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发展目标的观察与思考(一)长期经济增长原理 -- 陈经

共:💬563 🌺4937 🌵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宜低估,也不必过誉。

                邓公一力举荐超拔,朱老板主管中国经济10年,的确值得聊聊。

                朱相是91年升任副总理的,第一板斧就是著名的清理三角债,是役充分展露了朱相雷厉风行的执行力,点赞者无数啊!但多年后回头看,其并未解决三角债形成的深层原因,由国家提供启动资金,限期清偿互相之间的债务,命令下达后,三角债消失了一段很短的时间,但很快迅速恢复了原样,企业债务比以前更严重。

                十四大入常,93年出任主管经济的常务总理,人民银行的行长也兼到了95年。

                92南巡后,各地大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贷款猛增,物价狂涨。92到95,各年GDP名义增长都超过20%,但GDP平减系数分别是:9.2%、17.2%、23.3%、15.2%。除此之外,改开30余年,只有85、88年的GDP平减系数上过两位数:11.6%、13.4%。

                朱相再次展露执行力,93年到96,固定资产投资最常见的3~5年期贷款利率由9.54%提高到14.94%。93年6月,下令全国银行限期收回贷款,一时间哀鸿遍野,除了在海南、北海等地留下大批烂尾楼,很多企业正常发展的资金渠道也突然断掉,被迫高息集资、饮鸩止渴。

                94年汇率并轨,由5.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一步调整到8.7:1,有哭有笑。出口有所增加,外贸企业按人民币计算的利润大增,但贷款引进设备企业死伤无数。忙总空降东北待的企业就是牡丹江桦林轮胎,其死因最初就埋在这里,桦林不是个案。

                通胀控制住了,通缩又来了。96年GDP平减系数降到7.1%,进入个位数区间。98年,首次出现实际增速快于名义增速,这一年,gdp名义增速6.9%,创下78年以来的新低(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速快于79、81、89、90),镕基同志任总理这五年,也是改开后唯一一届任期各年经济增长均低于两位数的,这个记录,本届李总理想来也避之唯恐不及。

                经过这番折腾,国企债务问题、现金流问题全面恶化,96年开始,下岗这个词频频出现,98年,出任总理的镕基同志开出国企三年脱困的承诺,开始国企大改革,其后,5000万国企职工下岗3000万,个中辛酸,怎与旁人说!

                粮食问题,也是总理上任时定下的任务,结果呢,1997年,粮食总产量4.94亿吨,人均粮食产量399.7kg。上任第一年增产3.67%,然后连续4年减产,到了2002年,粮食总产量4.57亿吨,人均粮食产量356kg。

                黑了半天,转到另一面,本狐认为朱相这几个方面确有大功:

                1、分税制强化了中央财权

                到了90年代中期,财政大包干的巨大弊端已到了无法维持的程度,朱拿出决断和执行力和各地诸侯谈下分税制,功莫大焉。当然,当年的税改过于粗糙,国、地税分离给企业带来太多不便,将来肯定还会再调整。

                2、加入世贸

                入关、世贸谈了N年,能在朱手里谈成,朱背负了巨大压力。从事后经济实际表现来看,市场扩大充分发挥中国生产力潜力是胡温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然,从08开始算,这入世的红利也吃得差不多了。

                3、基础设施建设

                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朱一改以前对财政赤字的态度,发国债大建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应对还是很明快的。当然,朱相以一时的窝电砍掉大量电站建设项目,也是一大憾事。

                至于副将兄所提的“中国经济在他手里发生质变”,还真没这感觉。

                说“加入世贸”为“中国经济质变打下基础”,倒还可以。

                通宝推:阴霾信仰,楚庄王,
                • 家园 综合下来,朱是一个不错的经济学家。

                  短期似乎也能看到效果,但离伟大的政治家,能够领导中国的政治家十万八千里。

                •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

                  不是朱相这种做法的话,理论上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 家园 我不是搞经济的,但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正好在国企。

                    我认为,不采用粗暴一刀切紧缩、改制,结果完全可能好很多。

                    换一句话,如果没有99.5.8和加入世贸,中国经济(尤其是重工、军工)可能已经彻底完了。

                    • 家园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虽然自宫,未必成功;

                      如不自宫,也可成功.”

                      还好加入世贸后吸星大法基本练成了.

