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说西藏 -- 赫克托尔

共:💬191 🌺169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赫克托耳说西藏

    序言

    在京华烟云的诱惑下,我看完了4部古书《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汉藏史集》、《朗氏家族史》,《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两部现代书,还有《明史》、《元史》的部分,对西藏的政教历史有了初步了解,本文是我的读书笔记。限于看书的题材,本文只说西藏吐蕃灭亡之后的政治和宗教及其关系,西藏的经济军事从略。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ranktend,springisok,想学自由泳,天白,有道理,履虎尾,繁华事散,兴宣大院君,联储主席,晴空一鹤,二至,heraclus,Leono1,一介书生,京华烟云AMIP,波波粥,被明月兮佩宝璐,nvda,bayerno,种植园土,
    • 家园 【原创】17. 番外篇2流放藏区的政治犯2—高丽忠宣王

      朝鲜半岛上的统一国家,只有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918年,后新罗大将王建自立为王,建都开城,国号高丽,史称王氏高丽,用于区分之前的高句丽。

      1219年,蒙古军队追杀一只反蒙的契丹军队,进入朝鲜半岛,蒙、高两国签订友好条约。之后蒙、高两国时战时和,高丽总是被动防御和吃亏一方。蒙古虽然强大,但对穷乡僻壤的朝鲜半岛兴趣不大,始终没能像征服金、宋那样,彻底灭亡高丽。1259年,高丽苦于蒙古的进攻,送王子王倎(tiǎn)给蒙哥汗做人质,宣告王氏高丽臣服于蒙古。1260年,高丽国王死,同年称帝的忽必烈派兵护送王倎回国即位,是为高丽元宗忠敬顺孝大王(1260--74)。王倎一度被反蒙势力废黜,被蒙军镇压,王倎复辟,成了第一位蒙古卵翼下的高丽国王,从此高丽一直在元朝的宗主统治下。由于高丽是东征日本的前进基地,忽必烈在高丽设置征东等处行中书省,行省长官—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

      1274年,为了加强对高丽的控制,忽必烈将女儿齐国公主忽都鲁坚迷失(1259--97),嫁给王倎的世子王谌(1236--1308),忽都鲁坚迷失也成了高丽的庄穆王后。同年,王谌回国即位,是为忠烈景孝大王。次年王谌与元齐国公主生下王璋(1275--1325),就是后来的高丽忠宣宪孝大王,本文的男猪脚,忽必烈的亲外孙。

      1278年,王璋被立为世子,旋即被送到大都抚养,取蒙古名益知礼普花(Ijirbuqa)—意为小牛,接受蒙古式教育,也可以算作人质。1296年,忽必烈的继承者元成宗3号铁穆耳,让21岁的王璋娶了侄女,大哥甘麻拉的女儿蓟国公主卜答失利(?--1315)。元成宗是忽必烈的孙子,父亲是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忽必烈活得太长,熬死了真金。真金有3个儿子,1号长子甘麻拉(1263--1302)、2号次子答剌麻八拉、3号老三铁穆耳。算下辈分,元成宗是忽必烈的孙子,王璋是外孙,蓟国公主卜答失利是曾孙女,这门亲事差了一辈,好在两口子年龄相当。王璋与黄金家族亲上加亲,成了元朝的贵戚。

      1297年,忠烈王王谌的妻子,大元齐国公主忽都鲁坚迷失去世,享年38岁,有人怀疑是谋杀,向元成宗告状,忠烈王自请退位,让位给嫡长子王璋,元成宗同意。1298年,王璋即位为高丽王,不久后王璋将王位还给父亲,这是王璋第一次做国王,不到一年。

      王璋长期居住在大都,一来是贪恋大都的富贵排场,二来是结交权贵,及时打探元廷的动向,确保王家的江山和富贵。在王璋结识的权贵中,最重要的当属2号的2个儿子,2.1海山、2.2爱育黎拔力八达,他俩就是后来的元武宗和元仁宗,【武宗、仁宗龙潜,与王同卧起,昼夜不相离】。

      1307年,元成宗驾崩,绝嗣,3号家族绝传。元左丞相等人企图拥立真金的弟弟忙哥剌的儿子、穆斯林阿难达,此举一来招致佛教群臣的反对,二来引发真金子孙的不满。于是2.2与母亲答己以奔丧为名,回到京城,联合包括王璋在内的一群大臣,诛杀阿难达,迎请拥兵西北的2.1海山回京即位,是为元武宗,于是帝系从3号元成宗,转移到2号答剌麻八拉子孙手中。武宗的帝位,既来自内外2个要素,一是自己的军功和掌握的西北方面军,二是弟弟2.2等人在京城发动兵变。所以武宗即位后,没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而是立弟弟2.2为【皇太子】,史称【武仁授受】。王璋身为参与政变的大功臣,又是元朝的外戚,赐号【推忠揆义协谋佐运功臣】,【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上柱国、驸马都尉、进封沈阳王】。从此王璋身兼高丽王、沈阳王两个王号,后来授予太子太师、太尉等职衔。1310年,改沈阳王为沈王,自隋唐以来,一字王的地位都高于二字王,为最高的王号,元朝也是如此,“故于两朝宠遇无对”,但也因此卷入政治漩涡而不能自拔。

