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印度丛林中的龙和晚明的一些事儿 -- CaoMeng

共:💬16 🌺3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印度丛林中的龙和晚明的一些事儿

    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旗帜: 六星红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曼尼普尔邦是印度东北和缅甸接壤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印度的东北,被孟加拉国从印度本土隔开,有七个姐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包括伪阿鲁纳恰尔邦(印占藏南)在内的印度东北邦。

    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印度本土相差很大, 也是印度成立以来,独立运动不断的地方。

    曼尼普尔邦就是毛派游击队一直活跃的地方。

    毛派游击队武装的名字就是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

    在爱国主义熏陶的普通印度人眼中, 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就是“外来敌对势力”支持的, 十恶不赦的, 企图分裂印度母亲的”分裂分子“。

    曼尼普尔毛派独立组织所用的曼尼普尔国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国徽跟咱天朝的国徽的相似之处,就不用俺说了。

    但草蜢仔细一看, 等等, 那。。。不是龙吗?!!!

    俺又查了一下,曼尼普尔土邦的旗帜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好像是一条大蛇。

    但俺继续查了一查, 还真的是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2010年印度共和国日(独立节)游行中的曼尼普尔邦彩船,相当于天朝的民族团结, 党的政策亚克西彩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神兽叫帕蚢蚆(Pakhangba)或译帕杭巴,又被称为湃虹蚆(Paikhomba)是曼尼普尔邦梅泰族传说中的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帕尔的帕蚢蚆雕像

    梅泰族的一个先祖领袖就称自己是龙(帕蚢蚆)。

    中文网站上关于曼尼普尔邦的消息属于七零八碎拼接一起的道听途说。

    其中一个流行在中文网站上的说法是曼尼普尔人一般认为是唐代后人。

    其实曼尼普尔民间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至少2008年以前没有这个说法,现在这个说法有没有从中文网站上出口转内销, 俺不确定。)

    不过,草蜢可以看出为神马在中文网站上会流传这个说法。

    因为曼尼普尔邦梅泰族传说中的第一个先王就叫Tangja Leela Pakhangba(帕蚢蚆), 是不是看上去,像唐家李龙王的音译+意译

    除了龙(帕蚢蚆)崇拜以外, 曼尼普尔还是现今印度境内最早出现丝绸产业的地方, 当地的养蚕历史比印度其他地方都早几百年。

    虽然曼尼普尔就在缅甸边境,但曼尼普尔人更稀饭跟中国拉上关系。

    当然不排除这是因为中国是强国的原因, 毕竟最普世价值就是大家都稀饭攀大户。

    那曼尼普尔跟中国到底有神马关系呢???

    草蜢开始从历史记载中寻找蛛丝马迹。

    在曼尼普尔王国的首都英帕尔, 曼尼普尔王室居住在康腊(Kangla)城堡中。

    而下令建筑康腊(Kangla)城堡的曼尼普尔王叫做Meidingu Khagemba

    而Khagemba的意思就是中国人的征服者!

    曼尼普尔人管中国人叫khagi, Ngamba是征服者的意思。

    曼尼普尔王国历史记载, Meidingu在1632年击败了一帮中国人 (中国人的领袖叫Chouopha Hongdei)。 被抓的大批中国战俘将烧砖的技术带到了曼尼普尔。 曼尼普尔王用中国战俘修建了

    康腊(Kangla)城堡。

    从此Meidingu被称为Khagemba, 中国人的征服者!

    下面是康腊(Kangla)城堡入口的原貌, 后来在1891年在曼尼普尔王国和英国人的战争中被毁。 门口是两个帕蚢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说, 养蚕技术也是中国战俘带来的。

    草蜢一看这个年代, 1632年??? 再过12年满洲人就进关了, 俺大明怎么会有功夫千里迢迢地跑那嘎达去?

    是不是曼尼普尔人把中国人和缅甸人搞错了。

    核实了一下, 没有搞错!

    曼尼普尔人管缅甸人叫阿瓦(ava),云南方向来的中国人叫khagi。 曼尼普尔王国和缅甸日后发生了好几次战争,所以曼尼普尔人对缅甸人是十分熟悉的,不会搞错。

    当然虽然现在曼尼普尔邦距离中国云南边界很遥远, 但那是现代划分国界线的结果。

    明代是不是那样的。

    现代中国的疆域范围, 很大一部分定型于蒙古人的征服。

    忽必烈的大军,为了开辟对南宋的后方战场, 千里大迂回, 从藏边进入云南, 征服了独立的大理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蒙古人并没有满足与大理国的疆土, 从铁木真开始, 蒙古人的目标就是征服长生天覆盖下的所有土地,实现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忽必烈派出使臣到达整个中南半岛的国家, 命令所有君主都向他称臣。

    此时的缅甸正处于强大蒲甘(Pagan)王国的统治之下, 而蒲甘(Pagan)王国一直都是与大理国分庭抗礼的中南半岛大国。

    ACfun 的布哈林同学所制的中国历史地图真心很赞!

