将他们都释放了。这种舆论一传十,十传百,使得藏军中厌战情绪蔓延开来,再无斗志。

      此时,拉藏汗已经没有多少能指望的外援了。尽管身为同族且距离不算太圆,但青海和硕特部一直与拉藏汗交恶,彼此恨之入骨,根本不会派来援军。唯一可能给他支持的,也只有遥远的清廷了,即使传教士也认为,拉藏汗“原准备在清朝军事人员的帮助下,用这支军队进行长期的固守。”

      于是,拉藏汗只能把驱逐准噶尔出西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清朝大皇帝之上。他火速写好奏章,并派人趁准噶尔人尚未杀到的机会立刻逃出,快马加鞭向着汉区飞奔。

      1717年11月,准噶尔军队终于包围了拉萨。让拉藏汗更加恼火的是,围城敌军中的大部分竟然都是自己从前的臣民,史载“三大寺的僧侣带着食物和武器弹药,热烈欢迎准噶尔人,许多年轻的僧侣武装参军,使准噶尔军队的人数大为增加了”。所谓“三大寺”指的是哲蚌、色拉和甘丹这三座拉萨的黄教大寺,每座寺院都有近万的僧侣,他们对废黜仓央嘉措的拉藏汗都怀着刻骨的仇恨。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准噶尔人于1717年12月从四面向拉萨发起了攻击,这大大激励了西藏首府中对拉藏汗心存不满的黄教僧人,他们很快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此前,西藏黄教僧侣们早已经与准噶尔人建立了联系,并同意做他们的内应,当时在场的欧洲传教士不无嫉妒地写道:

      “心怀敌意的黄教僧人意识到他们无法与拉藏汗的统治抗衡,他们秘密地与和硕特部传统的敌人准噶尔部蒙古人阴谋策划……许多来自拉萨附近寺院的僧人都悄悄地加入了准噶尔和厄鲁特部的军队,这些军队准备秘密人侵西藏。那些留在拉萨充任第五纵队的僧人与厄鲁特蒙古汗王策妄阿拉布坦之间建立了秘密的联系。”

      最终,梯子被内应们从城墙上降落下来,以便准噶尔攻城兵可以攀梯爬上城堡。同时,准噶尔人秘密的同情者在预先商定好的时间打开了拉萨城北及城东大门。到第二天黎明时分,策零敦多布和他的准噶尔军队已成为拉萨的主人,并开始大肆屠杀和抢劫。

      与此同时,拉萨城内的黄教僧侣们也闻风而动起来,欧洲传教士记述道:“蒙古人的暴行得到了他们的同谋者黄教僧人的配合,他们粗暴地攻击他们的宗教对手,他们把找到的人一个不留地杀死……”

      在拉藏汗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蒙古首领似乎又找回了祖先的血性。此前,颇罗鼐鉴于大势已去,劝说拉藏汗逃出拉萨,去青海的清军控制区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但拉藏汗虽然知道胜利无望,但却拒绝逃走,决心死战到底。

      拉藏汗及一伙忠实的卫兵在布达拉宫坚守了两天。但是,到了第三天,布达拉宫受到更加猛烈的攻击,南门城墙边竖起了梯子,最后敌人终于强攻出一条通路。传教士写道,准噶尔人和当地暴徒冲进布达拉宫,但他们只找到王妃及其幼子——拉藏汗与其属下了达贡扎喜、顿珠色仁两名将军及他的二儿子在追赶者到来之前,从一条通往布达拉宫北面的通路逃脱了。

      据说,如果拉藏汗的马不是因受惊吓而把他掀下马来的话,那么他可能就成功地逃脱了。此时追兵已经将他们包围,拉藏汗等人彻底孤立无援,这位命中注定要失败的汗王于是把心一横,和他的追赶者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激战,史载拉藏汗与随从“各尽平生之力,张弓搭箭,朝远处之敌连连射击,使他们不能近身,向冲到跟前的人,象连珠炮似地一阵砍杀,杀死了一些敌人”。

      终于,拉藏汗受到了最后的致命一击,在受伤临死之前,他砍下了攻击者的一只胳膊。拉藏汗的死讯迅速地传到了先期已经逃脱的顿珠色仁那里,他曾希望迎接拉萨英勇的保卫者凯旋而归。按照耶稣会士充满煽情的记载,顿珠色仁将军不顾一切又杀了回来,他冲到拉藏汗倒下的地方,强忍着悲痛,扑向主人的尸体,用自己的眼泪为他洗伤……

      (后人考证,拉藏汗被杀的地点在今天拉萨市的人民路一带。)