      武宗、仁宗兄弟相继登基为帝,他们的母亲答己也成了皇太后。答己是元朝权力最大的太后,没有之一,而且蒙元也有后妃干政的传统,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妻子孛儿帖就开始了。王璋与答己的关系不错,1308年,王璋的父亲忠烈王去世,王璋第2次即位为国王,但王璋留在大都不回国,时间长了也不是事,1309年,高丽大臣奏请元廷,要王璋回国,答己太后不同意。此后王璋惹上一些官司,还是答己出面,为王璋抹平。元武宗至大2年(1309),答己去五台山拜佛,【诏高丽王璋从之】。《高丽史 忠宣王世家》说:【既受命复位,谄事妇寺,淹留燕京】,说的【妇】,只能是答己太后。

      由于高丽国内的权力斗争,1313年,王璋向元仁宗提请退位,高丽王位交给儿子忠肃王王焘(蒙古名阿剌忒实里),沈阳王世子由侄子王皓(蒙古名完泽秃)担任。元仁宗同意,另封他为太尉王,从此高丽国内出现2个家族互争雄长的局面,一个是王璋的儿子王焘的高丽王,一个是侄子王皓的沈王。没了高丽国王的头衔,王璋更加放心大胆的住在大都,结交中国的文士、僧人,其中就有著名画家、宋朝皇族赵孟頫。\r

      1320年,元仁宗2.2去世,其子2.2.1硕德八剌即位,是为格坚皇帝元英宗。2.2.1力行汉化,重用儒臣和支持汉化的蒙古人,最重要的助手是木华黎的后裔拜住。君臣二人励精图治,大搞改革,引发守旧派的不满,于是守旧派大臣聚集在太皇太后答己的门下,加上答己一直在武宗、仁宗朝揽权,现在孙子当权,碰了自己的奶酪,所以答己自然而然的成了孙子英宗的反对势力的首脑。古人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龙斗虎伤,苦了小獐。王璋作为答己的亲信,也身不由己的站到了雄猜刚强的元英宗的对立面。

      1320年4月,太后答己让王璋去禅宗五大名刹之一,浙江天童寺降香。6月,王璋行至镇江金山寺,被2.2.1硕德八剌派出的使者拘捕回京。9月,王璋回到大都,英宗下令送他回高丽,却没出发。10月,英宗下王璋于刑部。12月,以学佛经为名,将其流放到西藏萨迦寺。

      高丽人李齐贤的《益斋稿》记载,去萨迦寺的路上以及流放期间,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光走路就走了半年:【毁形易服,远窜土蕃之地。去故国万余里,革船渡河,牛箱野宿,间关半年,方至其域。饭麦麨,处土屋,辛苦万状,不可殚说】。一辈子在锦绣堆里打磨的王璋,哪受过这么大的罪。

      1322年11月,答己太后去世,元英宗没了最大的政敌,才下令提高一下王璋的待遇,1323年初,将其移居到朵思麻,甘肃临夏县一带,总算下了青藏高原。同年8月,元英宗被政敌们弑于南坡之变。9月,王璋的大舅哥,1号甘麻拉之子1.1也孙铁木儿(1276--1328)即位,是为泰定帝,大赦天下,召王璋回大都。次年,饱受磨难的王璋在大都去世,享年51岁。

      王璋被贬居西藏,除了卷入太后答己和元英宗的权力之争外,也可能与元朝对高丽的处置之争有关。朝鲜有两套班子,一是王璋为代表的王室,二是元廷派出的征东行省。类似的体质在云南也有,段家的大理王和元朝的云南行省并行。不同之处在于元朝在云南还有云南王,段家的大理王不兼任云南行省丞相。

      元成宗年间,元朝派到朝鲜的监察官(达鲁花赤)阔里吉思揽权,高丽官员集体向元廷上诉,成宗召回阔里吉思。仁宗朝,废除高丽的呼声再起,元仁宗否决:【高丽田地立省的,不拣是谁休题奏者,钦此】。王璋被流放前后,朝鲜的高丽王、沈王两派激烈斗争,闹得不亦乐乎,元廷产生了彻底废除高丽王国的想法。《元史 卷一七八 王约传》:“至治元年(1321),朝廷议罢征东省,立三韩省,制式如他省,诏下中书杂议。[王约]对曰:高丽去京师四千里,地瘠民贫,夷俗杂尚,非中原比。万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旧制。丞相[拜住]称善,奏罢议不行”。

