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们都是机器人 -- 给我打钱87405

共:💬215 🌺13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问题我自己认识得并不是太清楚

          即知识、技能和方法三者的关系和区别。如果说对数的定义是知识的话,那么运用“乘法是加法的简化运算”这个知识将两位数乘法分解为多个个位数乘法的和就是技能,而能够找到“从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中抽取所需要的部分来解决新问题”之路径就是方法。

          • 家园 这个话题其实很有意思。

            如果不纠缠于字面定义,我一般是这么理解的:

            知识:人类对客观现象的主观理解。其主要载体是语言。

            技能:现实中完成某种动作取得特定成果的能力。

            方法:如何取得特定成果的知识。

            我们拿“游泳”这个事情来打个比方。从游泳这个词,到与游泳的动作联系起来,到游泳的姿势,等等,这些都是知识的范畴。而方法,指的是游泳时手如何摆动,如何呼吸等,而技能,则是在现实中经过对方法的实践而达到预定成果的能力。

            方法和技能的转换不是单项的。其实很多时候,方法是在技能的基础上总结出来了。

            大致这样。表达得不是很好。汗

      • 家园 这个本来是画的图

        结果却失败了……郁闷。凑合着看吧。

    • 家园 的确,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基本上就是个机器人

      一个外科医生要花大半生去学习以成为专业医生,一般人也要通过二十多年的学习才能生存,不要说司机硬背,人们的梦想是以后有什么科技可以像matrix里面那样几分钟输入大脑学会跆拳道,功夫。当然最理想的是把这些学习文化的工作都外包给人工智能,人的生命应该用来享受,体验,吃喝玩乐一辈子都嫌短,不要说其中一大半还要用去念书,这是很不人性的事。

      我一点都不怀疑,几百年后的人类看我们这个时代,感觉我们现在活的真不像人,就类似我们现在看几千年来的人类,历史上大概除了皇上外,都是白活了。

    • 家园 我们都是机器人(3)

      就我个人的观察结果和切身体验来看,人类天生就爱学习。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说,大人们完全不需要对小宝宝们进行“直立行走的重要性”的相关教育,小宝宝就会自主的去学习走路。另一个例子则是来自于“人狼”,把一名人类的婴儿和一头母狼放在一起,人类的婴儿也会自主的去学习成年狼的爬行、奔跑动作。那么人既然天生爱学习,为什么在后来,许多人却感觉自己并不爱学习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爱学习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学习能力,二是有好奇心,三是有上进心,四是有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生存的需要,也有可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的需要,无法一概而论。相对应的,人变得不爱学习,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这四个方面受到了或深或浅的负面影响。

      首先说学习能力。人的学习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在什么阶段能学会什么东西,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这和人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关联度。打个比方讲,给三岁的孩子一支笔和一张纸,孩子在初步了解如何握笔、如何让笔在自己的指挥下在纸面上运动后就可以开始作画,但如果一上来就教三岁孩子学简笔画,孩子不仅学不会,而且还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完全有可能在此后彻底的远离绘画。学不会的原因之一就是控制手指运动的相关肌肉和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这样的孩子我见过。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所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那么就开始对怎么学提出了要求,也就是需要掌握对头的学习方法。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头,那么学习能力就会不给力,同样会因为学不会而备受挫折并最终放弃,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中学生的身上。