      公元1718年三月十二日,也就是拉藏汗被杀三个月后,他的求援奏疏终于送达了清廷。当读到故人“恳求皇上圣鉴,速发救兵并青海之兵,即来策应”时,康熙无比震惊,他火速下令清军整装待发,但随后传来的消息令皇帝明白,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就这样,统治西藏长达四分之三个世纪的蒙古和硕特汗国随其最后的汗王一起灭亡了,但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拉藏汗的老大康熙皇帝怒了,他决定厉兵秣马以牙还牙,让杀死自己跟班小弟的准噶尔人付出血的代价……

      (待续)

      通宝推:老醋花生,常识主义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1710年代就有第五纵队的说法了吗?得等西班牙内战吧

        “心怀敌意的黄教僧人意识到他们无法与拉藏汗的统治抗衡,他们秘密地与和硕特部传统的敌人准噶尔部蒙古人阴谋策划……许多来自拉萨附近寺院的僧人都悄悄地加入了准噶尔和厄鲁特部的军队,这些军队准备秘密人侵西藏。那些留在拉萨充任第五纵队的僧人与厄鲁特蒙古汗王策妄阿拉布坦之间建立了秘密的联系。”

      • 家园 拉藏汗的士兵是蒙古人为主还是藏人为主?

        他手下的几个主要人物看名字好像是藏人。不知道士兵主体是什么民族。

        • 家园 和硕特汗国的军队主要是藏族人

          文中说过,汗国的蒙古军队主要驻扎在达木也就是现在的当雄县,蒙古人都是汗王从青海带过来的,数量不多,而且很难补充,因为西藏和青海两个和硕特分支后来因为利益分配闹起了矛盾,双方很少来往。

          正因为如此,藏族人在和硕特汗国可以做到相当高的职位,他们不仅掌握宗教权力,绝大多数地方官和军官也都是本地人。本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康济鼐、颇罗鼐就都是藏族人。

    • 家园 【原创】《一、创造奇迹的名将》

      这次率兵进入西藏的准噶尔首领叫策零敦多布,他是准噶尔汗王策妄阿喇布坦的堂弟。为了与另一个同样名叫策零敦多布的准噶尔将军相区别,历史上通常称此人为“大策零”,后者则为“小策零”,他也是大策零的侄子。

      叔侄两策零都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名将,为准噶尔汗国在中俄两大帝国夹缝中顽强生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策零竟然还是一个典型的外战英雄。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年,昔日威震中亚的噶尔丹大汗已经死去,新汗王妄阿喇布坦刚刚即位,强大的哈萨克汗国便宣布不再纳贡,并开始收复被准噶尔占据的牧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策零率军西征并大破哈萨克人,导致后者不久后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对准噶尔造成足够威胁。

      到了公元1716年,大策零又将战刀挥向了北方强邻,率兵攻入俄罗斯建在亚梅什湖(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库隆达草原)的亚梅舍渥要塞,要塞驻军及后续增援部队总计三千俄军几乎被全歼,同时还有数百俄国人被俘。遭遇准噶尔人施加的一系列重大打击,北极熊向中亚的扩张脚步不得不暂时停顿下来,一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又卷土重来。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与中俄这两个正牌帝国不同,所谓“准噶尔汗国”,其实是后世对它的称谓,而且一些研究者认为,也只有在噶尔丹大汗统治时期,该政权才可以叫这个名字,因为噶尔丹确实有着达赖喇嘛所赐的“博硕克图汗”尊号,而在其他时候,该政权准确来讲更应该被称为“准噶尔珲台吉国”。

      一般认为,“珲台吉”这个头衔来源于汉语中的“皇太子”,本意指蒙古可汗的继承人,后来演变为“副王”、“副汗”的意思。在汉语译法中,珲台吉还有其他变形,比如黄台吉、洪太极等,以及,清朝第二个皇帝的名字——著名的皇太极。由此也可以看出,从名分上来讲,“珲台吉”的级别是不如“汗”的,这两者的关系大致相当于阿拉伯或突厥的埃米尔与苏丹。

      除噶尔丹外,准噶尔其他汗王的正式名号一直都是“珲台吉”。此时担任准噶尔珲台吉的正是一代枭雄策妄阿喇布坦,他曾与清朝联手击败了自己的叔叔噶尔丹,使得后者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但康熙很快发现,准噶尔的新汗王并不好对付,他在涉及准噶尔人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寸步不让,根本不可能成为自己唯唯诺诺的奴才。

      皇帝暗中提高了警惕,同时如前文所说,对沾沾自喜的拉藏汗提前发出了警告,可惜并没有得到拉藏汗的足够重视。终于,准噶尔人竟然出现在离拉萨不远的纳木措。

      其实,拉藏汗对这个率兵而来的准噶尔将军也许并不陌生——当时传统,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贵族们常常将子弟派往西藏,拜在各大活佛门下学经,拉藏汗所在的和硕特部和大策零所在的准噶尔部自然也不例外,按照当时正在拉萨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的说法,准噶尔军主帅策零敦多布是“一位勇敢的僧人,曾在西藏寺院中获有学位”,也就是说此人以前在西藏生活过。

