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原创】强悍的俄海岸警卫队执法舰 -- 潮起潮落

共:💬147 🌺109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第一枪口实很重要的

          从卢沟桥到南北朝鲜,为了这个到现在还在争呢。谁打第一枪,肯定就是和平破坏者,然后就是舆论公敌。

          不过我们说过不打第一枪,没有说过不打第一炮嘛,也没说过不打第二枪嘛。

          • 家园 看过一个关于第一枪的回忆

            没考证过,也许真实度上会有些问题。这个事例真就是对“魔怔”一词的最好注解,当然我个人对这样的魔怔是支持的,舆论宣传配合一下,总有人信的。

            这个段子是关于西藏平叛的,说藏军在拉萨集结了几千人,准备于某时向解放军进攻。这样的情报自然有共谍会报告谭政委(共谍无孔不入嘛,有藏族的共谍貌似也是很正常的),于是解放军同样开始集结并隐蔽接敌。问题是解放军都已经进入阵地了,藏军还不发动,因为他们要吃饭,饭后再进攻,现在正煮饭呢。不打第一枪属于“天条”,没人敢违反。不过眼睁睁的看着藏军慢悠悠的煮饭、吃饭、刷锅洗碗后再来杀自己,也没人能受得了。关键时刻就有勇敢者准备当烈士,不携带武器且大摇大摆的向藏军营地走去,试图引藏军开枪,不过烈士没当成,一直走到正在烧开水的行军锅前,愣是没人理睬他。勇士抓耳捞腮一番后憋出一计,大吼一声吸引了一些注意力,然后飞起一脚踢翻了装满开水的锅,接着撒丫子就往回跑。藏军大怒,大家正饿着肚子呢,你居然敢踹饭锅,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第一枪顺利打响,后面自然就没啥了,几个小时后,拉萨的战斗就全部结束。

            • 家园 要说开枪,叛匪等于早就开过了,

              已经杀了好几个人,不过都是站在中央这边的藏人。

                当时一号张国华在北京,谭是二号,从人数对比PLA绝对劣势,援军正在途中。中央要求谭冠三忍住等援军到,谭说忍不住了。叛军也太不经打,还没打达赖就跑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从另一角度说,如果援军到了再动手,跑出国的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 家园 有意思。

              不过,文锋在《1959年,谭冠三西藏拉萨平叛始末》(原载于2009年11月《湘潮》)中是这样写的:

              谭冠三、邓少东指示:要封锁拉萨渡口,叛乱分子只准进不准出。尔后决定由一五九团副团长吴晨率一个连当晚就进驻拉萨河然巴渡口附近的牛尾山。

              当天深夜12点,吴晨率三营七连向牛尾山进发。谭冠三、邓少东、军区副政委詹化雨等人则一直在地下作战室静静地等候消息。

                3点40分,突然河对岸传来枪声,在宁静的深夜,枪声特别清脆,整个拉萨市都听得很清楚。邓少东从椅子上一下弹起来,冲到电话机旁抓起电话,吴晨报告说:“叛匪向我们开枪了。”

                “谁开的第一枪?”话筒里传来邓少东急促的声音。

                “叛匪。”吴晨肯定地说。谭冠三接过电话,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这个问题很重要,我马上要向中央报告,是谁打的第一枪,是怎么打的。你马上去调查,弄清情况,赶紧向我报告。”

                到了山顶,三排长向吴晨报告:他们正向山顶摸索前进,离敌人十几公尺时,叛匪朝他们大声吼,三排长听不懂,也没有理会,继续前进。这时叛匪就朝他们开枪了

                吴晨立即向谭冠三汇报,并报告说:牛尾山已被占领,整个渡口也被我军控制。

                就在牛尾山打响一两分钟内,盘踞在拉萨市区内的叛乱武装,几乎是同时向被围困的我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发起全面进攻,枪炮声响彻云霄。

                谭冠三立即将有关情况向中央、中央军委报告。中央立即将此情况电转还在湖北视察的毛泽东。

                毛泽东指示中央军委要求西藏军区把叛乱武装死死吸在拉萨,等待增援部队进藏时对其进行合围,将西藏上层叛乱集团干净、全部、彻底歼灭于拉萨。

              值得注意的是:“三排长听不懂,也没有理会,继续前进。”