      王璋被泰定帝赦免回京,正在激烈夺权的高丽王、沈王两派的斗争也戛然而止,朝鲜史料记载道:【不料迩者乐祸之人间起,以致朝廷有议立省,百姓闻之,人不自安。近者钦蒙圣旨,一切禁之。举国上下,实获再生,唯知蹈舞而已】。参与反对元廷立省的官员,都得到高丽王的封赏,《高丽史 忠肃王世家》记载:【泰定三年(1326)七月,教曰:间者乱贼之徒,欲覆邦家,擅呈都省,请立省比内地,于时诸臣同心戮力,奏帝罢之,再造邦家,其功莫大,带砺难忘,以赞成事金怡、全英甫、甘泉君全彦、评理尹硕、知密直司事李凌干,密直副使朴仲仁、左常侍尹莘系、上护军崔安道、中郎将孙守卿等为一等功臣,赐土田臧获及父母妻子,爵有差】。《崔安道墓志》记载:“泰定初,朝廷采畔人言,议置征东省官,例同天下,公(崔安道)与故相金怡等力辨,能止之。论其功,赐田一百结,奴婢一十口”。

      很难说英宗流放王璋,是打算在半岛设置三韩省的准备工作;还是流放王璋之后的朝鲜乱局,诱发了元英宗设置三韩省的打算。无论如何,元朝失去了一个彻底收服朝鲜半岛的大好机会。

      • 家园 朝鲜当时立国已有数百年

        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权传承,可以让它当藩属国,但要彻底吞并不现实,就像后来的明对越南那样。

        • 家园 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呢?

          对蒙古人来说,宋和朝鲜有什么区别么?说道“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权传承”,难道因此就不灭南宋了?明朝那是汉族王朝,跟蒙元还是不一样啊。

          • 家园 问题是蒙古能用收复南宋这样的字眼么?

            那就是侵略和攻灭。

            • 家园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蒙元也完全可以侵略和攻灭朝鲜嘛。非要收做藩属,却与立国多少年成为独立民族多少年没关系。

              • 家园 朝鲜那穷地方

                作牧场都不够格的。。。。

                • 家园 谁说的,蒙古人甚至在济州岛

                  有牧场,放过马。这是史有明文的。

                  朝鲜是抵抗蒙古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而且他及时地服软,保持了自治的属国身份。其性质倒是和西藏/维吾尔亦都护/伊朗南部克尔曼的西辽残残部(王子殿在花剌子模那本里讲过的,1300年以后才被伊儿汗国取消)政权类似,可惜高丽忠宣王卷入元朝政治还不够深,竟然保住了属国身份,要是当初给他划成行省就好了

                  • 家园 最成功?

                    日本越南笑了。国王老早投降,最后的抵抗力量三别抄到13世纪70年代也被灭了,还是高丽官方和元军联手灭的,高丽王室害怕武将专权比害怕蒙古更甚。

                    • 家园 你得比比自然条件啊

                      还有被蒙古入侵的时间。越南面对的元帝国离蒙古人开始征服已经80年了,锋芒都钝了

                      朝鲜一无大海阻隔,二无炎热的天气,几乎完全是靠抵抗赢得还算可以的投降条件,在同一条件下的被征服者中干的是最好的了

            • 家园 蒙古当年的说法相当伟光正

              宅中图大,天开一统之期;

                自北而南,雷动六师之众。

                先谓吊民而伐罪,盖将用夏而变夷;

                欲制江浙以削平,极汝海隅而混一。

                堪嗟此宋,信任非人,

                处之师相之尊,委以国柄之重。

                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贾充;

                谋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

                不学无识,无术弄权,

                夸浒黄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续。

                承君之宠,如彼之专,贪天之功,确乎不拔。

                惜官爵以总宝货,苛条法以苦贤才。

                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溢涌。

                藉鄙猥者伴食於庙堂,任反侧者失兵於边徼。

                恬视雷星之召异,罔闻水火之降灾。

                满朝皆其私人,用将因其重赂。

                用白扎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笔而容天讨之刑。

                民心已离而不知,天命将革而未悟。

                方且贪湖山之乐,聚宝玉之珍,

                弗顾母死,夺制以贪荣,

                乃乘君宠,立幼而固位。

                以己峻功硕德,而自比於周公。

                欺人寡妇孤儿,反不如於石勒。

              深怀祸慝,恣肆奸邪。

              合正两观之珠,可纾百姓之怒。

              我大元皇帝,聪明智睿,神武慈仁。

              焚香祝天,誓莫杀而混海宇;

                振兵略地,随所向而宣皇威。

                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

                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

                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

                合宇宙以清宁,苏人民而镇抚。

                恩宽幼主以下,罪止元恶之身。

                自今檄到,

                应守令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赏外,仍其官职。

                谨檄

    • 家园 【原创】16. 番外篇1流放藏区的政治犯1—南宋恭帝赵显

      翻开南宋的皇帝列表,会看到3个小皇帝,都是宋度宗的儿子,头一个是老2宋恭帝赵显(1271年—1323年),也是宋度宗的嫡长子,1274年,忽必烈接受襄阳前线大将、速不台的孙子阿速的建议,派兵大举伐宋,同年宋度宗忧惧而死,由嫡长子宋恭帝赵显接班,1276年,元军推进到临安城下,年仅5岁的小皇帝赵显投降。第2个小皇帝是赵显的大哥宋端宗赵昰(昰==是,1268-1278),鉴于赵显投降,南宋的残余势力拥立赵昰为皇帝,在位2年,死于逃难途中。第3个小皇帝是宋度宗的小儿子赵昺(1272~1279),南宋海军在崖山海战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宋王朝彻底灭亡。