                    • 家园 谢谢,再问一个问题

                      从执行的角度来看,不一刀切的话,有可能实施吗?我的感觉是各地诸侯会互相扯皮,实施不了。。。。。

                      • 家园 我觉得还是能实行的,那个时段,整体执行力还在

                        至少分类管理是做得到的,银行系统本身的资料就很完备。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93年开始的紧缩是替南巡讲话后的混乱擦屁股!

                        说到南巡讲话,有一点不得不提:91年的经济指标不错的!GDP实际增长9.2%(名义增长16.7%),速度不慢,物价压力也不大。89、90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实际增长低一些,分别是4.1%和3.8%。

                        作为一个掌舵的大家长,看到这三年数据,评判新班子两年多工作,是应当再看看呢?还是“不改革,就下台”?

                        现在很多瞎话三四贸然发表意见的人,根本没看过91年的具体数据,以为91年又到了崩溃边缘呢。

                • 家园 朱关闭了中国自主崛起的大门,打开了载体崛起的窗户.

                  当然这一切是在继承邓胡赵等人前一阶段的工作以及顺应九二南巡开启的大势的基础上.

                  总的来说朱做到了邓想要做的事.

                  从哲学上来说是给洋奴哲学背书.

        • 家园 也不能说甩开太远了,马来人均GDP已经过万了

          所以有评论还认为之前马选举闹的这么狠社会还没乱,就是应该经济过了一万美元的坎,人人都是穿鞋的,不会太极端

          • 家园 人均过万就是中国的两倍,还谈不到甩,

            连赶上还没呢。印象比马强只能说是结构不同。

          • 家园 资源性GDP意义不是很大

            东盟对中国的贸易额10年增了10倍,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吧,跟着中国的工业化沾光而已,依然是中国经济与政治双重力量顶在前面,否则就凭东盟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工业GDP和农业GDP其实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正如大清和大英之间的关系一样,不具备可比性。但是马来西亚真正的工业进步在哪里?

            另外,马来西亚地盘很大、人口很少,至今只有3000万人,资源价格上升之后,平均一下人均GDP很容易就上去了。

            • 家园 马来还是有不少工业的。各大跨国企业在亚太都有马来分部

              不过马来有1/3人口是华人,而且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华人被压制得算不太严重,他们工业化是沾华人的光了。这些跨国企业总部的白领,特别是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华人。开会可以直接讲中文。因为马来有便宜的人工同时有高素质的商贸和技术人才。如果没有这么多华人白领,这些跨国企业也不可能把分部建在这儿。

              当地马来人一般要么是政府工,要么是军队,国企。因为马来人控制了政治体系,这些机构里,基本上看不到外族人。

      • 家园 日本战前的水平就不低啊

        当前中美人均GDP倍数的差距大概相当于日美60年代初的差距

        • 家园 是的,日本战前就已经是个工业化国家且发展水平不低。林毅夫

          因此林毅夫从日本等的经验出发认为"中国还有维持20年8%增长的潜力"

          根据麦迪逊的最新数据,按照1990年的不变价国际元计算,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6725元,为美国当年的21%,相当于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中国台湾在1975年,韩国在1977年和美国的人均GDP差距水平。在这一差距水平上,日本维持了20年年均9.2%,新加坡20年年均8.6%,中国台湾20年年均8.3%,韩国20年年均7.6%的增长。这四个经济体,也属于上述利用后发优势取得年均7%(或更高)而且维持25年(或更长时间)的13个经济体。如果和美国的差距所蕴含的后发优势能够让日本等东亚经济体实现年均7.6%到9.2%的GDP增长率,那么,从后发优势的潜力来看,中国从2008年开始应该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

          全文链接:

          http://www.guancha.cn/lin-yi-fu/2014_03_06_211299.shtml

          • 家园 林还是保守的

            中国的规模在那里,规模大就意味着市场层次多,结构多,梯度多,比如京广沪三个经济圈是一个梯度,中部中型经济圈又是一个梯度,西部待开发区域又是一个梯度,所以中国的增长是一波接一波的。——比如现在是京广沪向美日欧追赶看齐,中部向京广沪追赶,西部向中部追赶,而过了几年,说不定又是什么西部大开发,情况发过来……

            说直白些就是中国的经济引擎就不像日本一个引擎带动,说句俗话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甚至东方西方同时亮,甚至是全面开花

            所以这里面有个倍数在里面,所以再高速增长几十年说不清,但如果像林所说,肯定就不止20年了。

            还有一点:林的观点隐含前提是以美国为天花板,事实上,中国经济大爆炸以后,肯定是没有天花板的,超美不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基于追上美国就意味着高增长结束的日韩模式对于中国肯定是不适合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