    蒙古征服以前的大理和蒲甘王国, 可以看到大理全盛时,曾经包括了整个现在缅北的克钦邦,和掸邦的大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蒲甘国王拒绝了他认为是忽必烈的无理要求。

    这个拒绝是灾难性的。

    早在南诏/大理最强盛时, 南诏/大理的骑兵可能就曾经光临过蒲甘城。 但蒲甘王国兴起之后, 蒲甘和大理就在缅北一带拉锯战, 缅北当地土酋一般都是两边讨好, 当地属于二属之地。

    但在蒙军南下击破大理以后, 大理的霸权旁落,原来大理属下的部属要么独立,要么向蒲甘称臣, 比如金齿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蒙古征服大理之后, 这个势力天平就一边倒了。

    金齿国专向蒙元称臣。

    蒲甘立马派出军队来讨伐金齿国这个叛臣贼子, 但蒙元立马派出军队出战。

    蒲甘军队的秘密武器是大象, 但蒙古人很快就用他们的弓箭让大象四处奔逃。

    《元史》记载了双方的第一个遭遇战。

    与缅军遇一河边,其众约四五万,象八百,马万匹。忽都等军仅七百人。

    结果是缅军大败,而蒙古军仅一人因为为了生擒大象而亡。

    惟一蒙古军获一象不得其性被击而毙,余无死者。

    征服云南的蒙古军队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亚的突厥穆斯林。 比如郑和的先祖, 第一任的云南行省平章赛典赤·赡思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缅甸人因此把蒙古大军称为Taruk(突厥)。 到了现在, 缅甸人把这个Taruk称号又冠与汉人。

    蒲甘王那罗梯诃波帝面临突然而至的蒙古大军惊慌失措, 被后人称为Taruk-Pye Min(逃亡中国人的王)。

    赛典赤·赡思丁死后,被追封为咸阳王, 他的长子纳速剌丁在继续担任云南的长官。 不久纳速剌丁就开始征缅。

    十月,云南省遣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率蒙古、爨、僰、摩些军三千八百四十余人征缅。。。以天热还师。

    纳速剌丁了解到了蒲甘军队的虚实, 建议大规模征缅。

    十七年二月,纳速剌丁等上言:“缅国舆地形势皆在臣目中矣。先奉旨,若重庆诸郡平,然后有事缅国。今四川已底宁,请益兵征之。

    在蒙古灭宋以后, 云南境内的蒙古铁骑开始了南下对蒲甘王国的灭国战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突厥蒙古的铁骑对蒲甘帝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蒲甘帝国在打击下四分五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蒙元军队的南下还导致了中南半岛的民族大迁移。

    蒲甘帝国的毁灭造成了缅甸大部的势力真空。 原来居住在大理国边境的傣族(缅甸境内又叫掸族)大规模地进入了原先蒲甘帝国的统治区域。

    一部分傣族人甚至一直向西到达了现今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建立了那里的阿豪姆王国, 一直到大英帝国的来临。

    蒙元并没有对蒲甘帝国境内进行像云南一样的直接管理,而是纵容各个傣族土邦在蒲甘帝国的废墟上建立势力范围。 这些傣族土邦名义上是元帝国的土司, 但实际上是独立的土皇帝。

    其中一个傣族土司就是传说中的蓬(Pong)王国。

    按曼尼普尔王国的记载, 蓬(Pong)王国曾经和曼尼普尔王国结盟,而且蓬(Pong)王曾经来到曼尼普尔王国的首都英帕尔。

    蓬(Pong)王国的内乱中, 一个蓬(Pong)王国的王子离开了老家,一路向西,到达了现今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建立了当地的阿豪姆王国。

    据傣族的传说, 蓬(Pong)王国后来在1479年左右被中国入侵并占领。

    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傣族传说中的蓬(Pong)王国就是明史中记载的麓川。麓川在大理亡国后强大起来。 名义上还是元帝国统治下的土司, 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王国。

    这是元末明初, 云南的元梁王政权和麓川与段氏并列的局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英宗时, 正逢新兴的瓦剌帝国威胁帝国北边, 西南的麓川政权公开反了明帝国

    [img=2048,1194]http://ww4.sinaimg.cn/large/e35d3e33tw1ek0te2fep4j21kw0x64qp.jpg[/img]

    但根据明史记载,大明最后一次对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叛乱的讨伐发生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 而且明军统帅

    王骥等考虑大军连年征战不平,认为无法彻底消灭麓川军,于是与思禄为约,许以土目得部勒诸夷,居孟养如故。再与其金沙江立石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麓川只是名义上又归顺了朝廷, 但实际上还是一个独立势力。

    当然不妨俺们在地图上又把麓川的地盘画上大明的颜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这个也可以解释为神马曼尼普尔王国的记载中,在1467年蓬(Pong)王国还和曼尼普尔王国联合行动占领了现今缅甸境内的Kabaw河谷。

    但显然,曼尼普尔王国对傣族的蓬(Pong)王国十分熟悉,也不会把他们和中国人混淆。

    那1632年到底发生了神马呢?