      除了草原上的部族混战,蒙古扩张过程中灭国无数,最重要的有6个:金国、南宋、花剌子模、屈出律的伪西辽、暗杀派、黑衣大食,生擒到的亡国之君有3个,分别是蒙哥汗派旭烈兀抓到的暗杀派伊玛目、黑衣大食亡国哈里发,以及忽必烈抓到的南宋亡国之君赵显。前两个一个被旭烈兀下令饿死,一个在押往和林的路上被蒙哥下令处决,忽必烈比兄弟们更加爱惜羽毛,没杀赵显,将其流放到西藏。赵显成了中国历史上,被流放到西藏的最高级别政治犯。

      赵显生于咸淳七年(1271)九月乙丑,生于临安,度宗第2子,母亲是度宗皇后全氏,正牌嫡长子。九年十一月,封嘉国公。十年(1274)七月癸未,即皇帝位,明年改元德佑。时年四岁,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临朝听政,操控实权的是首相贾似道。1276年1月,赵显向元军递交降表;2月,忽必烈【召伯颜偕宋君臣入朝】,小皇帝启程前往大都朝觐,忽必烈特许,免去亡国之君该行的“系颈牵羊”之礼。系颈牵羊指亡国之君用绳系住自己的脖子,用手牵着羊,向战胜国的君主表示请罪、臣服,生死存亡全听对手发落。胜利在握的忽必烈问南宋的降将们:【尔等何降之易耶?】降将们把责任都推给首相贾似道重文轻武:【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久积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而送款也。】忽必烈大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于亲自反驳,让管印章的符宝郎董文忠驳斥他们:【借使似道实轻汝曹,特似道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似道之轻汝也固宜。】大意是如果真是贾似道怠慢尔等,那是贾似道的过错,小皇帝赵显没辜负你们吧,所以贾似道鄙视你们就对了。

      5月,赵显与元军主帅伯颜到上都开平府见忽必烈于大安阁。忽必烈【以平宋,遣官告天地、祖宗于上都之近郊。遣使代祀岳渎】,告诉列祖列宗灭宋的喜讯。伯颜因功继续担任同知枢密院,仅次于【判枢密院事】太子真金,为元朝中央军委副主席。小皇帝赵显获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实际上成了元帝国最高贵的囚徒和年龄最小的政治犯。

      蒙元与南宋不像对金国那样,有着深仇大恨,忽必烈对南宋的投降君臣相当礼遇。善于摇笔杆的宋人也给忽必烈写了许多歌功颂德的诗篇,例如《湖山类稿》卷二《幽州会同馆》,记载南宋君臣北上去上都的路上,元廷给予的优厚待遇:

      “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收拾碎砖裨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

      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忽报传宣双勅使,王门今欲试齐竽”。

      《水云集 湖州歌》:

      皇帝初开第一筵,天颜问劳思绵绵。大元皇后同茶饭,宴罢归来月满天……

      一人不杀谢乾坤,万里来来谒帝阍。高下受官随品从,九流艺术亦沾恩。

      无论忽必烈的目的是啥,他在政治上远比哥哥蒙哥、弟弟旭烈兀更为老道圆滑,也注定了元朝比伊利汗国长命。不仅没有处决小皇帝一家,甚至没有立刻将赵家族人全部押解到大都。忽必烈在江南有两套班子,一套是常规军政系统,另一套则是杨琏真加为首的佛教协会。杨琏真加的头衔是江南释教总统,表面上负责宗教事务和意识形态,具体工作有镇压南宋王气、监控南宋皇室等等。最臭名昭著的举措是发掘南宋皇陵,在杭州宋宫里修佛塔。直到1286年正月,释教总制院使、杨琏真加的上司、藏人宰相桑哥奏请:【命杨琏真加遣宋宗戚谢仪孙、全允坚、赵沂、赵太一入质】,忽必烈下令杨琏真加将南宋宗室押解到大都监视居住。

      不过,不是所有降人都对忽必烈感恩戴德,金国灭北宋、蒙古灭金之后对亡国的后宫的惨毒,时刻提醒人们,忽必烈可能随时反目。就在赵显见忽必烈的几天后,5月12日,【内人安康朱夫人、安定陈夫人二侍儿,失其姓,浴罢,肃襟闭门,焚香于地,并雉经死。衣中有清江纸书云:不免辱国,幸免辱身。不辱父母,免辱六亲。艺祖(赵匡胤)受命,立国以仁。中兴南渡,踰三百春。躬受宋禄,羞为北臣。大难既至,守于一贞。焚香设誓,代书诸绅。忠臣义士,期以自新。丙子五月吉日,泣血书】。杨瑀的《山居新话》卷四的记载大同小异:【五月十二日,内人安康朱夫人、安定陈才人,又二侍儿,失其姓氏,浴罢肃襟,闭门焚香于地,各以抺胸自缢而死】。自杀人数从2个增加到4个,自杀用的抹胸,相当于胸罩。忽必烈大怒,自杀者不识抬举,分明是打自己的脸皮,于次日即13日,下令不许埋葬4位死者,砍下脑袋挂在赵显的母亲全太后的住所,警告活着的人不许自杀。忽必烈这招很见效,后来南宋宫人被忽必烈配嫁于宫匠的时候,没有出现以死抗拒的事例。