              原邮电部干部王起秀的《亲历1959年西藏平叛》也证实了此说,不过将遭遇叛匪第一枪的部队记为解放军一五九团九连:

              1959年3月19日下午,民兵团部从工委大院内发出命令:据可靠情报,今夜叛乱分子要动武,各单位民兵不要脱衣睡觉,要百倍提高警惕,准备战斗,坚决进行自卫。晚饭后我们对全体职工作了战前动员,将这道命令迅速传达到每一个民兵。

                3月20日凌晨3时40分,拉萨武装叛乱的枪声打响了。步枪、机枪和炮声雨点般地响起来,道道弹光划破了黑暗的天空,拉萨变成了战场,叛匪们用不义的炮声亵渎了这个佛教圣地。

              这天凌晨3时多,解放军一五九团九连前往拉萨河南岸牛尾山执勤时,与叛匪遭遇。敌人先向该连猛烈射击。罗布林卡的叛乱武装向一五五团团部驻地射击。布达拉宫的叛匪在侧翼的阵地上向军区司令部开炮,炮弹打在军区大院内,炸毁了司令部作战处和军区大礼堂的一角。叛匪在拉萨西郊同时向我青拉汽车运输站进攻。

              同时,该文也佐证了当时对藏军的图谋,TG确有情报。

              • 家园 送花成功。

                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印象中好像是从一本叫《报告文学》的杂志上看来的

                时间大约是90年代初,挺久了,文章很长,介绍了很多入藏部队的情况,从18军入藏一直说到80年代的中印边境对峙,我也不清楚确切的真实度,不过往那本杂志上登的应该都算文学作品的范畴,姑且就算是一个段子吧。我的一个前同事是援藏子弟,80、90年代在西藏和青海住了十年,我向他求证过文章中记载的边境对峙的事,他确认有其事,只是同事所言的事件“导火索”和文章记载大相径庭,同事说是藏族群众的牲畜在说不清谁有效控制的灰色地带让印度兵给突突了,矛盾就此升级,他所在的地区当时都筑街垒了。

    • 家园 撞击是俄军标准战术动作

      俄军撞击战由来已久,中国抗日战争武汉空战期间,苏联志愿空军的伊-16战斗机在弹药耗尽后,采用主动撞击的方式,用螺旋桨削掉了日军战机机翼,成功将其“击落”,随后奇迹般地安全返航并成功迫降。在后来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初期完全被动挨打的苏联空军飞行员们,在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牺牲精神的支持下大量使用了撞击战,予以德军极大的精神震撼和物质损失、人员伤亡,但是带有蛮干色彩的苏联空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该战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后期逐渐发展成熟,改变了过去以“击毁、击落”对方为目的的攻击模式,而改为以“击伤、逼降·”为目的,以安全为前提。在冷战期间,因为这种方式既表达强硬信号又没有开火,是一种“冷警告”,故而被各国边防军大量应用并走出空军发展成陆海空通用,以苏(俄)军运用最为熟练,发展出了完整的战术技术理论,作为陆海空三军、内务边防部队常备战术写入作战条令,苏(俄)军对该战术定义为:“在确保我方装备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主动撞击的方式对逼近我方控制区的不明方进行警告攻击,逼迫其远离我方控制区或将其俘获。”,其代表作:“巴伦支海空中撞击”和“黑海舰艇撞击”。

      苏(俄)军是撞击战术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最炉火纯青的运用者,它体现的不仅是技术装备,更体现着战斗精神、意志和决心。在苏军和内务部队边防军的作战条令中,撞击战是一种常用的技战术,也是平时训练的一个科目,严格的训练提高了撞击的技术水平。最为经典的这两次撞击,前者以苏军飞行员凶猛的性格、高超的技艺和苏-27战斗机神话般的性能闻名。而后者,则以霸气十足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信号和坚决、凶猛,抱有必死决心的撞击闻名。在这两次撞击中,都是针对对方的弱处,与之对垒的西方军队,即使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样是魂飞魄散、狼狈而退。

      撞击战例1:

      1973年11月28日,一架美军侦察机(有说是T-38,个人表示怀疑)侵入苏联领空,苏联巴库防空区紧急起飞一架米格-21战斗机拦截。战斗机起飞19分钟后,巴库指挥所将指挥权交给前线机场地面引导员乔尔内大尉。米格-21飞行员叶利谢耶夫发现敌机后,果断发射了两枚空空导弹,但都被T-38机动规避了。

      “我是140,两枚导弹全部脱靶,请指示”,眼看敌机就要逃离苏联领空,叶利谢耶夫紧急呼叫地面指挥。

      乔尔内大尉毅然指令叶利谢耶夫:“撞击敌机!”