      而巧合的是,查阅相关的藏族史料我们发现,拉藏汗和大策零当年所拜的师父正是同一个人,他就是西藏第二大活佛、以博学著称的五世班禅。但两人是否曾同在一起学习,或者在同学时是否有所交往,那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这位大策零的特点,当时正在拉萨传教的一个耶稣会会士后来回忆说,他“傲慢、无畏、好战”,并注意到他“最喜欢的座位就是马鞍。他的床就是盖马的围毯,盾牌、剑、箭及箭袋是他最松软的枕头。”通过这番生动的描述,一个以战争为生命的军人的鲜活形像仿佛已跃然纸上。

      在这个传教士看来,大策零是个堪与亚历山大大帝相媲美的勇士,他把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结论:这两位名将很相似,他们都曾是当世大学者的弟子,因而“战争中伟大的胜利者是那些在文科学校受过教育的人,比如信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人”。

      现在,如同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欧亚大陆一样,策凌敦多布率军从遥远的新疆伊犁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拉萨附近,《清史稿》写道:

      “策妄阿喇布坦遣台吉策凌敦多布等率兵六千,徒步绕戈壁,逾和阗南大雪山,涉险冒瘴,昼伏夜行,赴阿里克,扬言送拉藏汗长子噶尔丹忠夫妇归。”

      后人研究认为,大策零的行军路线大致与今天的新藏公路接近。新藏公路全长2143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沿途翻越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大山五座,冰山达坂十六个,冰河四十四条,全线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公路,也是路段最艰险公路之一。

      但那个时候,新疆和西藏之间连新藏公路都没有,这条路是公元1956年才开始建的,准噶尔军团所经历的艰辛几乎令人难以想象。对于这次奇迹般的远征,柏杨在他的《中国人史纲》中无比钦佩地写道:

      “这是世界上最勇敢、最困难和时间最长的一次闪电突击。从伊犁到拉萨,航空距离一千九百公里,要越过六千米的天山——比阿尔卑斯山还高二千米,绕过五百公里纵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攀登七千米的昆仑山,才能爬上世界屋顶的西藏境内,然后又要在一千二百公里不见人烟的冰天雪谷中秘密行军。

      “大策零这支远征军自公元1717年十月出发,白天潜伏,夜间前进,十个月后,于次年(公元1717年)七月,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西藏首都拉萨。”

      至此,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而西藏史书则透露出另一些信息,拉藏汗其实原本有机会避免最后悲剧的发生。按照这些记载,公元1716年也就是藏历火猴年,准噶尔的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大将策零敦多布率领六千名精锐部队悄悄杀入西藏,尽管沿途多为无人区,但他们进入人烟相对稠密的阿里时,终于被当地人发现了行踪。

      阿里总管康济鼐于是火速向拉藏汗报告此事:“从叶尔羌传递来消息讲,准噶尔的五千军队向阿里方面开来。是敌是友,难予逆料,可否集结阿里的民兵,至边界地区探听虚实?”

      叶尔羌本指察合台汗国后裔在中亚建立的叶尔羌汗国,后来被准噶尔汗国所灭,因其统治中心在现在的新疆喀什,因此叶尔羌也常常被用来代指新疆南部尤其是喀什地区。

      康济鼐随即开始动员阿里的军队备战。由于准噶尔此时毕竟还是友邦兼亲邦,康济鼐不敢擅自对其展开攻击行动,只能焦急地等待着拉萨的指示,但却迟迟没有得到答复。最后,直到准噶尔军从阿里消失,藏军也没有发动进攻,拉藏汗从而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原来,收到康济鼐的消息后,拉藏汗与臣下们开始讨论该怎么办,但因结亲之事成败未定,儿子又在人家手上,所以拉藏汗投鼠忌器疑虑重重,踌躇反复无法决定,只得又把难题抛给神仙,让拉木神汉向护法神大梵天请示如何处理,因而没有做好周密的防御准备,也没有给阿里驻军任何指示。但就在这帮人商议未定之际,准噶尔人已经从阿里突然消失了。

      藏族史书继续写道,与此同时,准噶尔军队却新辟闻所未闻之路,于公元1717年也就是藏历火鸡年孟夏,突然出现在藏北纳木湖。据说,准噶尔人欺骗藏北牧民道,他们是来侍候拉藏汗长子夫妻返藏的,因此牧民们还搭帐篷给他们以饮食招待。

