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一桩桃色事件看早期哈里发国 -- 赫克托尔

共:💬55 🌺28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主,我一直对穆罕莫德圣人之前的阿拉伯社会、历史、宗教

            政治感兴趣

            能否写写

            还有就是伊斯兰教的发源

            我一直很奇怪

            穆罕默德这样一字不识的人,如何口述古兰经

            如何发扬一个宗教呢

            至于天启,这个仁者见仁吧……

            西亚地区自古就宗教氛围浓厚

            穆罕默德和之前的宗教是否有传承?

            • 家园 很多民族的史诗都是先由吟游诗人传唱

              然后再有正式文字版本的,古兰经的长度比起这些史诗短的多,又有犹太教圣经的蓝本,默罕默德进行改编后加以记忆还是有可能的。

            • 家园 穆圣之前的阿拉伯历史,叫蒙昧时代

              关于蒙昧时代的历史,可以看《阿拉伯通史》,唯一能拿出手的是帕尔米拉帝国的芝诺比娅女皇,芝诺比娅及其老公称雄东地中海约20年。《阿拉伯通史》漏掉了一个阿拉伯人,他叫菲利普,也叫阿拉伯人菲利普(Philip the Arab, 204--249),做了 5 年罗马皇帝,很可能是个基督徒,他最著名的事是赶上了罗马建城 1000 年,为此操办了盛大庆典。2年后,他被推翻杀死,结束了短暂的皇帝生涯。叙利亚发行了有他半身像的钞票,见下图: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Philipnote.jpg

              穆圣虽然不识字,却有弟子为他抄录。首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是个有些鲁莽的壮汉,早年反对穆圣及其宗教,某天他跑去找穆圣砸场子,看到棕榈叶上抄录的《古兰经》,随手拿起来看了看,立即被吸引,成了穆斯林。穆圣和阿布伯克尔的关系,很像孔子和子路。

              阿拉伯人特别喜欢写诗,许多阿拉伯史学家和文人说,世界上三样东西最厉害:希腊人(东罗)人的头脑,阿拉伯人的舌头,中国人的手。即使在蒙昧时代,阿拉伯人也不缺诗人,《古兰经》我没看全,不说内容如何,仅仅从马坚的中译本就能看出,《古兰经》是韵文,读起来很有节奏、容易背诵、易于流传,这应该是阿拉伯人诗歌传统造成的。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关系很密切,也许阿拉伯人是世界上与犹太人血缘最近的民族,《古兰经》中有很多《圣经》中的内容,但也有不同,比如《圣经》说,亚伯拉罕将嫡子、次子以撒(Issac)送上献给上帝的祭坛;《古兰经》说上祭坛的是长子伊斯玛仪,就是《圣经》中的以实玛利。两本书的差异,实际上是对以撒/伊斯哈格、以实玛利/伊斯玛仪两兄弟的定位不同,犹太人是前者的后代,阿拉伯人是后者的后代。

              阿拉伯文化从古老的犹太文化汲取了很多营养,穆圣早年经商,去过叙利亚,来到大马士革城外,见多识广,远远强于麦加的土财主们。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受犹太教、基督教影响很大,什叶派则又受到祆教的影响,总之伊斯兰思想不是凭空来的,尤其历史传承。至于更深的教义分析,不是我能做到的,事实上我对任何宗教的教义都没兴趣,不想研究。

              • 家园 还有个赛伯邑国(示巴女王的国家)呢

                也门那块如果不是马里卜水坝崩坏,也许伊斯兰教没那么容易崛起呢。所谓阿拉伯人的蒙昧时代不如说是贝都因人的蒙昧时代。伊斯兰教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就把之前的阿拉伯人说得无比蒙昧似的,但阿拉伯民族并不等同于那帮贝都因人

                • 家园 赛伯邑太冷门了,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穆圣之前,那能出手的阿拉伯人,我盘算一下,也就是芝诺比亚女皇和阿拉伯人飞利浦了,他俩是正牌罗马皇帝。赛伯邑影响不超过南也门,充其量是个地区性土霸王。

              • 家园 王子啊,砸场子的那个好像是欧麦尔啊

                阿布伯克尔好像是是归信伊斯兰最早的三个男人之一,那时候还没场子可砸吧。(最早归信伊斯兰的女人确定是赫蒂彻,穆圣的正妻;男人是三选一:宰德-穆圣的奴隶、阿里-穆圣的养子,当时是未成年人、阿布伯克尔-是自由人)

              • 家园 非常感谢

                您能回复。

    • 家园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