      “140明白!”这是米格21最后的回答。

      战斗结果是T-38被撞毁,米格-21同归于尽。苏联政府授予叶利谢耶夫“苏联英雄”称号,他所在的982歼击机团每天点名时,第一个点到的是英雄的名字。

      而这次对撞是喷气式飞机史上的第一次空中对撞

      撞击战例2:

      在与战例1同一天的1973年11月28日,一架涂有伊朗标志的“鬼怪”RF-4E战斗机侵入苏联领空,苏联飞行员埃里舍夫上尉驾驶米格-21战斗机升空拦截。发射两枚空空导弹,均被鬼怪规避失的,战位没有进行火炮攻击的条件,埃里舍夫果断对鬼怪进行了撞击,将其“击落”。

      刚夸了П-120,这米格-21空空导弹够丢人的。

      撞击战例3:

      1981年7月,一架美军CL-44型飞机侵入苏联外高加索领空,苏军库利亚平大尉驾机升空拦截 ,对入侵敌机进行了果断坚决的撞击。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对撞的前一刻,库利亚平大尉成功跳伞,而美机化作一团火球。同时,在地面“观战”的苏联陆军出动部队,使跳伞的英雄安全获救。

      撞击战例4:

      在苏联解体3个月后,1992年2月11日,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巴吞鲁日”(SSN-689)号,在俄罗斯科拉半岛军港入口处跟踪到俄北方舰队的核潜艇K-276号。察觉到美国核潜艇的动作后(K-276的声纳兵应该立功。俄军的声呐和情报资料不错),K-276立即转向,向“巴吞鲁日”号迎头撞去,尽管“巴吞鲁日”号做出了闪避动作,但其艇身还是被K-276的指挥台围壳直接撞中(如果在一个深度应该更好看一些),撞击的结果是——“巴吞鲁日”号不得不在3年后退役,成为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潜艇。K-276号艇,尽管指挥台围壳全毁,但耐压壳体却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害,在修复后重返北方舰队。

      通宝推:SleepingBeauty,每周虎,迷途笨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Baton Rouge

        应该翻译成“红色指挥棒”,呵呵。用的是法文。

      • 家园 德国二战后期也组织过专门进行空中撞击的飞行部队

        在成因和概念上和日本的特攻队如出一辙,不过也有两点不同:一个是撞击目标是轰炸机。另一个是必须自愿加入。所以规模和影响力不如日本特攻队。

      • 家园 好像二战时期美德也都开发过专门的撞击飞机吧
      • 家园 这么看,当年的南海撞机事件对美国来说就是毛毛雨
      • 家园 是,我觉得根子上也与老毛子的民族气质、文化有关

        动作粗糙、刚猛、毫不在乎、猛冲猛打好像是老毛子的特点,美国人似乎也这样。比如看纪录片,就属这俩国家的汽车、坦克、飞机、军舰开的猛,气势夺人。

        那话咋说的?剽悍的民族,无需解释:)

        一比,就觉得其它国家坦克、飞机、军舰之类开的小心翼翼的样子。

        呵呵

        • 家园 我也有这个感觉

          从沙俄军队到红军再到现在的俄军,战争中军官的伤亡比例一直都比较高,强调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这样的军官训出来的兵可想而知。用政治性、意识形态不好解释,用民族气质、文化比较好解释。不过有一点也要承认,红军是世界一流的军队,沙俄军队不是

        • 家园 俄国人对任何人都开枪

          最近深深感到中国人实在是活的憋屈,到那里都被欺负。不像老毛子大国风度,见谁都开枪。也不像绿教暴徒人生反正搏一回,就是比你没下限。总是受气。还是受夹板气。就冲这个,也得顶帝国派一下,实在是不堪忍受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