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太祖的神化和非神反证法-更新 -- smallox

共:💬589 🌺7731 🌵3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指出您的言行可能招致法律制裁,可以算威胁?

                法院又不是我开的。

                您愿意承认您所谓的“出门小心”算威胁,倒是挺出乎我的意料。

                • 家园 这是按照您的逻辑阿,我可不承认我威胁了谁。

                  请他出门小心,不要公开污蔑毛,这是威胁他吗?几天前,一个老人在大街上污蔑毛泽东,被韩德强教授打了,韩教授还特地撰文纪念。

                  他出门不该小心点吗?在网上公开污蔑毛泽东,难说不被拥毛者盯上。如果出门再不小心,顺嘴就污蔑毛,吃点苦头也不足为奇。

                  • 家园 del
                  • 家园 您降低了您这波人的档次。
                    • 家园 这拨人的档次本来就不好说

                      从韩副教授的表现来说,也没有必要说他怎么样。就是个大家不冷静所引起的民事纠纷。那位老者也不是太识实务,这种反日游行,要求同存异,你去在小事上面纠纷做什么。而且似乎当时吵架颇激烈,老者也有言语过分的地方。事后这位老人和自己亲人并没有出来在媒体上或者法律上出面对应韩教授。不过鄙人还是认为韩副教授降低了自己这批人的水平:

                      1 中华民族有尊重老人的传统。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自己担负教书育人责任的人,突破了这个道德的底线。毕竟对方反对的死去的毛泽东,韩副教授打的是实实在在活在当世的人,而且是老人。服侍过自己的长辈的人,都知道老人很可能逻辑不清脾气不好不讲道理。所以要和老人争论不和就打,在道德上韩副教授不占什么优势。

                      2 打完人后给对方扣上“汉奸”的帽子。中国并没有汉奸罪,虽然现在毛派自己说,反对毛泽东就是汉奸。但是这个定义和汉奸的本来定义没有关系,而且并不被毛派以外的人认同(就像基督教不信耶稣不信耶稣下地狱不被无神论和其他宗教的信者接受一样)。因为毛泽东是个死了的人物,在这种场合骂毛泽东并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实质的危害。所以用“汉奸”和“打汉奸”给自己的民事行为政治化,并无实在占理之处。

                      所以这件事情上,本人觉得,韩副教授给毛派丢了分。

                      在中国,有名有姓反对毛泽东的多得是,网上媒体上多得是。这些人有没有被打,没有。

                      1 因为这些人不到马路上跟人吵架。

                      2 因为这些人年轻力壮。打起架来谁打过谁还不好说。

                      3 现在小区有保安,住宅有防盗门。街道有摄像头,路人有带摄像头的手机。你要跟踪什么人去打人不留下痕迹还真不容易。上次反日活动中打人砸车的那些人很快就电视上照片曝光。毕竟不是萨苏写的“京城几案”那个时代了。

                    • 家园 根据您的逻辑,当然您的档次高,虽然我不赞成您的逻辑
                  • 家园 del

    • 家园 太祖就是神的爸爸

      太祖就是神的爸爸

      比神还厉害.

      因为他只是人,能做到千年一出,那真是比神还厉害.你不服不行. 小眼界,理解不了. 你就歇了吧. 别jjww

    • 家园 问题是老百姓都知道他不是神,但老百姓把他放在了神的位置

      如果知道,为什么不接受国际援助还要挤牙缝还债呢?西哈努克亲王为什么还在中国过皇帝一样的生活呢?如果为了国际地位,那仍然证明太祖对基层并没有那么关心。

      这个问题都搞不清,然后猜测,你就别在这里表演客观了。

      • 家园 在困难时代,我们是如何对待这个亲王的?

        记得小时候每天新闻就看这个亲王晃来晃去,我们是怎么对待这个亲王的呢?两战一哈忘了么?

        看看绿波廊老板说的人力。为了取悦这个亲王,我们花了多大力气?

        那座“雅致的亭子”就是绿波廊,上海最有故事的饭店。这座青瓦朱栏,飞檐翘角的三层仿明清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原本是豫园的一个楼阁,1924年改作“乐圃阆”茶楼。安东尼奥尼为我们永远留下了绿波廊在1972年6月13日上午的黑白影像。一年以后,西哈努克亲王驾到,并且为绿波廊从茶楼后来升级为酒楼埋下了决定性的伏笔:亲王说了,南京夫子庙的十二道点心大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能不能在豫园也吃到同样的东西?