      学习方法本身是一个大问题,不好谈,我在这里尝试着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的个人观点。中国小学生的数学天下无敌,这恐怕是一种共识,但如果要深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小学数学教得好,不如说是汉语好。汉语之所以好,是因为汉语更为直观,因为直观而更容易被理解接受,而英语相对更为抽象,中国的哲人更为关注某类事物与他类事物的差异(直观),而西方文化则关注一般事物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差异(抽象)。汉语的这种直观性(易理解),让中国的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3000个左右的常用词,所占用的记忆库相对于其它国家的同龄人要小得多,而“腾”出来的记忆库,被用在数学上——中国小学生之所以数学好,说穿了就是会背,数学概念大多是被背下来的。然而,成年人都知道,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减乘除,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化,除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化,从根本上来说,只要定义了“1+1=2”以及十进位制,后面所有的相关运算都可以推导出来。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搞懂了乘法,那么当他学了9*9=81之后,是完全有办法比较快的、准确的、利用已学的“九九八十一”计算出10*10=100的。但如果去问十名学完九九乘法表的中国小学生,“11*11等于多少”,我猜得有七八名孩子的第一反应是“还没学”——你非要他们去做,他们还是能得出答案的。这种“充分挖掘”记忆力的学习方法在我来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人的记忆能力,再强大,能强得过机器吗?当然,在机器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中国人占据了优势。人的记忆库应该主要留给人类专属的那些部分,比如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是另外一些可以用机器来替代的内容,拥有全球第一的心算口算能力,超市收银员还得用电脑。而正是因为这种重记忆轻思考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中国学生越学越笨,路越走越窄,并对一部分人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放弃学习。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我无意去比较东西方的优劣,我本身在这方面也没有深入的研究,不敢轻言妄论。二是我并不是彻底否定记忆能力,我只是认为记忆能力不应该被滥用。如果让我来出题来考学生,考试的内容就是下一阶段要学习的内容(全新知识不在内),是可以用已学的内容做出来的,同时我会既考完成度,又考时间,无论时间长短,只要能做出来,就说明基本掌握,如果又好又快,就说明是熟练掌握,而如果在之前的教学中没有刻意去强化记忆能力,能够达到又好又快的水平,就说明把之前所学的内容完全吃透了,并“复制了”先进的学习方法。举个小例子来说明。二年级上学完乘法,二年级期末考试时,题目是10*10=?如果答案是:1.10*10=100,1分钟完成,说明孩子是靠背的,得60分;2.10+10……10=100,10分钟完成,说明孩子掌握了乘法的定义,并且学会了用初等知识去解决高级问题的方法,但还不足够“聪明”,得80分;3.如果能用画图的方法画出来,5分钟完成,得90分;4.9*9=81,9*9+9=9*10=90,9*10+10=10*10=100,3分钟完成,说明孩子完全掌握,得100分。

    • 家园 写得不错,请继续
    • 家园 我们都是机器人(2)

      今天看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歌德的事。大意是说歌德小时候不爱学习,他的母亲领着他去见了一名小乞丐,让歌德明白了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的道理。歌德从此爱上了学习。坦率的说,我认为这个故事很扯。据研究发现,孩子们大脑中负责组织想法、权衡行动的前额叶皮质区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许多青少年无法预见行为的后果,如无法明白今天的好成绩对未来有什么帮助。根据这份研究,小歌德非常有可能连“一日之计在于晨”都理不清,又如何能搞懂“珍惜机会”这么高深而又抽象的概念?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恐怕是许多父母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像歌德的母亲那样搞反面教材的有,搞忆苦思甜的也有,讲生存的有,谈理想的也有,这些林林总总的方法我都试过,最后的结果,两个字:无效。于是我开始给孩子讲故事,讲我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是这样的:我打小就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别人挑灯夜读的时候,我在呼呼大睡,别人早读的时候,我还在呼呼大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我读的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当然,是母亲托人走后门给弄进去的,我在班里的成绩长期稳定的保持在倒数“前十名”以内。我的班主任非常不喜欢我,因为我这样的成绩是铁定考不上大学的,这样就会影响到升学率,给班级抹黑。就在这个时候,在其它人都在为高考冲刺的时候,我突然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在家手舞足蹈的对母亲说:“睡觉简直是太浪费人生了,有这时间应该好好学习。”接下来我和班主任说,“我待在班里搞不好会影响到其它同学的学习,所以我申请‘全休’,自己在家看书。”我的班主任很痛快的同意了。时间过得飞快,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大考,统考来临。那次统考很难,难度超过之后的高考,可是我居然考进了前20名,并且物理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那次物理试卷的难度是最高的——我那教物理课的班主任惊掉了下巴。于是,我一下子从反面教材变身为“正面典型”。据说在最后的日子里,我的班主任经常拿这样的话语刺激学生:“连那个不爱学习的某某某都能考得这么好,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到三个月时间,从铁定考不上变成铁定能考上,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我是真的爱上了学习。学习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快乐,发自内心的快乐,我不需要任何奖励,也不需要任何刺激,我甚至从来都搞不清为什么要参加高考,但是那之后我变成了一个拿起书来就想看,看见题就想做的人。这种感觉真是无比美妙。然而,遗憾的是,我的这种爱学习,过于自由散漫,小时候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当我的人生上升到一个高度之后,就再也无法前行了。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知道我是如何爱上学习的,只有一点我比较明确,那就是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成绩的事K过我——也许K过但我忘了,总之毫无印象,甚至我还记得有段时间她居然允许我和她一块看电视,而这个时间段却是学校规定的晚自习。是不是因为毫无压力,所以最终爱上学习,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呢?我不敢这么说,因为这么说就太不负责任了。同时,仅仅爱上学习还不够,还得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显然这一点我做得非常差劲。我自认为我的这个故事很精彩,但当我唾沫横飞的讲完之后,却发现孩子没有流露出我期待的那种向往。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沮丧。当然,我后来总结出来,这真是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

