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求医记(一)去哪儿看病 -- 芷蘅

共:💬365 🌺2719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就是人的等级闹的。

        北美社会明里没有什么歧视,其实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

        医生们为了保证他们这个群体都是人上人,过上奢侈的生活,避免赤脚医生,江湖郎中的出现,人为的抬高进入的门槛。而且一旦入门,就被灌输这种高收入,人上人,享受奢华生活的观念。

        我有个朋友的小孩考入了医学院。出去旅游要住5星级酒店,还没工作呢,买车就在宝马之类里选。因为他们的老师说了,这点钱你们将来很容易就挣到了,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

      • 家园 我觉得透明度其实可以是一个突破点

        医生的限量供应是一个因素,从医学院招生的数量,到上学、实习、拿照所需要的金钱投入、智力投入以至体力投入的需要,都从明里暗里把供应量限制住了。同时,由于医生这个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富裕,又形成了一个相当有势力的政治集团,改变现行体制非常困难。

        在不改变现行体制的前提下,从求医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可能的突破口是透明度,或者用个文一点的词,就是信息不对称。

        你如果有长期的医疗需求,你屡败屡战以后,就有可能找到个合适、或者起码能凑和的医生。同时,你成为一个医生的长期现金流以后,好多事情就灵活多了。

        但象我们这种身体基本健康、偶尔去看一下医生的,就很困难了。除非运气好,或者自己撞上了一个、或者朋友介绍了一个,否则只好听天由命。同时,我觉得另外一个因素是个普遍因素,完全从美国教育培训体制出来的,除了0.01%的天才和赌徒外,剩下的人就是各式各样的流水线工人,要拧的螺丝要是挪了一厘米,立马就懵。

        理论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是把每个医生的信息集中在一起,而且能有一些确实可行的标准和手段来让患者进行简便的、有意义的挑选。比如说把一个地区内所有医生的时间表放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另一个就是把能够标准化的服务尽可能标准化。前面老铁说Kaiser Perm,甚至现在的Urgent Care,我觉得是往这个方向上走的,把服务标准化、大白菜化了,或者赤脚医生化、公社卫生院化了。我们这些买大白菜的也能得到基本满意的服务了。但这么一搞,原来卖燕窝的那些人就赚不到钱了。

    • 家园 【原创】求医记(四)开单子的女医生

      周一到了,我起了个大早,子去。这个拍片的地方在医院附近,整个楼里有拍X光的,照B超的,验血的等等检查类的服务。附近医生需要病人做检查,一般都会送到这里来。有些项目是要预约时间的,有些则可以直接去,象我这次怕X光。

      我认为它是隶属医院的,但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但不管怎样,样样跟着医院来,比如说停车收费。在我们这儿小地方,很少有停车收费的,前年中心广场开始停产收费,引起一众人的签名反对。但是去医院停车则是一定要交费的,算做用于医院建设。每次看到医院的动土,都是在修停车场,立体的,针对不同人的,反正我每次都要兜几圈才能找到该停的地方。还有就是看专科医生停车要收费,有的专科医生会给你个30分钟的停车票,但通常他/她会留你一个多小时。

      因为来得早,没有等待,很快,不要5分钟,片子就拍好了。检查结果会当天传到医生那儿,如果骨头有问题,诊所会打电话来;如果没问题,就自个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吧。下午时,接到诊所的电话。“片子出来了,有小的骨裂。能不能今晚到诊所来一下。”“晚上有事,去不成。”“这样吧,你明天早上来。”

      接到这个电话,我还是有些小小的高兴的,诊所叫我去,就是要给我治疗了。否则我鼻子歪着,还说我没事,我找谁喊冤去。我兴奋的跟同事说:“明天上午我不来上班了,下午来我的鼻子就正过来了。”而事实证明,我做了个错误的选择。