      其实,当时准噶尔人在西藏人心中的印象并不坏。前面说过,准噶尔贵族的子弟有许多都曾在西藏学经并与当地人交往,其中许多人都成为了高级僧侣,策妄阿喇布坦的叔叔噶尔丹就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准噶尔人的汗王,另一方面,他还是黄教的温萨活佛,因为噶尔丹此前曾被认为是温萨三世活佛的转世并得到了达赖和班禅的承认。

      拉藏汗废黜仓央嘉措并自立新达赖后,西藏广大的黄教信徒们对其充满了怨念,只是因为蒙古人武力的威慑,藏族人才不敢有所异动,而准噶尔人此前则恰到好处地宣布承认了仓央嘉措的达赖喇嘛地位并想迎请他去新疆供养,这无疑使得他们在藏族人心中的得分大大提升。

      现在,已经杀到西藏的准噶尔人又打出了自己的王牌,他们突然爆出猛料,高调公开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按照准噶尔人的说法,他们来西藏其实目的相当纯洁,是为了送一个名叫噶桑嘉措的孩子回来,顺便为西藏保守迫害的黄教信徒们推翻拉藏汗的暴虐统治,而噶桑嘉措本人已经和我们一起来啦!

      据说藏族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欢欣雀跃,箪食壶浆以迎准师,热切期盼着噶桑嘉措的出现。那么,这个叫噶桑嘉措的小孩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在西藏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呢?

      一般认为,被废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拉藏汗派人杀死在押解京师的途中。据说,在仓央嘉措的最后时刻,他曾吟诵了下面这首生命的绝唱,随即慨然赴死:

      “求汝云间鹤,借翼一高翔;

      飞行不在远,一度到理塘。”

      后来,藏地僧侣们根据这首绝命诗中的指示,终于在现在四川甘孜州的理塘县找到了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黄教僧俗信徒认为他就是仓央嘉措的真正化身,并不承认拉藏汗王废黜仓央嘉措后自立的达赖喇嘛。

      这个孩子就是噶桑嘉措。据说为防止拉藏汗的迫害,噶桑嘉措从幼年起就随父亲离开家乡理塘开始到处藏来躲去,先后在德格、青海湖等地生活,并得到了德格土司以及与拉藏汗不和的青海和硕特蒙古王爷们的保护。

      尽管为了表示对拉藏汗的坚定支持,康熙皇帝已经应他所请,册封了其新立的一个“六世达赖喇嘛”。但这位在宫廷斗争中早已磨练得如火纯青的英主心里其实一清二楚,他并没有为难噶桑嘉措父子,反而做了两手准备,在继续支持拉藏汗的同时,命人将这对父子悄悄迎到青海西宁附近的塔尔寺加以供养并赏赐颇丰。

      事后证明,皇帝的未雨绸缪之举真是非常英明。因为准噶尔人所宣称的那个已经在自己军中的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此时正在青海清军的团团保护之下——也就是说,大策零对翘首以盼的藏族人撒了个弥天大谎。

      其实,大策零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就在他率军突袭西藏的同时,一支三百人的准噶尔小分队悄悄潜入了青海,他们的目标正是噶桑嘉措,打算悄悄绑架这位小达赖,从而真正达到在藏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突击队却没有料到皇帝派去保护噶桑嘉措的清军竟然如此之多,于是一翻激战之后,准噶尔人损兵折将,不得不被迫撤退。

      尽管得到了绑架失败的消息,但胆大包天的策凌敦多布决定继续准噶尔汗王当初制订的策略,就这样空手套白狼地把游戏玩下去,对此欧洲传教士写道:

      “然而,这一失败成为一个秘密保守下来。根据最初的策略,策妄阿喇布坦已传话给拉萨的黄帽系僧人,真正的转世六世达赖正陪同着这支日渐逼近的军队向拉萨进发……”

      (待续)

      通宝推:晴空一鹤,毘沙门,一介书生,履虎尾,中关村88楼,老顽童,常识主义者,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能告诉下您出的新书书名吗?

      现在正在国内,打算收集齐了。

      • 家园 我在北碚当过6年军人,非常喜欢那里
        • 家园 老乡啊!

          离开那儿已经20朵年了....

          您如果是守卫铁路桥的,坐班车上学时,我一定向您敬过礼.

          不过关我应该比你大一些.那时我活动的地方有施家梁公社,人民路小学,付中,和梦里常回的嘉陵江.

          • 家园 再来一个老乡

            正儿八经北碚人

          • 家园 重庆只去过一次

            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雾气,似乎永远都看不到远方;再就是整个城市好像都建在大山上,因此与北京相比,自行车少的多,因为骑起来确实太不方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