      我的这个故事,在我的孩子出生之前我就和许多人讲过,而且每次都讲得唾沫横飞。一方面是因为我以此为傲,另一方面是我想把我的得与失同别人分享,但每次都——怎么说呢——那感觉就像是搬起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本打算激起千层浪花,最后却扔进了一个黑洞。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我总是想,“这些人怎么都是从死星来的?”一直到我给孩子讲过了之后,我才开始认真的反省这个问题。许久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之所以没有产生共鸣,那是因为就这件事,就学习的快乐而言,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听众,从来就没有感受到过,我再怎么眉飞色舞、再怎么尽可能具体的描述学习的快乐,他们最多只能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但学习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滋味,还是想象不出来。于是,我又得出了一个结论,有效的交流,需要建立在共性之上,个性是没法交流的。

      现在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何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难,之所以难,至少有两点。其一,是大人习惯性的用抽象概念进行表述。这一点还好,只要意识到了,尽可能的采用直观、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就可以改善;其二就是大人和孩子之间有着天然的代沟,想要搞定这个代沟,感觉比登天还要难。你和孩子讲学习关乎未来的生存,孩子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他想象不出来你说的未来是什么;你和孩子讲如果爱上学习,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学习就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可是孩子不知道如何才能爱上学习;你和孩子讲,如果想要实现你的梦想,学习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可是梦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还是不明白。无论大人们当初是如何学习的,但大人们都明白了无论如何学习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可是无论大人们怎么说,孩子们还是坚持,玩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大人和孩子,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里生活。

      也许有的家长不同意我这个看法,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爱学习。对此,我理当表示羡慕嫉妒恨,但我更想泼一点冷水,孩子真的明白了吗?今天晚饭之后,我给孩子提了一个问题,“读书重要吗?”孩子回答说,“重要。”于是我请孩子当老师,我当学生,让孩子给我讲讲读书为什么重要。最开始,孩子把大人们的话复述了一遍,我摊摊双手,表示听不懂,然后请求孩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给我讲,为什么读书很重要。这趟课上了一会就停掉了,因为孩子表示这个老师当得太困难了,他讲不清楚。这说明孩子没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很重要”这五个字,只不过是几个被刻在他脑海中的莫名其妙的符号,如同天书。这里顺便介绍一个小窍门,如何测试孩子是否搞弄了一个概念,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举例子来说明——例子必须是他自己发明的,而不是听来的,看来的——例子举得越是恰如其分,就越说明孩子吃得透,反之就是没搞弄。

      也许是因为我品尝过爱学习的快乐滋味,所以我非常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品尝到这种滋味,但显而易见,这只是我的个人愿望,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太远。可我还是不太死心,我不想让孩子走上那条“管他会不会爱上学习,只要会学习会考试就行,学习习惯培养起来先”的路——我得承认,这一点我在强迫孩子。实际上,大人们都在强迫孩子,很不情愿,但又很无奈。

      通宝推:宇卿,铁手,石狼,唐家山,篷舟,longpath,
      • 家园 对的,,,支持哦。
      • 家园 提供孩子恰好能理解的内容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的体验是,为孩子提供恰好能理解的、与他的情感和好奇心有关的内容。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放牛班的奇迹》,一个在美国穷人区教书的女孩,她面对的学生每天都在打架、枪杀中度过,每天的生活就是动荡与不安。于是,她在课堂上把莎士比亚的喜剧解释成黑帮故事,孩子们真的可以从戏剧中找到生活的真理,于是他们爱上了课堂。

        另一个体验是:以前我老婆告诉我张杰和谢娜结婚了,我特别好奇。我当时就想,我为什么好奇呢?因为我看《快乐大本营》,我知道张杰和谢娜是谁,而且很喜欢张杰且讨厌谢娜。这就是我好奇地原因,这个信息与我的情感有关联。如果告诉我麦当娜结婚了,我真的不care,因为我完全完全的不了解麦当娜。

        那么,这种方法是否能够持续的产生效果呢?