    未完待续。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南风,醉寺,桥上,履虎尾,光年,衣笠山麓,haaghhs,Leono1,看得真过瘾,西门飘飘,shinji,SleepingBeauty,青颍路,浣花岛主,李寒秋,xm,回旋镖,野芹,一介书生,bayerno,联储主席,zirun99,铁手,mezhan,振振公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1632年已经是王朝末世,帝国还会在西南弄出

      什么动静呢?曼尼普尔称中国人为khagi,是怎么发音的?他们的语音应该属于黔台语系,与侗族、壮族等一个体系的。他们的传统文化有竹筒舞,是黔台语系诸民族的典型文化。阿萨母人尊崇两个神符,一为mato,二为matzo,具体怎么拼忘了,看起来差别并不大,估计是分化的产物。这个神符可能与中国文化有相当原始的关系。

      • 家园 mato和matzo看上去是妈祖
        • 家园 MATO或MATZO都是语音单位,

          若传承的时间比较久远,难免有些畸变。它们的原始语音是什么很难定义,那么某些类似的现代语音都有可能属于相关的范畴予以考察。英语与汉语并没有什么历史的渊源,但英语中有与MATO或MATZO类似的专指中国对象的语汇,即MANDARIN。MANDARIN是怎样进入英语的,不考究,但其意义很明白,一指中国的语言,二指中国的柑橘,中国的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特有,毫无疑问柑橘的原产地是中国。阿萨姆/曼尼普尔人自称来自中国,以MATO或MATZO为神符,若MATO或MATZO以及MANDARIN是同源语汇的分化产物,他们的这种自我认知,逻辑上有源自于第三者的自恰。问题是中国人自己对MATO或MATZO以及MANDARIN的语源并没有特别的知觉,如果妈祖是此一语源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人自身并不自知的妈祖语汇之源,通过怎样的途径成为异邦的神符,成为本邦的指代呢?

      • 家园 【求助】请贴主继续写下去,

        我是重庆的,最这段历史很感兴趣

    • 家园 我能抢到沙发吗
    • 家园 真的搞了六星红旗啊。

      要是说没有背后出钱出枪,谁也不信啊。

    • 家园 印度丛林中的龙和晚明的一些事儿(三)

      奢崇明四处联络各地土司与其一同造反。包括派人去贿赂上面提到的石砫女土司秦良玉。

      秦良玉何许人也?

      秦良玉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被列入将相传的女人。

      1940年电影《秦良玉》中陈云裳扮演的秦良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诗为证:

      郭沫若在为赵一曼纪念馆题诗中,赞道:“蜀中巾帼富英雄,石砫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秦良玉的形象还因为欧洲传教士编写在1654年欧洲出版的《鞑靼战纪》中对她的记述流传到了欧洲。

      谭渊在《德国文学中的“四川女英雄”》中认为,在德国文学中,“四川”首次出现的时间可以上溯自17世纪中叶。从几部巴洛克时代的文学作品,即哈格多恩的《埃关》、洛恩斯泰因的《宽宏的统帅阿梅纽斯》、塞特尔的《鞑靼人征服中国记》来看,“四川”与“女英雄”的联系,成为这一时代欧洲文学家创作的素材之一,说明素材理念深入欧洲的人心,成为“异国情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明代记载并没有对秦氏外貌体态的记载。

      杨昕的《朝鲜使臣笔下的明代中国女性形象》一文, 通过朝鲜使臣黄中允记载的秦良玉将军的史料分析, 充实了明史书对秦良玉的记载

      《燕行录全集》卷十六《西征日录》载:秦氏“体甚肥大,网巾、靴子、袍带一依男子”。

      秦氏所部“白杆兵”有女兵建制。“白杆兵”战斗力极强。

      秦良玉是石砫宣抚使马千乘的妻子,“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石砫土司是川东一个重要军事势力。 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在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中, 明帝国就动用了石砫土司的土兵征服了统治播州近800年之久的播州杨氏土司。

      播州杨氏土司是自从唐代末年打败南诏,独立出来以后就割据播州的土司势力。播州就是现在的遵义一带。 俺大宋一统后,杨氏归附,大宋在其地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仍以杨氏为其首领。就是说羁縻政策从大宋初年就开始了。

      蒙古大军南下时,作为地头蛇的播州军也是抗元主力之一。 大宋土崩瓦解后, 忽必烈下令招抚播州。 抗元名将杨邦宪被迫降元,仍为播州首领。 大元延续了大宋的羁縻政策。

      杨邦宪死后, 幼子杨汉英继位为播州主,年仅四岁。 为了巩固杨氏政权的地位, 杨汉英的母亲带着他远赴大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赐名“赛因不花”。于是杨汉英就成了赛因不花.杨。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统辖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范围遍及今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綦江。

      元成宗时讨伐八百媳妇国(现在泰国北部的清迈), 下图有八百媳妇国的位置, 赛因不花.杨负责保障大军后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德五年(1301年), 云贵高原的蛇节又反, 杨赛因不花奉命讨伐宋隆济和蛇节叛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后终于大德七年(1303年)年底平定蛇节,杨赛因不花进封资德大夫,后封播国公。