        政治任务来了。各路大师在荷枪实弹的民兵的现场监制下,联手作出一套十四道(比南京多两道)点心大餐。城隍庙清场三天三夜,亲王的日程也一改再改,其中有一天爽约是因为要陪太太莫尼克公主打网球。当然,结局是大团圆的,亲王吃爽了,领导满意了。

        • 家园 这个帖子有点歪啊

          为了反对而大而化之就没必要了,这种故事听着就悬乎,颇有些轮子时报的风范。你要是当真,恐怕会牵连到主贴。

        • 家园 你这些故事出处在何处,请给出地址。

          故事,有心人都可以编,如果有人有心编希特勒的好事,也一定可以把他打扮成上帝。现在委员长就是这样被打扮成圣人的。

          但故事能是正史吗?正史的东西你不看,非得看故事的东西,那是不是说明其实不是正史出了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选择只愿意看那些故事当中的东西。

          • 家园 既然老兄要详细的证明,来看吧-更新

            回答可爱的中国:佩服老兄的认真。

            搜索google, 108, 208西哈努克,108数据占比超过98%,所有208应是笔误,准确的是108.

            回答下边问题,说了109只,你又说为什么不是100只,108只,110只。108只数字讨巧点,仅此而已。看看绿波廊老板说的人力。为了取悦这个亲王,我们花了多大力气?

            上点年纪的人都还记得每天看到这个包头巾的在新闻联播晃悠吧?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7/31/16440435_0.shtml

            来上海之前,西哈努克亲王在南京夫子庙逛过,在那里吃过一顿饭,尝了十二道点心。南市区饮食公司听说此事后,一定要让亲王吃十四道点心,体现上海城隍庙的水平。一声令下,豫园内的各路精英汇聚一堂,整出一套别具风味的点心,共有十四道:一叶小粽子、桂花拉糕、三丝眉毛酥、鸽蛋圆子、酒酿小圆子等。

            这一政治任务下达后,公司革委会连夜调档案,查三代,苏帮点心泰斗陆苟度和周金华、谢炽川等一批“苗红根正”的高徒被选派操作。肖建平家庭成分好,也被入选。据他回忆,为了确保质量,做点心的芝麻要一粒一粒拣,糯米要一粒一粒捡,瓜仁大小、薄厚要一致。操作现场还有荷枪实弹的民兵“恭候”。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在豫园内的绮藻堂品尝美点,服务员提着竹篮把点心从桂花厅送到豫园门口,再有人接应到厅堂,最后服务员送上桌,旁边始终有人监控。

            肖建平说:“城隍庙为此封了三天三夜,九曲桥边一片寂静。”

            为了让西哈努克亲王吃到地道的鸡鸭血汤,要求一碗血汤中的鸡卵达到“三同”标准,即直径相同、色泽相同、形状相同,这下苦了厨师,他们只得三下南翔,杀了108只鸡才找到如此高标准的鸡卵。谁料西哈努克亲王推迟了来豫园的日期,第二天再杀108只鸡。谁想到这天亲王心血来潮,跟莫尼克公主打网球停不下手,烧好的鸡鸭血汤只得倒掉。第三天2月19日,亲王总算大驾光临,对十四道美点大加赞赏,尤其是鸡鸭血汤,吃了一碗不过瘾,又来了一碗。

            1979年,王光美、廖承志、章含之等一批名人来到豫园,听说西哈努克的故事后,指名要尝尝这十四道美点。后来,在廖承志建议下,豫园商场开了这家绿波廊。

            新闻和下边的能对上,也许你无论如何不愿相信。

            济南网友回忆:

            在当时,本朝没几个朋友,西哈努克算一个,所以来的时候,给足面子,我只记得到济南时,济南火车站当时专门为他开了一个大门,叫迎宾门。全市中学生每人发几尺布票,要求女学生买花布做裙子,男的做白衬衣等统一着装。站满了整个济南大纬二路,欢迎这个家伙。

            博友“铁路退休老高”在“迎宾门”留影。1972年为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济南,车站新建了从站台直通站前广场的出口,当时称迎宾门。

            绿波廊老板回忆:三张菜单揭开一段上海“外交”史

            2003年3月12日下午,老城隍庙内的绿波廊酒楼,总经理肖建平展示了三张菜单:“这是绿波廊上世纪70年代接待西哈努克亲王、80年代接待伊丽莎白二世、90年代接待克林顿总统的三张菜单,在它们的背后,是上海从未披露过的一段历史。”