      第二天,我起了了大早,去诊所排队看医生,又是一屋子的人,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又碰上了那个开单子的女医生。我最讨厌这个女医生了,从来没有检查,没有问询。在她手下过过几次,基本就是看看病历,上面已经记录了护士的问询情况,然后在一堆纸里找出个单子,唰唰唰大笔一挥,“去做个检查,有问题就吃药,没问题就回家呆着。”连个开口搭讪的机会都没有。这次,又落到她手上。

      她进门后,看着我的检查报告说:“你的鼻端有小的骨裂,我和其他医生讨论过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回去注意不要再碰到它,疼的话就吃止痛药。”

      眼看要被打发走了,我赶紧说:我说,"你看,我的鼻子歪着,怎么办?"女医生说:"你的鼻子本来就歪的,和这次没关系。"#¥%……%& 我是不是该拿出以前的照片给医生证明不是歪的。

      我又解释"是我儿子从侧面撞过来撞歪的。"女医生说:"片子显示,骨裂是在鼻端,是从下面撞的,和上面没关系。"#&%……¥% 和着我被撞了哪儿,要片子说了算。我鼻梁上一侧还有瘀紫呢,是本来就有的?从侧面撞就不能把骨端撞裂吗?

      “那我的鼻子歪着怎么办?”

      “你去看家庭医生吧。”

      这个女医生果然没让我失望,让我对她的讨厌又加深了一层。现在想想,我应该前一天晚上去,那天是我第一次看的那个医生当值,他看上去似乎更有经验一些。

      就这样看了三次医生,进了次医院拍片子,什么问题都没解决,白花花的银子就是这么流进医生口袋的。

    • 家园 如何避免被医院害死

      在美国,医院的并发症率居高不下,但基本上所有的医院都在逃避责任,连那些公众信任、被奉为顶尖之列的医疗机构也是这样。公布相关数据的医院更是凤毛麟角,这叫患者如何选择一处放心的地方就诊?在我职业生涯的一些非正式场合中,我曾询问过一些病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到我当时工作的医院就诊(我曾就职于乔治城大学医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Hospital)、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华盛顿综合医院(D.C. General Hospital)、哈佛医学院和其他一些医疗机构)。他们的回答有:“因为这里离家近。”“在我父亲弥留之际,是你们接手处理的。”“你们医院连直升飞机都有,肯定是家好医院。”诸如此类。说来你们可能不信,但的确有很多患者告诉我,他们选择某家医院的主要原因居然是因为那儿停车方便。

      推荐你看一下这篇:如何避免被医院害死链接出处

    • 家园 我现在还是不习惯私人诊所

      好在加州有个KAISER,比较符合我到习惯,平时找医生检查也好,急症也好,都基本符合自己到常识。

      说到急诊,的确是很多时候我们着急,他们不急。也许是急诊的地方见多了各种严重病号,骨折什么到,他们都不太当很大一回事。

    • 家园 这几年已经看了好些吐槽美国医疗“内幕”的文章

      微博上还有见过老外在中国看病后,大叹高效又省钱的

      就怕货比货哈

      • 家园 老外在国内享受都是超国民待遇,他们当然说好了,俺认识的老

        老外在国内享受都是超国民待遇,他们当然说好了,没办法,国

        内对老外就是高看一眼,前两年还没有高铁的时候,有一次俺在北京去送一个老外去外地,她买的是硬卧车票,按道理是不能进软座候车室,只有软卧才能的。俺还没说什么,检票员就主动示意让我们进软座候车室了。搞得我受宠若惊,在北京坐过多少次火车,从没人对俺这么好过。

