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浅谈---外包(OUTSOURCING)(和松鼠网友) -- 花老乔

共:💬57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精辟:美国经济的问题在于华尔街

      正是因为华尔街注重短期回报,外包才那么兴旺,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才那么不受重视。毕竟资本的特点就是向最大利润流动,不必拘泥在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里。对于金融资本来说,杀鸡取卵正是最大、最迅速的利润所在,干!

      有点好奇:欧洲、日本和韩国公司也是外包很厉害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赞一下此句"OUTSOURCING的最大的驱动力,就是华尔街的期待值的问题"

      • 家园 终于有人顶了,献花!
        • 家园 美国经济有很多奇怪的事情

          前段时间见到一篇文章谈到downsizing的好处,有一条竟然是专门人士认为这是企业开始严肃对待公司的全球竞争.

          "Once viewed as a sign of desperation,

          downsizing is now viewed as a signal

          that firms are serious about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such signals

          are received positively by key actors―

          financial analysts, consultants,

          shareholders―who supply firms with

          vital organizing resources."

          • 家园 这就是社会要正性的看待问题的一个体现

            在60,70年代以前,美国很多的大公司还提供免费的午饭呢,现在没有一家提供了。

            美国在最近的20年的商业战略是反对“大托拉斯”式的公司,这样每个公司的商业项目就要专一。

            具一个例子:杜邦在1985年以最高的价钱买了Conoco---美国第4大石油公司,其目的是使它的商业多样化,对外的借口是可以利用Conoco的石油化工产品(downstream)作为杜邦的原料来源,但是实际上,杜邦从来没有用过,因为太贵。在80年代,这个收购被称为很有战略眼光的收购,但是到了1997年,杜邦不得不在华尔街的压力下以最低的价钱卖掉了Conoco,因为华尔街要求杜邦的商业项目专一在化工产品上。

            90年代初,杜邦的发展战略是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科学的公司,它和墨克成立了---杜邦-墨客制药公司,并且在2000年左右从墨克手中买断了墨克的50%的股份,成为了100%拥有的制药公司,但是杜邦制药的营业额为80亿美元,很难生存,而杜邦自身的发展战略又在华尔街的推动下转回了化工,所以只有以80个亿美元将杜邦制药卖给了施贵宝(BMS)。

            但是,杜邦在2003年,又在华尔街的压力之下,将它起家的尼龙部分出售,因为杜邦只能依赖于利润率高的项目,而不是像尼龙这样利润率地的期货项目了。那天,你听说杜邦没有了,你也别吃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