      大概是为了测试忽必烈的态度,赵显的母亲全太后走忽必烈的察必皇后的路子,以不服北方水土为名,提出回江南,忽必烈不同意,察必再三请求,忽必烈终于恼了:【尔妇人无远虑,若使之南还,或浮言一动,即废其家,非所以爱之也。苟能爱之,时加存恤,使之便安可也。】不得不承认,忽必烈的见识比察必皇后高远的多,赵显毕竟是南宋皇帝,即使他不参加反元活动,只要反元者振臂一呼,以赵显的名义举事,那么赵显都将百口难辨,只有死路一条。后来忽必烈把赵显打发到藏区,也是同一道理。忽必烈的担心并不多余,直到百年之后,红巾军组织者韩林儿,也自称为宋朝的后裔,建立的政权国号大宋。

      此后不久,忽必烈从上都回到大都,大约在赵显一家也跟着忽必烈迁居大都。《元史 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中书省臣言:平原郡公赵与芮、瀛国公赵显、翰林学士赵与票(灬)宜并居上都。帝曰:与芮老矣,当留大都,余如所言。继有旨给瀛国公衣粮发遣之。】说明在1282年12月之前,赵显住在大都,之后迁居到上都开平府。

      中国和伊斯兰史料,都提到忽必烈将一个蒙古公主嫁给赵显。《史集 忽必烈合罕本纪》的记载最详细:【还有另一个[驸马],为蛮子(穆斯林对南宋的称呼)君主的儿子,他原来是[蛮子的]君主,而现在他被推翻了,以驸马和异密的身份住在合罕处】。陆容《菽园杂记》卷五记载赵显娶了个公主,但没说这公主的身份来历:“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召公尚公主,时承锡宴明光宫。”

      娶公主后不久,发生了另一件大事,明朝陈霆《两山墨谈》卷一○:“宋少帝入觐,元降封瀛国公,长命尚主。一日,与内宴,酣后起爬殿柱,元主遥见,若有龙爪拏攫,密以语臣下。时有献谋除灭者,元主未许。既而公主窃知以告,乃与主谋,乞为僧以脱祸。未几,求往吐蕃学佛法,因挈全后、公主及姬御遁居沙漠,易法名合尊。初已诞子,长亦为僧,名完普。”

      赵显在忽必烈面前喝多了,抱着柱子往上爬,忽必烈仿佛看到了龙爪,有人建议忽必烈除掉赵显,忽必烈不同意。赵显的公主妻子听说此事,主动提出去西藏做喇嘛来脱离险境,忽必烈同意,于是赵显与母亲全太后等家人前往西藏,法号【合尊】。公主和赵显的关系很好,生了个儿子,后来也做了和尚,法号完普。

      《元史 世祖本纪》记载,1288年10月,【赐瀛国公赵显钞百锭。瀛国公赵显学佛法于土番】。此时赵显周岁17,娶了公主,大概完普也出生了。那么忽必烈看见赵显的龙爪,肯定在1288年10月之前,应该就在1288年。1291年12月,宣政院臣言:“宋全太后、瀛国公母子以为僧、尼,有地三百六十顷,乞如例免征其租。”(忽必烈)从之。可以断定,赵显学佛法不仅仅是做个俗家居士,而是受戒做了和尚。

      赵显前往【土番】即藏区的行程,汉、藏史料各有不同,共有3种去向:

      1. 权衡《庚申外史》说赵显去了甘州山寺;

      2. 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卷二二:“丁丑(至元十四年,1277)十二月,勅令瀛国公往脱思麻路习学梵书、西番字经”;脱思麻也叫朵思麻,是【朵】的一部分,意为【下朵】,【朵】与【康】合称朵康。朵思麻属于宣政院下辖的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治河州—今甘肃临夏。

      3. 藏文史料说赵显直接去了西藏佛教的司令部萨迦寺,“薛禅皇帝(世祖)登极之至元十三年(1276),时蛮子南宋幼主(赵显)登位三年,伯颜丞相尽取其国土,幼主皇帝被发遣至萨斯迦(萨迦寺)地方出家为僧。后至格坚皇帝(元英宗)之时,杀之,出白血焉”、“大汉王者出家僧人合尊法宝,在具吉祥萨斯迦大寺(萨迦寺)”。