        • 家园 这是个例,铁路员工大概也是按惯例处理,不是高看老外。

          我大约1990年代在北京站有一次碰到一对荷兰来的夫妇,他们退休后环游世界,离开北京和我是一趟车。

          他们和我以及一大堆的普通群众一起挤在候车室里,我看到他们是软卧的票,可是已经来不及换地方了,就这么挤着进了站。

          早年可能有规定外国人要买软卧的票,所以铁路的员工会引到软卧候车室。最近好多年我都没怎么出门了,所以现在的情况不太了解。

          超国民待遇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 家园 我已经忍了好久了,

        这次是借这个机会把这几年的积攒的"槽"好好吐一吐。

        • 家园 这个真应该让国内广大淫民看看啊

          这个真应该让国内广大淫民看看啊,看看欧美同行,再看看我们,眼里都是泪啊。每天提心吊胆,一不小心就被病人告了,被病人砍了,真是奇葩啊。

    • 家园 【原创】求医记(三)诊所里能治吗

      我心里有点怕去看医生,怕动刀,但看着自己的鼻子总是不舒服。鼻梁处,一侧凹陷,一侧突出,而且一直有淤紫。于是,在河里请教河友。河友们给我的消息是极其振奋的:

      -- 拿起一个汤勺一翘就好了。就这么简单。大概鼻子里面是软骨,不费什么劲也不需要整容。 --- Fuhrer

      -- 如果没有骨头的问题,那么五官科的医生是会帮你矫正的。 --- 花大熊

      -- 他麻溜地找个医生就掰直了。--- 算法man

      -- 医生开始往我鼻腔里使劲儿塞纱布,算是复位治疗了。疗效很好,再没有复诊。--- Uphere

      这些就是我期望的啊,不要费劲,只要在门诊上,一别,就正过来了。抱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周五下班后,我又去了诊所,准备把鼻子正一下,周末休息休息,周一就可以直着鼻子上班了。

      这次去诊所,没敢太晚,到那里时,满满一屋的人。挂了号,开始等,渐渐的熟悉的面孔都消失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有护士把我领进了单间。照例的询问,然后等着医生来。我边玩手机游戏边等,马上通关时,医生进来了。医生进来时抱着一堆纸,看了眼我的病历,从一堆纸里找出个本子,唰唰唰,开了张单子给我:“去拍个片子吧。在某某地方,周一开门,早八点到晚八点。”等了这么久,我总要说句话吧。“您看我的鼻子这儿……”话没说完,被医生果断的打断了:“我现在什么也看不出来,先拍个片子再说吧。”好吧,我只好乖乖得走了,周一直着鼻子上班的愿望落空了。

      回家后,被LD数落了一通。“告诉你,不要去这个地方看,你就不能去XXX诊所吗?那儿可以直接拍片子。”那个地方不是离家太远,不方便嘛。我选择到这个诊所看医生,是因为离家近,还有就是相信医生的专业水准。但凭心而论,这个诊所的医生,水平真不怎么样。上次我儿子,发了三天高烧,去那儿看,说:“没事,回家休息,温度太高就吃退烧药。”结果一个星期高烧都没退,遇上了法定假日,只能去医院看医生,等了4个多小时,诊断,已经转肺炎了。儿子肺炎好之后,我又咳上了,去那儿看医生,给开了种1刀多的抗生素,吃了也不好,只好再找家庭医生看。拖拖拉拉的,两个多月咳嗽才好。

      前面我说过,看病不需要掏钱,但药费要自己掏。看我说1刀的药,是不是觉得很便宜啊。注意,这是处方药,处方药一定要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到,而且,要额外付配药费。一般的药房,配药费要10刀左右,并且一种药付一笔。假如说医生给你开了三种药,你就要付3笔,30刀多的配药费。而一般的退烧药,止疼药不是处方药,可以随时在药店买到,不需要另付配药费。价钱嘛,就不是这么亲民了,普通的一小瓶,15刀以上吧。

      当然,有了正式工作的人,多数不必为药费发愁。因为,一般单位的福利会有医疗保险,这个保险会替你负担处方药药费的。所以,当医生知道你有保险的时候,也会给开些昂贵的药的。象我那个1刀多的抗生素没治好的咳嗽,去看家庭医生,拿药就花了大约150刀,还好有保险可以报销。最让我心疼的是有次儿子生病,发烧咳嗽,就在我的保险生效前一周,药费花掉约450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