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住在香港的所见所闻 -- mela

共:💬764 🌺2871 🌵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气预报内地也很详细的

        前段时间那个超强台风,也是一天10几条短信各种提醒。。一般都是市府应急办干这活。

    • 家园 大家别忙着讨论问题,也给我说说我写的题材大夥喜欢看不?
      • 家园 建议可以写的再细一点

        比如第六章 吃,这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部分。

        比如,可以从楼主你自己,及家人一天的早餐开始说起。吃的是什么;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多少钱;上班时怎么吃,周末怎么吃。

        到了中午,午饭怎么解决;公司有没有饭堂;大师傅手艺怎样,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

        晚饭,在家自己做时,常吃什么;菜场远不远,价格平不平,品质好不好;遇到刮台风买菜难不难。

        在外面吃,快餐是怎样的,点菜又是怎样的;心水哪家餐馆哪道菜,哪家餐馆质次价高……

        现在到香港旅游的朋友很多,楼主也可以为众多吃货做个指引嘛

        一点愚见

    • 家园 我再来问个不合时宜的问题,楼主勿怪啊

      今天刚看了纪录片,《较量无声》,国防大学拍的,内容是讲中美双方的战略较量,其中下半部主要介绍了美国对华和平演变的具体策略。

      里面很多干货,堪称五毛的打脸神器。这里顺便向河友推荐一下。

      我想问的是

      纪录片里显示,美英两国在香港的领事馆的人数都多达四五百人,是半公开的情报和对华演变机构。而发生在香港的诸多反gcd(姑且称为反gcd吧)游行和示威,里面都有这两个机构的影子。

      请教楼主,对这事怎么看的?你平常接触过这些吗?对楼主的影响大吗?

      • 家园 东方的卡萨布兰卡

        回归前香港是英国的地头,地理上紧挨着中国,英国政府怎会放过这个地利,MI6 在远东的基地就在香港,当然也会给老米表兄大开方便之门。

        回归后,英国早布下的天罗地网大派用场 外链出处,老米更放开手脚大干特干 ,CIA 远东地区谍报站就设在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内 外链出处

        现在大吵大闹要搞的占中运动,没有米爹撑腰哪来的底气?

      • 家园 你问我的话是不信的

        固然每个国家都在港设有情报机关(因为历史原因以及地区优势,如自由出入境)

        用来收集各地的情报

        回归前有你说的情况也说不定,现在还有没有真的不知道。

        现在的游行多半是民间自发,那些和外国甚么甚么的,初时写得的确煞有介事,但你看真点便好像某人和外国朋友吃饭,就写成那样,又有人喜欢这笔风,结果不断写,写成狼来了,大家都不信了。有些传媒只见那个是新闻主角,便说那人,拿出的证据又好像娱乐杂志那样虚无,看完感觉浪费生命。

        至于真的有没有,我都不知道(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 家园 乱说几句,

      如果有唐突的地方,希望楼主勿怪。

      我觉得香港,或者直说香港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格局太小。无论从时间上来说,还是从空间上来说,香港实在不是个很大的地方,现实条件摆在那里,所以,香港之所以是今天的香港,香港人之所以是今天的香港人,是必然的结果。

      英国殖民香港后,必然要对香港人进行思想上的灌输、改造,淡化港人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虽然不能说从文化上断奶,至少也是从历史观念上断奶了。从楼主对自己祖国方方面面知识的缺乏可见一斑。

      从空间上来说,几百万人拥挤在一个弹丸之地,出国或到大陆旅游、工作、求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天天所见所闻无非是东家长西家短;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机遇又使经济较大陆发达,所以有点优越感是在是不足为奇。

      回归前,香港是我国对外交往中一个特殊窗口,回归后这种特殊性已经不复存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也即将不复存在,却还是抱着原来的优越感不放。用夜郎自大、刻舟求剑两个词来形容,是在不为过。

      建议楼主还是多到内地走走。见识一下中国之大,方方面面之复杂,真不是香港某些媒体所能客观全面描述的。

    • 家园 第七章 交通

      应河友要求,谈些日常的东西吧,自我检讨一下,之前纯粹是写简介,有点像教科书的味道,大家觉得闷是正常的。现在先简介基本状况,再说一点个经历和感受,试试效果会不会较好,你们的回应是对我的鼓励,千万不要吝啬啊

      香港地少人太多,造就公共交通非常发达,97年更发展出八达通这种奇怪的东西,把卡放上机上一拍,甚么交通公具都可以用了,省却了带辅币乘车的情况。现在八达通更彷似信用卡,吃喝玩乐基本全包了,这和当初货币电子化的理论差不多。部份朋友戏谑八达通乃儿童版信用卡,因为小朋友都是拿去吃去乘车,其实真和信用卡差不多,至于买玩具,八达通暂未有这种功能,家长亦乐得卡上没有这种功能。

      政府的政策是以地下铁路为主,新市镇差不多全是围绕新的铁路站而建成,所以一开始铁路便有客源,巴士和小巴负责支援铁路的不足,另外港岛还有电车。

      地下铁路十分方便,班次很密,我要上街多半用他,时间好掌握,繁忙时间可以达到30秒一班,我都不知他怎样做到,真恐怖的效率。有些时间巴士会比地铁快,比如夜深或交通畅顺的时候,如何选择用不同的交通公具,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是每个港人必修的课。所以有机会来港,不懂交通路线的话可以问路,大多会愿意答你,政府亦有apps方便市民查找交通状况和交通路线,算得上利民政策。

      小巴的话分红绿两色,红色是非固定路线,绿色相反。两者都没有固定的车站(终站除外),来港的朋友除非有本地朋友带,否则不建议。车的速度很快,一些需要45分钟的路程,它可以15分钟内给你赶上,如果家住的地方和小巴中途站很近的话,大多会选择乘小巴,多出来的时间够洗澡上网睡觉了。多睡半小时也比睡少半小时好。

      有空的话我会和朋友乘船穿梭维港两岸,小轮因有铁路竞争,近年业务萎缩。但优点是便宜,以及能够观看两岸风光,便宜的价格和优美的景色,不论是为了钱袋或是景色都可以感到高兴。

      港岛的电车很便宜,但很慢,春秋两季最适合坐,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不太喜欢,不过对想省钱的朋友绝对是一好选择。

      可惜香港的单车径不能贯通全港,不然骑单车上班才最省钱。

    • 家园 楼主,希望您能介绍一些您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工作情况,

      不要搬运那些旅游广告上的东西,请您介绍一些您自己或周围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思想状况。比如从您自己的衣食住行说起,让我们知道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我在这里先把您定位成香港普通居民了)。香港我们都去过,表面的东西也都知道了,但是没有长期在那里生活,所以您尽量介绍一些当地居民的具体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比如您大致住在什么地方?住的是什么房子?住房问题对您压力大不大?工作是怎么样的?收入状况如何?每天如何上班(即交通问题)?您和您周围的人对未来有什么看法?等等。谢谢您能给我们提供第一手的情况介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