            屈指数来,从1973年接待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开始,绿波廊酒楼已经先后接待了50多位外国元首级贵宾。今年1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鲁道夫·舒斯特的到来,再次勾起了人们对元首菜单的神秘感,很多人专程赶到绿波廊,指明要吃“克林顿套餐”、“卡斯特罗套餐”,然而,这些所谓的套餐昨天前还不存在,人们只得失望而归。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绿波廊才有机会接待这么多的外国元首,我们有义务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融入到海派食文化中。”肖建平透露,从今天起,人们就可以在绿波廊吃到各种元首套餐,同时领略那一段别有风味的历史。

            闻香留步名酒家,知味停车绿波廊。昨夜是江南最寻常的一个雨夜,绿波廊72岁的老厨师李伯阳坐在红红的炉火边,与一帮年轻的厨师一起,向记者复原了这段尘封的故事……

            辗转五省六市寻找西哈努克菜单

            绿波廊酒楼这座建筑本是明朝一潘姓人家私家花园,解放初是一家名为“绿圃廊”的茶楼,文革期间成为豫园的管理办公室,直到1973年,西哈努克亲王来访,有关部门忽然发现----偌大的一个上海,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放下一张餐桌。

            为了接待西哈努克亲王,豫园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最后,吃饭的桌子还是普通人家的小白饭桌,筷子是寻常的毛竹筷子。

            然而,西哈努克亲王的菜单却是空前绝后的----它汇聚全上海所有知名厨师的智慧,那14道点心几乎就是日后海派点心的起点。因此,西哈努克菜单也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三十多年了,当年接待的师傅很多已经作古,活着的也因年事已高记忆不清。为了尊重历史,绿波廊的搜索人员历时两个月,辗转五省六市,才在一位退休职工家里找到一张泛黄的菜单。”也就是从那时起,豫园开始酝酿恢复酒楼,1979年,“绿波廊餐厅”营业了。

            给克林顿做饭与平时没两样

            民间一直流传:给外国元首做饭,每粒米都是捡过的----意即做得精致到了极点。记者就此向绿波廊的老师傅们求证,得到的回答是:“即使是美国总统,我们还是按一般常规做,君王与庶民没什么两样。”

            今年25岁的茅师傅给克林顿做过点心,他说:“我们已经做出了规矩,现在无论是给谁做点心,我们的操作都一样。最多是选料更考究一点。”除了分工不同,作为一个人,他们所得到的服务都一样,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上海的特征。

            克林顿自己掏钱吃饭

            进入90年代,绿波廊的元首宴悄悄发生了改变:原来的元首宴多半是对方领事馆或者上海市外办埋单,现在却由元首们自己付帐了。

            “克林顿到我们这儿吃的每一块点心都是他当场自己掏钱买的,临别,他的女儿切尔西在门口买了个冰淇淋,也撒娇让老爸付的帐。”老师傅们清楚地记得,克林顿原来只打算吃20分钟的,日程也只安排了20分钟,最后却吃了1个多小时。

            “这是因为他们来绿波廊多半是私人活动,没有官员陪同,比较随意。”如果说“公家”埋单的国宴体现的是一个元首代表国家的威仪,绿波廊的点心却更能体现他们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从今天起,人们就可以在绿波廊吃到各种元首套餐,同时领略那一段别有风味的历史元首菜单之最

            最多点心的宴席

            还是西哈努克亲王。一桌宴席一般是12道菜点,1973年2月19日西哈努克亲王在城隍庙却吃了14道点心----原来,当时的上海市领导事先就探听好了消息,西哈努克亲王已经在南京夫子庙吃过12道点心,上海务必不能雷同,且要在数量上超过他们。

            然而,量多了又不能吃不下----那样不太掉上海师傅的价了吗?结果,点心师傅灵机一动,14道点心只只小巧玲珑,一口一只。就此,海派特色的“微型点心”出笼了。

            • 家园 关于这个故事

              我搜索到了另外一个版本

              http://wenku.baidu.com/view/1c2f7e2c3169a4517723a372.html

              变成了208只鸡一次。

              这种故事也就是豫园的导游拿来骗骗游客,听听就算了,拿来当史料讨论恐怕太有失严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