      4. 汪元量的《湖山类稿》,有一首诗叫《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木波有两种解释:

      a) 可能是【本波】的误写,藏语,意为官家、长官,与藏文史料记载瀛国公在萨迦寺担任过总持同义。

      b) 藏区的地名或部落名,属于朵康。《金史》提到:【洮、河地接吐蕃、木波,异时剽害良民,州县不能制。】

      以上说法可以归结为2种,一是汉人史料,认为赵显住在甘肃甘州、临夏一带,属于朵康;二是藏文史料,认为赵显常驻于西藏西南部的萨迦寺。两种说法对元顺帝的身世的说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先说汉人的甘州或朵康说。权衡《庚申外史》记载,赵显在甘州做和尚期间,【有赵王者,因嬉游至其寺,怜国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延佑七年(1320),女子有娠。四月十六夜,生一男子。明宗(元明宗和世剌,元顺帝的父亲。1300~29)适自北方来,早行,见其寺上有龙文五采气,即物色得之,乃瀛国公所居室也。因问:子之所居,得无有重宝乎?瀛国公曰:无有。因问之,则曰:今早五更后,舍下生一男子耳。明宗大喜,因求为子,并其母载以归】。

      《符台外集》卷下《纪瀛国公事实》的说法有所不同:【(赵显)过朔北札颜之地,谒周王(即明宗),见瀛国后罕禄鲁氏,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明宗爱而纳之。未几,生妥欢帖睦尔(元顺帝)】两说的区别在于,《庚申外史》认为元朝的赵王送了个女人给赵显,这个女人与赵显生下元顺帝,被元明宗收养。《符台外集》则说元明宗看上了赵显的妻子罕禄鲁氏,此女正怀着赵显的孩子,在明宗家里生下元顺帝。

      关于元顺帝的母亲罕禄鲁氏,《元史 顺帝本纪》记载的更加详细:【明宗之长子,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儿厮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延佑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

      按《元史 顺帝本纪》的说法,罕禄鲁-迈来迪的家世非常显赫。蒙古西征前,新疆臣服于耶律大石建立,却被乃蛮王子屈出律控制的西辽。海押立—新疆伊犁以西,中哈边境一带,属于信伊斯兰的葛罗禄人土王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王,阿尔斯兰汗是这个小王朝君主的世袭称号。《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屈出律迫害穆斯林,新疆各地纷纷造反,屈出律也怀疑海押立王阿尔斯兰汗心怀异志,让他出兵帮忙平乱,如果阿尔斯兰拒绝出兵或平乱不力,屈出律都将有足够借口处死他,进而废除他的小王朝。阿尔斯兰进不能攻打穆斯林教友,退不能反抗屈出律,索性自杀了,由儿子—另一个阿尔斯兰即位。小阿尔斯兰对西辽有国仇家恨,主动投奔成吉思汗,获得大汗嫁给的公主。《蒙古秘史》的说法略有不同,成吉思汗四狗之一忽必来(与忽必烈是一个名字)西征,阿尔斯兰汗不战而降,投奔成吉思汗,获得大汗的赐婚。从此海押立葛罗禄王,世代与元朝通婚,《元史 诸公主表》记载有3位蒙元公主嫁给阿儿思兰汗家族。

      由罕禄鲁-迈来迪的家世往前推,忽必烈赐婚给赵显的公主,不是忽必烈的女儿,忽必烈还没无聊到把亲女儿嫁给一个亡国之君,此女只是阿尔斯兰汗家族的女儿,母系方面可能有黄金家族的血脉,被忽必烈认做公主嫁给赵显。

      看过罕禄鲁-迈来迪的身世,新的问题又来了。第一,为啥忽必烈亲自许配的堂堂公主,能被元明宗一句话就要走;第二,甘州远在西北,元明宗咋会溜达到这里。说到这,还得看看后忽必烈时代的元朝权力之争。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都是其次子、太子真金的后代。忽必烈活了80岁,熬死了多数儿子,也包括真金。真金有3个儿子,1号长子甘麻拉、2号次子答剌麻八拉、3号老三铁穆耳。忽必烈没有明确指定谁接班,只暗示真金的小儿子3号铁穆耳即位,老皇帝驾崩之后,伯颜等几个大臣宿将拥立铁穆耳,是为元成宗。从后来的事情反推,忽必烈舍弃儿子、另2个孙子,指定铁穆耳,是因为铁穆耳的性格温和。为了栽培铁穆耳,忽必烈让他坐镇外蒙和林,震慑西北叛王,他的西北方面军,成了他即位的最大保障,或者说铁穆耳是西北方面军拥立的第1个皇帝。铁穆耳即位之后,结束了所有外战,包括南征越南、缅甸,西北与海都的内战。

      1307年,3号铁穆耳驾崩,没有合适的儿子即位。于是宗室蠢蠢欲动,朝中的穆斯林大臣企图拥立真金的弟弟秦王忙哥剌的儿子—安西王阿难达,此君是穆斯林,也是中国唯一可能做皇帝的穆斯林。佛教是元朝的国教,非穆斯林大臣自然不希望阿难达接班,2号的次子,2.2号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其母答己以奔丧为名回京,与非穆斯林大臣合伙杀阿难达。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大哥,2.1海山此时是怀宁王,佩金印,驻防西北。在忽必烈的子孙中,海山的军功最大、军事能力最强,没有之一。1301年,西北叛王之首,太宗窝阔台的孙子海都进犯外蒙,被2.1海战打败,受伤,退兵途中伤重而死。海都死后,窝阔台系内乱,窝阔台汗国旋即被元朝、察合台汗国瓜分,纠缠元朝30多年的西北内战终于结束,海山居功至伟,解决了曾祖忽必烈都未能解决的老难题。