      杨十分推崇朱熹的理学,本人也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在播州兴建学校,招揽各地名士,著有《明哲要览》九十卷、《桃溪内外集》六十四卷。

      终于,在1331年,大元迫使(现在泰国北部的)八百媳妇国臣服, 云南边界一直延伸到了现今泰国中部, 不过此时已经距离石人一挑天下反已经没有多久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顺帝末年, 元失其鹿,群雄逐之。

      徐寿辉的手下明玉珍由巫峡入蜀,占领重庆。 正当明玉珍四出讨伐,征服了四川全境的时候。 陈友谅逼死徐寿辉,自立为帝。 明玉珍当然不服, 于是在重庆建都称帝, 国号大夏,奉弥勒教为国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播州杨氏又附明玉珍。

      明玉珍还曾经入侵云南。此时云南由元梁王政权统管。

      明玉珍及其弟明二率兵三万攻打云南中庆路,梁王巴匝拉瓦尔密逃奔楚雄。

      元朝大理总管段功出兵援助梁王,和明玉珍大战于吕阁关,保住云南不失。

      是的, 大理段氏还存在! 记住, 蒙古征服大理后, 在地方仍然是以羁縻政策统治。

      是的,段誉段王爷的后裔仍然在元末明初的大理掌权。

      不但如此段功还扮演了力挽狂澜的角色。

      这幅图中有大理段氏和元梁王并立的局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来段功夜袭古田寺,用火攻将败明玉珍击退,并在七星关击溃明玉珍的兵马,终收复中庆路、夺回昆明。

      战后,梁王拜段功为云南省平章政事,同时将女儿阿盖公主嫁给段功。

      不过四处沾花惹草的段誉段王爷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后裔会折在泡妞上。

      在1365年时,梁王又怀疑段功有并吞云南全境的野心,因而要女儿阿盖公主将段功毒杀,但是阿盖公主不忍反将一切告知段功。但段功仍被梁王派人刺杀,而阿盖公主也殉情自杀。 后人就在西寺塔旁建祠纪念阿盖公主与段功,称为阿姑祠。

      草蜢在80年代初,看过一本小人书《孔雀胆》讲的就是这个阿盖公主和段功的悲剧爱情故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俺这个小P孩时期接触到的第一个悲剧爱情故事, 在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后来才晓得《孔雀胆》是1942年郭沫若在重庆时创作的话剧。

      明朝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春, 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升被朱元璋送往朝鲜半岛,现今有4万多明氏后裔在韩国,两万多在朝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玉珍韩国后人来重庆祭祖仪式

      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杨氏降明, 继续做苗疆土司。

      万历十七年(1590年世袭播州宣慰使,明骠骑将军杨应龙公开叛乱,烧杀掳掠。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朝廷“严提勘结”杨应龙。时朝鲜之役,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遣军进犯朝鲜,杨应龙请求加入战争,戴罪立功,朝廷允准。杨应龙领兵行至半途,日军退出朝鲜,应龙兵返播州。四川巡抚王继光续提杨应龙去重庆受审、缴纳赎金,杨应龙不出。王继光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等会兵进剿,抵达娄山关(今贵州遵义北)。都司王之翰率兵进剿,被杨军击败。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应龙又乱,战火波及四川、贵州、湖广,是为播州之役。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贵州巡抚江东之以都指挥使杨国柱讨之,杨朝栋等迎战于飞练堡(今贵州瓮安东北),明军夺占三百落,杨军佯败设伏于天邦囤。杨国柱不知是计,一战失利,国柱战败被俘,骂贼不屈,与经历潘汝资等俱死,三千人全军覆没。明廷遂罢免江东之,以郭子章代之。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节制川、湖、贵州诸军事。 郭子章受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负责贵州方面军事指挥。郭子章到任后,储备粮草,组建黔军,稳定周边各土司

      郭子章不但调动了前面提到的川东的石砫土司, 还争取到了贵州势力最大的水西土司, 贵州水西宣慰司安疆臣出兵助战, 再会同总揽平播全权的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一起,出动了近二十万人, 镇压了叛乱,杨应龙自焚身亡。

      播州之役前后历时114天,耗费了湖广、四川、贵州三省财力,约二百余万两。

      播州之役结束了割据播州七百多年的播州杨氏土司, 明帝国在播州原地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置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两省。

      换句话说, 遵义的改土归流才刚刚实行了二十多年, 就被永宁土司奢崇明的军队攻破。

      此时, 曾经参加了播州之役的石砫土司和水西土司的立场和选择,就越发重要。

      明帝国和西南各土司之间关系的微妙也可以从中看出。

      早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 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死狱中,妻子秦良玉袭任石砫宣抚使。

      石砫土司属下的军队就是著名的白杆兵,据说因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军士而得名。

      白杆兵战斗力极强, 因此明帝国的许多战场上都有白杆兵的身影。

      播州之役中, 石砫土司的白杆兵就跟随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镇压播州杨氏土司。

      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后, 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就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白杆兵支援辽东。 秦氏兄弟在被命令渡过浑河后,受到了满洲骑兵的四面攻击。 但石砫土司的土兵十分顽强, 川兵营甚坚,后金多次进攻无果。八旗劲旅“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

