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非打压型教育(自由的前提是什么?) -- suney20

共:💬2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非打压型教育(自由的前提是什么?)

    两岁左右开始,宝宝不再那么天使,不再那么完美,他不是机器人,不是宠物,他有自己的想法,要尝试了,有自己主见了,因为,他也是人。。。。terrible two拉开帷幕,挑战父母的时刻来了。

    总结了几个小方法,期待能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1. 固定的作息时间

    小朋友对世界的认识模糊而有限,固定作息让他们心里有底,也有安全感(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和老公生活作息很乱的时候,也尽量告诉他近期时间安排:“滑梯后上车,回家吃饭,吃完饭饭睡午觉哈”。在小朋友众多的幼儿园,这招也是维持秩序的基石之一。

    PBS Kids 出的一款儿童节目Daniel Tiger’s Neighborhood(幼龄儿童的EQ教育的好节目,推荐)有一期,把早上起床上学时间(小朋友容易磨叽迟到的时间)和晚上回家睡觉之前的时间(还是容易磨叽的时间)编成一句歌。只一句,把要做的事情按先后顺序串起来。 小朋友唱熟了,能自己主动做下一件事情。

    2. 尽量避开饿、困和生病的时候;

    一次去邻居家,小家伙突然因为一件小时扭计扭计,邻居猜,是不是饿了,冰箱拿块面包给他啃啃,之后就再没闹过。就像大人之间,也要尽量避开别人心情不好或者很累的时候(除非有意而为)。小孩困了、饿了不会自己说,却以闹脾气的方式展现给父母。

    无论什么时候,对小孩做规矩前,需要明白小孩为什么闹,有的时候,其实是父母的错。

    3. 讲道理,树模范,选择方式

    讲道理恐怕是天下父母都很常用的方式,不过得注意方式,小孩的思维跟大人差别很大,尽量细,尽量把事情脉络讲清楚,但即使这样,也只能抱着试试的心态,如果指望每一次他都能听懂并顺从,只能给父母自己添堵。但话说回来,每一次听懂,都是父母赚到了,因为孩子朝懂事的方向更进一步。

    树模范恐怕是最潜移默化又最有效的方式,就连情绪也是能传染的,我赞扬老二比老大安静的时候,我的老师郑重地说,because his mom became calmer.

    除了直接命令,还有很多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唱歌,比赛(看谁吃得快),游戏,看家长的灵活度了。小家伙第一次见到冬瓜的时候小嘴闭得紧紧的,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夹起一大块说“来,我们干杯”,小人儿觉得好玩,“干杯”“干杯”真让他开开心心干了好几杯(冬瓜)。

    4. 选择题

    源于那个经典的说法,餐厅服务员如果问“先生,您需要点甜点吗?”往往会回答“不需要了”,如果问“先生,您想要芒果布丁还是草莓蛋糕?”原来不打算点的,可能因此上当。很多育儿书、网站也提到这个方法。不过也是有概率,孩子还是会经常说,我不要A也不要B。

    后来才知道,还有一种负向选择题,论坛baby center上一个妈妈建议我这么让孩子睡觉,问他“你要自己去睡觉还是妈妈拖着你去睡觉?”类似的,我家老二吃奶的时候,老是被老大吵到,叫老大到另外一个房间,不肯。于是问“你要自己出去还是爸爸抓你出去?”第一次小人儿很不情愿,两者都不选,被拖一次后,以后一数“三、二、一”小人自己出去并在“二”的时候关上门。

    超市有卖一种桌游(惭愧实在想不起来叫啥名字)每人每轮都会抽到一对选择,都是平常生活中你绝对不愿意做的或者疯疯癫癫的,但游戏中,参与者都必须做出选择,并解释为什么这么选,选了会怎么办。

    5. 抽掉支持

    做父母的有义务照顾好你,可没义务满足你那啰里八嗦的一堆要求。小人儿闹着要游泳,偏偏老娘身体不适,只给他一句话“那你自己去吧”小人儿只好作罢。老娘心想,哼哼,等你青春期了,不给你吃不给你住,看你嚣张能几日。

    6. 反其道行之

    小家伙有时吃饭越吃越慢,因为扭头看爷爷开的电视,我喜欢故作惊喜地来一句“偷吃喽~~~”,假装要从他碗里抢食。小朋友赶紧塞一大口,并很得意地说“被汤圆吃掉了”

    最好玩的是一次缝衣服,他第一次见着针线盒,很好奇但够不着,睁大眼睛问“妈妈,这是什么~~~”我索性给他个思想教育,用一种好像在说很有意思的东西的口气说,“那是针,刺一下可以出血,感觉痛痛的,可好玩了”一边笑嘻嘻地说“过来,让妈妈刺一下,肯定很痛的”小人儿立马说,“不要”,我接着笑嘻嘻“没事,过来用针刺一下,妈妈保证很痛的!”,小人儿没影儿了。。。

    7.给予过渡时间

    下达指令后数“三二一”,有时给五秒,反正很灵;

    当过父母的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玩疯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肯走,我就是曾经为了孩子上carseat花了半小时的妈(美国行人少,车速很快,所以孩子不在安全座椅绑好是非常危险的,他不进去坐好,车走不了),好在后来在Daniel Tiger’s Neighborhood里面学了一招:It’s almost time to stop so choose one more thing to do. 先告诉他,我们要走了,让小心灵难受一下,沉到谷底,然后再给个萝卜:最后挑一样玩一会儿吧。玩好了(大概一两分钟内得收工)柔和而坚定地说,It was fun but now it’s done. 同学,该回家了。在我们家那混世小魔王身上试下来,成功率能到八成。

    8. time out

    不多说,育儿书一堆。

    9. 转移注意力

    这一招可能是大多数父母特别喜欢用的,也常常有效,但我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能不用尽量不用,对症下药才有效防止再次发生。

    写这么多,是因为我个人觉得,高压、粗暴的手段可能最高效,但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冷静、乐观、能积极思考又为人随和的孩子,家长有资源(物质支持)、有能力优势(掌握的信息远比孩子多,经验比孩子丰富),那么手腕灵活一些,多了解孩子一些,多沟通一些,很多事情迎刃而解。一句话,与娃斗智斗勇,其乐无穷。但是,该说不的时候,触及底线的规矩,比如,不能把玩具对着人扔,不能打弟弟,不能玩电(列表可以很长)——零容忍。老米很喜欢认真地来一句“you can’t bla bla….”

    国内不少人对西方倡导的自由主义非常向往,其实自由的背后有着强大的规范制度,多多少少都在这样的tricks下进行的。

    其实我写这帖子的直接动力,来自于众多河友在讨论香港问题时,把香港人放到敌人的位置,几乎不考虑,他其实是祖国的一个孩子之一。放眼看政府对老百姓,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理与规范,何其相似!

    姑且举两个例子,上课时从老师口里听来的,在此抛砖引玉。

    1. 零八经济危机,一地方小政府银子不够(抱歉,哪个州哪个市没听清),打算提高税率。但他没直接说要这么做,而是公告老百姓,现在怎么办?两个选择,一、减少现有服务;二、提高税率。老百姓不愿意税率提高,于是选了一,过了一阵子,老百姓发现,少了那一块服务,实在太不方便了,于是,提高税率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2. 美国众多城市铺大饼,地广人稀,对交通、基础设施一直是挑战,于是这些年政府,从联邦到州到市,一直倡导提高原有城区密度,而不是一再扩张。地产开发商多多少少不愿意,新开土地往往增值空间大。一些政府也不禁止,简单明说:新开土地不给三通。

    希望对河友们有些启发。

    通宝推:无无名,strain2,陈王奋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