      2.2爱育黎拔力八达虽然是杀掉阿难达的主谋,却不敢做皇帝,将帝位拱手让给手握重兵,功高盖世的大哥2.1海山,是为元武宗,西北方面军推出的第2位皇帝。2.1也投桃报李,册立2.2为皇太子,【诏立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受金宝】。您没看错,2.2是2.1的皇太子,不是皇太弟,可见此时虽然距离忽必烈称帝将近半世纪,蒙古人,还是高级蒙古人,对汉文化的了解程度依然很低,只知道皇太子意为皇帝的继承人,不知道只有皇子才能叫皇太子。但是海山也留个心眼,哥俩约定,2.2死后,帝位还给2.1的儿子2.1.1和世瓎(là)—后来的元明宗、元顺帝的父亲。《元史 明宗本纪》说的清楚:【武宗(2.1)入继大统,立仁宗(2.2)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于帝(2.1.1元明宗)】

      元武宗2.1海山,在位仅4年就死了,终年不到30周岁(1281~1311)。【皇太子】2.2即位,是为元仁宗。2.2是元朝汉化程度最高的皇帝,也许没有之一,9年间(1311~20)搞了很多汉化工作,是忽必烈之后最受好评的元朝皇帝之一。但是元仁宗没有根据当年的约定,立大哥2.1的儿子2.1.1和世瓎(là)为太子,于1316年立亲儿子2.2.1硕德八剌为太子,封2.1.1为周王,出镇云南,实际上是贬出权力中枢。

      2.1.1于1300年11月出生在西北前线,与其父2.1海山击破海都的决战大约同时。直到2.1回大都即位,2.1.1在西北前线呆了7年。海山的军旅生涯,为2.1.1积累了丰富的军界人脉。2.1.1被放逐,自然引发2.1旧部们的不满。2.1.1西行到延安,2.1旧部们和野心家们纷纷来投,为首的是地方实力派,陕西行省丞相丞相阿思罕、平章政事塔察儿,相当于陕西省长和副省长,【悉发关中兵,分道自潼关、河中府入】,扯旗造反了。陕西行省比现在的陕西省大很多,还包括甘肃东南部,如现在的甘肃省会兰州。

      政府军来平乱,2.1.1大败,一路跑到西北的阿尔泰山,投靠察合台系诸王。【西北诸王察阿台等闻帝至,咸率众来附。帝至其部,与定约束,每岁冬居紥颜,夏居斡罗斡察山,春则命从者耕于野泥,十余年间(1316~28),边境宁谧】。元仁宗对这个大侄子也不好办,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双方就这么尴尬的对峙,2.1.1俨然成了新版的海都。

      2.1.1见到赵显,带走罕禄鲁-迈来迪,只能在1316年到延安后,1320年元顺帝出生前,此时他正在西北发动反对叔叔2.2的叛乱。带走罕禄鲁-迈来迪的目的,恐怕也不止是贪图罕禄鲁-迈来迪的美色,而是想拉拢罕禄鲁-迈来迪的娘家,葛罗禄阿尔斯兰汗家族,进而通过婚姻关系,拉拢统治新疆的察合台汗国。既然西北陷入战乱,人命贱如狗,赵显身在乱世,无论如何也保不住老婆。

      1320年,仁宗2.1驾崩,皇太子2.2.1硕德八剌即位,是为著名的元英宗。2.2.1以精明强悍著称,眼里不容沙子,得罪人太多,死于3年后的南坡之变,成了元朝第一个确信横死的皇帝。汉人史籍记载道,1323年,在甘州修行的赵显写了一首诗:【寄遇林和靖,梅开几度花?黄金台上客,无复得还家。】颇有南唐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意境。元英宗以赵显怀念故国为名,赐死赵显,结束了赵显的传奇一生,终年52周岁(1271~1323)。

      许多汉人野史认为元顺帝就是赵显的儿子,被2.1.1元明宗收养而已。此说不能说完全没有依据,早在元末,坊间便传言元顺帝不是2.1.1的种。2.1.1后来做了皇帝,在位不到一年,就被弟弟2.1.2元文宗毒死。1332 年,2.1.2元文宗在位3年也死了,文宗皇后认为这是文宗窃据皇位的报应,坚持立2.1.1的子孙。但入选的不是元顺帝,而是元顺帝的二弟元宁宗。此时宁宗6岁、顺帝12岁,都没成年,从拥立幼主便于控制的角度说,宁宗相比顺帝没有很大优势。只是宁宗只做了43天皇帝就挂了,元顺帝才做了皇帝。元末成书的《庚申外史》说:【尚书高保哥奏言:昔文宗制治天下,有曰:我明宗(2.1.1)在北之时,谓陛下素非其子。帝闻之,大怒,立命撤去文宗(2.1.2)神主于太庙,并问当时草诏者为何人?】《庚申外史》、《元史》虽然没明说,却都影射元顺帝为赵显的儿子。