      最后居然是努尔哈赤的孙女婿, 李成梁之孙,李永芳在情急之中,亲自找到了被俘的明军炮手,以亲自松绑, 人赏千金的方法,让这些“解放战士”向川军开炮。 坚强的白杆兵的血肉之躯被曾经是自己人的火炮,百炮齐轰下,”无不立碎者“

      秦良玉之兄秦邦屏战死, 弟秦民屏九死一生地从死人堆中突围出来。

      作为此时川东的主要军事力量, 石砫土司也是奢崇明的拉拢统战对象。石砫土司的选择将决定整个川东的命运。

      秦良玉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杀了奢崇明的来使,留了银子。带领部下的一万多人,和富有战争经验的弟弟秦民屏和侄子秦翼明一起,悄悄地逆江而上,开往重庆, 在南坪关扎下营寨。

      在夜幕的掩盖下,派出白杆兵偷袭河两岸,火烧了叛军的船只,防止他们沿江而下继续东犯。

      派出了一千多人守护忠州等地方,“以為犄角之勢”。又派出士兵防守夔州和瞿塘峡,“為上下聲援。”

      控制了三峡出口,防范叛军进一步东进。

      自己亲自统帅大军,继续逆江而上,水路并进, 向西勤王。

      叛军也没有停下,先后攻陷富顺、内江。

      四川指揮冉世洪、雷安世、瞿英、周邦泰、張愷帅军抵挡。 周邦泰到达资阳却不敢开战,投降。冉世洪等到了九泉。 叛军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向川军发起进攻。 叛军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官兵。 明军寡不敌众,指挥官冉世洪、雷安世、瞿英

      全部战死, 只有張愷逃脱。

      资阳、简州(今四川简阳)、新都、龙泉(今四川成都东南)全部落入叛军手中。

      10月18日,叛军包围了成都。

      ”十月,賊逼成都,時瀘、敘諸郡邑瓦解,柙木、龍泉諸隘口俱失,賊乘勢向成都“\n而成都,作为四川唯一没有沦陷的大城市,居然仅有700守兵!!

      ”城內僅有鎮遠營七百人,調到松潘、茂州、龍安兵一千五百餘人。“

      成都围城战开始了。。。

      未完待续。

      通宝推:看得真过瘾,樱木花道,SleepingBeauty,夏至欧锦,青颍路,xm,bayerno,楚庄王,mezhan,
    • 家园 印度丛林中的龙和晚明的一些事儿(二)

      印度丛林中的龙和晚明的一些事儿

      那1632年, 中国人是如何到达遥远的,现今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的呢?

      一切还要从张献忠屠川说起。

      草蜢, 你穿越了!

      是的, 俺是穿越到上个世纪80年代, 此时。蚱蜢的父母已经都去了美国。

      父母不在家, 蚂蚱成大王。

      当然还有比俺大4岁的姐姐。 但她那高中少女时代跟俺这小P孩的生活完全是两个平行世界。

      蚂蚱一个人在家无聊就开始阅读父母在家中积累的书籍。

      其中一本书是为张献忠辩护的, 当时农民起义完全就是当做和TG的革命运动一样对待的, 所谓张献忠屠川六万万当然必须是万恶的统治阶级的污蔑。

      书中提到, 四川自从明万历年间开始, 就经历了明王朝对西南土司的战争, 明末农民战争, 清军与大西军的战争,以及吴三桂和清军的战争, 几十年不断的战乱。

      当时,俺小学的数学还是学了的, 也知道六万万从数字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四川在1982年的人口普查中才一亿人口, 怎么会早在现代医学普及的三百年前达到六倍之多!

      但四川在清初荒芜也是确实存在的。

      四川人都熟悉湖广填四川的故事。

      草蜢外婆(草蜢叫婆婆)家族王氏是重庆沙坪坝区的大家族。 据说王氏先祖就起源于当年湖广填四川时来到重庆的两个王氏兄弟。

      著名的汉学家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中提到, 从哥伦布在1492年在美洲着陆到1800年的300年中, 总共移民到整个南北美洲的移民统计有 一百万欧洲白人, 八百万非洲奴隶。

      而与此对比的是, 从康熙到乾隆这一百年间, 有四百万以上的移民进入四川。 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移民运动。

      这当然是20多年以后, 蚱蜢在大洋彼岸用另外一种语言读到的了。

      小蚂蚱对当年(80年代)读书影响比较深的是对明末西南土司战争的提及。

      因为印象中,所谓西南土司战争只发生在帝国的边缘, 至少是云贵高原的边缘, 对重庆来说,是很遥远的。

      然而,20多年以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已经太平洋东岸扎根的草蜢才偶然发现,

      靠! 原来明末西南土司战争就发生在重庆!!!