        我自己过去几年的经历,证明这是可以的。我曾经爱好学习,然后中间有好多年忘了自己为什么爱好。最近又捡起来,而且费寝忘食。

        我热爱的主题是机器学习、概率论之类的东西。我一开始也很喜欢这个主题,但是就是看不进去书。因为你知道,热爱往往是热爱科普,热爱各种奇诡的幻想。而各种专业书呢,往往都是枯燥乏味。最初我的好奇心只有一个:“机器能模拟人的智慧吗?”

        我就每次只读一点,对某个内容有兴趣,就找到和这个内容相关的书读一点。只读到满足兴趣的程度。然后就放下。

        然后慢慢的,我发现兴趣越来越高,因为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好奇心也越来越高。我自己问出的问题也往往涉及数学和专业性的表达。说句实话,把我现在好奇的问题扔给半年前的我,我一点都不会好奇。因为半年前的我还没到这一步,连问题都理解不了,不会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么的违反知觉,更不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人让心怦怦乱跳。

        这时呢,只好去读更高深的书。但是,每次读的时候,只读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相关的。

        如果一个问题特别难,觉得至少要两个月才能理解,就先放放,或者满足于大概的理解。但是呢,因为自己感兴趣,所以兜兜转转的,两个月以后,我真的发现我就到了能够轻易理解它的程度。

        前几天我就有一个体验。读一章书,我一开始模模糊糊的觉得他很有趣,就读了。但是因为数学很难,我只是大概看懂了结论是什么,发现我既无法理解它的结论(因为证明过程太繁琐),也觉得这个结论不重要。我不急着看数学,因为数学其实真的很无聊,我现在仍然谈不上喜欢数学证明。但是我从直觉上思考我最近学的内容,突然发现如果在一个简化的环境下,我自己都能猜出这个结论,然后我就很兴奋,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厉害。然后呢,我就很好奇,我能在简化的环境下证明,但是,Wow,这个作者竟然可以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下证明出来,好厉害!然后呢,我还发现,这个结论和我特别特别关心的问题有模模糊糊的关系,这只是一个猜测。我真的很在乎那个问题的答案,所以我很希望读懂这个证明。

        于是我就去读了。虽然后来发现水太深了,我的基础不够。于是我就暂时把它放下。但是呢,经过这一次体验,我对于这一章书和某些基础的数学内容加了一份兴奋与热爱。两个月后再回头看这章,我相信必有“回首向来萧瑟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觉。

        这种方法到了一定阶段,兴趣的强度是猛烈上升的。但是一开始起步很慢。比如我现在对于中国历史的兴趣就很弱很弱。我觉得它应该有趣,但我还没找到那个激发我情感的问题。找到了以后,也许会经历另一轮爆发。

        这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很难读完一本书,因为兴趣的迁移是很不稳定的。我整个过程中大概读了20本书,这些书是我慢慢发现的,现在有2-3本书随着兴趣发展,基本上是完全读完了的,其他书有不同的进度。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铁手,jboyin,赵沐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能分享一下您的书单么?

          我觉得我和你应该有相近的兴趣,但不知道看什么书。能将您学习的书单分享一下么

          谢谢。

          • 家园 推荐书单很容易啊

            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我是顺着自己的兴趣,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不断的把这些书串起来的。你不太可能和我的想法一样,所以捡有兴趣的读吧。

            <Probability Theory: The Logic Of Science>

            <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数学分析新讲>

            <Linear Algebra Through Geometry>

            另外一本普通的《线性代数》

            普通的《概率论》

            <Matplotlib tutorial>

            <用mathematica作微积分实验>

            <微分方程模型>

            <数学的语言:化无形为可见>

            牛津通识读本<数学>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with Python>

      • 家园 那你最后考上啥学校了

        TOP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