      入明之后,顺帝为赵显之子的说法更加流行,因为此说符合因果报应。永乐十年五月十八日,永乐帝查看宋元皇帝的画像,对手下发表评论:【宋自艺祖(太祖赵匡胤)以下诸帝,何皆清癯似太医?然及观元诸君曰:何皆状硕乃尔?此都是吃大羊尾子的。至顺帝,忽曰:此何以独清癯似太医也?忠彻不能对】。类似的说法在宋元明时期很流行,宋太宗烛影斧声得位不正,江山转移到太宗系。金国大将粘罕灭北宋,宋人传言粘罕长相像赵匡胤,意为粘罕是太祖转世,来取太宗的江山。宋高宗赵构虽然是宋太宗的后裔,对此说不信也得装信,加上他没儿子,便收养宋太祖的后代为养子,是为宋孝宗,之后的南宋皇帝都是太祖的后裔。待到元朝灭南宋,宋人又传言灭宋主帅伯颜长得像柴世宗,意为柴世宗报复赵匡胤来了。元顺帝是赵显之子的说法,无论真假,都反映了汉人对王朝更替的看法,明朝与宋朝无关,也乐于暗示顺帝为赵显之子。

      说完汉人的记载,再说藏人的说法。藏人写的《汉藏史集》二二《大蒙古之王统综述》记载:【先前,当杭州宫殿被蒙古人火烧之时,蛮子之皇子向蒙古皇帝归顺了,但不得信任,被放逐他乡,到了萨迦地方,修习佛法,人群集聚在他周围。此时,蒙古皇帝的卜算师们说:将有西方僧人反叛,夺取皇位。皇帝派人去看,见许多随从簇拥此蛮子合尊,将此情向皇帝奏报,皇帝命将其斩首。赴杀场时,他发愿说:我并未想反叛,竟然被杀,愿我下一世夺此蒙古皇位。由此愿力,他转生为汉人大明皇帝,夺取蒙古之皇位。又据说蛮子合尊被杀时,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奶汁】。

      《汉藏史集》的作者是萨迦派花教的喇嘛,书中有大量怪力乱神的故事。赵显之死也带有因果报应的色彩,说赵显死前发出了灭元的诅咒。朱元璋生于1328年,赵显死的5年之后,说老朱是赵显转世完全说得通。

      汉、藏两说的最大分歧在于赵显做和尚修行的地方,汉人说赵显在甘州一带,即甘肃、青海交界的朵思麻,他只有生活在这里,才能与发动叛乱的2.1.1元明宗碰头,引发后来的元顺帝血统之谜,或者说,只有如此,元顺帝才能是赵显的儿子。藏人说赵显做和尚一直在西藏西南部的萨迦寺,交通极为不便,2.1.1再能跑路,也不会到萨迦寺,如此赵显和2.1.1不会有交集,也就不会有元顺帝的血统问题,那么要宣扬因果报应,只能从赵显被无辜杀害,死前诅咒元朝入手。

      综上所述,我有3点结论:

      1. 赵显做和尚,是忽必烈防止南宋死灰复燃的举措之一。其他的还有挖掘南宋皇陵,破坏宋宫风水等等。

      2. 赵显的流放地,我倾向于甘州。他的被杀,有2大原因,一是元英宗的苛细刚强,不能容忍亡国之君思念故国;二是赵显与2.1.1元明宗、西北察合台汗国有联系,卷入了2.1武宗、2.2仁宗兄弟皇位之争的漩涡。

      3. 西藏是元朝高级政治犯的流放地,对赵显这样的人来说,完全失去了作乱的基础。当然名义上,他们是去西藏学佛法。这样,皇帝可以收放自如,可以让被流放者流放终生,也可以随时以学成为名,释放或还俗。

      通宝推:dfindy,铁手,一介书生,
      • 家园 都是亡国汉人意淫罢了。

        古代一夫多妻,元朝尤其如此,多个皇后并立都可以。用得着留下他人之子吗?

        汉人还有摔头胎的习俗,更何况蒙元杀人向来不手软,摔个头胎更加没什么大不了。

        就算不摔,像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一样,谁都知道他不是成吉思汗的亲子,那么元顺帝若真不是明宗之子,明宗也大可直说,根本不可能会有他继位的机会。大臣们完全没有必要把一个母家也没太多权利,又不是明宗亲子的野种从大老远的西北迎回北京当皇帝。

        这种意淫之风千年不灭,甚至连朱棣也遭了道儿,说他不是老朱的亲子,又说他母亲被锁上几十斤重的铁链而死。

        老朱闲得没事干,自己二十多个儿子,还非得留下一个不是自己血脉的儿子捂着盖着都要养大他?

        杀了那么多大臣,外甥都杀了,偏偏不杀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着蒙元皇室血统的朱棣?

        汉人有时候也确实是闲得蛋疼。

        • 家园 其实蒙古人当年也说朱棣是蒙古人。

          亡国了,就只能在这些地方讨便宜了。

          不过蒙古人在这则传说里居然把朱八八说成是官吏出身,实在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