      这就是明末的西南“奢安之乱”。

      就像“安史之乱”一样, “奢安之乱”也是由两个人命名的, 明末四川永宁(今四川泸州江安合江一带)土司奢崇明、和贵州水西(今贵州黔西北地区一带)土司安邦彦。

      自汉以降, 中原政府一直都是对西南进行羁縻政策。 著名的诸葛孔明南征也是执行的“南抚夷越”的方针。 “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 只要当地部族首领承认汉(蜀)帝国的领导地位,帝国亦委任当地首领官职的方式承认他们的统治合法性。

      水西(今贵州黔西北地区一带)的安氏是贵州历史十分长久的地方政权。 据说安氏的先祖罗济在三国蜀汉时期曾助诸葛亮平南中,“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后被封为罗甸国王。历经唐宋元明,都及时地纳土袭爵,因此一直维持其在水西的统治。按这个说法来算,水西土司延续了在当地1370多年之久的统治!

      蒙古征服大理后, 在地方仍然是以羁縻政策统治。

      明也继承了元的土司制度。

      而明帝国要进入云南, 消灭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政权,就必须通过水西土司的地盘。

      为神马说现代中国的西南边疆是在蒙元时期定型的呢? 因为蒙古征服了大理国, 明帝国就必须征服云南。 因为尽管元顺帝从大都出走,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还在坚持奉北方的元朝为正朔,继续用大元的年号,元顺帝的至正,元顺帝的太子,北元皇帝元昭宗的年号宣光。 现在云南还在不断出土宣光纪年的文物。而且元梁王每年遣使去漠北觐见北元皇帝,执臣节如故。

      所以朱明帝国一定要征服云南,就像日后俺大清一定要征服盘踞台湾的郑氏政权一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在进军云南途中的水西土司是当地根深蒂固的一个大势力。此时的水西土司是霭翠

      ”霭翠之地,必以十万众方可定也”

      正在这个历史的节骨眼上, 元末明初的水西土司统治大权正好是落在了一个年青女子的身上。水西土司霭翠逝世,其妻奢香代袭贵州宣慰使职,年仅二十岁。

      不久,贵州宣慰同知——水东大土司宋钦同样逝世,其妻刘淑贞代袭宣慰同知。贵州的行政大权落在了两个年轻的女人手中。

      按正史记载, 奢香积极配合了明军,修复驿站,修桥架梁, 贡马万匹、毡万领,牛羊万以及军需若干, 积极支持解放军进藏, 啊, 不, 明军进驻云南。

      但正史之外, 贵州民间却广泛流传着另外一个版本。

      这就是著名的“裸挞奢香”

      谷应泰在清初修订的《明史纪事本末》中收集了这个故事:

      及霭翠死,妻奢香代立,宋钦死,妻刘氏代立。刘氏多智术。时马烨以都督镇守其地,政尚威严,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乃以事裸挞奢香,欲激怒诸罗为兵端。诸罗果愤怒,欲反。刘氏闻止之,为走愬京师。上召问,令入宫见高皇后。复令折简招奢香至,询故,上曰:‘汝诚苦马都督,吾为汝除之,然何以报我?’奢香叩头曰:‘愿世世戢诸罗,令不敢为乱。’上曰:‘此汝常职,何云报也!’奢香曰:‘贵州东北有间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愿刊山通道,以给驿使往来。’上许之。谓高皇后曰:‘吾知马烨忠无他肠,然何惜一人,不以安一方也。乃’召烨,数其罪,斩之,遣奢香等归。诸罗大感服,为除赤水、乌撤道,立龙场九驿,达蜀。后安氏即霭翠后也。

      蚱蜢又查了一下《明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二百四·贵州土司》,发现其中居然记载了同样的故事:

      自蜀汉时,济火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后五十六代为宋普贵,传至元阿画,世有土于水西宣慰司。霭翠,其裔也,后为安氏。洪武初,同宣慰宋蒙古歹来归,赐名钦,俱令领原职世袭。及设布政使司,而宣慰司如故。安氏领水西,宋氏领水东。八番降者,皆令世其职。六年诏霭翠位各宣慰之上。霭翠每年贡方物与马,帝赐锦绮钞币有加。十四年,宋钦死,妻刘淑贞随其子诚入朝,赐米三十石、钞三百锭、衣三袭。时霭翠亦死,妻奢香代袭。都督马晔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诸罗果怒,欲反。刘淑贞闻止之,为走醖京师。帝既召问,命淑贞归,招香,赐以绮钞。十七年,奢香率所属来朝,并诉晔激变状,且愿效力开西鄙,世世保境。帝悦,赐香锦绮、珠翠、如竟冠、金环、袭衣,而召晔还,罪之。香遂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二十年,香进马二十三匹,每岁定输赋三万石。子安的袭,贡马谢恩。帝曰:「安的居水西,最为诚恪。」命礼部厚赏其使。二十五年,的来朝,赐三品服并袭衣金带、白金三百两、钞五十锭。香复遣其子妇奢助及其部长来贡马六十六匹,诏赐香银四百两,锦绮钞币有差。自是每岁贡献不绝,报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也。二十九年,香死,朝廷遣使祭之,的贡马谢恩。

      蚱蜢认为《明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二百四·贵州土司》和《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的叙述方式完全一致。 应该是前者纳取了后者的这个故事。

      2011年,CCTV还上演以此为题材的电视剧《奢香夫人》, 宁静主演奢香夫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不起, 俺没有找到“裸挞“的剧照, 只有几张宁静的照片,自己脑补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故事本身,俺认为是不可信的,

      所谓一个都督敢公开扣押并裸挞当时贵州的最高女统治者宣慰使奢香,考虑到当时水西土司在当地的势力, 这不是“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乃以事裸挞奢香,欲激怒诸罗为兵端”的问题, 这是明摆了不想活命了的问题。

      在历史上敌我悬殊的千军万马之中, 成功生擒对方大酋的, 俺只想到了一例。

      西班牙征服者Pizzaro在Cajamarca小城中摆下空城计,设下埋伏,充分利用了地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对赴鸿门宴的印加皇帝Atahuallpa的几千人的印加贵族和大臣随从的大屠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且草蜢看到最早的“裸挞“记载来自于清初, 此时水西的权力结构,以及和(俺大清)中央政府的势力对比已经相对元末明初有天壤之别 (这个俺后面来讲)。 蚂蚱认为这个故事真实反应的其实是明末清初,水西土司和中央政府

      之间的微妙关系。 当然这正是草蜢要讲述的。

      但奢香夫人在贵州境内建立”龙场九驿“,成为明代通往云南的两条驿道之一, 是确有其事。

      有诗为证, 吴国纶的《奢香驿》:

      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穿木开蒙茸,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

      注意奢香夫人的名字是”奢香“ 正是和明末“奢安之乱”的”奢“相对应。

      奢香夫人正是永宁宣抚司宣抚使禄照之妹。换句话说水西永宁两家是世代联姻的土司。

      明天启元年(1621年), 也就是彻底改变辽东战略格局的萨尔浒之战发生之后的第三年, 明帝国政府命令水西、永宁二土司征兵赴辽作战。

      永宁宣抚司奢崇明调集兵马两万至重庆。

      这里就是记载中扯皮的地方了, 因为一说是朝廷征兵, 一说是奢崇明自调兵马赴援, 两个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用《明史紀事本末》的记载:

      時以邊事急,徵四方兵,崇明遂上疏請提兵三萬赴援,遣其將樊龍、樊虎以兵至重慶。四川巡撫徐可求點核,汰其老弱發餉,餉復弗繼,龍等遂鼓眾反

      也就是说明政府拒不发放军饷军粮,并扣除饷银。四川巡抚徐可求又指责奢崇明所调之兵大都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要求遣回永宁重新征调。然后奢崇明的部将樊龍就反了。樊龍一马当先,骑马操槊,把四川巡撫徐可求当场刺死。

      龍走馬舞槊,直刺可求,可求死,遂一擁而上

      樊龍的部下也一擁而上,在场一系列巴蜀官员,道臣孫好古、駱日升、李繼周,知府章文炳,同知王世科、熊嗣先,推官王三宅,知縣段高選,總兵黃守魁、王守忠,參將萬金、王登爵等全部毙命

      鞏昌同知董盡倫得到兵变的消息后,马上领兵进城, 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身死殉国。

      募兵科臣明時舉、臺臣李達、通判王天運负伤跳墙逃生。\

      永宁土司的数千军队,列队站满了江岸。惊慌遍布了重庆城、 城内与城外的永宁叛军在混乱中里应外合,一鼓作气拿下了川东重镇重庆。

      重庆和成都自古以来都是巴蜀最重要的城市。 在元末明初, 重庆更是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首都。

      奢崇明(这个名字太绝了)一下就占领了重庆, 并四处出兵, 控制了川东出川的主要通道, 切断了四川与帝国东部的联系。 “全蜀震動。”,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明史紀事本末》开头还说:

      崇明性陰鷙,佯為恭順,凡有徵調,罔不應命,人漸狎之。子奢寅,有逆志,負韰惈,招納亡命。

      有点奢崇明早有预谋的意思, 那这个”上疏請提兵三萬赴援“ 就是计划好了夺取重庆的打算。

      但《明史紀事本末》又提到了四川巡撫徐扣除饷银的事情, 接下来描写土司秦良玉家族的时候又说道:

      石砫宣撫司掌印女官秦良玉勤王。秦氏世為宣撫司,良玉兄秦邦屏、邦翰援遼力戰死。弟秦民屏重傷突圍出,得歸。

      泰昌元年(1620年)秦良玉之兄秦邦屏率三千白杆兵赴辽东,于浑河之战中战死。张鹤鸣评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

      顺便八一个维基对浑河之战的描写:

      浑河之战,是指1621年的一场明朝军队和后金军队发生的战役。

      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被后金攻占的时,一支由川浙兵组成的援辽大军在总兵童仲揆、陈策等率领下,推进到浑河,欲与沈阳城内的明兵对后金兵进行夹击。

      听说城已被占,陈策下令还师。游击周敦吉等一再请战,诸将激动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1]

      于是明兵分为两营,周敦吉与副总兵四川石柱都司佥书秦邦屏先渡河,在桥北立营;童仲揆、陈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明世统浙兵三千在桥南立营。在秦邦屏结营尚未完成时,后金骑兵四面攻击。四川明军无所畏惧地迎战,先败白旗,又败黄旗,击斩落马两三千人[2],擒后金一参将、二游击[3],川兵营甚坚,后金多次进攻无果。八旗劲旅“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4]。”李永芳得明军炮手,亲释其缚,人赏千金,即用以攻川兵,无不立碎者。” 经过激烈交锋,川军终于饥饿疲劳,难以支持,全部被歼灭。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6]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带领残军俱走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浙兵布阵于浑河五里之外,列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用秫秸为栅,外涂泥巴。后金兵消灭江北川兵,迅速渡河把浙兵包围数匝。

      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三千余援兵,行至白塔铺,观望不战。遣兵一千为哨探,遭遇到后金的将领雅松。雅松望风而逃,明兵放枪紧追,直追到后金左翼四旗兵营前。努尔哈赤得到报告,气愤至极。在后金兵向浙兵营围攻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始进前一战,遇阻击先后败去。

      后金兵得以集中兵力攻浙兵营,明总兵陈策、童仲揆、张明世、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誓后金兵决一死战。明军以火器射击,杀伤相枕。火药用尽,两军便开始短兵相接。战斗极为激烈。“大清兵尽锐攻浙营。营中用火器,多杀伤。火药尽,短兵接,遂大溃。策先战死,仲揆将奔,金止之,乃还兵鬬。力尽矢竭,挥刀杀十七人。大清兵万矢齐发,仲揆与金、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 后金前后损失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木布、禄汪格等战将。

      时人评说:自奴酋发难,我兵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当时亡归残卒,有至辽阳以首功献按臣张铨者,铨命照例给赏。卒痛哭阶前,不愿领赏,但愿为主将报仇。[8]

      也就是说明帝国征发西南的土司官兵前往辽东战场是事实。

      俺抄一个张万东(吉林大学文学院)发表的《朝鲜史料视阈下的明代西南石砫土司》的内容摘要:

      中国史料对石砫女土司秦良玉生卒年的记载不一,经过比对朝鲜文献可知秦良玉生于万历十二年,卒于顺治五年,享寿65岁;大约明代开始马氏土司就开始构建先祖汉人身份,以掩盖自身的"蛮夷"身份标签。但在构建马氏土司先世世系之时没有注意到时序合理性问题,致使出现较大漏洞,入清以后,土司后人调整了石砫土司先祖的世系排列,从而使之"合理化";石砫土兵参与援辽征调,抵达通州的准确时间为万历四十八年五月,从四川行军至通州的时间约为5个月;在石砫土兵之中,存在为数不少的苗兵。

      一百多年以后, 乾隆帝统治下的俺大清又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官兵从冰天雪域调到缅甸的热带丛林战场, 当然那是另外一贴了。。。。

      但不管是不是奢崇明事先就有预谋,还是这是一场扣饷引发的兵变, 但后果都是一样的, 永宁土司反了。

      这个后果很严重。

      因为本来明朝廷是指望调动西南土司军队援辽的, 但现在一个重要的土司反了, 帝国政府发现自己在西南反而没有军队了。

      比如遵义的道臣李仙品、參將萬金因为支援辽东已经带兵去了重庆, 而萬金在重庆城中被乱军杀死。,遵义城中守備空虛。

      奢崇明的部将樊龍在重庆起兵反明以后, 奢崇明和他儿子奢寅就带军来到了遵义。遵义署府通判逃跑。

      叛军趁势进占遵义, 纳溪, 泸州,江安等城。 興文知县張振德在城破之后, 和妻子一起放火自焚。

      賊遂據重慶,分兵一扼夔州水口,一踞綦江、遵義,一踞瀘州,一截川西棧道,全蜀震動。

      叛军进攻合江, 合州和江津的知州翁登彥、知縣周禮嘉悉力捍禦,”破走之。“

      在防守空虚的四川内地, 叛军势如破竹,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今贵州省),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尔后,奢崇明、奢寅率军数万分道向成都进发。

      通宝推:看得真过瘾,SleepingBeauty,铁手,xm,liy41,bayerno,mezhan,
      • 家园 赶快填坑啊。

        我说你太过分了。一稿两投也就算了。居然把在爱坛的第二篇一掰为二。害得我以为你发新稿了呢。赶紧填坑吧。

      • 家园 花,继续!

        不知道这个统计是怎么来的?

        著名的汉学家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中提到, 从哥伦布在1492年在美洲着陆到1800年的300年中, 总共移民到整个南北美洲的移民统计有 一百万欧洲白人, 八百万非洲奴隶。

      • 家园 俺感觉“裸挞”还是有可能的

        这个贵州的龙场不就是王阳明老夫子悟道的地方嘛

        天朝的官员们到了这些蛮夷之地,心情郁闷之极,不是找土著的茬,就是找自己的茬了

        被发遣到这里等同于流放,所以不拼出命成就一番功业的话,很难再回到中枢的吧

        在天朝上邦的精英那里,将蛮夷们视为如同蝼蚁一样的存在的话,也就会生出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气了吧。皮萨罗在印加帝国,英国人在印度,大概也是同样的心理

        通宝推:看得真过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